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辐射环境论文_李国倡,李盛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辐射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间,环境,效应,粒子,可编程,光电,电荷。

空间辐射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倡,李盛涛[1](2019)在《空间电子辐射环境中绝缘介质电荷沉积特性及陷阱参数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电子辐射环境中绝缘介质充放电特性与介质表面电荷交换过程或内部电荷迁移过程密切相关.介质表面/内部电荷运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微观特性,空间电荷与陷阱是反映绝缘介质微观特性的重要参数.本文综述了电子辐射环境中绝缘介质内部空间电荷和陷阱的形成、作用机理、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简要介绍了入射电子与介质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沉积电荷的形成;分析了电子束辐射下介质内部电荷迁移模型,辐射诱导电导模型(RIC模型)和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复合模型(GR模型)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了经典电声脉冲法(PEA)以及适用于电子束辐射下空间电荷测量的"短路PEA"和"开路PEA",并总结了电子辐射下PEA装置设计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其次,简要介绍了电子束辐射下陷阱的形成及作用机理,分析了聚合物介质陷阱参数的提取方法,如热刺激电流法、表面电位衰减法(电晕注入方式或电子辐射方式)、空间电荷衰减法,指出在同一真空环境中完成电子注入和表面电位测量的方法较适合空间介质材料陷阱参数的表征,并以聚酰亚胺为例,进行了陷阱参数提取;最后,从理论模型、参数表征和测量技术等方面,展望了空间绝缘介质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马英起,朱翔,李宏伟,张振龙,韩建伟[2](2019)在《空间辐射环境危害综合监测原理样机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空间辐射环境的分布特性及具体空间辐射效应的特征判据,设计出多功能、模块化的航天器空间环境危害监测样机。该样机可针对不同运行轨道辐射环境采用不同的探测模块组合,能够实现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位移损伤效应、表面充电效应和深层充电效应等辐射危害的综合监测,且具有高集成、低功耗的特性,可为卫星平台提供有效的辐射危害实时监测告警和故障诊断支持。(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李志胜[3](2018)在《空间环境下超大型红外定标用辐射屏蔽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我国大口径星载遥感器在空间环境下的专项红外定标试验,研制了本套大型辐射屏蔽门。本文综合考虑了辐射屏蔽门的功能特性和应用环境,从材料选择、低温实现、辐射屏蔽、固体润滑及测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本辐射屏蔽门的成功研制解决了红外定标过程中遥感器、定标黑体以及空间试验环境之间辐射热相互干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红外定标精度。该辐射屏蔽门配合国内最大的"超大辐射面真空定标黑体"顺利完成了专项大口径红外相机的红外定标试验,标志着我国大口径红外辐射定标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2018年05期)

