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紫外线减毒尾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吸虫,日本,尾蚴,紫外线,疫苗,免疫,细胞。
紫外线减毒尾蚴论文文献综述
龙小纯,李雍龙,方正明[1](2004)在《紫外线减活日本血吸虫尾蚴疫苗免疫小鼠肺部iNOS的表达及其与免疫保护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减活日本血吸虫尾蚴疫苗免疫小鼠后肺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动态表达及其与保护性免疫的关系。 方法 用紫外线照射减活尾蚴疫苗免疫小鼠,30 d后用尾蚴攻击感染。于感染后第4 d、9 d取免疫小鼠和未免疫小鼠肺脏,用RT-PCR半定量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部iNOS的转录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iNOS在肺部的蛋白表达定位。 结果 正常小鼠肺部无iNOS转录和蛋白表达。免疫小鼠和未免疫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第4 d肺部iNOS有较高水平的转录表达。感染后第9 d,免疫组小鼠iNOS的表达较第4 d下降,而未免疫组小鼠肺部iNOS的表达消失。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免疫组小鼠肺部炎症病灶细胞中存在iNOS的表达。 结论 移行到肺部的血吸虫童虫能诱导肺部表达iNOS,紫外线减活尾蚴疫苗能促使小鼠肺组织较长时间表达iNOS,iNOS在肺部的持续表达可能与该疫苗使宿主产生的免疫保护力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04年04期)
谢闻悦,周晓红,刘国章,陈晓光,李华[2](2001)在《紫外线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兔血清IgG水平动态及被动转移至小鼠诱导保护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本文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多次免疫兔血清在不同时间被动转移至小鼠体内 ,并动态观察兔血清中的IgG抗体水平。 结果 显示血清在攻击感染前被动转移可激起小鼠较高的免疫保护力 (5 1% ) ,说明抗体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多次免疫兔诱导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谢闻悦[3](2000)在《日本血吸虫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动物模型的构建及保护性抗原的初步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新的有效的日本血吸虫病保护性抗原分子,本实验在成功构建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获取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兔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日本血吸虫可溶性尾蚴抗原(SCA)和可溶性成虫抗原(SAWA)进行初步筛选,发现分子量为SCA 104KDa和SCA 60KDa抗原分子可能具有免疫保护性。 利用日本血吸虫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BABL/C小鼠,获得减虫率为45.7%,与攻击感染组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我们的免疫条件:照射剂量400μw/cm~2/min、减毒尾蚴300条、免疫两次、间隔期4周可成功诱导小鼠产生抗血吸虫免疫保护。 根据在小鼠模型上所得的实验参数构建日本血吸虫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兔模型,以获取筛选抗原所需的免疫兔血清。将免疫兔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50.9%的免疫保护力,说明免疫兔血清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可用来筛选保护性抗原分子。 以免疫兔血清和感染兔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日本血吸虫SCA和SAWA。结果:SCA 104KDa仅被兔疫兔血清识别,SCA 60KDa为免疫血清识别优势带。分析SAWA未发现有仅被免疫兔血清识别的条带,SAWA245、97、84、55 KDa免疫兔血清识别较感染兔血清更具优势。 结论:在照射剂量400μw/cm~2/min、减毒尾蚴300条、免疫两次、间隔周期4周的条件下,可成功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血吸虫免疫保护。利用免疫兔血清和感染血清对比分析,初步筛选出SCA 104KDa和SCA 60KDa两个抗原分子,有可能是新的潜在的日本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0-05-01)
沈际佳,蒋作君,汪学龙,江宝玲[4](1998)在《紫外线减毒尾蚴疫苗预防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紫外线照射日本血吸虫尾蚴减毒活疫苗分别1次、2次和3次免疫BALB/C小鼠后,检获攻击感染成虫数及肝组织虫卵总数均明显低于攻击感染对照组,减虫率为59.7%~76.3%,减卵率为83.9%~85.8%。不同免疫次数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均无显着性差异。免疫1次、2次和3次小鼠肝组织中成熟虫卵率分别为59.1%、56.0%和56.2%,后二者均显着低于前者。提示适当增加免疫次数能使小鼠产生更强的抗病保护性免疫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1998年01期)
吕芳丽,石佑恩,李雍龙,韩家俊,吴少廷[5](1997)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检测细胞免疫在血吸虫疫苗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 30 0± 5条免疫小鼠及日本血吸虫尾蚴 2 5± 3条感染小鼠。于第 2 wk、4 wk、8wk和 12 wk分别用血吸虫成虫抗原 ( SWAP)、虫卵抗原 ( SEA )及丝裂原 ( Con A或 L PS)体外刺激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 ( M) ,观察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 M产生 IL- 1和脾细胞产生 IL- 2的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鼠的脾细胞于免疫或感染后 2 wk- 8wk经 SWAP或 SEA刺激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着增强 ,第 12 wk呈现明显抑制 ;免疫组的 M和脾细胞经 SWAP或 SEA刺激于接种后第 4wk IL- 1和 IL- 2活性均显着增高 ,感染组的 M和脾细胞经 SWAP刺激 IL- 1于第 8wk- 12 wk活性增高、IL- 2于第 12 wk活性增高。结论 :提示减毒尾蚴免疫接种能较早地激活 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 ,在血吸虫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吕芳丽,李雍龙,刘国元,韩家俊,石佑恩[6](1997)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皮肤组织细胞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紫外线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宿主的皮肤组织在抗攻击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88只小鼠分为 4组 ,1、2组分别以 50± 3条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或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 ,5wk后以 10 0 0± 10 0条尾蚴进行攻击感染 ;3、4组分别以减毒尾蚴或尾蚴 10 0 0± 10 0条免疫或初次感染。各组均于感染或接种后 6- 12 0 h定时取局部皮肤组织作病理观察。结果 :( 1)免疫攻击组皮肤组织内炎症细胞杀伤童虫现象最明显、炎症反应最强且持续时间最长 ,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百分数最高 ;( 2 )感染攻击组呈现相似炎症反应但程度略轻 ;( 3)免疫对照组减毒童虫在皮肤内滞留时间延长 ,至 12 0 h皮下仍可见较多童虫 ;( 4 )感染对照组皮肤内的童虫数于 72 h后明显减少 ,童虫周围轻微炎症反应。电镜观察可见免疫攻击组童虫内部结构破坏 ,虫体周围 EOS、淋巴细胞增多 ,肥大细胞颗粒溶解。结论 :提示皮肤组织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血吸虫减毒尾蚴免疫的宿主抗攻击感染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1997年03期)
