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中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海绵城市中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上海城西城建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700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建设带来了具有战略性作用的发展模式,为了推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良好发展,市政机构在规划与建设城市当中,一定要重视雨水渗透、蓄积,科学进行规划,合理展开建设,真正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作用发挥出来,增强海绵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城市良好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占据重要位置,要将正确、科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明显的弹性与吸纳性是海绵独有的特征,而当设计城市具有海绵的独有特征时便被称之为海绵城市理念。具备海绵城市理念可提升城市的协调性。为提升排水和供水方面的弹性,就应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市政给排水的施工设计,以便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交通阻塞、供水紧缺等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和解决。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新型理念,在国际上,他被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见,海绵城市需要从雨水系统构建角度出发,城市被比作海绵,意在使城市具有如海绵一般的“弹性”,能够如海绵一般吸收、存蓄、渗透大量雨水,将吸收后的雨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与释放,实现科学的回收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指出,要提升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应从将留下有限的雨水这一角度出发,借助自然力量进行排水,构建自然式的雨水存积、渗透与净化。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与城市给排水系统之中,可有效提升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科学性,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高雨水利用率,同时,减少城市发生内涝的机率。

2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2.1给排水系统的相关设施不足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数量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也让原有的给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同时,老旧的排水管线的更换、维护也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难度。一些老旧的排水管线由于难以满足该区域的排水需求,常常出现返水、管路堵塞等现象,排水管线作为城市中的基础设施,设施的运行质量和工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运转水平。相关部门不能及时的做好设施的改建及增设,就难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2.2降雨产生的水资源利用率较差

水资源匮乏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主要特点,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业发展,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降雨可以为城市带来大量水资源,但是目前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对降雨产生的水资源利用能力较低,严重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时,必须重视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加入相应的水资源储备设施,提升城市的蓄水能力,不仅可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3.1在市政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发展当中水是必须进行考虑的一种因素,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与人们生活当中,不能缺乏水资源的应用。因而,一定要做好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灵活使用海绵城市理念,优化城市给水系统,充分将其的功能发挥出来,进而满足现实需要。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中,要坚持节能,设计存在严重水资源浪费的环节,灵活展开创新,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比如灵活使用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资源在多个环节当中的应用效率,实现最大化资源的利用。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方的地形地貌不一样,造成现如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以,不同城市设计给水系统当中,要先预测总的用水量,并且通过合理的方法分析实际的预算结果,把水资源分布当做基础,建立起完善的给水系统,发挥出给水系统的功能,充分应用资源。然后,明确城市的地形,做好水资源储备工作,加强对用水量大的地方展开管理,比如尽量将用水量较大的时间段安排在丰水期,确保水量合理供应。加强应用自然水资源,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水资源供给结合起来,转变传统供水理念,将水资源供给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2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3.2.1绿化衔接设计

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当中绿化带属于较为重要的设施,可以发挥出分引流的作用,可是若不能把绿化带与雨水衔接起来,那么其应用效果会受到影响。以往的绿化带设计过程中,设计形式较为固定,将雨水排放点定在江以及湖等水体中,极少出现绿化带衔接的设计形式,所以如果排水需求较高,水体容纳量不够,那么会造成路面积水。可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先要按照不同绿化带形式,选择衔接模式,在存在较大排水需求量的地方,采用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其与绿化中心衔接起来,从而利用绿化中心植物的吸收能力,将累积的雨水消耗,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在排水需求量低的地方,可以直接把雨水排入到江、湖当中。

3.2.2车行道和人行道设计

国内设计传统型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铺装过程中,通常采用非透水性或者是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因此遇到降水量较大的季节,路面容易出现湿滑现象,影响人们正常出行的同时,还阻碍了水分的下渗,导致城市的温度上升。若是在设计车行道、人行道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则建设路面时便会选择透水铺装路面。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可使路面上的积水顺畅渗入至地下,对市政路面的湿度与温度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这样一来,在调节市政环境、补充地下水的同时还可从一定程度降低积水对路面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在设计车行道的过程中,用于路面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促进积水下渗。而为保护地基不受雨水、污水破坏,下层、基础位置所使用的材料是不透水性材料,从而使积水按照之前设计的斜坡流入检查井或者是绿化带中。

3.2.3下沉式绿地设计

结合道路横断面情况,将绿化带设计为下沉式绿地,目的是收集、滞留路基外侧以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汇水。下沉式绿地一般低于道路路面200~300mm,以形成蓄水层,具体尺寸应根据汇水量、选用材料渗透系数、土壤渗透系数确定。道路横断面应配合下沉式绿地,有利于收集区域汇水。在下沉式绿地内设置溢流口,防止在暴雨天气雨水发生溢流。溢流口一般高于下沉式绿地100~200mm。雨水经过下沉式绿地时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经过层层净化后,进入土壤补充地下水。超量雨水将通过溢流口,溢流至横向雨水管,进而流向人工湿地。利用人工湿地对雨水进行调蓄。避免出现未经净化的雨水直接流入周边水体,发生水污染的情况。

结束语

随着我国各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用水量及排水量也显著提升,这对城市给排水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排水能力不足也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缓解排水压力,在进行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时,应该加入海绵城市这一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升城市对水资源的消化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琳.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339.

[2]周奇东.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72.

[3]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4]芦学博.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65.

标签:;  ;  ;  

海绵城市中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