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利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教研模式。“同课”是指教学内容相同,“异构”是指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不同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能够在教师之间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效应”,对于提升教师教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两节“同课异构”阅读课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两节“同课异构”阅读课的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3BUnit4Time。
一、“同课异构”第一课
本节课分为五大环节,每个环节自然生成且呈不断递进的态势,整个教学流程浑然一体,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精彩片段1】
T:(手拿圆形数字小卡片12)Boysandgirls,what’sthenumber,please?
S1:Twelve.
T:(手拿圆形数字小卡片6)Whataboutthisnumber?
S2:Six.
同法复习数字1~12中的其他数字,并把它们以钟面的排法写到黑板上。
T:Guess,whatcanitbe?
S3:Aclock.
T:Whatcantheclockdo?Itcantellus...
S4:Time.
T:You’reright.Itcantellustime.Today,wewilllearnUnit4Time.(板书)
授课教师巧妙设计,由数字的复习引入了时钟,并呈现了课题,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精彩片段2】
T:(课件呈现一个时钟)Look,thisisaclock.Sowhat’sthetime?
Ss:It’sfouro’clock.
T:Yes,youareright.Howaboutplayingagame?
Ss:Great!
T:Let’sclaphandstoaskandanswer.
(随着课件上的时钟呈现不同的时间,教师带领学生边拍手边用“What’sthetime?It’s...o’clock.”进行问答)
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参加游戏。将枯燥乏味的机械操练融于情趣盎然的游戏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精彩片段3】
T:What’sthetime,please?
S1:It’sseveno’clock.
T:It’stimetogotoschool.
(课件依次呈现It’stimeto,gotoschool,gotobed,havelunch,gohome和时间分别是7:00,12:00,4:00和9:00的4个钟面)
T:Look,therearefourclocksandfourphrasesinthepicture.Nowlet’strytomatch.Workinpairs,please.
...
T:Oh,allofyouaregreat.Let’ssingasongforourselves.
用课本中的歌曲ThisisthewayIgotoschool的曲调,师生重新填词。歌词如下:
What’sthetime?It’sseveno’clock.It’stimetogotoschool.
What’sthetime?It’stwelveo’clock.It’stimetohavelunch.
What’sthetime?It’sfouro’clock.It’stimetogohome.
What’sthetime?It’snineo’clock.It’stimetogotobed.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收编了许多易学好唱的英语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给歌曲重新填词后再反复唱。在填词、唱歌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精彩片段4】
T:Nowboysandgirls,it’stimeforyoutoreadthetextbyyourselvesandthencirclethewordsyoudon’tunderstand.
T:(两分钟后)Pleasewritethemontheblackboard.
...
在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彩片段5】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朗读教材中的对话。
活动二:在小组内开展角色表演活动。
活动三:根据教材中的对话创编类似对话并表演。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完成相应的任务。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教师抽取数位参与“活动一”的学生为全班朗读课文,抽取2~3组参与“活动二”的小组为全班表演故事,抽取2~3组参与“活动三”的学生表演他们创编的对话。
二、“同课异构”第二课
授课教师以学生喜欢的喜羊羊的故事为主线,把本课分为三大环节: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
【精彩片段1】
T:Wehavesomenewfriendstoday.Look,theyareXiyangyang,Meiyangyang,Feiyangyang...Theyareinthesheepfamily.Theylikedoingexercises.Let’sdosomeexerciseswiththem.OK?(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做集体操)
Ss:OK.
教师带领学生边做操边用英语数字说口令,如: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Two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
通过边听、边说、边跟老师做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他们复习了数字1~8,为新课的导入奠定了基础。
【精彩片段2】
T:Look,what’sthat?(课件出示一个钟)
S1:It’saclock.
T:Whoseclockisit?(钟的旁边出现喜羊羊的图片)
S2:It’sXiyangyang’sclock.
T:Listen,Xiyangyangisaskingyouaquestion.
(教师点击课件)Xiyangyang:Boysandgirls,what’sthetime,please?
Ss:It’sseveno’clock.
通过人机对话来呈现和操练新句型:What’sthetime,please?It’s...o’clock.
【精彩片段3】
T:It’sthegametime.Let’splayagame—“Huitailang,what’sthetime?”Inthisgame,youaresheepandIamHuitailang.Youshouldstandupandaskme:“Huitailang,what’sthetime?”WhenIsay“it’stwelveo’clock”,youshouldsitdown,orIwilleatyou.
Ss:Great!
Ss:Huitailang,what’sthetime?
T:It’ssixo’clock.It’stimetogetup.
Ss:Huitailang,what’sthetime?
T:It’sseveno’clock.It’stimetogotoschool.
Ss:Huitailang,what’sthetime?
T:It’s11o’clock.It’stimetogohome.
Ss:Huitailang,what’sthetime?
T:It’s12o’clock.It’stimetohavelunch.I’llcatchyou.(老师抓住了一个没有及时坐下的学生)
...
这个游戏改编自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不但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要,而且还将学生吸引到英语学习中来,激活了他们记忆库中的语言信息。
【精彩片段4】
T:Boysandgirls,openyourbooksandturntopage24.Readthetextbyyourselvesandcompletetheform.
.
让学生完成任务——设计“春游时刻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本课所学的内容,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这是读后环节,起到了输出、反馈的作用。
【精彩片段6】
T:Thereisawell-knownsaying:“Timeislife.”Soweshouldtreasuretime.
升华主题,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
三、分析与比较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两节课教学效果显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这两节课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输出都采取了使学生喜欢学、乐于学的教学方法。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外语教学的实践性、激发性和交际性原则,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积极快乐地获取语言知识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这两位老师都在教学中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在情境中教,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获得自由发展”的原则与目的,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在人际交往的活动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形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文本要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在教学方法上创新。这两位老师通过自制教具、chant、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4.有效开展任务活动
两位老师都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通过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一节课的“角色扮演”和第二节课的“自读课文填表格”、“设计春游时刻表”都是比较成功的任务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