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公共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公共投资改革,政策启示
农业公共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吴园,阎应红[1](2019)在《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公共投资现状、改革方向及其政策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刻画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公共投资现状及其改革方向,本文对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公共支出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进行了阐述;对其投资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对其投资政策和体系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最后,在总结高收入国家在农业研发投资领域政策改革创新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研发投资政策的改革提供政策启示和路径借鉴。(本文来源于《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期刊2019年03期)
吴彦霖,陈聪,吴海宏,李井葵[2](2019)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与预算分配研究——以江苏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绩效评价目标模糊、评价指标不准确、评价程序不规范、评价结果难应用等问题。以项目投入产出目标最大化为原则,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定量开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并以江苏省2017年的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得到投入产出效率,并据此判定了2018年度预算分配系数,以期达到激励优秀、鞭策落后的效果;此外,应避免评审决定一切、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和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颜品,谢姗[3](2014)在《公共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投资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两者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农村公共投资仍存在一些盲目性。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4年06期)
邓琨[4](2013)在《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费用的不断上涨促使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攀高,这一方面既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下,降低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减缓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并极大地削弱了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成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少学者指出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关键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科技体系,可以提高物质投入效果,减少单位产品物质耗费,促使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从而引起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节约。而从农户自身的角度来讲,他们也迫切需要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叁种粮食生产成本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动特征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公共投资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两种方法实证研究了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农业科研投资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率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农业科研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究竟如何一直有待探讨。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农业科研投资带来的技术进步会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资源的最优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从而可以降低农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及引起农业生产成本的节约;另一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往往需要配以相应水平的资本投资,这使得农业投入加大,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加快,从而也可能会提高单位产品的成本。纵观现有文献,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说明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建模的方法分析农业科研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必将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同时,探讨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了解农业科研公共投资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作用,也为今后政府如何引导和调整农业科研投资的方向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从理论到实证再到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按照如下的思路展开了本文的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提出研究问题;回顾相关理论,为本研究寻找理论支持;深入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叁种粮食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的变化情况,揭示其变化特征和地区差异;简要介绍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概况,详细解析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变动特征;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探讨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剖析了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综合实证结论,就今后农业科研公共投资的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其直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效果并不理想;(2)农业科研公共投资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来降低粮食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3)农业投入要素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有正的显着影响,通过节本型农业技术进步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潜力巨大;(4)我国粮食生产已呈现出明显的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大力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成本的农业技术显得愈发重要;(5)各粮食产区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致使在物质费用和人工成本的节约上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本文就政府如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正确引导农业科研投资的方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研体系;(2)大力开展节本增效型技术创新,尤其要加大节本型农业技术的研发;(3)兼顾发展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重视替代劳动型的农业技术进步;(4)统筹安排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注重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5)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应因地制宜,要有针对性地推进种植业技术进步。(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3-04-05)
姜涛[5](2012)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与农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例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增长离不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技术不可分性、低排他性、不可贸易性等特征,因而应当主要由政府的公共投资来提供。运用1994—2009年期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耕地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是不断递减的,但由于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公共投资增多、农业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农业总产值仍稳步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农业科研、农村教育和农村电力等方面的公共投资都能推动农业增长,但由于各项投资的边际影响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区有所侧重。研究还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能够明显缩小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12年07期)
罗富民[6](2011)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共投资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共投资规模、结构和绩效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或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其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也需要进一步细化;而且,通过对数据库检索还发现,学者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投资相对规模判断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对资金供给结构问题缺乏合理的理论解释,对资金的使用结构也没有结合到各个区域的特点进行阐述;此外,许多学者还热衷于验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新发现。(本文来源于《西部经济管理论坛》期刊2011年03期)
韩超[7](2011)在《农业公共投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为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灰色数学中的灰色关联度方法来研究新疆农业公共投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分析导致这样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1年15期)
杨印生,张充[8](2010)在《公共投资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效应分析——基于吉林省1989-2006年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心,而公共投资是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率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为例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定量评估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率,并进一步应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公共投资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检验了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的驱动效应。(本文来源于《数理统计与管理》期刊2010年04期)
左正龙[9](2010)在《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叁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但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对于我国西部的农业大省新疆来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且农业的发展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因此探讨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对中西部其他省区农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长期以来倍受关注。由于疆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特征也具有特殊性,且当前对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回报率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疏理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公共投资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地描述。在此基础上,选取20个县、分区域利用Panel Dat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地域性特征。最后借鉴了国外以及国内东中部地区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经验,提出了新疆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政策建议,以期启迪中西部其他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期刊2010-05-01)
左正龙,崔光莲[10](2009)在《新疆设施农业公共投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新疆设施农业的现状,对新疆设施农业的公共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新疆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公共投资促进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学术版)》期刊2009年02期)
农业公共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绩效评价目标模糊、评价指标不准确、评价程序不规范、评价结果难应用等问题。以项目投入产出目标最大化为原则,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定量开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并以江苏省2017年的部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得到投入产出效率,并据此判定了2018年度预算分配系数,以期达到激励优秀、鞭策落后的效果;此外,应避免评审决定一切、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和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公共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吴园,阎应红.高收入国家农业研发公共投资现状、改革方向及其政策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9
[2].吴彦霖,陈聪,吴海宏,李井葵.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与预算分配研究——以江苏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颜品,谢姗.公共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物价.2014
[4].邓琨.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
[5].姜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与农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例证[J].经济与管理.2012
[6].罗富民.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公共投资问题研究综述[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
[7].韩超.农业公共投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新疆为例分析[J].时代金融.2011
[8].杨印生,张充.公共投资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效应分析——基于吉林省1989-2006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
[9].左正龙.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
[10].左正龙,崔光莲.新疆设施农业公共投资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