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形态论文-徐昭峰

城郭形态论文-徐昭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郭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周王城,纪南城,洹北商城,偃师商城

城郭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徐昭峰[1](2017)在《从城郛到城郭——以东周王城为例的都城城市形态演变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周王城作为东周王朝的国都,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由王制向帝制嬗变过程中先后沿用500余年的王国都城,不仅在选址原则和规划布局等方面影响了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国都,而且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关于东周王城的城郭,先前的认识是东周王城仅存在郭城[1]。随着相关考古新资料的刊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提出东周王城不仅存在郭城,还存在宫城,是内城外郭的都(本文来源于《文物》期刊2017年11期)

蒋天颖[2](2017)在《城郭形态视角下的都邑动态观察——评许宏《大都无城1—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宏的《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一书于2016年5月出版,是系统阐述其"大都无城"观点的学术专着。"大都无城"即从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都邑二里头开始,到有内城外郭的曹魏邺北城之前,中国古代都邑一直是不设防、没有外郭城的。在这期间出现过少数有外郭城的情况,是由特殊的历史背景引起,并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许宏以城郭形态的视角梳理古都形态的历史变迁,以城市动态变化的方式来解读都城形制,由此来窥探历代都城形态变化中蕴含的或承上启下、或跨时代的继承,给我们理解中国古都带来了新的启发。(本文来源于《文物春秋》期刊2017年03期)

田亚岐,王元,郁彩玲[3](2015)在《秦雍城城郭形态与演变的新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置都雍城长达叁百多年之久,系秦国发展强盛之里程碑。城址系该遗址核心区,即当时秦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城郭之所在,体现秦国制度层面的文化内涵当在这一区域。历年考古材料显示出在自然环境因素制约下的秦雍城布局所具备的东周列国都城之典型性特征,证实该城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东向西、由结构单一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即由无城郭、河流与人工沟壕围成的城郭结构到夯墙大城圈形成的大城郭之发展过程。"悼公城雍"之后,随着雍城扩建和都市化进程发展,以及外来人群的进入,这种多元化文化架构所形成的新型社会氛围,为秦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推动了秦雍城时期社会变革和创新机制。(本文来源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期刊2015年00期)

韩瑛[4](2006)在《陕西韩城郭庄村形态结构演变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个别的民居研究到乡土聚落整体研究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研究方向。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我国现今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还停留在静态的横向研究阶段,对于乡土聚落的纵向的动态演变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研究。在今天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聚落实体自身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对于聚落的规划与设计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这样的现状,本论文对郭庄村的实体形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一定探讨。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本村落形态结构演变的深入调查,取得本村落形态演变和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揭示其自身形态演变与发展的规律。 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乡村聚落研究的过程及理论成果,并重点分析了类型学、混沌理论以及人之发生论等,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依据。本次论文是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乡镇形态演变理论研究”为理论基础。 论文对陕西韩城郭庄村的自然、人文以及社会背景进行了简要地回顾,特别是对郭庄村村落以及院落、建筑等深入调查,分析其成因。同时总结了韩城村落形态的特征与分类,并同郭庄村周边的村落进行了横向的比较研究。 然后,论文对郭庄村的村落形态、院落形态、建筑形态以及装饰形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与分析,并总结出不同时代郭庄村的实体形态分布特征以及郭庄村实体形态在演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通过上述对郭庄村实体形态演变的分析结果,论证了郭庄村实体形态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分别是:再生同化规律、变异同化规律、相互同化规律、遗传同化规律、认知同化规律和原型同化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论证了上述几种规律的存在。(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6-05-01)

韩建华[5](2002)在《秦咸阳城郭形态的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孝公十二年 (前 35 0年 ) ,“作咸阳 ,筑冀阙 ,秦都徙之”① 。咸阳不仅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都城 ,而且也是秦建立统一王朝以后的都城 ,历时 14 4年 ;还是公元前 3世纪的一个世界大都会。秦咸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于(本文来源于《文博》期刊2002年04期)

李自智[6](1997)在《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李自智东周列国的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周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筑城的一个高潮,当时列国纷纷大筑都城。由于各国都城所处自然环境及地理形势有所不同,其城郭形态呈现出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基本上相通的,那就是普遍都...(本文来源于《考古与文物》期刊1997年03期)

李自智[7](1996)在《秦都雍城了城郭形态及发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秦都雍城了城郭形态及发关问题李自智秦都雍城作为秦国早期的都城,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建都时间近300年之久。秦国长时期地在此经营,雍城遂成为当时一座颇具规模的大部会,经过对雍城遗址多年的勘察和发掘,获取了大量的考古...(本文来源于《考古与文物》期刊1996年02期)

城郭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许宏的《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一书于2016年5月出版,是系统阐述其"大都无城"观点的学术专着。"大都无城"即从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都邑二里头开始,到有内城外郭的曹魏邺北城之前,中国古代都邑一直是不设防、没有外郭城的。在这期间出现过少数有外郭城的情况,是由特殊的历史背景引起,并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许宏以城郭形态的视角梳理古都形态的历史变迁,以城市动态变化的方式来解读都城形制,由此来窥探历代都城形态变化中蕴含的或承上启下、或跨时代的继承,给我们理解中国古都带来了新的启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郭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徐昭峰.从城郛到城郭——以东周王城为例的都城城市形态演变观察[J].文物.2017

[2].蒋天颖.城郭形态视角下的都邑动态观察——评许宏《大都无城1—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J].文物春秋.2017

[3].田亚岐,王元,郁彩玲.秦雍城城郭形态与演变的新观察[J].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5

[4].韩瑛.陕西韩城郭庄村形态结构演变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5].韩建华.秦咸阳城郭形态的再探讨[J].文博.2002

[6].李自智.东周列国都城的城郭形态[J].考古与文物.1997

[7].李自智.秦都雍城了城郭形态及发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1996

标签:;  ;  ;  ;  

城郭形态论文-徐昭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