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应激试验论文-胡朝美

无应激试验论文-胡朝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应激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护理干预,胎儿监护,无应激试验

无应激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胡朝美[1](2019)在《护理干预对胎儿监护无应激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胎儿监护无应激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产科门诊收治的4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测试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胎儿监护无应激试验应激反应例数明显较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胎儿监护无应激试验的准确性,减少了假无应激反应的发生,是孕妇能够更快的完成检查,减少护理人员的重复工作,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非常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8期)

张静,崔竞红,周文君,辛紫琴[2](2019)在《产前无应激试验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产前无应激试验(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二者联合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胎足月头位胎儿窘迫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比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和二者联合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根据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分组,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2. 22%;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灵敏度与NST相同;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显着高于未发生者(P <0. 05)。结论:在胎儿窘迫诊断中NST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价值较高,且对不良分娩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王竞,叶麒,易晓云,刘湘萍,杨晓文[3](2018)在《SIRS评分联合无应激试验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产科危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按照SIRS评分、NST分型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患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经统计发现,SIRS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 8 d与非SIRS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NST分型者的ICU入住率、住院时间> 8 d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死亡患者; SIRS评分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61. 11%,阴性预测值为72. 27%,特异度为70. 83%,敏感度为68. 75%;联合SIRS+NST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88. 89%,阴性预测值为91. 18%,特异度为88. 57%,敏感度为71. 11%。结论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NST可对产科危重患者预后临床效果进行预测,临床价值显着,值得关注并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8年09期)

赵立元,王东艳,李满兰[4](2016)在《产前无应激试验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无应激试验(NST)、电子胎心监护及两者联合试验,对胎儿窘迫及新生儿预后评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NST和电子胎心监护对本院120例单胎头位胎心异常的足月孕妇进行监测分析,计算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监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判定标准为依据,作出预后评估。结果:电子胎心监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N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试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使用上述单一监测手段的计算值偏高;胎儿窘迫组胎儿窘迫率、羊水Ⅱ~Ⅲ度粪染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胎儿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电子胎心监护在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更为突出,可及早诊断胎儿窘迫的发生。两者联合试验能加强监测的诊断效果,降低胎儿及新生儿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有利于改善胎儿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6年03期)

张鑫[5](2015)在《基于部分函数型logistic模型进行无应激试验可疑型高危妊娠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应激试验(NST:Non-stress test)是电子胎心监护的一种,是指在分娩前监测即产前无宫缩、无外界负荷刺激情况下,对胎儿进行胎心率的观察和记录,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胎儿储备能力。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NST可疑型孕妇,通过查看孕妇病例,获得可能导致高危妊娠的因子指标数据。同时通过母胎心率记录仪,记录孕妇长时间(2小时~24小时)的胎儿心率和母亲心率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建模求解和检验,筛选影响因素。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研究各项指标和高危妊娠之间的关系。截止到目前的研究表明,短时间NST的监护标准并不能够作为评判高危妊娠证据。因此长时间的胎心率特点将必然成为临床医生的关注热点。结合已有病例数据指标探索高危孕妇24小时胎心监护的特点及建立其判读标准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可减少NST可疑型孕妇没有必要的反复复查,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该研究具有巨大的临床医学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该研究运用R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挖掘。使用标准广义线性模型框架下的logistic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拟合logistic分析模型,对有可能导致高危妊娠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部分函数型的建模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解决在统计建模中自变量选取问题,对各变量计算相对权重,通过相对权重的高低反映各因素对高危妊娠的贡献率。针对函数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函数型数据主成分分析。最终完成部分函数型logistic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问题,深入发掘数据的内在联系。研究的成果旨在结合已有病例数据指标和长时间母胎心率监护数据研究NST可疑型高危妊娠的判断标准。(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张婷,张宏玉,符红珊[6](2015)在《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阴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求一种有效改善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es test,NST)阴性的安全简便干预方法,确定吸氧时的呼吸方式。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行产前NST,孕34周及以上,初次NST评分为6~7分且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正常的单胎低危孕妇4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腹式深呼吸吸氧(A)组、正常呼吸吸氧(B)组和腹式深呼吸(C)组各150例,分别在复查NST时采用腹式深呼吸吸氧、正常呼吸吸氧和腹式深呼吸。比较再次复查NST时胎心率变异、胎动时胎心率加速的阳性反应。结果 24 h内复查NST,叁种方法干预后比干预前NST评分均有提高,B组评分改变最低,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复查NST仍为阴性的A组最低,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急诊剖宫产术5例,B组2例和C组3例,新生儿出生阿氏评分均10分,存活,叁组间急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式深呼吸吸氧有利于改善NST阴性,降低假阴性反应率,减少医疗干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5年06期)

