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德性论文-张末

话语德性论文-张末

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浒》,荷尔蒙

话语德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末[1](2016)在《话语的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是一面镜子,照鉴着我们所处时代的信仰、道德、情感、人心与社会。话语是一面镜子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川东北乡下玩泥巴的时候,有一次偶然从邻居家的书上读到了岳飞诗词《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格老子!好嗜血哟,幼小心灵顿觉南宋时代简直就是个"吃人"的社会。后来,搬到县城里上初中。院里有几个成绩不好、混社会的同龄(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期刊2016年20期)

黄济鳌[2](2014)在《德性伦理的启蒙话语——休谟德性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休谟在其德性理论中贯彻经验论,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推进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道德情感论传统。他认为以同情为源泉的道德感是德性区别的根据,功利是德性价值的来源,进而提出了他的德目体系和归类标准。休谟以自然情感和理性的关系为基本线索,提出的具有进化论特征的德性伦理学,秉承了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现代德性理论的新范式,对审视现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规范伦理学的局限性和西方伦理学的未来走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姜延博[3](2013)在《道德话语和道德实践的危机与重构——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的道德话语和道德实践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普遍存在着分歧与冲突。理性主义在道德合理性论证上最终失败了,一个"德性之后"的时代来临了。每个人都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而群体却失去了统一的价值标准。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危机?麦金太尔的德性思想对解决这种危机以及实现"善的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行了重要的论证,对其德性思想进行探析对我们走出"德性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许敏燕,于希勇[4](2011)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德性话语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正与世界一道步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全面渗透生产生活和网络媒体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话语是思想和行为的表征,研究流行话语有利于深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流行话语体现出鲜明的网络特质,充斥着多元混杂的网络新语。在网络时代,应重塑大学生话语主体人格,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方式,重构大学生流行话语以彰显其德性存在。(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1年09期)

闫旭蕾[5](2008)在《话语织体中的身体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伦理叙事中,身体与欲求、理智、灵魂、自我、他人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话语织体。其中,身体是西方伦理话语建构的"结",是我国伦理话语建构的"根",是德性的诞生状态。(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杨立英[6](2006)在《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特性的话语形式,虽然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但也为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人的德性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观点快递:     网络语言是时代变迁的纪录,更是社会文(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06-02-14)

