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质量调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质量,障碍,秸秆,红壤,连作,特性。
土壤质量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张娟琴,郑宪清,张翰林,吕卫光,李双喜[1](2019)在《长期秸秆还田与氮肥调控对稻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土壤对长期秸秆还田及氮肥调控的响应,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了秸秆不还田+N 300kg/hm~2(TB)、秸秆全量还田+不施肥(T0)、秸秆全量还田+N 255 kg/hm~2(T17)、秸秆全量还田+N 300kg/hm~2(T20)、秸秆还田+N 345 kg/hm~2(T23)对稻田土壤理化特性、重金属含量、活性有机质、微生物炭、碳库管理指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索长期秸秆还田(5年)条件下土壤质量对氮肥配施的响应,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T17、T20、T23 3个处理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总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含量上升,但总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差异不明显;土壤容重下降;土壤中汞、砷、铅、镉、铬、铜、锌7种重金属(全量)未出现明显积累现象。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秸秆还田(T20)显着提高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较秸秆不还田(TB)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21. 1%,8. 9%。综合考量经济、土壤质量、产量等因素,无污染的秸秆还田后,合理的配施氮肥(300 kg/hm~2)不仅可以避免秸秆腐解过程中与作物争夺氮肥,而且可以促进土壤碳、氮的更新,培肥土壤,提高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金[2](2017)在《耕作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质量及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连续5个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兖州试验田进行,采用当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4种耕作模式,分别为连续5年旋耕,无秸秆还田(RT);连续5年旋耕,秸秆全量还田(RS);连续5年深耕,秸秆还田(DS);连续2年旋耕秸秆还田后第3年进行深耕还田(DS)。副区为3个施氮量,分别为当前推荐施氮量225 kgN hm-2(N225); 165kgNhm-2, 0.7 × N225, (N165) ; 300kgNhm-2, 1.3×N225, (N30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并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探讨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质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在5年的试验周期内,与秸秆未还田处理(RT)相比,秸秆还田显着提高冬小麦产量。连续旋耕模式从第3年开始出现减产趋势,尤其是秸秆不还田处理,2015~2016年产量较2011~2012年下降1.85%~6.33%,增施氮肥可以降低减产幅度。连续深耕秸秆还田(DS)处理与连续2年旋耕秸秆还田后第3年进行深耕还田(RS/DS)处理则持续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平均年增产4.51%与3.63%。在2011~2012与2012~2013年生长季,RS与DS处理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2013~2014年生长季轮耕后,RS/DS处理较RS处理显着提高籽粒产量,增产幅度达5.84%~16.61%。无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由当前推荐施氮量(N225)减少至0.7×N225 (N165),5年平均减产5.45%;施氮量提高至1.3 ×N225 (N300) , 5年平均籽粒产量则无显着提高。N165条件下,2015~2016生长季,RS/DS与DS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为8.94与9.00thm-2,与N225相比(9.20与9.25 t hm-2)无显着差异。这说明在合理的耕作模式下,适量减少氮肥投入依然可以保持冬小麦高产稳产。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在后3个生长季,与RT及RS处理相比,DS与RS/DS处理显着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却略有降低,且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之间均表现负相关关系,说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秸秆还田显着提高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与氮肥偏生产力,而且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之间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在前3个生长季,秸秆还田处理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这主要是由于较高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随着还田年限的增加,2014~2016年2个生长季,秸秆还田处理氮素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未还田处理。微区稳定性同位素15N试验表明,与RS相比,DS与RS/DS处理显着提高秸秆氮素在冬小麦地上部与籽粒的分配量,有利于秸秆氮素的回收利用。2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经过连续5年秸秆还田,0~10、10~20与20~30cm 土层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在0~10 cm与10~20 cm 土层,增施氮肥可以降低容重,提高孔隙度;但在20~30 cm 土层,施氮量对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无显着影响。秸秆还田显着提高0~10、10~20与20~3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氮肥由165 kg hm-2增施至225 kg hm-2,各土层SOC与TN含量显着提高,继续增施氮肥至300 kg hm-2, TN含量继续升高,SOC含量无显着增加。秸秆还田显着提高3个土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主要表现为提高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秸秆还田和施氮量相应显着,与秸秆未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着提高0~10、10~20与20~30 cm 土层土壤酶活性。