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始拉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吊杆,拉力,拱桥,预应力,拉杆,迭代法,抗拉强度。
初始拉力论文文献综述
党涛,方晓明,荣学文,祁熙鹏[1](2018)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吊杆张拉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吊杆初始张拉力的准确计算能够使得每阶段吊杆张拉完毕后,所有吊杆索力均达到设计值,避免重复张拉。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吊杆初始张拉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正装迭代法与影响矩阵法相结合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蓝田灞河大桥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张爱林,赵亮,刘学春,孙勇[2](2014)在《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拉索初始预拉力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中拉索初始预拉力的取值方法,从理论上对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推导出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拉索初始预拉力的取值公式,得到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与结构层间位移角之间的关系.采用反弯点法,推导出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得到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与构件的材料属性、截面属性、预应力拉索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与拉索的初始预拉力无关.基于推导出的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和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公式,提出一种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的设计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的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保证结构体系在设计的外荷载作用下,卸载索不退出工作,而增载索的安全储备提高了30%左右.(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齐岳,王英,郑文忠[3](2013)在《不同初始张拉力下PC钢棒的松弛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年来PC钢棒产业迅速发展,而PC钢棒松弛性能的研究尚属空白这一现状,本文开展了6根PC钢棒120h松弛性能试验研究。考察了初始张拉力对PC钢棒松弛规律的影响,分析了PC钢棒松弛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C钢棒在受力初始阶段(约0~5h范围内)松弛率增长快,随时间的延续,松弛率的增长逐渐减慢。基于初始张拉系数不同时,PC钢棒松弛率发展规律不同的特点,提出了松弛率与时间之间的统一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刘灵勇,陈强[4](2012)在《系杆拱桥中碳纤维吊杆初始张拉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已制作的舞水大桥钢箱系杆拱桥缩尺模型为实例,对如何确定系杆拱桥中碳纤维CFRP吊杆初始张拉力进行了研究,可为以后CFRP吊杆的张拉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舞水大桥钢箱系杆拱桥缩尺模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逆向施工法得出每根吊杆的初始张拉力,然后,采用正常施工顺序对缩尺模型的CFRP吊杆进行张拉.对比有限元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两者数值能够很好地吻合.研究表明:用有限元的逆向施工法指导系杆拱桥中CFRP吊杆初始张拉力的确定是确实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唐柏鉴,朱晶晶[5](2011)在《撑杆式预应力钢压杆最佳初始预拉力完备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始预拉力取值是撑杆式预应力钢压杆的关键技术。基于撑杆式预应力钢压杆一般力学模型,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建立最佳初始预拉力与最大屈曲临界荷载关系式;基于预应力钢压杆完备屈曲形态函数,通过能量方程,建立最大屈曲临界荷载求解式;最终建立最优初始预拉力完备理论公式。进一步通过叁个数值模型,变化拉索直径和撑杆长度,从数值试验上验证了上述理论公式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1年09期)
张连海,刘凡,李新生,谢文华[6](2011)在《系杆拱桥半刚性吊杆初始张拉力分析与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吊杆初始张拉力的确定是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在吊索外增加钢套管保护,则会给施工过程中索力的测量造成较大困难。结合一座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对外带钢套管的半刚性吊杆初始张拉力进行了优化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一种半刚性吊杆索力测量方法。通过在苏州市兴贤大桥施工监控过程中的应用,证明该测量方法方便、适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1年01期)
唐柏鉴,顾盛[7](2010)在《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初始预拉力取值准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型结构形式——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工作机理,获得其初始预拉力取值准则.方法采用SAP2000建立典型算例,逐步增大初始预拉力,模拟了预应力巨型支撑参与工作的整个过程,并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预应力巨型支撑可以使结构整体产生与外部水平作用相反方向的侧移,从而减小结构的整体侧移,提高结构抗侧刚度;特定方向的外部作用下受压预应力巨型支撑对提高结构抗侧刚度起反作用,但实际工程中外部作用方向不定,应设置x型支撑.结论初始预拉力以在外部作用下受压预应力巨型支撑剩余拉力接近零为准则.(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孔庆宇,张凤珍[8](2009)在《板桩码头施工中拉杆初始张拉力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批拉杆施工前,通过对现场少量拉杆拉力、扳手扭矩的试验检测,建立拉杆拉力、扳手扭矩之间的相关关系。拉杆拉力、扳手扭矩的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在测力扳手施加到325 N.m的力矩时,拉杆拉力已超过50 kN的设计要求。考虑到拉杆在旋紧螺母后存在缓冲效应等导致拉杆张力损失的一些不利因素,建议拉杆张拉施工时,测力扳手施加力矩控制在350 N.m左右。(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09年03期)
张海峰,朱春宇[9](2008)在《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及施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出一种以系杆拱桥系杆的弯矩为目标控制量的吊杆钢束初始张拉力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吊杆的分阶段张拉的施工控制方法,此法可使系杆的内力状态更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今日科苑》期刊2008年10期)
江旭东[10](2008)在《确定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方案及施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力学的平衡条件,推导出一种以系杆拱桥的系杆为相应刚性支承连续梁弯矩为目标控制量的吊杆钢束初始张拉力的确定方法,同时考虑整体结构与预应力钢筋的作用。利用得到的目标控制量,实现在每一施工阶段或在确定的某一状态下对吊杆的张拉。得到吊杆与阶段张拉的施工控制程序,该程序使施工张拉过程简单明确,能较为准确地使系杆达到期望的内力状态和合适的线形要求,最终使成桥状态达到满意的结果,为大跨径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种参考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公路》期刊2008年01期)
初始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中拉索初始预拉力的取值方法,从理论上对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推导出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拉索初始预拉力的取值公式,得到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与结构层间位移角之间的关系.采用反弯点法,推导出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得到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与构件的材料属性、截面属性、预应力拉索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与拉索的初始预拉力无关.基于推导出的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和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公式,提出一种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的设计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的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保证结构体系在设计的外荷载作用下,卸载索不退出工作,而增载索的安全储备提高了30%左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始拉力论文参考文献
[1].党涛,方晓明,荣学文,祁熙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计算[J].市政技术.2018
[2].张爱林,赵亮,刘学春,孙勇.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拉索初始预拉力设计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
[3].齐岳,王英,郑文忠.不同初始张拉力下PC钢棒的松弛性能[J].低温建筑技术.2013
[4].刘灵勇,陈强.系杆拱桥中碳纤维吊杆初始张拉力控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唐柏鉴,朱晶晶.撑杆式预应力钢压杆最佳初始预拉力完备理论解[J].工程力学.2011
[6].张连海,刘凡,李新生,谢文华.系杆拱桥半刚性吊杆初始张拉力分析与测定[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
[7].唐柏鉴,顾盛.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初始预拉力取值准则[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孔庆宇,张凤珍.板桩码头施工中拉杆初始张拉力的控制[J].水道港口.2009
[9].张海峰,朱春宇.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及施工控制[J].今日科苑.2008
[10].江旭东.确定系杆拱桥吊杆初始张拉力方案及施工控制[J].上海公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