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凝血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丝素,抗凝血,材料,相容性,生物,硫酸,家蚕。
抗凝血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玉[1](2017)在《水蛭素改性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素蛋白(SF)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丝素蛋白在作为血液接触材料时应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了肝素对丝素蛋白材料的抗凝血改性,而肝素是一种凝血酶间接抑制剂,通过与抗凝血酶III结合来抑制凝血酶活性,它的抗凝作用依赖抗凝血酶III的存在。水蛭素(Hir)作为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也是目前最强效的临床用抗凝试剂。本文通过聚乙二醇双胺(NH_2-PEG-NH_2)对丝素蛋白材料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制备丝素蛋白膜,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在膜表面加载水蛭素,制备水蛭素改性的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探究了聚乙二醇双胺对丝素蛋白材料进行阳离子化改性比例(SF:NH_2-PEG-NH_2,w/w)和水蛭素的加载浓度。研究了水蛭素改性丝素蛋白膜的抗凝血性能。聚乙二醇双胺改性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水稳定性,蛋白热水溶失率均低于10%,随着SF:NH_2-PEG-NH_2比例的增加,改性丝素蛋白膜表面等电点随之增加,当SF:NH_2-PEG-NH_2=100:5时,材料表面zeta电位由纯丝素的-10.85mv增至9.35mv(pH=7.4时),说明聚乙二醇双胺成功地对丝素蛋白进行了阳离子化改性。傅里叶红外(FTIR)、拉曼(Raman)、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聚乙二醇双胺改性丝素蛋白材料进行了组成和结构分析,发现聚乙二醇双胺诱导丝素蛋白分子形成了稳定的二级结构(以β折叠为主,伴随有少量的β转角和α螺旋),改性后的丝素蛋白引入了新的CH_2-CH_2-基团,O-C-O基团和-NH_2基团,消耗了-COOH而生成了新的酰胺键,证明了聚乙二醇双胺的成功引入,对丝素蛋白成功进行了阳离子化改性。SF:NH_2-PEG-NH_2=100:10的聚乙二醇双胺改性丝素蛋白膜表面水蛭素有效加载量最高,加载量达40U/cm~2以上。当聚乙二醇双胺改性丝素蛋白膜(SF:NH_2-PEG-NH_2=100:10)加载5U/cm~2的水蛭素时,浸渍于PBS(pH=7.4,37℃)中,水蛭素较缓慢地从水蛭素加载丝素蛋白膜中释放出来,而当水蛭素加载量较高(40U/cm~2)时,水蛭素在2h内即大量释放,随后释放较缓慢。加载水蛭素的丝素蛋白膜与血浆孵育后,明显抑制了血浆中的凝血酶活性,延长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相对于纯丝素蛋白膜,当水蛭素加载量为40U/cm~2时,血浆中凝血酶活性下降了34%,APTT延长率达90%以上。血小板计数和通过扫描电镜对血小板形态观察均表明水蛭素的加入使膜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数目减少,且多数呈现未激活状态。通过纤维蛋白原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显示,水蛭素改性丝素蛋白膜表面能够显着抑制纤维蛋白原吸附。结果表明,阳离子化丝素蛋白膜在水蛭素改性后显着提高了抗凝血性能。(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刘迪,杨明英,朱良均[2](2017)在《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素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等生物医学领域。随着丝素蛋白医用材料的内植性研究逐渐深入,丝素蛋白材料抗凝血性研究成为较为活跃的新兴领域。本文重点概述了材料的抗凝血原理,并对丝素蛋白抗凝血的改性方法做了整理。(本文来源于《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1-01)
高琦宽,王喜存,宋玉民[3](2015)在《水溶性纳米Fe_3O_4-阿魏酸抗凝血材料的合成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具抗凝血性能的阿魏酸分子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而提高其药效,利用DBI(3,4-二羟基苯甲醛)、PEG(聚乙二醇4000)和纳米Fe_3O_4,采用接枝的方法制备了水溶性纳米Fe_3O_4-DBI-PEG-阿魏酸抗凝血杂化材料,用IR、1H NMR、TG、SEM、TEM、VSM和粒度测试方法表征了产物。结果表明阿魏酸(FA)接枝在了经过DBI-PEG活化后的纳米Fe_3O_4氧化物表面。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溶解度大于10 mg·m L~(-1))和顺磁性。抗凝血试验表明相同条件下杂化材料的抗凝血时间和复钙时间比阿魏酸要长,杂化材料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比空白组要长,杂化材料的抗凝血时间随浓度的增大而延长。(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石凉,秦凤,童晓琪,黄德辉[4](2013)在《壳聚糖类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壳聚糖是天然界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因其无毒、无刺激、可降解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壳聚糖类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化学法(引入功能性基团等)和物理共混的方式增强其抗凝血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壳聚糖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蚕业》期刊2013年04期)
秦静雯,蒋岩岩,王鸿博[5](2012)在《丝素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丝素材料在抗凝血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材料表面肝素化、硫酸化、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材料表面内皮化或者几种方法协同作用等展开,对比评述了其优缺点,阐述了对丝素材料表面进行抗凝血改性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2年S2期)