张战刚,雷志锋,师谦,岳龙,黄云[4](2018)在《临近空间中子辐射环境分析及其引起的单粒子效应预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Space Radiation 7.0工具分析临近空间中子辐射环境,研究其与海拔高度、太阳活动和经纬度的关系及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大气中子实时错误率预计方法,并以航空电子系统关键集成电路FPGA为例,预计其单粒子翻转敏感模块包括配置存储器、块存储器和用户触发器,单粒子功能中断敏感模块包括上电复位电路、SelectMAP接口等的实时飞行错误率.结果表明,配置存储器中发生的单粒子翻转达到总单粒子翻转率的77%,而上电复位电路和SelectMAP接口中发生的单粒子功能中断各占总单粒子功能中断率的36%.根据RTCA DO-254对飞行系统失效等级的划分,该FPGA器件不可用于航空电子系统关键位置.(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成行[5](2018)在《0-400km空间辐射虚拟环境生成及显示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试验能够有效减小人力物力损耗,大幅度降低试验费用和开发成本;能够生成任意试验环境,具有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产品试验能力,可以实现对被试品全方位的考察。虚拟自然环境作为支撑虚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性和可信性直接影响虚拟试验的逼真度。0-400km空间辐射虚拟环境生成及显示软件的开发对于完善虚拟试验验证平台具有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生成0-400km空间辐射虚拟环境数据,研究了空间辐射环境构建方法。首先对0-400km空间辐射环境详细地分析,确定了0-400km空间辐射环境的主要辐射类型——银河宇宙线和太阳宇宙线。然后根据现有的空间辐射数据来源,设计了0-400km空间辐射建模方案:基于ACE卫星观测数据建立0-400km空间宇宙线模型,再基于IGRF地球磁场模型计算地磁截止刚度,基于NRLMSISE-00标准大气模型得出大气及核素密度分布,最后根据地磁截止刚度和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得到的大气及核素密度对原初宇宙线能谱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修正。为了完成对该空间辐射环境模型的可信度评价,从模型对比验证和数据准确性验证两个角度给出验证结果。为了建立标准化的环境数据,基于综合环境数据表示与交互规范(SEDRIS)对生成的0-400km空间辐射环境数据进行了标准表示与存储。为了便于数据生成,根据空间辐射环境构建方法开发了0-400km空间辐射虚拟环境生成软件。为了便于用户对空间辐射虚拟环境进行直观理解和便捷分析,研究了空间辐射环境数据的显示处理方法。调研了现阶段常用的可视化工具,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最后结合课题需求选择了Chart Director作为空间辐射环境数据的可视化工具,开发了0-400km空间辐射虚拟环境二维显示软件。针对已开发的软件进行了详细的功能测试,测试表明各软件功能正常,且生成的数据满足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最后,利用课题组的H-JTP和某研究所开发的虚拟试验与综合验证技术平台分别进行联合调试和软件的应用验证,验证结果符合预期,能满足实际需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仕发,李丹明,肖玉华,杨震春,李居平[6](2018)在《用于空间辐射环境探测的金刚石探测器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可减轻或避免辐射环境对航天器和宇航员的危害,已成为近年来各航天大国研究空间环境的热点。对空间辐射环境进行探测的探测器较多,包括气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探测效率高等优点,已逐渐取代其他两种探测器。金刚石辐射探测器是半导体探测器的一种,具有探测精度高、耐候性好、无需制冷、寿命长以及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合长周期、强辐射的深空探测。同时,金刚石禁带宽度大,不响应可见光,可实现日盲观测,已被欧洲空间局(ESA)用于太阳紫外辐射探测。俄罗斯工业技术中心在多种粒子复合探测方面正在研制宇宙射线光谱仪,尽管探测能区集中在中高能,但该光谱仪可实现电子、质子和重粒子的复合探测。基于目前金刚石辐射探测器在单粒子辐射探测中的应用及空间复杂的多种粒子辐射环境,我国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研究应通过设计基于多层金刚石膜的单粒子辐射探测器来提高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再构建探测器矩阵进行多种粒子复合探测,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引入数据处理过程,以拓展探测范围到低能区,实现全能量范围粒子的探测,从而为开展金刚石探测器在空间站、深空辐射环境探测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09期)

沈自才,牟永胜,刘宇明,丁义刚[7](2018)在《空间辐射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对ITO/Kapton/Al薄膜防静电性能评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辐射环境模型的不确定性,对航天器防静电热控材料的防静电性能评价带来影响。首先对空间辐射环境模型的不确定性来源进行了分析,对不确定因子进行了定义,接着对电子和质子辐照环境下ITO/Kapton/Al防静电热控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进而对空间辐射环境模型的不确定性对ITO/Kapton/Al防静电热控涂层的表面电阻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辐照注量的增加,不同的不确定度对热控材料防静电性能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确定性对热控材料防静电性能的影响随着不确定因子的增大而增大;当不确定因子小于1时,空间辐射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对防静电热控材料表面电阻率评价带来的相对偏差为正,当不确定因子大于1时,则为负。(本文来源于《真空与低温》期刊2018年01期)