在3个土层,土壤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施氮量的响应则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分别对3个土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极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0.01)。在0~10cm 土层,SOC与TN含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酶活性均呈现RS>RS/DS>DS>RT的趋势;但在10~20 cm、20~30cm 土层,上述土壤性状则表现为DS≈RS/DS>RS>RT。耕作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性状调控效应的差异表明,长期旋耕秸秆还田可以显着改善0~10cm表层土壤性状,但对10~20cm、20~30cm土层土壤的改良作用相对较差;长期秸秆还田结合持续深耕或适期深耕可以显着改善3个土层土壤物理、化学与生物特性,均衡地提高耕层土壤质量。稳定性同位素15N试验表明,耕作方式对还田秸秆氮素截获量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着。在 0~10 cm 土层表现为 RS≈RS/DS > DS;在10~20 cm 土层表现为 DS≈RS/DS >RS;在20~30cm 土层则表现为DS>RS/DS>RS,且各耕作处理差异显着。增施氮肥,各耕作处理秸秆氮素截获量均显着提高。3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库演变的影响与RT相比,秸秆还田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大团聚体质量比例,平均分别为17.16%、19.41%与15.89%,说明秸秆还田能更好地保护耕作层土壤免受侵蚀。各耕作处理土壤大团聚体质量比例在不同土层表现出不同趋势,在0~10 cm 土层,土壤大团聚体质量比例均表现为 RS > RS/DS > DS > TS;在 10~20、20~30 cm 土层则表现为 DS > RS/DS >RS > RT。经过连续5年土壤耕作和秸秆输入,3种秸秆还田措施土壤有机碳氮储量水平显着高于无秸秆还田的处理(RT),且连续旋耕处理(RT、RS)较DS、RS/DS处理在0~30 cm 土层表现较为明显的土壤碳氮储量表层富集与土层间差异较大的特征,而DS与RS/DS处理土壤碳氮储量在3个土层中的分布则较为平均。DS与RS/DS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在2011~2016年,分别约有1.83 t hm-2与1.56thm-2的碳被固定,分别约有0.11t hm-2与0.10t hm-2的氮被固定。RT处理0~30cm 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分别以每年0.33~0.49t hm-2与0.09~0.24 t hm-2的速率被消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0~10 cm 土层的损失,而土壤氮储量3个土层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增施氮肥可以显着减少土壤碳氮储量的损失。RS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则约以每年0.13 thm-2的速率增加;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不同,土壤氮储量在N165与N225水平下5年分别损失0.56t hm-2与0.25t hm-2,且主要表现为20~30 cm氮储量的减少;在N300水平下,0~30 cm 土壤氮储量总体增加0.16t hm-2,但20~30 cm 土层氮储量略有减少。从土壤团聚体层面来分析,土壤大团聚体关联土壤碳库的变化是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主要原因。RT处理显着降低0~30cm 土壤大团聚体关联碳库,达1.55~2.34 t hm-2;秸秆还田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关联土壤碳库,土壤微团聚体关联碳库水平则均有所下降,说明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进而提高大团聚体关联碳库。大团聚体氮储量的下降是造成RT处理土壤总氮库衰减的主要原因;土壤微团聚体氮储量的变化是RS处理土壤总氮库演变的主要原因;DS与RS/DS处理土壤团聚体氮储量的变化,则在不同施氮量下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4-28)
丁文斌[3](2017)在《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及调控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坡耕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构成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主要部分,以坡耕地为利用方式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而坡耕地粮食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5~1/3;紫色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约占长江上游总土地面积的18%,集中分布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这两省内的紫色土占全国总紫色土面积的75%以上。紫色土具有明显的高生产力性、快速风化性和强侵蚀性。紫色土坡耕地土层浅薄,多石质,基岩埋深较浅,仅40~100cm,土壤孔隙度高,土壤饱和导水率高,水力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大。坡耕地土壤剖面构形特征、理化性状及耕性特征是影响坡耕地土壤质量的根本原因;了解坡耕地土壤质量变化及稳定性特征、建立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提出坡耕地土壤质量的优化途径是坡耕地土壤质量定量化评价以及坡耕地土壤质量提升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重庆合川、江西兴国、云南楚雄叁个地点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揭示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剖面构型特征、分析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及耕性特征的差异性;采用室内环刀法分别测定了土壤入渗及水库特征,分析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入渗及保水性能;同时通过土壤干筛和湿筛、土壤崩解及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不同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紫色土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MDS),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质量的影响;并通过资料查阅及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各区域紫色土坡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适宜性阈值,提出了基于DPSIR坡耕地合理耕层的优化途径;最后针对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生物埂在次降雨干湿交替作用下土壤物理、力学特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表土层(约占整个作物根系的60%以上),在心土层有少量分布(占作物根系的20%左右),而底土层几乎没有农作物根系存在;不同地点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含量和粉粒含量为主,且0—20 