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憾家庭中成长个体心理问题探讨

缺憾家庭中成长个体心理问题探讨

关键词:家庭心理发展早期经验个性心理成长困难社会化关系Inthedisappointmentfamilygrowstheinpidualpsychologyquestiondiscussion

CuiHongyan

Abstract:Thefamilyisthesociallifemostcellule,alsoistheinpidualbodyandminddevelopmentinitialenvironment,notonlyactuallythefamilyregardingtheinpidualpsychologyinfluenceisintheyoungpeoplestage,iscancontinuethelife.Inthefamilysystemappearsthequestionisextremelycomplex.Thisarticlehadtheproblemonthedisappointmentfamilygrowthinpidualpsychologydevelopmenttocarryontheinquisition,usedthemethodofinspection,carriedontheanalysisdiscussiontoseveralcases,andgrewtheinpidualpsychologydevelopmenttothedisappointmentfamilyintoproposetheview.Discoveredinthefamilysystemsomeextremelymakethepsychologicaldevelopmentfactorwhichonepaysattention,inordertocausethepeopletopayattention.Andovercomesgrowsthedisadvantagefactortocausetheinpidualtogrowhealthily.

Keywords:FamilyPsychologydevelopmentEarlytimeexperienceInpidualitypsychologyGrowthdifficultSocializationRelations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28-03

1.前言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全人身心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这种影响是十分长久而深远的,并且往往是不易引起当事人及家庭成员的重视。这是因为一方面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上,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及青春期都是无力对事物做出应有判断和控制。同时在个体身心发展不健全情况下,也不会有足够知识对事物有更为准确的把握,当各种心理问题产生时,日后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无论当事人及家庭成员都在当时没有想到,再者,生命历程是个不可逆过程。成长错过应有的时机,是十分可惜,并给生命全程发展带来困难。

因此,当个体成长中家庭系统中种种因素对于个体的心理形成及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家庭功能不健全,使个体心理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给个体的社会生活,工作及家庭生活都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及破坏性,本文对几例较高学历,相对智力发展较好的个体进行了追踪,具体案例如下:

2.个案举例

2.1被试A,男性,38岁,医科大学毕业,智商较高。观察并发现其人格发展上有许多与其学历背景不相符情况,如在在处理人际关系显出的偏差极显示出攻击倾向,反判情绪导致他在婚姻关系上也显出许多问题,最终导致离婚并且他个人生涯发展导致障碍其实都与他个性心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这种微观的不易发现的影响,其实十分巨大的。他本应有更多发展机会,因性格心理因素使他在智力及某些地方没有得到发挥,这样就带给他更多平衡其实种不平衡,是因他个性心理发展不健全引发,而他又是个很聪明的人,因此对于这种性格上带来的影响反应又是很敏感,若不得到极时调控,会引发心理疾病。

2.2被试B,女性,33岁,药剂师,父亲受公伤,因此从小在乡下姥姥家长大,十几岁才与父母共同生活。她表现为怯懦、猜疑、自卑,结婚一年后就离婚,再婚处境也不够好,长期情绪不良导致她生理上也出现这个年龄不该出现的多种疾病,同时对她造成极严重的问题,因她曾有过自杀倾向。在同龄人中她也属智力发展良好学业水平较高类。但却因她人格上的破损,伤害导致这么多不良后果,这一切其实都与她成长的家庭有着极为重大关系。

2.3被试C,男性,34岁,理工科大学毕业。父母早逝,在比较孤独环境中成长,学业优秀,无一般不良嗜好。却是与人相处适应不良,不能与人建立正常关系。当他离婚,人们都很惊异他这么优秀青年,怎么会离婚,其实深入观察了解其实并非是他妻子的问题,造成如此后果。看到两个好人在一起结局却是那么令人伤心,其实或许是人们认为很微小的问题而导致。因此健康的人格十分重要,也是我特别感叹那么多高智商人才没有得到他应有潜能发挥,其实这也是十分可惜人力资源的浪费,他本该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发展机会,结果发现学历、技能、头脑都没有他聪明的人却比他还有机会发展。我想,这些不良后果背后虽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他的个性心理在此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重大因素。

3.理论分析

3.1理论。就上面的案例,可以依据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的理论分析。

艾里克森认为个人在生长过程中,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他提出“人的八个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实现。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这个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对于个体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为游戏期,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自我秩序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艾里克森认为,从未来在社会中能取得工作、经济上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艾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实现。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3.2分析:根据精神分析学说对上述案例进行如下分析。