孙耀东[8](2018)在《典型干扰环境下RFID空间电磁辐射场图像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核心技术的光电传感技术和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超高频RFID自动识别中,光电传感技术具有非接触、测量精度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在获取识别距离、识别率以及角度等参数的手段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究RFID光电传感系统是RFID技术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课题。目前,RFID光电传感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面临复杂环境下各种因素(温度、液体、标签分布等)的干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RFID系统的动态识读性能,因此,利用光电传感技术将RFID系统空间电磁场辐射图像可视化,并利用图像处理的理论对电磁场的可视化图像进行处理,从而来对RFID系统进行逆向优化设计,对提高RFID系统的识读性能对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本文基于光学图像可视化技术,开展RFID系统的标签天线设计,以优化环境因素对RFID系统的干扰,通过干扰后的可视化图像进行研究来对RFID系统进行优化二次设计为目的,研究电磁场辐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通过图像处理和SAR图像特征值选取问题。首先,基于光学仿真、RFID系统设计以及外界环境对RFID系统的干扰对RFID系统读取性能的影响相结合,利用光学仿真图像可视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抗液体介质干扰的可弯曲形变RFID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光学图像仿真技术进行图像分析来对天线电磁辐射场空间电磁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RFID系统的性能影响变化,并验证其设计的可行性。其次,针对电磁场SAR图像的特点,基于小波降噪法和粒子群算法研究自动模式下的电磁场空间辐射SAR图像高亮斑点噪声降噪;最后基于光电扫描仿真RFID系统的电磁场SAR图像、图像处理和RFID系统相关理论知识,本文设计一种图像匹配方法:RFID系统的空间电磁场辐射分布经过光学扫描仿真和图像处理后生成SAR图像和图像表达数据,利用特征选取方法从图像库中选取SAR图像特征值,集成、统计特征值的表达信息并绘制高频特征值表达灰度图和差异表达图,将SAR图先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将图像信息变得简单容易提取,从而可以提高图像匹配效率,减少误差。达到提高图像特征点选取稳定性的作用。根据电磁场信息学和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搜索出的图像进行匹配,分析其高频特征点与外界环境干扰对RFID系统性能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使用SAR图像的特征点进行匹配的方法,然后再提取面积等匹配特征点进行搜索匹配,最后根据搜索出的匹配图片来制定调整天线参数的方案,对进行RFID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论文用光学图像扫描仿真RFID系统的空间电磁辐射场,研究电磁场图像和RFID性能参数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之间的关系,选取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利用图像处理以及图像匹配实现的方法对RFID系统的优化并进行逆向设计。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可视化与电磁场辐射理论相结合,所得研究成果对减小外界环境对RFID系统性能影响、提高电磁场信号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1-01)

王宇鲲[9](2017)在《空间辐射环境工程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辐射环境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是空间辐射环境与航天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技术,它贯穿于航天器研制和在轨寿命的全过程,是航天器环境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空间辐射环境工程的发展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7年32期)

周平,王文静,荆涛,张爱兵,郭盘林[10](2017)在《空间电子辐射环境探测载荷测试定标试验平台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新建成的空间电子辐射环境探测载荷测试定标试验平台.该平台由中、高能极弱流电子加速器以及内置多维真空转台的真空靶室试验终端组成,用于对星载空间电子辐射探测器进行地面加速器测试定标.重点描述了为得到中能极弱流均匀平行束,采用电子轨迹程序Egun对中能极弱流电子加速器进行的物理设计和模拟计算,给出球形结构电子枪在栅网孔不加栅网、加理想栅网和直径1mm孔栅网以及在不同加速管出口能量情况下,初聚系统和加速管以及经过二次扩束时输运段中电子轨迹的模拟结果.最终得出能够实现电子枪初始束流减弱8个数量级,获得满足测试定标试验需求的极弱流均匀平行电子束(在试验终端直径50 mm靶上束流面密度为10~5~10~9 cm~(-2)·s~(-1))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空间辐射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依据空间辐射环境的分布特性及具体空间辐射效应的特征判据,设计出多功能、模块化的航天器空间环境危害监测样机。该样机可针对不同运行轨道辐射环境采用不同的探测模块组合,能够实现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位移损伤效应、表面充电效应和深层充电效应等辐射危害的综合监测,且具有高集成、低功耗的特性,可为卫星平台提供有效的辐射危害实时监测告警和故障诊断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辐射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倡,李盛涛.空间电子辐射环境中绝缘介质电荷沉积特性及陷阱参数研究综述[J].物理学报.2019

[2].马英起,朱翔,李宏伟,张振龙,韩建伟.空间辐射环境危害综合监测原理样机研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

[3].李志胜.空间环境下超大型红外定标用辐射屏蔽门的研制[J].真空.2018

[4].张战刚,雷志锋,师谦,岳龙,黄云.临近空间中子辐射环境分析及其引起的单粒子效应预计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8

[5].成行.0-400km空间辐射虚拟环境生成及显示软件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王仕发,李丹明,肖玉华,杨震春,李居平.用于空间辐射环境探测的金刚石探测器研究综述[J].材料导报.2018

[7].沈自才,牟永胜,刘宇明,丁义刚.空间辐射环境模型不确定性对ITO/Kapton/Al薄膜防静电性能评价分析[J].真空与低温.2018

[8].孙耀东.典型干扰环境下RFID空间电磁辐射场图像可视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9].王宇鲲.空间辐射环境工程的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7

[10].周平,王文静,荆涛,张爱兵,郭盘林.空间电子辐射环境探测载荷测试定标试验平台研制[J].空间科学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柔性夹层两条信号引线之间的串扰耦合...全球土壤分布图天然空间辐射环境地磁场俘获辐...文件信息结论:该软件...抗SEU干扰采取的主要对策表7.5.1...

标签:;  ;  ;  ;  ;  ;  ;  

空间辐射环境论文_李国倡,李盛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