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图式论文_耿明昭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图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式,心象,坦桑尼亚,瑶族,美学,岩画,仕女。

审美图式论文文献综述

耿明昭[1](2019)在《唐寅仕女画的世俗性倾向与审美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仕女画是继"丰硕为美"的唐宫仕女画的又一座人物画高峰,形成了与先前迥然不同的绘画风格,涌现出唐寅等一批优秀的仕女画家。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致使明代社会崇尚奢靡、享乐,狎妓之风盛行,市民文化发展迅猛。科考失败后卖画为生的唐寅顺应时代潮流,创作了许多世俗趣味较强、能够符合广大市民阶层审美要求的仕女画,更由此开创了着名的"削肩"仕女图式,不仅表现了女性弱柳扶风的病态美,更反映出儒家文化对理想女性的形象设计和专制皇(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9年06期)

宁婷,汪清[2](2018)在《从“镜像”到“心象”的转换——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建构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质的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西方油画与传统中国画,分析其审美图式的本质差异,提出了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的建构路径,包括"大象无形"的审美之道、"冥思顿悟"的审美之境、"含蓄淡雅"的审美之情叁个方面,以实现从"镜像"到"心象"的转换。(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8年09期)

李清华[3](2016)在《身体图式与审美图式——设计文化身份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图式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从身体图式概念出发,通过对设计史的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以及赫尔曼·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思想,能进一步发展出民族审美图式这一概念。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行细致梳理与阐发,能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本土美学的建构,提供极富价值的启发。不但如此,这种系统梳理与阐发,还将深刻揭示出审美图式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深层次关联。这对解决设计的产业化发展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在全球化语境和体验经济时代所下产生的深刻矛盾和背离问题,也将提供富有价值的启发。(本文来源于《创意与设计》期刊2016年06期)

王家千,高雅伦[4](2016)在《摄影艺术的审美图式分析——从绘画与摄影的艺术分野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谈到了摄影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她认为,绘画因其负载有外在的意义内涵,被认为带有强烈的理性审美特征,摄影则由于兼具有映刻的真实和感性形象而被认为是感性审美图式。本文从阐述绘画与摄影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入手,在摄影与绘画的对比中论证摄影艺术最终走向感性审美图式的深层原因。文学-艺术文化旨在内化和包容,它把所有读(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6年12期)

苏宏斌[5](2016)在《审美图式论——试论康德图式概念的美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式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康德只将其局限在认识论领域。本文认为,图式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因为图式尽管是一种普遍之物,但却是通过直观活动被把握到的,因此它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除了直接作为审美对象之外,图式在大多数时候是作为艺术形象的来源,间接地参与到审美活动之中。认知图式和审美图式的同质性,表明认识活动与审美活动具有同源性。(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吕屏[6](2013)在《金秀瑶族女性头饰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金秀瑶族女性头饰进行分类及艺术特征分析,认为金秀瑶族女性受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环境影响,其头饰的佩戴方式可分为巾帕包裹型和布条缠绕型等形制类型,且金秀瑶族女性头饰具有造型层次丰富、图案均衡缜密、色彩明快悦目、织绣合一的工艺等艺术特征。金秀瑶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及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影响并决定了金秀瑶族女性头饰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使其形成了美观实用、多元融合、寓教于美的审美特点。(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3年11期)

宿桂艳[7](2013)在《论电影《印度之行》叙事结构的审美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电影《印度之行》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导演大卫·里恩独特的电影叙事策略和审美意识。从电影《印度之行》的整个叙事结构来看,电影主要围绕清真寺、阿巴拉山洞、神殿叁个地理空间来展开叙事,这叁个电影叙事空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象不仅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图式。清真寺是电影审美修复意象的表现,阿巴拉山洞是电影审美抵抗的凸显,神殿祭祀爱神黑天仪式则是电影审美救赎的文化表征。(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3年22期)

黎炳锋[8](2013)在《基于博雅修身的书法艺术多维审美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书法是人类社会的艺术魂宝,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汉字由甲骨而籀,由籀而篆,由篆而隶,进而楷、行、草,经历几千年的发展,由交流的载体,演变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汉字的点画已挣脱了仅仅为符号的束缚,创立了自身赋有无穷魅力的美,它蕴含感情,展现出浑厚肃穆、轻(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3年S1期)

周德清,郭漱琴[9](2012)在《殷商时代的自然美观念——从“畏威”的自然观到“尚力”的审美图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它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们的自然美观念。从殷商文献中对于"帝""天"以及"天道""天命"等概念的频繁使用,可以见出中国古人对于自然的最隐秘的原初意识。对于大自然令人恐惧的力量的震怖与惊异,决定了殷商时代"畏威"的自然观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原始先民"尚力"的自然审美图式。殷商时人的自然美观念,透露了原始崇高美的诞生过程,可从审美心理学的视角对原始崇高美的美感心理特征进行尝试性的阐释。(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阮宾[10](2011)在《具象的诗:坦桑尼亚岩画审美图式及原始艺术思维特征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原始岩画艺术,而坦桑尼亚地区则是东非最具代表性的岩画聚集地。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地试图从画面内容所蕴含的创作动机、画面结构及其背后的仪式性意义入手,探析岩画艺术与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分析坦桑尼亚典型岩画的审美图式,探究其与现代艺术审美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点试论该审美图式所反映的原始思维特征。(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1年S1期)

审美图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建构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质的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西方油画与传统中国画,分析其审美图式的本质差异,提出了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的建构路径,包括"大象无形"的审美之道、"冥思顿悟"的审美之境、"含蓄淡雅"的审美之情叁个方面,以实现从"镜像"到"心象"的转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图式论文参考文献

[1].耿明昭.唐寅仕女画的世俗性倾向与审美图式[J].美术.2019

[2].宁婷,汪清.从“镜像”到“心象”的转换——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审美图式的建构[J].四川戏剧.2018

[3].李清华.身体图式与审美图式——设计文化身份问题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6

[4].王家千,高雅伦.摄影艺术的审美图式分析——从绘画与摄影的艺术分野谈起[J].牡丹.2016

[5].苏宏斌.审美图式论——试论康德图式概念的美学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16

[6].吕屏.金秀瑶族女性头饰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图式[J].丝绸.2013

[7].宿桂艳.论电影《印度之行》叙事结构的审美图式[J].电影文学.2013

[8].黎炳锋.基于博雅修身的书法艺术多维审美图式[J].小说评论.2013

[9].周德清,郭漱琴.殷商时代的自然美观念——从“畏威”的自然观到“尚力”的审美图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0].阮宾.具象的诗:坦桑尼亚岩画审美图式及原始艺术思维特征刍议[J].艺术百家.2011

论文知识图

盘瑶头饰图案Fig.7Thepatternsofheadw...织绣合一的茶山瑶女性头饰Fig.8Thewea...曼荼罗中心的佛像巴米扬卡克里克石窟壁...式中的审美倾向则既有北方李渔在花窗方面的创新图式式语言的课程设置日的

标签:;  ;  ;  ;  ;  ;  ;  

审美图式论文_耿明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