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张步慧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七小学405400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生活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生活化教学。文中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具体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2-126-01

教师在现行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让知识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法治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但是部分教师还缺乏对此门课程的重视,认为只有语、数、外属于重点教学内容,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只是粗略地把教学理论知识讲解一下,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无法在此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为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教师仍以课堂灌输和讲授的方式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难以对课程内容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因为学习内容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这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任课教师应该重视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具体学习需求,更新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2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1生活化教学内容

小学德育与法治课程内容具有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以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的特点。因此,在小学德育和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偏向于生活化,通过向学生呈现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良知。在教学中,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个普通的镜头,这些普通的镜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内容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收集素材和信息,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信息等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然后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从而真正发挥道德和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此外,现代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和倡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道德和法治课程,有许多内容需要在课前进行调查。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深入生活,收集相关资料。

2.2创设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对于低年龄学生而言,情景教学法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材中的许多章节中的知识生涩难懂,学习起来也较为枯燥,学生很难良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对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具有很大的兴趣,很快会进入状态,展开激烈的讨论,对孩子心灵的触碰。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情境在课堂中的调控,防止出现学生过于兴奋地情况,反而使学生忽略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3体验式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涵盖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优化课堂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以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的方式指导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仿体验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个体的内心世界,实现其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进而使其切实理解道德、法治的相关内容。通常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课中设计角色扮演或模仿等活动。期间,教师当“导演”,布置扮演内容,学生当“演员”,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取角色进行扮演。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分享,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再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此外,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访问先进人物、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走进敬老院关爱老年人、街道清除小广告、举办手抄报活动、进行演讲竞赛等,让学生参与、体验活动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

2.4实际应用,知行合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紧握教育发展机会,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综合实际生活的范例,及时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渗透,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使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知行合一,将道德意识与法治精神真正在生活中践行应用。例如,在教学《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时,首先进行调查,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在家里都会做哪些家务活,以及为什么要做家务活。教师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做家务不仅是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爱父母爱长辈的表现”。在此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而且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课堂所学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

总之,学生最终会走向社会,回归生活。所以,只有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使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的课堂本质。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细节捕捉可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实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中。让孩子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触摸和感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齐喜.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93-194.

[2]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5-20.

[3]郝耀东.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7(88):81.

标签:;  ;  ;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