3.2.1从被试A与人交往中表现出种种在个性倾向、人格心理特征中各种问题,如攻击性倾向、逆反等等使他心理不健康的品质,一系列情绪及心理表现的异常实质上与他早期经验及在青少年时期发展的不良引起,他从小生长在一个父母极为不和、经常冲突的环境中,处在一种动荡不安、母亲被批斗、父亲情绪不稳定特别缺少安全的情况下长大,其实在他学习成绩良好的背后,人们不易发现他内心的种种矛盾冲突及心理发展的不健康,他的聪明也使他更处于强烈自尊及自卑的交战之中,外显的表现,会给人一种与他经历年龄不够相符的感受,这也是因为他成长任务缺失而引起,比如在早期受到的排斥,带给他那种因他学历而为人所没有察觉的自卑,以及他种种令人不可理解的表现,其实他一直是想充分表现自己,是本应在学前期就该建立并体现的成就感,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从正常形式上没有使他得到满足,因而以一种特异的方式表现出。同时,父母的不良示范也给他负面影响,同一感没有得到整合的发展,自我得不到合理的表达,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出现逆反行为,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积极的非顺从性是有一定建设性的,是由个体发动的对自身和环境的超越,可以发展成为健康的独立性。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往往体会到同一性危机,这一危机的解决将使其达到更高程度的自我发展。也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一个过程。而被试A,在整个同一性建立时期缺失并扭曲,使这一时期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没有完成,带着这种发展的缺憾走入成年早期。成年早期是建立亲密以避免孤独的时期,这一时期对能否满意进入社会有十分重大意义。这时,他比其他个体更多在以往发已阶段的缺失而更希望建立亲密感。同时他的妻子,这时也同样的需要建立这种关系,但是他在婚姻关系中的表现却是令她妻子无法接受的,如同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要面对一个常常对她逆反及表现的大男孩,而她需要成长的是一种亲密感,被接纳、被欣赏、被关注,而他过渡自我关注。自我表现作为一个母亲,对于应付成长中青少年问题也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更何况一个初为人妻的女孩,同时,又都是爱面子,也没有合适的沟通咨询渠道,最后解决的方式只有是离婚。其实,离婚并不是问题得到了解决,若不从内心得到根治,很可能会转移到以后面对的问题上,好在,目前这种状况被试A已有所认识,但已造成很惨重的代价,无论给他们夫妻双方还是孩子造成心理上难以愈合的伤口,大概当经历了种种过程之后才会体会到那种影响力虽潜在,但却是十分巨大。因此也看见了解心理发展并有高度心理健康意识是十分重要。同时,也看见我们国家目前是十分需要心理学专家的指导、这样,会使一些心理问题在不太严重的时候得到预防,心理保健其实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3.2.2被试B则表现为太易受伤的个性,怯懦、自我退缩。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她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从小父母对他不关心、不重视,使她在成长初期就心理发展不良,如亲密感没有被建立,缺乏父母的爱而没有安全感,及对他人的缺乏信任,同时,她也表现极为自卑,使她的意志没有被得到成全。她总感到自己不重要,同时,影响她主动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应有的动作发展也不够良好。在青春期其他孩子常见的是逆反过渡,而她则表现为是被压过度,不仅没有个性成长中合理的表达,而是被压抑的负面表现,有些自虐倾向。其实当这种倾向表现出是不断在人际关系中进步强化,而使这种情形被固着在她个性中,她的自尊被剥夺,其实自尊被剥夺,会使她对自身价值感意义都会受到严重摧毁,她的需要被人忽视得不到满足,认识倾向没有回应,信念没有着落,而信念是从事活动的精神支柱,是人对事物确信的看法,信念的动摇与瓦解,可能造成人的精神崩溃。

而她的信念是无指向的,在此基础上她的世界观作为个性与行为最高的调节作用在她身上已失去功用。这种种个性倾向性的问题,及事物带给她的情绪感受冲击着她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因素对个体身心健康与疾病作用主要是通过情绪而发挥作用。难怪她情绪很坏,这种无法控制的情绪给他带来许多成长中困难,如在青春期心理上同一性建立上出现严重问题,同一性的确立能更好的整合自我,而她则同一性混乱,不仅自我没有得到应有发展,而是更负面被破损。

同样与被试A一样,缺少关怀的被试B急需跨入成年期的亲密关系的建立,但她同样在婚姻关系中不能承担应有的心理品质,她种种消极的个性,负面的情绪,都是导致她在与人相处时无所适从,表现为焦虑、暴躁、无助、不信任他人、无用感其实这些都表明她需要重建人际关系,而在她成立的这个小家庭中,双方对于婚姻要成长和学习的东西还没有弄清,就要面对一系列的适应,而她的原有的个性无法适应,而更加不安,在这种社会性发展不良。自我同一性混乱,无价值感的情形中她整个人处于闭锁。同时,她草率的选择了离婚,使她处境更不好,因为离婚又带给她无形压力和困难,使她身心受挫,而再婚的对象也是一个离了婚的人,他同样有许多个性及人格上的破损,两个都需医治的人,他们之间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冲突,使人感到两个善良的“好人”在自相残杀。其实他们真是不得已,最难走出的其实是心路,而回想一路走过的心路历程,她的不幸正是本应带给她祝福的家庭而引发的。不仅在生活中表现如此,而且在她生涯发展中受到了限制,很善良一个人,得不到更多发展。其实哪个上司也不愿看到一个整天忧愁痛苦的人,一个报怨的人。而她真是痛苦太深才造成她如此的反应,的确是今日的我是由昨日造成。当然,现在说是谁的责任对她意义不大,但从中看见早期被关怀被尊重对于形成良好、稳定、健康的个性是十分重要。因此,无论在成长层面及心理医治层面,家庭系统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案例中,目前正在进行阶段,希望进一步对她目前给予帮助。

