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云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41)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发生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艾滋病肺部疾病患者45例,均实施X线检查和CT检查,观察比较诊断结果和影像学特征。结果:45例患者中,X线检出肺部病变42例(93.3%),CT检出肺部病变44例(97.8%),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肺部疾病,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明确病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106-02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主[1]。受到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其中就包括肺部疾病。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艾滋病肺部疾病患者45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依据《实用内科学》[2],患者血清HIV抗体检测为阳性,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艾滋病。其中男性患者32例(71.1%),女性患者13例(28.9%);年龄处于5~68岁阶段内,平均(40.8±1.5)岁。肺部疾病病程3~15年,平均(7.2±1.2)年;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33例(73.3%)、胸闷20例(44.4%)、咳嗽27例(60.0%)、发热12例(26.7%)。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1.2检查方法
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观察比较诊断结果和影像学特征。具体操作如下:
1.2.1X线检查仪器选用数字X线摄影系统,参数设置:曝光量6.3~10mAs,靶片距离180cm。患者保持站立位,医师指导患者平稳呼吸,分别摄取胸部的正位像、侧位像。
1.2.2CT检查仪器选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由美国GE公司生产提供。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扫描和胸片正位、侧位检查,指导患者平静呼吸屏气。扫描范围为整个肺部,参数设置为:层厚10mm、层距10mm,病灶处调整为:层厚2mm、层距2mm。对于结节、空洞病变患者,实施动态增强扫描。
1.3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比较
45例患者中,X线检出病变42例,检出率为93.3%;CT检出病变44例,检出率为97.8%。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0.306)。
2.2X线平片特征分析
25例(55.6)患者肺部双侧呈现出斑点状阴影,具有模糊的边缘,部分发生磨玻璃样改变或融合成大片。11例(24.4)患者病灶从肺门向肺野外发展,双肺呈现出网状改变;其中3例患者病灶呈现出斑片状渗出,边缘模糊。4例(8.9)患者肺叶发生实质性改变,2例(4.4)患者肺部发生小结节样改变。
2.3CT影像学特征分析
28例(62.2)患者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其中17例病变呈现斑片状,11例呈现大片融合状。16例(35.6)患者为网格状改变,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肺野透光程度降低。
3.讨论
艾滋病患者的发病在于受到HIV病毒的影响,CD4+等细胞功能发生损害和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患者在发病期间,感染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其中50%以上的致病菌是卡氏肺囊虫,严重危害身心健康[3]。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诊断学不断进步,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早期诊断,能够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实践表明,艾滋病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是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结核、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其中,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是小叶浸润型,病灶呈现磨玻璃样改变;同时伴有较多的小结节阴影,直径在1cm以内,通常分布在小叶中心,从肺下部向上部蔓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是少数表现为播散型、多数表现为浸润型,同时伴有空洞;X线检查和普通肺结核一致,但病变范围更广、程度更严重,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容易伴有纵膈淋巴结肿大现象。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是肺底部呈现网状、结节状阴影,且双侧肺部纹理增多,伴有肺泡浸润。在邹红群等人的研究中称[4],该类患者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中约有一半患者X线检查不见异常,确诊需要实施手术或纤支镜。在真菌感染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病变早期局限在黏膜表层,病变后期则提示患者进入细胞免疫缺陷的严重阶段,其影像学特征是肺周围组织结节,可以互相融合,或者形成空洞,或者发生实质改变。根据以上特征进行观察,有利于诊断鉴别,提高确诊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5例患者X线检出率为93.3%,CT检出率为97.8%,对比差异不明显,和黄筠的研究数据接近[5]。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肺部疾病,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明确病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梅.艾滋病肺部改变的200例影像学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7):222.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20):1234.
[3]胡国启,张学武,李春玉等.艾滋病合併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5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71-1472.
[4]邹红群,李松,李全康等.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机遇性感染性疾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02):78-80.
[5]黄筠.艾滋病肺部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07):1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