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状构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线状,褶皱,区段,煤层,断层,枢纽,岩石。
线状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张冰[1](2019)在《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在线状构造体活动特征反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与地裂缝这两种“线状”构造体错动现今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常生活环境的主要地质灾害。因此,开展对地震断层和地裂缝构造活动特征的研究,对于地震与地裂缝防灾减灾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无论是地震还是地裂缝灾害其发生的根本成因均是深部断裂或浅部裂缝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错动而引起的。随着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GPS和InSAR技术的发展,使得能够高精度的监测到地震断层与地裂缝错动引起的地表形变,并可以进一步此为约束条件基于大地测量反演理论深入开展“线状”构造体现今活动特征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结合向-位错理论和震源滑动分布反演理论,以高精度GPS、InSAR监测数据为约束,选取我国强构造区域川滇地区芦山与姚安地震断层以及渭河盆地内典型西安地裂缝,开展地震与地裂缝“线状”构造体现今活动特征的反演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与创新性成果如下:(1)根据粒子相似度和进化速度-聚集度对粒子的权重进行动态调整,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通过对比惯性权重值恒定、惯性权重值线性递减、惯性权重非线性递减、维多样性的动态权重粒子群算法和改进粒子群等五种算法,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在稳定性和有效性都优于其他四种算法,且进一步增强了粒子群算法解的收敛速度和解收敛性能。(2)利用2013年芦山地震GPS同震资料,采用五种粒子群算法反演计算了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的断层参数,并通过对比前人研究成果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反演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地震断层的精细滑动分布,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发震断层走向为213.3°,倾角为39.74°,最大滑动位于地表下约15km深度位置,最大滑动量约0.95m,且整体上以逆冲滑动为主。(3)利用2009年姚安地震ALOS_InSAR同震影像,首次获取了姚安地震高精度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地表约束条件,分别建立了地震断层的均匀滑动与非均匀分布式滑动模型。反演结果表明,姚安地震以右旋滑移为主,并存在下滑分量,主要滑移量发生在地表下3-8 km的深度,最大滑移约为70 cm,深度为6 km。最后,从地质、地球物理、库仑应力模拟和区域构造等方面讨论了反演结果的合理性。(4)深入研究了渭河盆地整体活动特征,发现盆地中部(西安地区)拉张应变明显是强构造活动区域,并进一步建立了西安地裂缝位错-向错组合模型,利用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西安地裂缝现今活动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裂缝均以正断层活动特性为主,并均呈现出一定的旋转特征,且地裂缝间存在显着的差异转动特征,以此进一步定量的证明了西安地裂缝具有的叁维活动特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刘文敢[2](2006)在《南湖井田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湖山煤矿区南湖井田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褶曲幅度小,在30m以下,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因压扁作用,产生了煤层压薄带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指导矿井生产、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运用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以永春煤矿南湖一号井为例,阐述这一变化规律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06年04期)
刘耀华[3](2002)在《南湖一号井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生产实践 ,认识了南湖一号井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 ,褶曲幅度小 ,在 30米以下 ,在褶皱形成过程中 ,因压扁作用 ,产生了煤层压薄带。运用认识的这个规律、服务于生产、研究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 ;研究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 ;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研究、运用等。(本文来源于《引进与咨询》期刊2002年06期)
林银山[4](1994)在《线状和面状构造的旋转在地质数据处理和构造解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组求线状和面状构造叁种旋转型式的计算公式,井列举线状构造和面状构造的旋转在地质数据处理和构造解析中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1994年02期)
贺锦辉[5](1991)在《求旋转面、线状构造产状和枢纽断层产状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程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导出求旋转面、线状构造产状和根据断层两盘中对应面或线状构造产状求枢纽断层产状的数学模型;编制了适于 PC—1500机的计算机程序。(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吴文奎,魏刚锋[6](1982)在《中国陆地卫星照片线状构造影象的镶嵌构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中国陆地卫星象片中,我们认识到以下特征:中国有六组断裂方向,每组方向基本相似。而且,斜向构造是主要的。镶嵌的地块被不同系列的断裂所分割,并重新被它们愈合到一块。同级断裂带呈近等间距。贺兰山——龙门山——康滇地区是中国东西两侧构造的对称轴。这些特征是由地球的自转和脉动所引起的。(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1982年02期)
线状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湖山煤矿区南湖井田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褶曲幅度小,在30m以下,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因压扁作用,产生了煤层压薄带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指导矿井生产、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运用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以永春煤矿南湖一号井为例,阐述这一变化规律的实际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状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冰.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在线状构造体活动特征反演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刘文敢.南湖井田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
[3].刘耀华.南湖一号井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运用[J].引进与咨询.2002
[4].林银山.线状和面状构造的旋转在地质数据处理和构造解析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1994
[5].贺锦辉.求旋转面、线状构造产状和枢纽断层产状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程序[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1
[6].吴文奎,魏刚锋.中国陆地卫星照片线状构造影象的镶嵌构造特征[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