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飞秒电子衍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快电子衍射,偏转扫描系统,相对论修正
飞秒电子衍射论文文献综述
吴建军,李军科,田进寿,赵宝升,张杰[1](2009)在《基于相对论修正的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工作于扫描状态下的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电子束偏转量的计算方法作了理论研究.讨论了超短电子脉冲宽度的测量方法,比较了相对论效应对电子束的偏转量及对电子束脉冲宽度的的影响,并做了相应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忽略了电场的边缘效应等因素后,电子束轴向速度的相对论修正与否对偏转距离和电子束脉冲宽度的影响分别达到20 mm和65 fs.(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田进寿,赵宝升,吴建军,赵卫,侯洵[2](2007)在《电子脉冲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的传输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化设计了一套超快电子衍射系统.用轨迹追踪法讨论了光电子在阴极上有150fs的时间弥散量,及其静态、动态特性(电子束斑、时间弥散、方位角、倾角)在超快电子衍射系统中的传输情况.用MonteCarlo方法对光电子的初始状态进行抽样、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二维、叁维空间电场分布,用有限元法计算磁场分布.(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吴建军,田进寿,王俊锋,邹玮,赛小锋[3](2006)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发的超快电子衍射系统由超快电子枪、样品室、超快读出系统、电源系统,以及真空系统等组成,该超快电子衍射系统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辩能力和较强的探测能力.光电阴极是蒸镀于MgFB2窗上的35 nm的银膜,该阴极对266 nm的紫外光比较敏感,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又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用短磁聚焦系统来实现对光电子的聚焦,有两对偏转板,其中的一对在测量时间脉宽时用作扫描板.用双MCP探测器来增强电子图像的强度,其增益在104以上,具有单电子探测能力.系统的总时间脉宽设计为358 fs .(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6年12期)
刘运全,梁文锡,张杰,吴建军,田进寿[4](2006)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静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快电子衍射系统是认识超快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的重要工具之一.介绍了自主研制的一套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调试并测量了该系统的电子束斑特性、X-Y偏转板的偏转灵敏度等.在该系统上进行了金膜的静态电子衍射图像的测量.(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12期)
盛立志,赵宝升,张小秋[5](2006)在《一种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详细分析了影响系统时间分辨率的因素,如阴极的材料及厚度、阴极附近场强、聚焦方式、偏转灵敏度及扫描速度等.设计的电子枪采用35 nm厚的Ag阴极,阴栅之间场强为10 kV/mm,磁线圈聚焦,偏转灵敏度为26.3 mm/kV的平折扫描板,5.5 kV/ns的扫描电压斜率,最终获得了1.45×108m/s的扫描速度.计算出系统总的时间分辨率为500 fs左右.(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6年11期)
田进寿,赵宝升,吴建军,赵卫,刘运全[6](2006)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调制传递函数的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指标.包括光电阴极、电子聚焦系统、电子偏转系统、双微通道板(MCP)电子探测器等,并给出了基本的设计思路、设计结果.光电阴极是由位于蓝宝石晶体上面的银膜构成,为了获得足够小的电子束斑以及减小电子上靶时的角度,紧贴栅极后放置一个100μm的小孔,对电子束的形状和大小进行限制.采用磁电子透镜进行聚焦,电子衍射图样由放置在样品后面的双MCP像增强器进行探测.在设计计算时,用MonteCarlo方法对光电子的初能量、初角度以及初位置分布进行抽样,用有限元法计算磁透镜周围的磁场分布,用有限差分法计算阴极和栅极之间以及偏转板之间的电场分布,用四阶龙格_库塔法模拟跟踪大量光电子(3000个)的运行轨迹.统计分析了3000个电子在最佳像面的时间分布、位置分布、方位角以及倾角分布,计算了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空间、时间调制传递函数.(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07期)
盛立志[7](2006)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扫描与同步电路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衍射是人们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分析自然界中的许多基本过程如物质状态、结构的变化,化学或生物反应等的有力途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展的,具有时间分辨的电子衍射由于其可以实时提供物质的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有关信息而成为了首选方案。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时间分辨电子衍射系统的时间分辨率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外相关实验室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研制成功皮秒以及飞秒量级的电子衍射系统。 本文的目标是研制用于测量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电子脉宽的扫描与同步电路,该扫描电路所产生的超快电脉冲下降沿速度快、斜率大,因此提高了系统的扫描速度,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利用该电路可以准确的测量进行衍射系统电子束的脉冲宽度。 文章首先对飞秒电子衍射系统进行整体介绍并详细分析了电子枪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根据系统时间分辨率的要求而确定了扫描电路的技术指标。接着重点介绍了扫描与同步电路的研制,脉冲电路的性能与所用开关器件直接相关,文章对常用快速开关器件作了比较,选用雪崩晶体管作为开关器件,介绍了雪崩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特点、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其选择原则,介绍了雪崩晶体管电路的连接形式和传输线的基本理论,设计了共面波导的传输线结构,最后给出了该电路的实际测试波形和应用于条纹相机中的动态实验结果。电路输出电脉冲的下降沿斜率约为5.6kV/ns,电路触发延时为9ns。(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期刊2006-05-10)
彭文达,常增虎,Gerard,M,ourou[8](2001)在《飞秒电子衍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搭建了一套飞秒电子衍射系统 .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并做了粗浅的讨论(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1年07期)
飞秒电子衍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优化设计了一套超快电子衍射系统.用轨迹追踪法讨论了光电子在阴极上有150fs的时间弥散量,及其静态、动态特性(电子束斑、时间弥散、方位角、倾角)在超快电子衍射系统中的传输情况.用MonteCarlo方法对光电子的初始状态进行抽样、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二维、叁维空间电场分布,用有限元法计算磁场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秒电子衍射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建军,李军科,田进寿,赵宝升,张杰.基于相对论修正的飞秒电子衍射系统[J].光子学报.2009
[2].田进寿,赵宝升,吴建军,赵卫,侯洵.电子脉冲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的传输特性[J].物理学报.2007
[3].吴建军,田进寿,王俊锋,邹玮,赛小锋.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设计(英文)[J].光子学报.2006
[4].刘运全,梁文锡,张杰,吴建军,田进寿.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静态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6
[5].盛立志,赵宝升,张小秋.一种飞秒电子衍射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光子学报.2006
[6].田进寿,赵宝升,吴建军,赵卫,刘运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调制传递函数的理论计算[J].物理学报.2006
[7].盛立志.飞秒电子衍射系统扫描与同步电路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
[8].彭文达,常增虎,Gerard,M,ourou.飞秒电子衍射[J].光子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