3.2.3被试C。表现出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与人相处,过度自我保护,有时表现为对他人的拒绝。使她无法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样表现在工作关系及婚姻上。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也是因早期经验,在建立被关怀爱等关系中没有相应学习,以及在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表现退缩,而导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同时,他的自尊没有得到建立和满足。他矛盾的心理采取一种回避。比如回避正常的社交,使他人不能了解他,与他人的互动成为阻碍。同样,在他婚姻关系上他也不能有正确的把握,传递给对方的是不良情绪感受,比较负面,或是特别压抑的心理而表达出不合理的情绪,造成情感伤害。其实他与他的妻子人品也很好,但他们友好的离婚,其实我感到他们离婚实际给双方及孩子都造成新的伤害。而他再婚的对象是一个知识较低女性,其实他是比较自卑,如果他能克服心理障碍,会得到更多帮助,他的婚姻也不必造成这么大破坏性。这种伤害目前正持续在他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没有父爱,个性发展是不健全,同时又是个单亲情绪不佳的母亲照管,令人同情。其实当与他们交谈中,感到他们若料到离婚这样的处境,他们不会如此去作,就如人们往往认识到心理因素的重要,是在事情已无法挽回,并成为教训。但愿人们多接受一些指导,而少得到一些教训,因为生命是如此短暂。尽量不要去作不好的尝试,我想人是试不起的,因此,人们当关注心理问题,使心灵之花绽放的更加美丽。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关怀、和平,给这个痛苦世界多一点欢笑,擦去人们心灵中尘埃,点一盏心灯照自己和他人。

其实被试C有很好的职业背景,在他的技术领域中他本该得到更好发展,他的婚姻生活也不该那么低调。这一切的造成,是因他在与人建立关系上发展不良,同一感建立不好。与他们出生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有直接关系。

4.结论及意见

4.1结论。通过典型案例及观察、访谈发现:

4.1.1家庭系统中对人的个性影响是十分巨大,特别是早期经验一直持续影响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

4.1.2被关怀及自信心,自我同一感及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影响一生的,会带给个体在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或消极的适应并影响人的生涯发展。

4.1.3作为原生家庭应当关注个体成长并在其成长的每个阶段中,要有目的完成相应的心理任务,以免给个体后续发展带来困难。

4.1.4从研究表明原生家庭的缺憾,会导致个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

4.1.5离婚现象与早期心理发展不良出现高相关。

4.1.6家庭系统中,父母子女间互动不良好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

4.1.7个性心理形成、发生、发展是有其原因、条件和过程的。

4.2意见。

4.2.1言教身教。作为家长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心理,以最好强化方式使孩子在相应发展阶段,需要得到合理方式满足;

4.2.2从多方面、多维度去认识事物;

4.2.3不要自我闭锁、自我中心,而以客观的态度发展适当的自我观;

4.2.4放弃偏执的想法,学习适应环境能力;

4.2.5建立明确的世界观,对于事物有更多的确信把握建立稳定感;

4.2.6建立正确的正常的心理控制不良情绪;

4.2.7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观;

4.2.8培养健全的人格;

4.2.9减少过去负面经历结果的影响;

4.2.10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3问题解决方式。

4.3.1进行家庭治疗:让家中成员来帮助他达成成长任务,用暗示、鼓励;

4.3.2团体关怀:非正式团体互动;

4.3.3公益活动:如探访孤独老人,孤儿院;

4.3.4积极参与:参与积极活动,促进自我评价及认同感、价值感;

4.3.5朋友圈:扩大朋友圈,减少孤独感,以使问题更好解决;

4.3.6更新观念:积极拓展视野,不断更新观念;

4.3.7积极思维:培养积极思维,克服负面情绪;

4.3.8认知能力:不断发展自我的认知能力(本文没有从认知角度探讨,并不是说明认积不重要);

4.3.9成长发展:关注自身并帮助他人成长,调整自身不良心理影响;

4.3.10接受意见:听取专家的见议。

总之,家庭是个性发生、成长的摇篮,为了使个体在生命全程发展正常、健康,我们必须留意家中这个最重要又最易被忽视的地方,使个体身心得到正常照顾、培植,使生命之树常青,使个体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克服成长中种种不利因素和困难,使生命状态更加完善。但愿每个个体有着幸福快乐健康的童年,活泼、聪明、积极的青少年,灿烂而果实累累的成年,并在迈向老年时,能回顾一生生命历程时,内心充满幸福和智慧。

我们将为此而努力工作。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

[2]王道之主编.《心理医生》

标签:;  ;  ;  

缺憾家庭中成长个体心理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