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射线微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线,活性,氧化酶,天门冬,树脂,多孔,葡萄糖。
一射线微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添,汪宝珍,杨怡,李永刚,张学敏[1](2015)在《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小区域内(直径在0.1μm范围内)进行成分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其特点是在不破坏样品活性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对生物医学样品细胞内感兴趣的区域或具体细胞器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化学元素成分分析。该项技术方法复杂,难度大,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困难更多。如生物样品主要元素为C、N、O、H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期刊2015-07-01)
马晓莉,姚子华,高远[2](2006)在《多孔壳聚糖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对壳聚糖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进行定位分析。筛选出能捕捉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活性部位的捕捉剂Ce(NO3)3,以葡萄糖作为底物,在Tris-HC l缓冲溶液中,底物经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产生葡萄糖酸和H2O2,后者和捕捉剂反应生成氧化氢氧化铈(Ce(OH)2OOH)沉淀,沉积在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Ce(NO3)3可用做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捕捉剂,并得到了活性定位的最佳实验条件,多孔壳聚糖膜孔隙率高,表面积大,载酶量高,葡萄糖氧化酶均匀分布在膜孔内外。(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李彤,姚子华,仇满德,安伟,史大刚[3](2005)在《酶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对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包埋于普鲁士蓝修饰玻碳电极上的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以Ce(NO3)3为捕捉剂,底物葡萄糖经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产生过氧化氢,后者与捕捉剂反应生成沉淀于酶的活性部位。从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酶电极表面固定化酶的分布均匀,且保存较高的酶活,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酶电极的性能与酶电极表面酶活分布的关系。此法制备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稳定性,这与电化学测试结果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5年07期)
马晓莉,姚子华[4](2005)在《多孔壳聚糖膜固定化脲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致孔剂,制备多孔壳聚糖膜,用作固定化脲酶的载体.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对其活性进行了定位分析:以BaCl2为捕捉剂,在Tris_HCl缓冲溶液中,底物尿素经固定化脲酶催化水解产生NH3和CO2,后者和捕捉剂反应生成BaCO3,沉积在固定化脲酶的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BaCl2可用作固定化脲酶活性定位的捕捉剂;多孔壳聚糖膜通透性好、比表面积大、载酶量高,脲酶均匀分布在膜的外表面和膜内的孔隙中.(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马晓莉,姚子华[5](2005)在《壳聚糖固定化脲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 ,对壳聚糖固定化脲酶活性进行了定位分析。筛选出了能捕捉固定化脲酶活性部位的捕捉剂BaCl2 ,以尿素作为底物 ,在Tris HCl缓冲溶液中 ,底物经固定化脲酶催化产生NH3 和CO2 ,后者和捕捉剂反应生成BaCO3 沉淀 ,沉积在固定化脲酶的催化活性部位 ,借此确定其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BaCl2 可用做固定化脲酶活性定位的捕捉剂。同时得到了壳聚糖固定化脲酶活性定位的最佳实验条件。(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5年03期)
丁良,姚子华[6](2004)在《固定化酶微观活性定位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 ,对共价法得到的固定化L 天门冬酰胺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L 天门冬酰胺作为底物 ,MgCl2 作为捕捉剂 ,底物经L 天门冬酰胺酶催化分解产生氨 ,后者和捕捉剂反应产生沉淀 ,可以确定固定化L 天门冬酰胺酶的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 :大孔树脂载体 ,酶活较高 ,活性L 天门冬酰胺酶分布较均匀。并得到了固定化L 天门冬酰胺酶的活性定位的最佳条件。并对不同结构载体固定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4年09期)
丁良,姚子华,李彤,仇满德[7](2003)在《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 言固定化L 天门冬酰胺酶的研究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共价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载体与酶之间形成共价键而将酶固定于载体上 ,这样可防止酶的脱落 ,故而起到了催化作用。对固定化L 天门冬酰胺酶进行活性定位的研究 ,将有助于L 天门冬酰胺(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3年10期)
杨蓉西,王娟,李永良,周云龙[8](2003)在《白皮松针叶元素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白皮松 (P .bungeanaZucc .ExEndl.)一至四年生针叶分别从尖端、中部和基部截取小段 ,用扫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测定各段的表皮、下皮层、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的元素组成和平均质量分数 ( w) ,结果发现 ,针叶中不同年份 ,不同部位、不同微区的元素组成及其 w是有差异的 :一至四年生的白皮松针叶中可测得的元素种类分别为 10 ,8,9,11种 ;尖端、中部、基部的元素组成相同 ,但 w有差异 ,各段K ,Ca的 w都较高 ;分析各个微区 ,在表皮 ,Ca ,Si,P ,S的 w较高 ,下皮层中K的 w大幅度提高 ,Mg的 w在叶肉组织中有明显增加 ;在维管组织中 ,除K ,Ca外其他元素的 w均低于 10 % ,但Fe ,Cu的 w明显升高 .这些变化与各元素的生理作用有关 .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白皮松针叶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丁良,姚子华[9](2003)在《固定化脂肪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 X射线微区分析的方法 ,对吸附交联法得到的固定化脂肪酶的微观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合成出的大孔吸附树脂为固定化酶载体 ,酶活较高 ,活性脂肪酶分布较均匀。并得到了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定位的最佳条件。(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丁良,姚子华,李彤,仇满德[10](2003)在《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对共价法得到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Na-苯甲酰-L-精氨酰胺盐酸盐作为底物,FeCl_3作为捕捉剂,底物经木瓜蛋白酶催化分解产生L-精氨酸及氨,后者和捕捉剂反应产生沉淀,可以确定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以大孔结构吸附树脂为固定化酶载体,酶活较高,木瓜蛋白酶分布较均匀。并得到了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性定位的最佳条件。并对不同结构载体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3年02期)
一射线微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对壳聚糖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进行定位分析。筛选出能捕捉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活性部位的捕捉剂Ce(NO3)3,以葡萄糖作为底物,在Tris-HC l缓冲溶液中,底物经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产生葡萄糖酸和H2O2,后者和捕捉剂反应生成氧化氢氧化铈(Ce(OH)2OOH)沉淀,沉积在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结果表明:Ce(NO3)3可用做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捕捉剂,并得到了活性定位的最佳实验条件,多孔壳聚糖膜孔隙率高,表面积大,载酶量高,葡萄糖氧化酶均匀分布在膜孔内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射线微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德添,汪宝珍,杨怡,李永刚,张学敏.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2015
[2].马晓莉,姚子华,高远.多孔壳聚糖膜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6
[3].李彤,姚子华,仇满德,安伟,史大刚.酶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
[4].马晓莉,姚子华.多孔壳聚糖膜固定化脲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5].马晓莉,姚子华.壳聚糖固定化脲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
[6].丁良,姚子华.固定化酶微观活性定位的X射线微区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
[7].丁良,姚子华,李彤,仇满德.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分析化学.2003
[8].杨蓉西,王娟,李永良,周云龙.白皮松针叶元素的X射线微区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9].丁良,姚子华.固定化脂肪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03
[10].丁良,姚子华,李彤,仇满德.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性的X-射线微区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