吕芳丽,石佑恩,韩家俊,李雍龙,邓伟文[7](1996)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和NK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300条免疫小鼠及正常尾蚴25条感染小鼠,对小鼠血清中的IgG抗体水平和脾脏NK细胞活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两组血清中针对SWAP和SEA的IgG抗体水平于4~12wk明显增高。提示体液免疫和NK细胞在宿主抗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期刊1996年02期)
吕芳丽,韩家俊,李雍龙,刘世国,万中原[8](1996)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和童虫免疫小鼠的抵抗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用25条、50条、150条和300条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钻皮免疫或减毒童虫皮下注射免疫均能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抗攻击感染抵抗力。以25条免疫量为例,尾蚴钻皮及童虫皮下注射后的减成虫率分别为72.1%和70.4%,肝脏减卵率分别为69.4%和57.4%,小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76.6%和80.5%,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为7.5个月。(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期刊1996年01期)
姜昌富,龚红,韩家俊[9](1993)在《紫外线减毒尾蚴活疫苗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有效照射剂量及免疫次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探讨了紫外线减毒尾蚴活疫苗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有效照射剂量和有效免疫次数。现予以报道。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选用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中国昆明种10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组。1.2 紫外线减毒尾锄活疫苗的制备 取武汉市东西湖区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阳性钉螺,按常规法(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3年06期)
王越,陶剑,姜昌富,龚红[10](1993)在《紫外线减毒尾蚴活疫苗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有效免疫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400μW/(min·cm~2)剂量紫外线照射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 1 次免疫小鼠(200条/只)可产生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力至少可维持7个月。1、3、5、7个月各组中,免疫组与攻击组虫荷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1、3、5和7个月所获减虫率分别为71.28%、69.63%、62.26%和46.16%,7个月与1、3、5个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提示7个月时小鼠抗日本血吸虫的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3年05期)
紫外线减毒尾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本文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多次免疫兔血清在不同时间被动转移至小鼠体内 ,并动态观察兔血清中的IgG抗体水平。 结果 显示血清在攻击感染前被动转移可激起小鼠较高的免疫保护力 (5 1% ) ,说明抗体在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多次免疫兔诱导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外线减毒尾蚴论文参考文献
[1].龙小纯,李雍龙,方正明.紫外线减活日本血吸虫尾蚴疫苗免疫小鼠肺部iNOS的表达及其与免疫保护关系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
[2].谢闻悦,周晓红,刘国章,陈晓光,李华.紫外线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兔血清IgG水平动态及被动转移至小鼠诱导保护力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
[3].谢闻悦.日本血吸虫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动物模型的构建及保护性抗原的初步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0
[4].沈际佳,蒋作君,汪学龙,江宝玲.紫外线减毒尾蚴疫苗预防BALB/C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8
[5].吕芳丽,石佑恩,李雍龙,韩家俊,吴少廷.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
[6].吕芳丽,李雍龙,刘国元,韩家俊,石佑恩.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皮肤组织细胞反应[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
[7].吕芳丽,石佑恩,韩家俊,李雍龙,邓伟文.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和NK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
[8].吕芳丽,韩家俊,李雍龙,刘世国,万中原.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和童虫免疫小鼠的抵抗力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6
[9].姜昌富,龚红,韩家俊.紫外线减毒尾蚴活疫苗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有效照射剂量及免疫次数的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3
[10].王越,陶剑,姜昌富,龚红.紫外线减毒尾蚴活疫苗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有效免疫期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