cm土壤粘粒(<0.001 mm)含量显着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壤容重随坡耕地土层垂直深度变化表现为0—20 cm<20—40 cm<40—60 cm;3个地点坡耕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的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耕作层(0—20 cm)>心土层(20—40 cm)>底土层(40—60 cm);重庆合川坡耕地耕层土壤物理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最高(1.43 g/cm3),土壤总孔隙度(45.97%)和毛管孔隙度(34.36%)最小;同一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随垂直深度变化明显。从土壤质量角度看,坡耕地0—20 cm耕层土壤物理质量要优于20—40 cm心土层和40—60 cm底土层。(2)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养分、耕性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均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云南楚雄(28.80g/kg)、江西兴国(9.03 g/kg)、重庆合川(8.80 g/kg);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存在显着差异,坡耕地0—20 cm土壤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含量;坡耕地不同垂直层次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速效养分主要在0—20 cm耕层富集,而20—40 cm和40—60 cm土层则无显着差异;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贯入阻力均表现为重庆合川>云南楚雄>江西兴国,且随土层垂直深度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和土壤贯入阻力值增加;不同地点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依次为15.39、14.74、10.66kg/cm2,土壤贯入阻力则分别为424.83、252.50、188.87kPa,这说明重庆合川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可以较好抵抗降雨、耕作的剪切破坏能力以及耕作机械碾压能力。(3)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累积入渗量表现为云南楚雄>重庆合川>江西兴国,耕层土壤入渗特征随垂直深度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土壤入渗随着土层深度减小。Kostiakov模型适用于拟合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0~20cm土层土壤入渗过程;而20~40cm土层Horton模型适用于重庆合川和云南楚雄。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水总库容的大小表现为云南楚雄(1052.52t/hm2)>江西兴国(974.15 t/hm2)>重庆合川(867.30 t/hm2);土壤水死库容的变化规律与土壤水总库容的变化规律一致;兴利库容大小依次为重庆合川(293.02 t/hm2)>云南楚雄(291.89t/hm2)>江西兴国(182.28 t/hm2);最大有效库容以云南楚雄(873.311 t/hm2)最大;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库特征均表现为0—20 cm耕作层大于20—40 cm心土层和40—60 cm底土层。耕层土壤入渗性能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而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与土壤容重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和0.525;土壤总孔隙度与稳定入渗率和平均入渗率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4和0.635;土壤入渗性能与机械组成的相关性表现为,与1~0.05mm呈正相关,与0.05~0.001mm和<0.001mm呈负相关。土壤库容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021~0.451之间,土壤水库特性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关系。(4)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因土壤属性差异而表现出不同团聚体分布特征。>0.25mm风干团聚体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合川(97.716%)>云南楚雄(94.430%)>江西兴国(90.875%);紫色土坡耕地土壤>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较风干团聚体含量明显降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具体表现为云南楚雄(86.118%)>重庆合川(83.769%)>江西兴国(65.805%);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表现为江西兴国(34.195%)>重庆合川(16.231%)>云南楚雄(13.882%);0~20cm土层>0.25mm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小于20~40cm和40~60cm土层;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风干团聚体分形维数,重庆合川介于1.79~2.38之间,江西兴国在2.01~2.30的范围内变化,云南楚雄数值在2.16~2.52之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表现为云南楚雄>江西兴国>重庆合川,同一地点不同土层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总体表现为0~20cm>20~40cm>40~60cm,即0~20cm土层土壤结构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的土壤抗侵蚀能力。