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我,大学生,社会支持,主动性,性行为,高职,武术。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翠霞[1](2019)在《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从社会大背景角度还是从学生终身发展角度来看,高中生生涯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阶段的生涯发展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生涯规划的成熟只是一个结果,而个体本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生涯发展贯穿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因此,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在身心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那么,个体的心理特征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与生涯发展肯定也会有至关重要的联系。本研究以高中发展的关键心理因素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对象,探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的关系,使用台湾学者江南发编制修订的《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南开大学张阔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台湾学者苏钰婷的《高中生发展问卷》为测量工具,对鹿泉一中511名学生进行测试,对调查结果运用显着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发展的水平,探究叁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为如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涯探索行为,提高生涯探索水平提供有效指导,亦可以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的融合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研究结果:(1)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中生,在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发展总体水平及其某些内容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高中生同一性危机总分略低于中值分数;高中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得分高于中值分数。(3)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以及生涯发展两两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积极心理资本在自我同一性对生涯发展的预测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1)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发展水平受到某些人口学特征影响。(2)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在时间透视、自我疑虑和价值定向这叁个方面呈现危机较高;积极心理资本整体发展处于中上水平,但自我效能得分偏低,表明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还未能形成自我评估的能力,缺乏自信;高中生的生涯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学生表现出生涯行动能力较差。(3)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和生涯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自我同一性达成水平和积极心理资本发展水平越高,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也呈现越高。(4)自我同一性通过影响积极心理资本进而影响高中生的生涯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吕晓婷[2](2019)在《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生涯是否合理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成熟度直接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可能,职业生涯规划亦是中职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向。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去去"问题的回答与肯认,是个体内在一致与连续的感受与把握。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何种关联。文章通过在广州市中职院校中面向中职生800人发放问卷,回收712份,并用SPSS10.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得出职业生涯成熟度与性别、年级、父母期望、父母吻合度、兼职经验等因素有关,自我同一性形成度对生涯成熟影响最为显着,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愈高,愈利于职业生涯清晰规划、反之而相反。由此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中,自我同一性形成是重要的观测点,亦是教育中努力的方面。(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1期)
叶灼怡,时杰[3](2018)在《武术运动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为研究视角,对武术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探究。认为:武术中的"武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遵循社交礼仪规范的行为养成;武术运动为青少年提供场域进行角色体验和挫折教育,习武的"同辈群体"对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影响;武术的规则意识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具有约束和警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8年07期)
侯广彦,周济全[4](2018)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社会支持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主动性人格与自我同一性获得、延缓和早闭发展状态呈显着正相关,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着正相关,与延缓、早闭和扩散状态相关不显着;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之间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发展状态间起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钟虹雯[5](2018)在《高中生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同一性混乱的阶段,自我同一性得到良好发展会形成忠诚的品质,对高中生人格的完善、心理健康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均有重要影响。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自我同一性形成是高中生所面临的自我探索道路上的巨大挑战。而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与投入需要安全感与信赖感作为支持基础,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安全感与信赖感最早来源于父母,正是有父母依恋关系作为支持,高中生才能勇敢自信的去探索同一性;并且随着高中生逐渐独立,与同伴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他们越来越依靠同伴来获取情感支持,并以此为动力开始对自我同一性进行探索,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父母、同伴依恋密不可分。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40名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统计法,选取《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与《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为研究工具,对高中生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的总体现状、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关系以及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的回归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高中生依恋总体现状是母亲依恋程度最高,父亲依恋程度最低;(2)高中生依恋在年级、性别、学科、父母是否外出务工上存在显着相关;(3)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总体现状是同一性延缓程度最高,同一性早闭程度最低;(4)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在年级、性别、民族、学科、父母是否外出务工上存在显着相关;(5)高中生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存在显着相关;(6)高中生依恋对自我同一性具有预测功能,其中同伴依恋对自我同一性预测性最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父母应加强对亲子依恋的重视,对孩子保持积极关注;(2)学校教育应加大力度引导学生完成同一性获得;(3)心理健康课程应有连续性,可增多团体辅导内容;(4)高中生自身应正视同伴依恋,学会拒绝。(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03)
