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挤出论文-王亚菲,李迎春,王文生,吕利达,田赪

反应性挤出论文-王亚菲,李迎春,王文生,吕利达,田赪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性挤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碳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塑料合金,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相容性

反应性挤出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菲,李迎春,王文生,吕利达,田赪[1](2018)在《通过反应性挤出对废旧PC/ABS合金的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融挤出法,利用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SAG)中的环氧基团和废旧聚碳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塑料(W–PC/ABS)合金中的羧基/羟基发生的化学反应,实现了对降解了的PC/ABS合金的分子链修复,从而达到性能恢复的目的。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SAG中的环氧基团与W–PC/ABS合金中的羧基/羟基的反应,并研究了SAG对W–PC/ABS合金力学性能和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6%的SAG的加入使得W–PC/ABS合金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1.3%,60.7%和75.6%,同时实现了对W–PC/ABS合金的增韧与增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AG的加入,改善了W–PC/ABS合金中PC相与ABS相的相容性,提高了其界面粘结力。(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耿中兴,甄卫军,宋中波,王雪枫[2](2018)在《反应性挤出法合成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聚合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丙交酯和水滑石(LDHs)为原料、辛酸亚锡(Sn(Oct)_2)为催化剂,采用反应性挤出法合成了聚乳酸(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挤出工艺条件为LDHs用量0.4%,Sn(Oct)_2用量2%,螺杆转速20 r/min,反应温度170℃。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所制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反应性挤出法合成的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分子量为38 289 g/mol,且具有α-晶型结构。此外,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PLA0和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639×10~3和8.496×10~3 g/(mol·min),表明LDHs可以提高PLA的聚合反应速率。(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王楠[3](2017)在《反应性挤出: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能力的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在反应性挤出加工中有适用范围广、降低加工成本、传热效率高、混合效率高、停留时间分布短窄等优势。介绍了反应性挤出的反应机理,如TP-V动态硫化等。(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7年17期)

周安,吴盾,曹峥,刘钢,刘春林[4](2017)在《反应性挤出制备PP-St-MAH共混物及其结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丙烯(PP)、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进行反应性挤出制备聚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PP-St-MAH)共混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旋转流变仪研究St用量对PP-St-MAH共混物接枝率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t的加入使1 780 cm-1与840 cm-1处峰的面积比(吸光比)由0.88上升至3.94,表明MAH的接枝率提高,同时体系黏度增大,说明St抑制了PP的自由基降解。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不同降温速率和St用量下PP-St-MAH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分别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都适合分析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而Ozawa法的结果线性关系不明显,不适合分析PP-StMAH共混物的动力学。随着St用量增加,采用Jeziorny法得到的Avrami指数、结晶速率参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St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异相成核效果,改变了PP-St-MAH共混物的结晶方式,结晶方式从一维向二维、叁维转变,同时加快结晶速率。莫志深法的结果也支持此结论。(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7年05期)

江畹兰[5](2017)在《用反应性挤出法制备具有高抗冲击及高流动性的聚丙烯/叁元乙丙橡胶/滑石粉叁元复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氧化物改性剂或过氧化物/共改性剂参与条件下,通过适当选择改性剂的浓度和复合物中配合剂的用量,可直接用反应性挤出法制备具有高抗冲击及高流动性,且填充滑石粉的聚丙烯复合物,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汽车保险杠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世界橡胶工业》期刊2017年01期)

杨锋,曾伟,向明[6](2013)在《共聚甲醛反应性挤出端基稳定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在共聚甲醛传统端基稳定化的研究基础之上,利用异氰酸酯类化合物与活泼氢的反应对共聚甲醛端羟基封端,以进一步提高端基稳定化效果。采用熔融挤出的方式,使共聚甲醛中的端羟基与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在挤出过程中直接反应,形成相对稳定的氨基甲酸酯键对不稳定端基进行封闭,达到端基稳定化的目的。FTIR和MFR测试结果表明:在熔融挤出过程中,MDI与共聚甲醛中的端羟基直接反应,形成相对稳定的氨基甲酸酯键对不稳定端基(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期刊2013-10-12)

