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综合征,呼吸系统,创伤,问卷,心理学,障碍,呼吸。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徐远达,陈思蓓,江梅[1](2011)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磷酸奥司他韦组50例和早期单用磷酸奥司他韦组77例。早期单用磷酸奥司他韦组发病1周内开始应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单用磷酸奥司他韦组于发现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后开始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观察2组发热天数、总病程时间、急性肺损伤(ALI)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2组持续发热天数、总病程时间、ALI发展为ARDS的可能性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磷酸奥司他韦与早期单用磷酸奥司他韦对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无差别。(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1年14期)
陈婷,王德刚,李平,刘萱,李晓明[2](2010)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N蛋白对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对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检测分析144例SARS患者甘油叁脂和总胆固醇含量在发病后的变化;将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SARS-CoV N蛋白,连续给药9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SARS患者的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随发病时间有升高变化(P<0.05),在发病40 d前后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超标的病例数占本时间段内的病例数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时间段,而且超标的含量也明显升高。SARS-CoV N蛋白使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甘油叁酯含量在39和51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在21和39 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RS-CoV N蛋白可以升高小鼠的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其升高最为明显的时间段与SARS患者的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时间段基本一致。由此推测,SARS-CoV N蛋白可能是促使SARS患者发病后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0年03期)
孙伟,李子荣,史振才,林朋[3](2006)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后骨坏死与抗心磷脂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 iratory syndrom e,SARS)后骨坏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探讨SARS后骨坏死的病因学,以便用于非创伤性骨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易感人群的筛选。[方法]取62例SARS后骨坏死患者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另取健康人群52名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心磷脂抗体的IgA、IgG和ISM,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国际标准化值(INR)4项常规出凝血检查。[结果]SARS后骨坏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多见。骨坏死组62人中有21人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占33.9%,其中IgA(11.33±11.209)APL,IgG(5.127±5.927)GPL,IgM(17.821±10.606)MPL。对照组52人中仅有4人出现异常,占7.7%,其中IgA(10.702±3.126)APL,IgG(5.184±4.780)GPL,IgM(14.684±5.516)MPL,经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处理,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国际标准化值(INR)4项常规出凝血检查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SARS后骨坏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增多,抗心磷脂抗体可能在骨坏死发生中起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史铁英,姜潮,贾树华,刘启贵,张杰[4](2005)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后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3-12/2004-01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3-03/05辽宁省SARS确诊患者和不同程度受到SARS威胁的医护人员以及医学院在校学生为观察对象。包括5组,患者组:辽宁省健在的SARS患者4例(其中大连3例,葫芦岛1例);一线医护组(直接治疗和护理SARS患者)60人;二线医护组(参与SARS排查并在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从事医疗和护理)50人;普通医护组(在普通病房工作)30人;在校大学生组(指SARS封校期间的医学院校在校学生)3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半开放式基本情况问卷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采用美国的创伤后应激量表中文译本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中文译本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水平。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来评估人格特征。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反映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健康有关的应对方式。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心理测量和记录。对所得数据资料用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将174例观察对象的资料整理、按标准剔除无效问卷12份,获得合格问卷162份。有效率93.1%。162例SARS相关观察对象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5.56%。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相关分析结果为:①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各量表的相关分析:神经质的、精神质的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分值高,而越掩饰的人分值越低。②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评分值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相关,受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是心理健康因素各方面的综合反应。③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相关性分析:积极应对困难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分值高,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④与应激强度相关分析:SARS相关观察对象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与工作环境、是否在SARS期间患病并接受治疗(F=3.416P=0.020)、不同工作的城市(F=5.393,P=0.006)而有明显差异,即应激强度增大,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分值增高。⑤多元回归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强迫症、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消极应对因子以及SARS期间患病且接受过治疗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分值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SARS期间曾被隔离的人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结论:应激事件的性质、强度、观察对象的身心健康程度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患因素,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因素具体可概括为:个性特征(神经质、精神质)、较高的应激强度、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5年44期)
李小麟,李晓玲,张麒[5](2005)在《护理学员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流行期间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简称SARS)作为一种急性应激源,使不少人出现恐慌、心理反应过敏等症状,也有部分护理学生担心被感染,害怕到临床科室实习,情绪烦躁,影响了护理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和身心健康。目的:通过对护理学生应激反应和焦虑症状的调查,以了解护理学生在SARS流行期间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和焦虑水平。设计:以进入临床实习和见习的护理学生为观察对象的横断面调查。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对象:于2003-05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学院2~4年级进入临床实习和见习的护理系学生为观察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无精神疾病病史或其他严重疾病,并自愿接受调查。发出问卷305份,回收到有效问卷299份。其中大专生171名(47.2%),本科生128名(42.8%),年龄18~32岁,平均21.51岁,男生占4.6%,女生占93.4%。方法:采用危机反应问卷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叁方面调查学生对SARS危机的反应程度,反应等级从1~10。该问卷总分范围为3~30分,3分为无损害,3~9分为损害很轻,9~15分为轻度损害,15~21分中度损害,21~27分显着损害,大于27分为严重损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各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在所调查学生中出现的频度,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小部分时间有,3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两问卷都仅调查学生最近一周的实际情况。问卷由学生当场独立填写,填完整后立即回收。主要观察指标:护理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上对SARS危机的反应程度和焦虑水平。结果:发出305份,回收有效问卷各299份,回收率为98%。①危机反应程度:在认知、情绪和行为叁方面,有21.7%的护理学生无损害,有56.8%的学生损害很轻,有13.8%的学生显示出轻度损害,有5.4%的学生存在中度损害,有1.7%的学生有显着损害,只有0.7%的学生有严重损害。本科护理学生对SARS危机的反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得分及危机反应总分明显高于大专护理学生(P<0.05)。②焦虑水平:护理学生的焦虑自评结果总分高于全国常模[(39.89±11.98,29.78±0.46),(P<0.05)],其中高于常模水平人数占82.3%。大专与本科护理学生的焦虑自评结果无显着性差异。③危机反应与焦虑水平的关系:护理学生应激反应程度与焦虑水平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相关性(r=0.685,P<0.01)。结论:面对SARS危机的应激反应,护理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焦虑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应激反应程度与焦虑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5年44期)
