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人论文-程鸿彬

延安文人论文-程鸿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安文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延安文艺界,文抗,鲁艺,革命体制

延安文人论文文献综述

程鸿彬[1](2015)在《延安两大文人集团“文抗”与“鲁艺”的观念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抗和鲁艺是抗战时期延安最有影响的文艺机构,以二者为中心形成了解放区文艺界两大文人集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两派文人围绕着"写什么"和"怎样写"展开了一场激烈论争。这场论争并非肇因于意气用事或宗派纠纷,而是存在着更深层次的观念分歧。在此后的当代文学进程中,类似的观念分歧仍然反复显现,以至衍化为体制化文学语境中无从化解的悖论。(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5年10期)

赵卫东[2](2015)在《延安文人的宗派主义问题考论——以鲁艺和文抗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十年代上海"左联"时期"周扬派"与"鲁迅派"的矛盾,五十年代胡风、丁玲、艾青、冯雪峰等被周扬代表的权力部门所整肃的一连串事件,被视作左翼文坛内部的"宗派主义"斗争之上下两个半场、存在前因后果关系的观点,向为学界所公认。这一流行看法尽管无违基本的史实,却忽视了在这上下两个半场中间,还有一个"中场",那就是1940年前后主角与上下两场基本相似的"延安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关系,无论在当事人当时的眼中还是后来的回忆里,也都一直徘徊着"宗派主义"的魅影。如此,则辨清此一中场的"宗派主义"之有无,便是左翼文学研究中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本文从史料入手,以时间为经、关系为纬,重新梳理延安文人关系演化的方式与过程,以期对延安文人的宗派主义问题及其原因,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5年03期)

张琰[3](2012)在《延安文人中的“国统区归来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延安文人中的“国统区归来者”主要是指在抗日I战争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从国统区汇集到延安的,并在延安任职、从事文学工作的文人的集合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L,延安的文学是集辉煌和复杂为一体的,而能够集中生动体现这种辉煌和复杂的便是这批“国统区归来者”。毛泽东在1945年4月21日出席中共七大预备会议时称陕北既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验田”。而这些“国统区归来者”便是党在文艺工作中的重点实验对象,在经过一系列温和、猛烈的实验手段后,他们从这个曾经是旧我的落脚点出发逐渐蜕变成为一个新的自我。而正是这新旧自我的转变为延安文学的真正构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党的文艺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通常都是把这些“国统区归来者”们纳入到延安文人这个大的群体当中进行研究分析的,大都停留在宏观观照的层面上,缺乏单独观照。本文拟尽力找寻有理可信的文献证据,并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对这支从国统区归来的延安文人队伍做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本文共叁章,第一章“归来之路”是通过对比抗战时期国统区与延安的生存与文化环境来试图解释国统区文人的“归来”之因。第二章“归来之喜”则是对这批国统区“归来者”初到延安时的生存以及创作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初到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归来者”们沉浸在无比的快乐当中,一方面他们纷纷以新的身份展开各自新的生活,努力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使得此时的延安呈现出活泼多样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他们身上所固有的但之前在国统区中被禁锢的文人特性也在延安这个充满自由民主的环境中开始复苏,获得重生。第叁章“归来之痛”是把这批“国统区归来者”放到了40年代整风运动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描述,讲述他们在整风运动中的经历,并从“虔诚的皈依”和“执着的坚守”两方面来分析经历过整风之后的“归来者”们的自我选择。(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2-06-01)

李继凯[4](2012)在《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无论是"以文为主"的文人群还是"以文为辅"的书写者,都与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墨迹和心迹之间,发现延安文人的个性世界。延安人包括延安文人不仅将政治文化引向新的境界,而且也将书法文化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文化追求、文化创造对延安文艺及书法文化的贡献堪称巨大,其所创造的红色书法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李响[5](2012)在《文人到延安,搅动一池水》一文中研究指出1936年初冬,陕西洛川以北。黄土高原上,一队骑兵护送着一个女子,驰往保安方向。这女子刚刚把头发剪得像男人一样短,穿着八路军战士的军装。即使亲朋好友,远看恐怕也辨认不出,她就是曾经名扬海内的左翼女作家——丁玲。(本文来源于《文史参考》期刊2012年10期)