王潇[6](2018)在《微信使用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始成年期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这一时期重要任务。同时,离开家人进入大学的他们,身边的环境遭到了巨大变化,这对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微信的高频使用者,大学生已将微信作为日常必需品。而微信使用中遇到的各种冲突,对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运用同一性脚本发展理论,通过对于7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总结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中遇到的冲突,考察这些冲突对于大学生同一性脚本发展的影响。同时运用同一性发展脚本的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中的同一性脚本发展情况和相应特点。研究发现:微信作为强关系的社交媒介,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交场景,在将现实生活中的原有冲突搬到微信中时,也新生了许多新的冲突,其中新生冲突远多于原有冲突,这些冲突一起通过微信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产生影响;微信使用中遇到的冲突主要来自于原有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成长产生影响的重要他人如朋友、同学和家人。大学生在微信中遇到的冲突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领域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领域和人生观/价值观领域。同化水平主要表现为对于冲突的拒绝承认,是大学生在面对朋友圈“秀晒炫”时出现的最多的水平;在微信使用中,大学生还会基于自己的原有脚本主动与相关微信好友创造冲突情景,引发互动。退缩水平主要表现为对于痛苦体验的回避,是个体对于冲突的消极应对;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中,面对与家人的冲突更容易产生退缩,同时基于家长权威会在微信使用中产生被动退缩;在面对与过去自我的冲突时,个体也会产生退缩。探索水平是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中同一性脚本发展最多的水平,包括对情境、脚本、冲突成分和冲突的探索;探索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在比较中发现自我的同一性脚本;原有冲突转移到微信中更能够导致大学生同一性脚本的探索。顺应是所有水平中唯一一个代表着同一性脚本的发展的水平,是对自我的发展与超越。顺应发生之前会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发生之后原有的同一性脚本会发生变化;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中的顺应多发生在人际关系领域,特征为对自我的批判性反思;微信中新生的冲突情景更容易导致大学生同一性脚本的顺应。(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01)
周蓉芳[7](2018)在《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基于双环模型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春期的个体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同一性危机,本文以最新的双环模型为视角,从承诺的形成和承诺的评价这种动态和循环性过程来解释同一性的形成过程,探讨同一性形成的不同的状态和过程。(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8年05期)
王亮[8](2018)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探索,对于大学生自我觉悟的提升、价值观的塑造、社会的适应意义非常重大。大学生应在青年时期建立起基本的社会与职业认同,避免在后期社会互动中产生角色混乱,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从个案工作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所遇到的思想等问题,旨在通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分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有效方式。(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8年06期)
李兹良[9](2017)在《自我同一性理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中,许多高职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问题都延期偿付至大学阶段进行探索。文章立足于高职学生身心成长和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从破除权威影响,增进人文关怀,塑造积极情感等维度入手,探寻解决高职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问题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洪丝语,颜春晖,彭聪,胡广富,许昭[10](2017)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大学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阶段,且容易出现同一性危机,并导致高攻击性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同一性危机、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普通大学生群体与体育类大学生在这叁个变量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为提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减少大学生不良行为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方法:选取某院校大学生330人,征得学生同意后发放问卷,有效问卷224份,体育生117,(20.83±0.97);非体育生107(19.79±1.00)。测量工具:《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EOM-EIS-2)、《同一性危机量表》、《攻击性行为量表》(AQ)。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3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同一性延缓(F=4.764,p<0.05)、同一性早闭(F=5.629,p<0.01)、权威混乱(F=6.373,p<0.05)、身体攻击(F=4.944,p<0,05)、言语攻击(F=6.967,p<0.01)五个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2)体育生与普通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中的同一性获得(F=9.261,p<0.01)、同一性延缓维度存在显着差异(F=17.073,p<0.01);在同一性危机中的精力涣散(F=9.348,p<0.01)、定向迷失(F=39.593,p<0.01)两个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在攻击性行为中的身体攻击(F=14.043,p<0.01)、言语攻击(F=36.053,p<0.01)、敌意(F=50.920,p<0.01)叁个维度中存在显着差异。(3)同一性危机与攻击性行为各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在自我同一性中,同一性延缓(r=0.281,p<0.01)、同一性早闭(r=0.222,p<0.01)两个维度均与攻击性行为存在显着正相关。(4)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同一性危机对攻击性行为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自我同一性中的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叁个维度对攻击性行为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4研究结论:不同专业、性别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及攻击性行为方面的差异显着。大学生同一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降低同一性危机,对于减少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职业生涯是否合理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成熟度直接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程度与选择的可能,职业生涯规划亦是中职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指向。自我同一性即个体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去去"问题的回答与肯认,是个体内在一致与连续的感受与把握。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何种关联。文章通过在广州市中职院校中面向中职生800人发放问卷,回收712份,并用SPSS10.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得出职业生涯成熟度与性别、年级、父母期望、父母吻合度、兼职经验等因素有关,自我同一性形成度对生涯成熟影响最为显着,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愈高,愈利于职业生涯清晰规划、反之而相反。由此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中,自我同一性形成是重要的观测点,亦是教育中努力的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马翠霞.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吕晓婷.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实证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
[3].叶灼怡,时杰.武术运动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
[4].侯广彦,周济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社会支持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钟虹雯.高中生依恋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8
[6].王潇.微信使用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8
[7].周蓉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基于双环模型的解释[J].青春岁月.2018
[8].王亮.自我同一性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学园.2018
[9].李兹良.自我同一性理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
[10].洪丝语,颜春晖,彭聪,胡广富,许昭.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