颜青山[7](2003)在《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宗旨是运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理论探讨中国场景中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即死亡与垂死问题,我们在这里所展示的是在德性论基础上当代死亡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诠释活动。 本文的总体结构是:第一章给出全文的理论基础即德性结构的叁个方面(历史文化、个体心理、伦理理由);第二章关乎中国话语中的死亡挑战的问题:死亡定义、脑死亡和安乐死;第叁章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中的死亡德性传统;第四章探讨回应死亡挑战的伦理理由方面并对这些理由作出德性论的诠释;第五章则以死亡心理为基础,探讨死亡德性及其实践(临终关怀)。从大的方面看,第一章是理论基础,第二章是问题,第叁、四、五章则各自构成了叁个内容上可以彼此独立的、自足的论述,它们各自以德性结构的某一方面为主,但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其他两个方面。 德性论是我们整个论文的理论基础,在第一章考察当代德性伦理学的时候,我们发现,可以存在叁种类型的德性论:历史主义的德性论、经验主义的德性论和理性主义的德性论。这叁种类型德性论的主要分歧在于对德性伦理学的核心词汇——“品质”(character)的不同解读:历史主义德性论将德性“品质”看作是一种存在于一定历史和社会文化传统中具有“典型”特征的善的品质,它有益于整体生活并与人对善的追求相联系;经验主义将德性“品质”看作是个体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定的可以在特定情景中指导个体的特定行为的气质;理性主义德性论则将德性“品质”理解为依据伦理规则无矛盾地行动的能力。我们的看法是叁者平庸的综合:德性是一个处于特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文化中的个体,运用自身的理性反思能力同化社会道德规范之后而具有的一种道德心理品质之整体,它在特定情景中会导致该个体某种特定的具有一贯性的行为倾向。这个德性定义宣示了德性结构的叁个方面:历史文化维度、心理品质维度和理由规则维度。 在第二章中,我们展示了中国话语中对死亡与垂死问题的多重挑战:死亡定义、脑死亡和安乐死。在死亡定义的分析中,我们以威契定义死亡的理论为基础,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中的“气”论出发,探讨了死亡定义各个层次:逻辑上,“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可以构成一个较好的形式化的定义;在概念层次上,死亡主要是指身体流体的不可逆丧失及身体调节能力的不可逆丧失;至于死亡的关键部位,有“五脏说”和“脑髓说”,而以“五脏说”为主流;中医中的死亡标准是多元的,有脉诊标准(如所谓“真藏脉”)、经络标准等。在探讨脑死亡概念时,我们介绍了脑死亡的标准及其争论,并从进化的角度指出:脑干死亡是人的生物性生命的死亡,而大脑死亡则是人格生命的死亡。在关于安乐死的探讨中,我们首先将安乐死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远古及古代习俗时期,中世纪禁绝时期,近代观念时期(187压1931),现当代实践时期(1931-目前)。其中,现当代时期经历了两次拯救“安乐死”概念的努力,第一次是将它与自杀区分开来,第二次是将它与谋杀区分开来。我们质疑了比彻姆的安乐死定义,指出,比彻姆的定义带有明显的价值色彩,即试图将安乐死与不可接受的谋杀区分开来;我们将安乐死看作是广泛的“好死”,而将比彻姆的安乐死看作是狭义的“仁慈”安乐死。 第叁章探讨中国文化中的死亡德性传统。我们的基本预设是,每种文化都具有足够的多样性,而每种思想都具有足够的淦释力;某些可能是偶然的历史力量选择了其中某种或某些思想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当这些思想习俗化时,民众的创造性认同可能比思想家的思想本身更为重要。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从理论上探讨中国死亡习俗得以可能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机制,前者是中国文化中的死亡德性论,而后者则是这些德性论习俗化的过程。我们主要涉及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死亡德性论及其习俗化。儒家的死亡德性论是目的论,追求死亡意义的伟大性,“大哉死乎”能够概括这种思想,而其主张的死亡德性则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顺命”;道家的死亡德性论是非目的论的,主张生死齐一,可以用“生死一条”来概括之,而其主张的死亡德性则是消极的“安时而顺”;佛家的死亡德性论也是目的论的,在佛性上追求超越生死的“涅梁”状态,而其对死亡的本体性理解则是“死苦”。儒道佛习俗化的机制各不相同,儒家死亡德性论的习俗化最具有代表性,它包括思想家的思辨、制度的选择、民众的创造性认同与知识分子的附会等;而道家和佛家的死亡德性论主要是以宗教化方式达到习俗的。新中国的死亡德性论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目的论,可以用“死得其所”来概括。 第四章探讨了回应死亡挑战的主要理由及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德性淦释关系。在开始这种诊释之前,我们更一般地对“理由”与行为的关系作出了讨论,区分了无需理由的行为(如习俗)和需要理由的行为(如新的挑战),新的死亡方式作为挑战行为,是需要伦理理由加以辩护的。这些辩护的主要理由是仁慈、公正或正义、尊严、权利或自主性;它们要么本身是德性(仁慈、正义与尊严),要么与德(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李建国[8](2002)在《济南:话语的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当代文学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在听到“谢有顺”这个名字的时候,都忍不住向他投去敬仰的一瞥。当代着名作家贾平凹正是一个为谢有顺出现而激动的人,他在为谢有顺的这本新(本文来源于《中国邮政报》期刊2002-11-30)

洪治纲[9](2002)在《《话语的德性》(文学评论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一直非常喜欢谢有顺的批评文字。他的批评除了拥有一种罕见的敏锐度之外 ,还体现出一种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可以说 ,他将文学评论的话语方式成功地还原到创作的意义上来 ,在改变评论过于注重理性化文风的同时 ,使批评的话语表达显得既充满灵性又才情洋溢 ,给人以(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02年05期)

夏勇[10](1998)在《权利与德性——从政治参与看中国的权利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Ⅰ.IntroductionⅡ.Virtuous Rights and Virtuous Duties:A Traditional Mode A.The Concept"德"(De)and Its Implications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Virtue-based Rights and Their Justifications C.Virtue-based Duti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Rights Ⅲ.Could Virtuous Rights be Developed Into Effective Individual Rights?A.Virtuous Rights and Natural Rights B.Philosophical Views C.Virtuous Rights as Absolute Rights of Individuals(本文来源于《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期刊1998年00期)

话语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休谟在其德性理论中贯彻经验论,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推进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道德情感论传统。他认为以同情为源泉的道德感是德性区别的根据,功利是德性价值的来源,进而提出了他的德目体系和归类标准。休谟以自然情感和理性的关系为基本线索,提出的具有进化论特征的德性伦理学,秉承了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现代德性理论的新范式,对审视现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规范伦理学的局限性和西方伦理学的未来走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德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末.话语的德性[J].中国青年.2016

[2].黄济鳌.德性伦理的启蒙话语——休谟德性理论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姜延博.道德话语和道德实践的危机与重构——麦金太尔德性思想的理论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许敏燕,于希勇.网络时代大学生德性话语建构[J].学理论.2011

[5].闫旭蕾.话语织体中的身体德性[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杨立英.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挑战?[N].中国教育报.2006

[7].颜青山.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

[8].李建国.济南:话语的德性[N].中国邮政报.2002

[9].洪治纲.《话语的德性》(文学评论集)[J].当代作家评论.2002

[10].夏勇.权利与德性——从政治参与看中国的权利话语[J].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1998

标签:;  ;  

话语德性论文-张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