史铁英,姜潮,贾树华,刘启贵,张杰[6](2005)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价量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心制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在中国使用的可行性。方法:于2003-12/2004-01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3年春辽宁省的SARS确诊患者和医护人员以及在校的医学院校学生为观察对象,包括5组,SARS患者组(辽宁省健在的SARS患者4名,其中大连3名,葫芦岛1名),一线医护人员组(直接为SARS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60名),二线医护人员组(参与SARS排查并在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从事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50名),普通医护人员组(在普通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30名),大学生组(SARS封校期间在校的医学院校学生30名)。采用的问卷和测量工具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美国为临床医生使用的DSM-Ⅳ创伤后应激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对所有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心理测量和记录。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建立SPSS10.0数据库,用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获得162份有效问卷,将其进行结果分析。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与创伤后应激量表的相关性分析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与创伤后应激量表分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组与非创伤后应激障碍组进行描述可见,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与创伤后应激量表均呈正偏态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与创伤后应激量表呈高度正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的90%范围是17~42,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可成为国内筛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应用工具,其临床医学参考范围是17~42。(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5年40期)
万佳[7](2005)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血浆差异蛋白质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底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迅速传播影响到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经鉴定确认病源为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后命名为SARS相关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的通报,共计8347人感染SARS病毒,813人死亡。但是关于SARS的致病机制仍然不很清楚。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蛋白质组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对健康人群与SARS病人的疾病进展期和恢复期血浆蛋白质进行表达谱分析,研究其变化差异,希望为阐述疾病的机制提供线索。由于血浆中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含量占70%,对其它的低丰度蛋白造成很大掩盖,所以我们在双向电泳前预先去除这两种高丰度蛋白。通过比较健康和SARS病人血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共得到七个明显变化的蛋白(>1.5倍)。表达上调的蛋白是:血清类粘蛋白(alpha-1-acid glycoprotein)、人胎球蛋白(fetuin)、抗胰凝乳蛋白酶(antichymotrypsin)、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表达下调的蛋白是:转铁蛋白(transferrin)、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A-I)。并且通过免疫杂交的方法,对其中与肺功能密切相关的两个蛋白抗胰凝乳蛋白酶和人胎球蛋白,进行了表达量差异的确认。这些表达量明显升高的蛋白都具有炎症抑制的作用,并且在恢复期多数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回归。结果提示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机体处于一种炎症控制的保护状态,力图在免疫激活防御中保持平衡防止过度的炎症损伤。同时,我们发现血清类粘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结合珠蛋白的不同修饰形式表达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提示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不同的翻译后修饰可能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05-05-30)
徐伟,于晓丽,艾青[8](2004)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是一种新的烈性传染性疾病 ,可使患者肺部受累 ,发生肺纤维化 ,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本文作者在 SARS流行时 ,是首批接触并治疗 SARS的医生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SARS患者 36例 ,男 17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4年05期)
崔慧娟,郝迎旭,仝小林,李平,张斌[9](2004)在《182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患者肝酶变化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明原因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或称非典型肺炎2 0 0 2年11月出现在中国的广东省,并且很快波及中国的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地。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被认为与此病有关。许多冠状病毒可以引起呼吸系统或肠道的改变,在SARS流行期间,加拿大多伦多报道发(本文来源于《中华消化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孔令华[10](2003)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 2 0 0 2年 11月 16日广东佛山出现第 1例不明原因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到 2 0 0 3年 6月 2 4日WHO宣布摘掉北京SARS疫区帽子 ,SARS在(本文来源于《海军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对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检测分析144例SARS患者甘油叁脂和总胆固醇含量在发病后的变化;将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SARS-CoV N蛋白,连续给药9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SARS患者的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随发病时间有升高变化(P<0.05),在发病40 d前后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超标的病例数占本时间段内的病例数的比例显着高于其他时间段,而且超标的含量也明显升高。SARS-CoV N蛋白使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甘油叁酯含量在39和51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在21和39 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RS-CoV N蛋白可以升高小鼠的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其升高最为明显的时间段与SARS患者的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时间段基本一致。由此推测,SARS-CoV N蛋白可能是促使SARS患者发病后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徐远达,陈思蓓,江梅.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
[2].陈婷,王德刚,李平,刘萱,李晓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N蛋白对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讯.2010
[3].孙伟,李子荣,史振才,林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后骨坏死与抗心磷脂抗体[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
[4].史铁英,姜潮,贾树华,刘启贵,张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
[5].李小麟,李晓玲,张麒.护理学员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流行期间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
[6].史铁英,姜潮,贾树华,刘启贵,张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价量表[J].中国临床康复.2005
[7].万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血浆差异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8].徐伟,于晓丽,艾青.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9].崔慧娟,郝迎旭,仝小林,李平,张斌.182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患者肝酶变化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
[10].孔令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