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点击:用互联网敲开作文的“门”

激情点击:用互联网敲开作文的“门”

敦煌市第三中学甘肃敦煌736200

摘要:写作教学的效果可直接检验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培养兴趣,提高作文水平,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把互联网和作文教学有效对接、融合,通过给学生“脱敏”、给学生“换脑”、引学生寻源、用例子给法等渐进化、系统化、动态化交互式的训练,形成作文的“场”,敲开作文的“门”。

关键词:脱敏换脑寻源

一提作文,学生、老师都头皮发麻,内心发怵,苦不堪言。写作文成了学生最害怕的作业,批作文成了语文老师最沉重的负担。作文教学中怕、难、假、大、空、差等突出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作文教学的普遍做法依然是老师命题,学生完成。从学生的写来看,整个过程是被动的、封闭的、单向的、静态的。写前无感发、无心动、无激情,乃无动于衷;写中无材料、无路径、无方法,是无米之炊;写后无读者、无响应、无价值,既无写好的理由也无写好的动力。每次都是“凑”字数“编”作文,“编”出来的作文当然是无病呻吟。从教师的教来看,多数教师本身无习作的习惯、无训练的系统、无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总之,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三无”派,这是造成学生作文绝大多数是次品,甚至是精神的“负产品”的根本原因。

但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模式的成功实践和应用,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可能。于是,我有了尝试“互联网+作文教学”的冲动,即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和力量,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营造独立、自由、开放、互动的写作环境与氛围,使作文教学变为主动的、流变的、交互的、动态的过程,把互联网技术和作文教学有效对接,形成作文的“场”,敲开作文的“门”。

第一步,“激情共聊”——给学生“脱敏”,解决“怕”的问题。就是要改变学生一提作文就过敏、就抵触、就为难的心境。学生普遍害怕动笔,但喜欢低头“点击”。那好,我们先把“写作文”变成“聊作文”,抛出一个话题,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信马由缰,海阔天空,作文的题目、观点看法、用词造句、故事情节、细节定格、思路方法、谋篇布局、立意主题,无所不谈。

如果无话可说,就点个赞,给个笑脸娃娃,送支鲜花,发个问号,只要手能“动”起来就好。

其实,“手”动的背后是“心”动,只要参与进来,点赞、送花、发图标看似简单,但都需要判断,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一段时间的随意“点击”,慢慢消除了大部分同学写作文的压力,火候差不多了,我便趁机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不难,就是激情点击。

那么“激情”何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情”找寻“百度”忙。电脑屏幕上飞快地跳出:“感觉或者感触只有‘动’起来,才能表现感情,作文就是感情的自然流淌。”“文缘情,情的本质是动的,在感而能动,故有‘感动’之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只有动之以情,情动起来,有心动,有感而发,才能借语而写成作文。”这样,就给“无动于衷”的学生点了第一把火:手“动”带动“心”动,“心”动必然带动“情”动,“情”一动,作文就成了自然的流淌,就成了心中的渴望。

第二步,达成“共识”——给学生“换脑”,解决“难”的问题。“为难”是因为要做“无米之炊”,也看不到作文的价值,感受不到创造的快乐。达成什么“共识”?就是必须确立三个意识:真话意识、发表意识、作品意识。我用PPT展示语文课程标准里的相关描述:“不要让学生的作文说假话、空话、套话。”

怎样理解?我们倒着读,意思就是说:现实中的学生作文到处都是空话、假话、套话。仔细打量,何尝不是。治病就得对症下药。

管建刚老师说:写作文,说真话,有三重境界。第一层,相对“假话”来讲,叫“真的”;第二层,叫“真切”,最好是童言无忌;第三层,叫“真诚”,真诚地说内心翻腾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什么都行,只要你讲真话。鼓励同学们建立自己的博客,每天记点日记,好朋友之间可以搭建网络“聊天室”,可以去写“放胆文”。我也开通了“悄悄话信箱”,通过讨论和引导,慢慢树立作文的真话意识;还可以关注每个教学对象,解决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

“写真话,抒真情”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分享、发表。作文写好之后即时上传,让全班同学来阅读、评论;推荐出来的优秀作文结集成册,当作下一级学生的学习范文,最好的推荐到校刊——《小荷》杂志发表;还可以推荐到正规刊物上发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有个“发表”的东西在前面诱惑、激励学生,写作就会有动力、有激情。发表会让一个人找到自信、找到尊严、得到认可,在分享、真情碰撞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由此,可以焕发一个人的写作热情和激情,激发作文的巨大潜能,这就像给每个学生装了一台作文的发动机。

作文很辛苦,然而当你把作文打造成作品,就会得到点赞、认可、肯定,所有的辛苦付出都会转化为成功的幸福。所以写作文就要有强烈的作品意识,追求“作品感”,要不断地把作文打磨成作品乃至经典作品。

第三步,“链接生活”——引学生寻源,解决“米”的问题。“米”从哪里来?概言之:从生活中感受,从阅读中汲取。

与日常生活超链接: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看,用心听,用心想,用心写,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次,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请他的朋友吃饭,菜上来了,果戈理却拿出一个本子照着桌上的菜单认认真真地抄起来。他的朋友叫他吃,他也不吃,直到抄完后才吃。朋友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抄菜单啊?”果戈理说:“我写的一篇小说中正好缺少一个菜单,而这份菜单就可以为我写作提供很好的材料。”果戈理的确是个有心人,他能够写出一些著名的作品,跟他从生活当中感受、积累写作的材料是分不开的。

与互联网超链接:浏览相关的网站,搜集、归纳、提取信息,建一个作文的情报站。与阅读超链接:通过大量阅读,做卡片、记笔记、索引识记,建一个作文的资料库。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要牢固树立指向写作的阅读意识,养成指向写作的阅读习惯。

第四步,依葫芦画瓢——用例子给法,解决“法”的问题。以课本为例,以学年为段,分别以“激情点击:集百花之粉酿自己的蜜,借别人的台唱自己的戏,采它山的石雕自己的玉”为专题,形成体系,教给学生写人、写事、写景的方法,培养作文的能力,此篇暂不论及。

借助互联网,能使学生有效脱敏、除难、得法,渐入作文的门,运用互联网强化学生的真话、发表、作品意识,并实现发表和展示之目标,形成作文的“场”,激发学生的“心”动和“情”动,促成学生的行动——“激情点击”。

标签:;  ;  ;  

激情点击:用互联网敲开作文的“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