陈宝林,王东安[6](2012)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抗凝血材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材料表面的接技改性、材料表面负载电荷、材料表面生物化、材料表面微相分离、材料表面内皮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抗凝血材料的设计及血液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的凝血机理。(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12-09-05)
陈宝林,王东安[7](2012)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抗凝血材料的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对于植入生物活体内的高分子材料,应具有医用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论述抗凝血材料的设计及血液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的凝血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53/2011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文献。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抗凝血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结果与结论:通常对材料进行表面分子设计,改善表面的亲硫水性、引入带电基团、负载生物活性物质等,以尽量减轻血栓形成来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然而,表面修饰的方法对血液相容性的改善有限。因此,应用组织工程方法在材料表面原位培养人体内皮细胞使材料内皮化,成为改善血液相容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2年34期)
张戎,陈雪,曹雪[8](2012)在《PMAE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甲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PMEA)类抗凝血涂层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因其结构中的PEG长链结构可以减少了蛋白质变性及血小板黏附,最终减缓了血栓的形成。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其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在国外此类产品已经逐渐普及,但在国内尚很少使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2年12期)
李鑫,武照强,陈红[9](2011)在《新型抗凝血材料表面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POEGM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亲水性高分子,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材料表面可有效改善材料的阻抗蛋白质吸附的性能,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赖氨酸(Lysine)在人体的凝血与溶血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抗(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24)
成国涛,周婵,侯春春,徐水[10](2011)在《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研究进展及抗凝血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素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医学材料,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的研究就是其中较为活跃的新兴领域。文章综述了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硫酸化丝素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改性丝素的抗凝血效果及抗凝血原理,对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蚕学通讯》期刊2011年02期)
抗凝血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丝素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等生物医学领域。随着丝素蛋白医用材料的内植性研究逐渐深入,丝素蛋白材料抗凝血性研究成为较为活跃的新兴领域。本文重点概述了材料的抗凝血原理,并对丝素蛋白抗凝血的改性方法做了整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凝血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琼玉.水蛭素改性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刘迪,杨明英,朱良均.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C].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2017
[3].高琦宽,王喜存,宋玉民.水溶性纳米Fe_3O_4-阿魏酸抗凝血材料的合成及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5
[4].石凉,秦凤,童晓琪,黄德辉.壳聚糖类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13
[5].秦静雯,蒋岩岩,王鸿博.丝素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
[6].陈宝林,王东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抗凝血材料设计[C].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12
[7].陈宝林,王东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抗凝血材料的设计(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8].张戎,陈雪,曹雪.PMAE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2
[9].李鑫,武照强,陈红.新型抗凝血材料表面的制备[C].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1
[10].成国涛,周婵,侯春春,徐水.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研究进展及抗凝血原理[J].蚕学通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