土壤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具有相同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重庆合川(GMD:4.975,MWD:1.014)>云南楚雄(GMD:3.977,MWD:1.012)>江西兴国(GMD:2.808,MWD:1.008);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最终破损率表现为江西兴国(86.667%)>重庆合川(78.333%)>云南楚雄(45.333%);耕层水稳定性指数数值大小表现为云南楚雄最大(0.686),重庆合川次之(0.550),江西兴国最小(0.211);在土壤含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抗剪强度随土壤所承受垂直压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大;不同地点紫色土坡耕地所受垂直压力对抗剪强度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以云南楚雄土壤抗剪强度增加幅度最大,增大幅度≥300;以重庆合川次之,增加幅度介于273~299之间;江西兴国随压力的增大增大幅度为130~299;随着含水率增加,土壤抗剪强度下降,含水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主要是降低土壤粘聚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5)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有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贯入阻力、土壤有机质、>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田面坡度6个指标。合理耕层适宜性阈值范围分别如下:有效土层厚度25~100cm之间、土壤容重介于1.15~1.45g/cm3范围、总孔隙度在46%~56%、田间持水量>35%、有机质含量>10g/kg;不同地点坡耕地耕层土壤耕性指标平均值均在适宜值范围,而20—40 cm和40—60 cm的评价指标数值超出耕性适宜范围而20—40cm和40—60cm的个别指标数值超出耕性适宜范围;耕性指标良好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高低,因此可在当地采取适当耕作措施(如一般22—24 cm以下深松、深土培肥等)进行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改良,如选择深松、有机肥培肥、秸秆还田等合适耕作措施,以实现对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有效改善;基于DPSIR的坡耕地耕层质量调控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控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持坡耕地数量和质量可持续性;二是强化坡耕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坡耕地生态环境安全;叁是加大投入,确保坡耕地效益和质量安全;四为制定耕地保护标准,确保耕地保护的长效性。(6)坡耕地生物埂根系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土层中存在差异,根径级越小的根系集中于土壤表层附近的位置,而深层次的土壤主要由较粗根径级的根系穿插生长。生物埂土壤容重、孔隙度特征、田间持水量随干湿作用时间变化差异显着。在次降雨前,各层次桑树生物埂土壤容重在1.19~1.38 g/cm3之间,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在次降雨之后随干湿水平变化,土壤容重呈现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数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干湿作用第0天~第1天时间。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呈近似线性衰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和0.7251;各层次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干湿效应作用下呈先衰减后恢复的“V”型变化趋势;土壤粘聚力衰减程度依次为30~40cm(18.11Kpa)>0~10cm(15.80Kpa)>10~20 cm(15.28Kpa)>20~30cm(6.99kpa),土壤内摩擦角以0~10cm层土壤衰减程度最大(14.69°),30~40cm的衰减程度最小(12.84°);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所恢复,但均未达到降雨前的水平,粘聚力恢复程度以30~40cm最大(14.24Kpa),20~30cm最小(0.99Kpa),内摩擦角恢复程度的顺序为0~10cm(13.33°)>10~20cm(11.71°)>20~30cm(11.02°)>30~40cm(9.54°);桑树生物埂不同根系径级土体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与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达到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01~0.793之间。(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吴红淼,吴林坤,王娟英,朱铨,许佳慧[4](2016)在《根际调控在缓解连作障碍和提高土壤质量中的作用和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人口密度的提高,全球变化的加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由此而引发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和对土壤资源掠夺性的过度利用导致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单一化耕作模式的大力推行,使得土壤品质下降、土壤病虫害大面积爆发;设施农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紊乱、土壤板结等问题;尤其,在药用植物、农作物和蔬菜栽培中,还普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土传病害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药材等的产量与品质。在这种农业生产问题的背景下,通过根际调控来改善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缓解现在和未来的农业与环境问题。根际作为隐藏在地下的介导植物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其对土壤品质和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根际调控作为一种新的调控模式,对农业生产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作物多样性栽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改良、植物化感作用的利用等,诸如此类的根际调控在对土壤的改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新挑战,从根际调控的角度阐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对根际调控在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5](2015)在《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我省效益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由于灌溉与施肥措施不合理,各地普遍出现了养分失衡、盐化、酸化、土传病害加重等系列土壤障碍问题,且随着设施使用年限增长这些土壤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严重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土壤问题,本项目运用土壤学、肥料学、农田水利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采用实地生产调查与室内分析、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对辽宁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质量状况与演变规律、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建了设施土壤质量调控技术体系,为设施土壤(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王旭波,陈熙[6](2015)在《土壤调控迫在眉睫 “造土”呼唤生物肥料——第一届土壤质量建设和植物逆境解决方案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11日,由北京科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主办,北京德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协办的第一届土壤质量建设和植物逆境解决方案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北京科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德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金鹏、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主任顾金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邱德文、黑龙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5年03期)
史静,张乃明,包立[7](2013)在《我国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特征与调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设施土壤质量退化已成为制约现代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了解设施土壤退化成因与特征,并采取适宜的调控措施,对于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目前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微生物区系破坏、养分失调、有害物质积累等5个方面的退化特征与成因。简述了生物、农业、工程3类调控措施在改良设施土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且针对我国设施土壤质量研究中存在的关于探索形成原因和控制机理方面的研究少,原创性设施土壤改良与调控技术仍然十分缺乏,大尺度、长时间设施土壤质量演变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动态监测工作十分滞后,有关设施土壤退化因素迭加效应与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尚未涉及等问题,提出应将构建设施土壤质量标准体系,开展设施土壤质量退化演变机理以及拓展调控与改良技术,系统研究不同退化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拓展新技术在设施农业土壤研究中的应用等4方面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吴珍琪[8](2012)在《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退化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岩溶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地质环境,造成土壤成土速率缓慢、土层缺失或浅薄、养分贫瘠。土壤质量保持和提高是区域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土壤质量下降加剧水土流失,所以进行土壤质量退化调控研究可以为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区域农用地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重庆岩溶山区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造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加速了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形成了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水土系统,石漠化趋势明显。本文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所在区域的南平镇为研究区,基于野外采样、调查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变化、地力评价以及土壤质量退化的调控措施。研究中采用野外采样、实验测试分析,利用SPSS19.0、EXCEL和ARCGIS9.3等软件完成了研究区土壤质量变化研究;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分别对农用地地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权重的确定,构建隶属函数,进行区域农用地地力评价研究,根据研究区评价单元的农用地地力综合指数,利用等距法将农用地地力合理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运用ARCGIS9.3软件绘制农用地地力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分区探讨土壤资源退化的调控措施,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研究区的土壤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即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碱解氮、容重和土壤p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偏酸性,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12g.cm-3,有机质含量为17.32-26.66g/kg、全氮为1.21-1.86g/kg、全磷为0.68-1.48g/kg,各项指标含量普遍偏低。土壤养分分布图显示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南北部均高于中部;缓效钾的含量空间分布格局为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和北部的少部分地区含量较高以外其余部分含量较低;全磷含量是北部、东部高于其它地区;有效磷含量空间分布整体上是中西部高于东南部;全氮含量是南部和东北部都高于中部,而与全氮有密切关系的碱解氮含量空间分布与之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交换性钙含量在研究区中部较高。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根据研究区评价单元的农用地地力综合指数,研究区农用地划分为四级。其中,一等地12.7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75%;二等地76.41km2,占28.23%;叁等地114.88km:,占42.45%;四等地66.57km2,占24.60%。各等级农用地面积表现为叁等地>二等地>四等地>一等地。一等地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北部,该地区经过长期的精细耕作,土层深厚,肥力水平高;二等地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利设施良好;叁等地面积最大,广泛分布于研究区中。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中部地势低凹区、北部干旱和南部高山区。