来嘉隆,王树声[6](2010)在《文人士大夫对山水城市格局的影响——以范仲淹在延安的营建活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城市以其独特的营建传统,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古代文人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梳理,并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延安期间的营建活动作为实例,对"谁是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创造主体"进行研究,认为文人士大夫对传统山水城市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规划设计师的综合素养进行了反思。提出当代规划设计师应具备古代文人士大夫那样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乡土情怀。(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袁盛勇[7](2010)在《延安时期文人心态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延安文艺整风乃是20世纪40年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之一。经过文艺整风,延安文人的内心世界无疑经历了相当激烈的变化(1),其世界观、人生观和文艺观等均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0年21期)

张立群[8](2010)在《延安时期艾青的文人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是艾青在延安生活的时期。四年的延安生活,不仅使艾青的思想感情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艾青的诗歌创作。(本文来源于《粤海风》期刊2010年02期)

杨琳[9](2010)在《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社团与期刊》一文中研究指出延安文学作为现代中国革命和历史叙述的重要参与者,繁复而生动地呈现着现代中国革命和文学的历史面影。延安文人社团及刊物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构成了极为重要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期刊既是延安文人自觉地将文学与革命联系起来进行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的传播载体,又是延安文人话语交融、思想汇聚甚至碰撞的媒介空间。同时,在革命战争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大量的延安文学期刊不仅鲜明地标示着延安文人的美学姿态和风范,而且最终汇流到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和它的传播主体一道成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对延安文学期刊回归"历史现场"进行考察,展示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延安文人的创作与生活、思想与交流,以期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具有历史深度的经验借鉴和精神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吴敏[10](2009)在《试论周扬等延安文人的思想“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1942年,周扬、丁玲、艾青等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延安文人都撰文参与了对王实味的批判。其批判文章所持的学理态度、基本观点,较之于他们此前的文学工作,是一种"突变"。这"突变"显现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理性思想的灵光。王实味当时被判定的"顶级罪"是"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等。在这里,我不想说及政治框架里的"托派",而是把视点放到周扬等人对王实味与托派文学思想的批判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期刊2009-10-01)

延安文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十年代上海"左联"时期"周扬派"与"鲁迅派"的矛盾,五十年代胡风、丁玲、艾青、冯雪峰等被周扬代表的权力部门所整肃的一连串事件,被视作左翼文坛内部的"宗派主义"斗争之上下两个半场、存在前因后果关系的观点,向为学界所公认。这一流行看法尽管无违基本的史实,却忽视了在这上下两个半场中间,还有一个"中场",那就是1940年前后主角与上下两场基本相似的"延安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关系,无论在当事人当时的眼中还是后来的回忆里,也都一直徘徊着"宗派主义"的魅影。如此,则辨清此一中场的"宗派主义"之有无,便是左翼文学研究中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本文从史料入手,以时间为经、关系为纬,重新梳理延安文人关系演化的方式与过程,以期对延安文人的宗派主义问题及其原因,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安文人论文参考文献

[1].程鸿彬.延安两大文人集团“文抗”与“鲁艺”的观念分歧[J].东岳论丛.2015

[2].赵卫东.延安文人的宗派主义问题考论——以鲁艺和文抗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

[3].张琰.延安文人中的“国统区归来者”研究[D].山西大学.2012

[4].李继凯.论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李响.文人到延安,搅动一池水[J].文史参考.2012

[6].来嘉隆,王树声.文人士大夫对山水城市格局的影响——以范仲淹在延安的营建活动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袁盛勇.延安时期文人心态的形成[J].文艺争鸣.2010

[8].张立群.延安时期艾青的文人心态[J].粤海风.2010

[9].杨琳.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社团与期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0].吴敏.试论周扬等延安文人的思想“突变”[C].《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2009

标签:;  ;  ;  ;  

延安文人论文-程鸿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