赵相军[7](2014)在《彩色多普勒及无应激试验联合应用测定围生儿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无应激试验(NST)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58例无应激试验监护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UAM(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标)监测。结果:UMA异常产妇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显着高于UMA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检测距妊娠结束时间≤2 d时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显着低于距分娩3~7 d时检测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UMA正常、无应激试验异常的孕妇,不需要进行早期妊娠干预,动态观察即可,NST异常且脐动脉阻力指标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4年17期)

吴俊英[8](2014)在《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S/D值联合无应激试验与胎儿预后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S/D值联合无应激试验(NST)同胎儿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经B超及产后确诊为胎儿脐带绕颈8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绕颈时的脐动脉S/D值与无应激试验(胎心监护),根据有无反应分为反应型与无反应型,两种反应类型又分成S/D≤3.0+NST与S/D>3.0+NST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者联合同胎儿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当NST为无反应型时,羊水胎粪污染、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会随着脐动脉S/D值的升高而上升,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S/D值联合无应激试验(NST)更能准确判断胎儿预后,尤其是判断胎儿窘迫更为准确,值得临床借鉴。(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4年01期)

刘铭[9](2013)在《20例晚期羊水过少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波形与分娩结局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晚期羊水过少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波形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20例观察组羊水过少孕妇分娩情况与胎儿健康情况,对比发现羊水过少组孕妇胎儿身体较弱。结论通过对孕妇体内羊水进行监控检测有助于预测胎儿状况,提早进行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2013年03期)

侯振平,李建敏,高燕,刘静,师秀果[10](2012)在《不同时间段胎心监护对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成功率影响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是产科临床筛查胎儿缺氧的首选监护方法,已成为妊娠晚期常规胎儿管理手段。但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假无反应型较多,而影响其临床价值。为了提高NST成功率,避免NST假无反应型对临床诊断造成干扰,我们根据胎动在1d内的变化规律。对2个时间(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期刊2012年12期)

无应激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产前无应激试验(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二者联合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单胎足月头位胎儿窘迫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NST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比NST、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和二者联合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根据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分组,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2. 22%;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灵敏度与NST相同;发生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显着高于未发生者(P <0. 05)。结论:在胎儿窘迫诊断中NST联合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价值较高,且对不良分娩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应激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胡朝美.护理干预对胎儿监护无应激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19

[2].张静,崔竞红,周文君,辛紫琴.产前无应激试验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3].王竞,叶麒,易晓云,刘湘萍,杨晓文.SIRS评分联合无应激试验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院.2018

[4].赵立元,王东艳,李满兰.产前无应激试验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6

[5].张鑫.基于部分函数型logistic模型进行无应激试验可疑型高危妊娠判定[D].北京工业大学.2015

[6].张婷,张宏玉,符红珊.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阴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5

[7].赵相军.彩色多普勒及无应激试验联合应用测定围生儿预后[J].中外医学研究.2014

[8].吴俊英.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S/D值联合无应激试验与胎儿预后相关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4

[9].刘铭.20例晚期羊水过少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波形与分娩结局的关系[J].中国卫生产业.2013

[10].侯振平,李建敏,高燕,刘静,师秀果.不同时间段胎心监护对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成功率影响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

标签:;  ;  ;  

无应激试验论文-胡朝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