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讯协议论文-张立新,张硕生

串行通讯协议论文-张立新,张硕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串行通讯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串行通讯,通讯协议,组态王,单片机

串行通讯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新,张硕生[1](2018)在《基于组态王通讯协议的串行通讯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片机开发的测控产品许多都需要与上位计算机进行串行通讯,实现在上位计算机上对现场的数据实时监控。采用组态王上位监控软件的串行通讯协议,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硬件、软件系统。经过测试,通过此串行系统上位计算机可以实时监控现场的数字输入信号、数字输出信号、模拟输入信号、模拟输出信号等数据。(本文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晓鹏[2](2017)在《SIMADYN D串行通讯协议在贵广直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广直流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IMADYN D系统作为其二次控制保护系统,该系统PM6板卡调试端口的通讯规约一直没有开放,对现场的运行维护工作形成了较大的技术瓶颈;并且,随着计算机不断升级换代,具有RS-232接口的调试电脑已经无法在市面上购买到,现有串口转接工具大部分情况下也无法形成有效连接,给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的现场调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本文通过数据监听收集协议数据,分析出了私有协议的关键报文格式,指出了协议的不足,同时对协议的优化进行了探讨,为自主开发调试程序、提高现场调试及定检效率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7年24期)

韩圣东[3](2016)在《基于串行总线的多点通讯协议控制器IP核设计及系统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空间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FPGA技术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FPGA之中的IP核更是具有使用灵活、可配置性强、功能稳定、保密性好、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等多个领域。可见IP核的设计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构建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串行总线的多点通讯协议设计了IP核并进行了系统验证,保证该IP核具备主从机多点通讯控制的功能。本文介绍的多点通讯协议控制器IP核设计及系统验证工作主要分为FPGA逻辑功能设计(主机、从机)、封装接口设计、验证平台的硬件及电缆设计、接口驱动程序设计、验证平台软件设计以及整体联调。其中验证平台的硬件设计了“一主五从”模式来验证IP核的功能正确性,即设计了一个主机(FPGA板卡加PC机)五个从机(FPGA板)的硬件平台。主机内部,FPGA板卡与PC机主板之间通过PXI接口连接,而主机与从机之间则通过RS485串行总线进行连接,满足了多点通讯的物理层架构。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主要解决了主机内部FPGA板卡与PC机主板之间的接口通讯问题,为PXI接口对应的PCI9054驱动程序。IP核的FPGA设计分为封装接口设计和内部逻辑功能设计,其中主机端IP核接口设计提供了主机内部FPGA分别与PC机主板和5个从机通讯的桥梁;从机端则提供了从机与主机间通讯的桥梁。IP核的内部逻辑功能包括多点通讯协议的地址标签位识别、CRC校验、发送指令以及接收应答、功能码演示等。验证平台的软件设计采用了MFC来制作上位机软件进行IP核功能测试,该软件包括发送指令、接收显示等功能。经验证平台各个环节的设计验证以及整体联调测试,该多点通讯协议控制器IP核设计功能完整正确、配置灵活、保密性好、良好的实现了设备间多点通讯的功能,为今后FPGA的相关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为星载数据通讯网络的多点通讯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空间通讯技术做出了贡献,对于一对多的通讯技术实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6-05-01)

张琼,雷鸣,王铁[4](2008)在《MODBUS通讯协议在串行通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讨论MODBUS协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其在串行通讯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MODBUS通讯协议的传输模式、组成结构和执行过程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8年18期)

焦莹,裴海龙[5](2008)在《一种基于TDM的工业串行实时通讯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TDM(时分复用)的工业串行实时通讯协议设计方法和FPGA实现方式,以及该协议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结合现有的SERCOS技术分析了该协议在实时性优化方面的的创新点。(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08年03期)

胡晓宇,王建成,邹春艳[6](2008)在《基于串行通讯协议宏的MOCVD反应室压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MKS压力控制系统的组成、651C控制器的通信命令参数、串行通信协议宏的构造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期刊2008年01期)

李喜东,刘波涛,刘刚[7](2005)在《Modbus RTU串行通讯协议在工业现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ModbusRTU通讯协议在自动化智能仪表之间,和控制器之间的通讯的应用,重点说明了数据的传输过程和CRC冗余循环码校验。(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05年07期)

张国德[8](2003)在《串行通讯协议转换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实现了双口232/485通信协议转换系统。详细介绍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系统硬件组成、上、下位机的通信协议及具体软件实现。(本文来源于《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王广炎,方宗德[9](2002)在《一种实用的串行通讯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一种简洁、高效率的双向串行通讯协议,对其硬件接口、协议内容及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02年23期)

吕金星,王孝红,孙俊川,姚宗国[10](1999)在《一种主从式串行通讯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讨论了一种串行通讯协议的帧结构、存取控制方法、校验方法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其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冶金》期刊1999年05期)

串行通讯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贵广直流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IMADYN D系统作为其二次控制保护系统,该系统PM6板卡调试端口的通讯规约一直没有开放,对现场的运行维护工作形成了较大的技术瓶颈;并且,随着计算机不断升级换代,具有RS-232接口的调试电脑已经无法在市面上购买到,现有串口转接工具大部分情况下也无法形成有效连接,给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的现场调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本文通过数据监听收集协议数据,分析出了私有协议的关键报文格式,指出了协议的不足,同时对协议的优化进行了探讨,为自主开发调试程序、提高现场调试及定检效率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串行通讯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新,张硕生.基于组态王通讯协议的串行通讯系统的设计[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8

[2].陈晓鹏.SIMADYND串行通讯协议在贵广直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7

[3].韩圣东.基于串行总线的多点通讯协议控制器IP核设计及系统验证[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

[4].张琼,雷鸣,王铁.MODBUS通讯协议在串行通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

[5].焦莹,裴海龙.一种基于TDM的工业串行实时通讯协议[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

[6].胡晓宇,王建成,邹春艳.基于串行通讯协议宏的MOCVD反应室压力控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

[7].李喜东,刘波涛,刘刚.ModbusRTU串行通讯协议在工业现场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5

[8].张国德.串行通讯协议转换系统的设计[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9].王广炎,方宗德.一种实用的串行通讯协议[J].电子产品世界.2002

[10].吕金星,王孝红,孙俊川,姚宗国.一种主从式串行通讯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冶金.1999

标签:;  ;  ;  ;  

串行通讯协议论文-张立新,张硕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