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养分含量较低,偏酸,普遍缺磷。四等地以海拔高、气候冷凉的高山区为主,缺乏水源地,灌溉、排水没有保证且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四等地所在区的土壤由于长期自然植被覆盖,人为干预相对少而肥力较高且结构也不差。这个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候冷凉,土温低,土壤养分难以分解利用,使得植物生长迟缓、生育期长、难于成熟。从研究区农用地地力等级分布地域特征可以看出,土地地力等级的高低与地貌类型、石漠化程度及海拔高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根据研究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将研究区农业土地(即大农用地)划分为四个区:耕地资源综合整治区、土壤培肥改良区、土地环境条件改善区和植被自然恢复区。耕地资源综合整治区要增加经济投入,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土壤培肥改良区需要按现实状况来适当地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推广种植绿肥,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配合,全面推广秸秆还田,严禁焚烧;选择适宜性的特色作物种植,建立良好植株互补,改善土壤性质、创作经济效益。土地环境条件改善区加强排灌设施的建设力度;坡改梯,修台地,建鱼鳞坑等:石漠化程度大的地区进行封山育林、还林,保持水土。植被自然恢复区,主要用于生态恢复和涵养水源。建议广种易活的适生的低矮草本植物或灌木类植物,或是减少人为干预,任其自然草本植物的生长,以达到植被自然恢复和水土保持的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2-04-30)
刘杰[9](2010)在《湘中南红壤地区土壤质量特征与退化红壤的肥力调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退化是土壤在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人类对土壤的不合理耕作、利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及生产力的下降过程。为了探明湖南红壤区土壤退化的现状和特征,本文选择了分布面积广,侵蚀退化性严重的湖南祁阳和长沙两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从土壤的发生发育规律和系统分类、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土壤退化现状和特征,并通过淀积层土壤的盆栽培肥试验模拟表层红壤退化的肥力特征,以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表层侵蚀退化红壤肥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侵蚀退化红壤的肥力调控对策。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该区土壤质地以粘土为主,海拔较低的土壤质地比较粘,表土层质地多偏壤性,随着剖面加深,质地越粘。从土壤颗粒组成来看,一般表土层和半风化母质层粘粒含量较心土层低,部分土壤表土层也出现较高的粘粒含量。土壤中下层粘化率较高,表明其土壤粘粒淋溶明显,粘化过程较强。土壤采样区海拔均不高,最高海拔仅165.2m,各剖面均表现出铁游离度高、活化度低的特点,铁水合系数均较小,土壤风化作用强烈,处于脱硅富铝化阶段,且低海拔土壤风化和侵蚀作用均较高海拔土壤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少,’pH值也随母质不同而异,阳离子交换量大部分均小于24cmol(+)/kg,处于中度富铁铝化过程。通过对研究区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研究,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可将研究区土壤划分为富铁土、人为土、雏形土和新成土4个土纲,包括普通强育湿润富铁土、网纹简育湿润富铁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斑纹肥熟旱耕人为土、酸性紫色正常新成土、普通湿润正常新成土、普通钙质湿润雏形土和斑纹紫色湿润雏形土共8个土壤亚类。(2)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主要受地形、母质等结构性因素和施肥、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等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基于GIS和地统计学原理,在半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法对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内插并分级,所得的空间变异图能很好地反映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信息。研究表明,红壤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在19.6%-61.5%之间,为中等变异性;紫色丘陵区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5.66%-65.46%之间,其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钾为中等变异性,pH值和全磷含量为弱变异性。红壤区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全氮、全磷分布格局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发育于石灰岩母质的北边区域高于发育于第四纪红土和板岩的南部区域。土壤有效磷分布还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发育于石灰岩母质含量较高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水田为主,水旱交替的耕作方式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分布格局与受到结构性因素(地形、母质等)和随机性因素(施肥习惯)的影响有关,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西边红壤区域高于发育于石灰岩母质的东北部区域,且西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其有效钾的流失较水田少。土壤全钾分布格局也与成土母质有关,发育于石灰岩母质的北边区域和发育于板岩母质的东南部区域高于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的西部区域;紫色丘陵区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pH值一般为中性,土壤养分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施肥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pH值、速效钾分布格局主要以水田为主的西部区域低于以旱地为主的东部区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和全钾分布格局主要以水田为主的西部区域高于以旱地为主的东部区域。(3)应用Fuzzy(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进行肥力质量评价,从定量的角度比较侵蚀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的特点,探明研究区土壤pH值总体偏酸性,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中等,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偏低,土壤养分退化较严重。