瞿兰,张美林,龙盛如,杨杰[7](2013)在《反应性挤出合成PA6/6T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同时具有优良耐热性能和易加工性能的共聚物PA6/6T,探索了双螺杆反应性挤出预聚物PA6/6T合成较高摩尔质量共聚物PA6/6T的可行性;并通过FTIR、~1H-NMR对最终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DSC、TG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反应性挤出成功得到了具有较高特性黏数的共聚物PA6/6T,通过控制共聚比,可获得熔点低至295℃,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分别为72、100 MPa和26 kJ/m~2,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PA6/6T共聚树脂。(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3年S1期)

段婷婷,刘文涛,宋伟强,何素芹,朱诚身[8](2012)在《反应性挤出制备抗菌聚乙烯及抗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各种塑料制品的表面污染和滋生大量的细菌,会对使用和接触它的人们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抗菌包装是活性包装中最重要的一种,抗菌包装是通过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包装材料,抑制贮藏过程中产品微生物的生长并避免二次感染,从而延长保质期。国外抗菌塑料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07-01)

张鸿,刘辉,杨淑瑞,郭静,宫玉梅[9](2012)在《反应性挤出制备PP-g-PEGA调温纤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通过反应性挤出的方法将相变材料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A)接枝到聚丙烯(PP)基体上,利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PP-g-PEGA调温纤维。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溶剂萃取法表征了PEGA在PP上的接枝情况;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纤维强力仪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PP-g-PE-GA调温纤维的储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外观形态。结果表明:PEGA与PP发生了化学接枝,PP-g-PEGA纤维的接枝率达3.2%;当PEGA的质量分数为8.0%,引发剂DCP质量分数为0.6%时,相变焓达6.93 J/g;PP-g-PEGA调温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PEGA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P与PEGA相容性良好,纤维的外观光滑均匀。(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2年03期)

陈英红,刘渊,王琪[10](2012)在《反应性挤出加工制备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反应性加工集聚合物加工与化学反应为一体,以聚合物加工装置为反应器,通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物质和新结构,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前沿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研究小组近年来采用反应性挤出加工制备高性能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利用反应性挤出加工剪切力强、温度可控以及易于传质传热的特点实现了常规方法难以合成的高黏阻燃剂叁聚氰胺磷酸盐季戊四醇酯(MPP)和叁聚氰胺氰尿酸(MCA)的高效合成,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聚丙烯/MPP、尼龙6/MCA等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涉及的化学和物理方法,为聚合物无卤阻燃提供了高效、经济、环保和易于工业化的新技术,并拓宽了聚合物反应性加工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2年05期)

反应性挤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L-丙交酯和水滑石(LDHs)为原料、辛酸亚锡(Sn(Oct)_2)为催化剂,采用反应性挤出法合成了聚乳酸(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挤出工艺条件为LDHs用量0.4%,Sn(Oct)_2用量2%,螺杆转速20 r/min,反应温度170℃。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所制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反应性挤出法合成的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分子量为38 289 g/mol,且具有α-晶型结构。此外,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PLA0和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639×10~3和8.496×10~3 g/(mol·min),表明LDHs可以提高PLA的聚合反应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性挤出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菲,李迎春,王文生,吕利达,田赪.通过反应性挤出对废旧PC/ABS合金的改性[J].工程塑料应用.2018

[2].耿中兴,甄卫军,宋中波,王雪枫.反应性挤出法合成PLA/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聚合反应动力学[J].塑料科技.2018

[3].王楠.反应性挤出: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能力的机会[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7

[4].周安,吴盾,曹峥,刘钢,刘春林.反应性挤出制备PP-St-MAH共混物及其结晶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7

[5].江畹兰.用反应性挤出法制备具有高抗冲击及高流动性的聚丙烯/叁元乙丙橡胶/滑石粉叁元复合物[J].世界橡胶工业.2017

[6].杨锋,曾伟,向明.共聚甲醛反应性挤出端基稳定化研究[C].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2013

[7].瞿兰,张美林,龙盛如,杨杰.反应性挤出合成PA6/6T及其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13

[8].段婷婷,刘文涛,宋伟强,何素芹,朱诚身.反应性挤出制备抗菌聚乙烯及抗菌性能研究[C].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2

[9].张鸿,刘辉,杨淑瑞,郭静,宫玉梅.反应性挤出制备PP-g-PEGA调温纤维的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2

[10].陈英红,刘渊,王琪.反应性挤出加工制备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J].中国科学:化学.2012

标签:;  ;  ;  ;  

反应性挤出论文-王亚菲,李迎春,王文生,吕利达,田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