水田土壤肥力质量水平较高,属一级水平;旱地居中,属叁级水平;荒地最低,属四级水平,基本符合实际肥力状况。(4)土壤调理剂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针对南方侵蚀红壤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盆栽试验表明:土壤调理剂2号和有机肥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作物生物量也很高,为改善红壤旱地肥力的较好的施肥方法。特别是土壤调理剂2号施用能明显减轻土壤酸化,提高土壤好气性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数量,而有机肥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度。第四纪红土红壤有效性磷、钾的供应能力都较强,且酸化缓冲能力较强,表现出较强的修复潜力,但其均质层红壤和网纹层红壤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如均质层红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而网纹层红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调理剂2号对网纹层红壤磷素和钾素有效性的提高效果要好于均质层红壤。板岩红壤酸化缓冲能力较弱,土壤有效钾含量较低,但在油菜季施有机肥处理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明显,其生长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较高,作物生物量较高,表现出一定的修复潜力。而花岗岩红壤在施肥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提高,但花岗岩红壤有效性K素供应能力很低,造成其生长作物的钾肥利用率低,作物生物量也低,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大板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钾素资源的投入。(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0-12-20)
余世鹏,杨劲松,杨晓英[10](2009)在《不同调控措施对黄淮海平原盐碱障碍农田作物及土壤质量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调控措施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盐碱障碍的消除效果及对作物和土壤质量动态的影响,在河南封丘布置小区模拟实验,通过测产、采样和分析,研究四种盐障消除调控处理模式对无盐和盐障区玉米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各处理的利弊权重。结果表明:盐碱障碍对夏玉米和土壤质量胁迫明显。有机肥处理对增加亩产、消除土壤盐障、提高表土肥力效果最好,但作物体内Na含量和Na/K增加;秸杆覆盖处理对提高亩产、消除土壤盐障效果其次,但作物体内Na含量和Na/K增加、K含量低;饼肥处理对提高亩产、消除土壤盐障效果最差,但利于作物体内降低Na含量和Na/K、提高K含量,并显着增大表土肥效;耐盐作物处理对提高亩产、增强作物体内排Na效果较好,但作物吸收养分离子少、Na/K增加、土壤保肥效果一般、不能消除土壤盐障。针对各处理的不同利弊权重,需采取均衡施肥、多处理交叉配合等措施,扬利除弊,达到消除盐障和提高地力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9年08期)
土壤质量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于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连续5个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兖州试验田进行,采用当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4种耕作模式,分别为连续5年旋耕,无秸秆还田(RT);连续5年旋耕,秸秆全量还田(RS);连续5年深耕,秸秆还田(DS);连续2年旋耕秸秆还田后第3年进行深耕还田(DS)。副区为3个施氮量,分别为当前推荐施氮量225 kgN hm-2(N225); 165kgNhm-2, 0.7 × N225, (N165) ; 300kgNhm-2, 1.3×N225, (N30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并从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探讨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质量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在5年的试验周期内,与秸秆未还田处理(RT)相比,秸秆还田显着提高冬小麦产量。连续旋耕模式从第3年开始出现减产趋势,尤其是秸秆不还田处理,2015~2016年产量较2011~2012年下降1.85%~6.33%,增施氮肥可以降低减产幅度。连续深耕秸秆还田(DS)处理与连续2年旋耕秸秆还田后第3年进行深耕还田(RS/DS)处理则持续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平均年增产4.51%与3.63%。在2011~2012与2012~2013年生长季,RS与DS处理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2013~2014年生长季轮耕后,RS/DS处理较RS处理显着提高籽粒产量,增产幅度达5.84%~16.61%。无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由当前推荐施氮量(N225)减少至0.7×N225 (N165),5年平均减产5.45%;施氮量提高至1.3 ×N225 (N300) , 5年平均籽粒产量则无显着提高。N165条件下,2015~2016生长季,RS/DS与DS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为8.94与9.00thm-2,与N225相比(9.20与9.25 t hm-2)无显着差异。这说明在合理的耕作模式下,适量减少氮肥投入依然可以保持冬小麦高产稳产。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在后3个生长季,与RT及RS处理相比,DS与RS/DS处理显着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却略有降低,且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之间均表现负相关关系,说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秸秆还田显着提高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与氮肥偏生产力,而且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之间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在前3个生长季,秸秆还田处理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这主要是由于较高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随着还田年限的增加,2014~2016年2个生长季,秸秆还田处理氮素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未还田处理。微区稳定性同位素15N试验表明,与RS相比,DS与RS/DS处理显着提高秸秆氮素在冬小麦地上部与籽粒的分配量,有利于秸秆氮素的回收利用。2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经过连续5年秸秆还田,0~10、10~20与20~30cm 土层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在0~10 cm与10~20 cm 土层,增施氮肥可以降低容重,提高孔隙度;但在20~30 cm 土层,施氮量对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无显着影响。秸秆还田显着提高0~10、10~20与20~3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氮肥由165 kg hm-2增施至225 kg hm-2,各土层SOC与TN含量显着提高,继续增施氮肥至300 kg hm-2, TN含量继续升高,SOC含量无显着增加。秸秆还田显着提高3个土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主要表现为提高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秸秆还田和施氮量相应显着,与秸秆未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着提高0~10、10~20与20~30 cm 土层土壤酶活性。在3个土层,土壤蔗糖酶、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施氮量的响应则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分别对3个土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极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0.01)。在0~10cm 土层,SOC与TN含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酶活性均呈现RS>RS/DS>DS>RT的趋势;但在10~20 cm、20~30cm 土层,上述土壤性状则表现为DS≈RS/DS>RS>RT。耕作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性状调控效应的差异表明,长期旋耕秸秆还田可以显着改善0~10cm表层土壤性状,但对10~20cm、20~30cm土层土壤的改良作用相对较差;长期秸秆还田结合持续深耕或适期深耕可以显着改善3个土层土壤物理、化学与生物特性,均衡地提高耕层土壤质量。稳定性同位素15N试验表明,耕作方式对还田秸秆氮素截获量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着。在 0~10 cm 土层表现为 RS≈RS/DS > DS;在10~20 cm 土层表现为 DS≈RS/DS >RS;在20~30cm 土层则表现为DS>RS/DS>RS,且各耕作处理差异显着。增施氮肥,各耕作处理秸秆氮素截获量均显着提高。3耕作模式和施氮量对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库演变的影响与RT相比,秸秆还田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大团聚体质量比例,平均分别为17.16%、19.41%与15.89%,说明秸秆还田能更好地保护耕作层土壤免受侵蚀。各耕作处理土壤大团聚体质量比例在不同土层表现出不同趋势,在0~10 cm 土层,土壤大团聚体质量比例均表现为 RS > RS/DS > DS > TS;在 10~20、20~30 cm 土层则表现为 DS > RS/DS >RS > RT。经过连续5年土壤耕作和秸秆输入,3种秸秆还田措施土壤有机碳氮储量水平显着高于无秸秆还田的处理(RT),且连续旋耕处理(RT、RS)较DS、RS/DS处理在0~30 cm 土层表现较为明显的土壤碳氮储量表层富集与土层间差异较大的特征,而DS与RS/DS处理土壤碳氮储量在3个土层中的分布则较为平均。DS与RS/DS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在2011~2016年,分别约有1.83 t hm-2与1.56thm-2的碳被固定,分别约有0.11t hm-2与0.10t hm-2的氮被固定。RT处理0~30cm 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分别以每年0.33~0.49t hm-2与0.09~0.24 t hm-2的速率被消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为0~10 cm 土层的损失,而土壤氮储量3个土层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增施氮肥可以显着减少土壤碳氮储量的损失。RS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则约以每年0.13 thm-2的速率增加;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不同,土壤氮储量在N165与N225水平下5年分别损失0.56t hm-2与0.25t hm-2,且主要表现为20~30 cm氮储量的减少;在N300水平下,0~30 cm 土壤氮储量总体增加0.16t hm-2,但20~30 cm 土层氮储量略有减少。从土壤团聚体层面来分析,土壤大团聚体关联土壤碳库的变化是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主要原因。RT处理显着降低0~30cm 土壤大团聚体关联碳库,达1.55~2.34 t hm-2;秸秆还田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关联土壤碳库,土壤微团聚体关联碳库水平则均有所下降,说明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进而提高大团聚体关联碳库。大团聚体氮储量的下降是造成RT处理土壤总氮库衰减的主要原因;土壤微团聚体氮储量的变化是RS处理土壤总氮库演变的主要原因;DS与RS/DS处理土壤团聚体氮储量的变化,则在不同施氮量下差异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质量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娟琴,郑宪清,张翰林,吕卫光,李双喜.长期秸秆还田与氮肥调控对稻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
[2].陈金.耕作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质量及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7
[3].丁文斌.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及调控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吴红淼,吴林坤,王娟英,朱铨,许佳慧.根际调控在缓解连作障碍和提高土壤质量中的作用和机理[J].生态科学.2016
[5]..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
[6].王旭波,陈熙.土壤调控迫在眉睫“造土”呼唤生物肥料——第一届土壤质量建设和植物逆境解决方案高峰论坛在京召开[J].中国农资.2015
[7].史静,张乃明,包立.我国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特征与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
[8].吴珍琪.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退化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12
[9].刘杰.湘中南红壤地区土壤质量特征与退化红壤的肥力调控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10].余世鹏,杨劲松,杨晓英.不同调控措施对黄淮海平原盐碱障碍农田作物及土壤质量动态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