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作用下沉管沉放系统的耦合动力响应研究

波浪作用下沉管沉放系统的耦合动力响应研究

论文摘要

海上大型沉管的沉放是施工中最为关键且危险的环节,恶劣的海洋环境可能会诱发沉管的剧烈响应而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故海洋动力环境下沉管沉放系统的动力响应问题成为此类工程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另一方面,沉管沉放系统为多浮体耦合系统,多浮体水动力耦合响应问题在理论上也颇具挑战性。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针对海上沉管沉放等待和沉放实施两个阶段具有理论与工程应用双重意义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在沉放等待阶段(沉管-沉放驳刚接为单浮体系泊系统),重点研究了波浪作用下系统的动力响应规律和系泊方式选择问题;在沉放阶段(沉管-沉放驳由沉放吊缆柔性连接为多浮体系泊系统),重点研究不同沉放深度、负浮力和波浪条件下系统的耦合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并将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分析相结合,对系统的耦合动力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沉放等待阶段,受波浪平均漂移力影响,系泊浮体的水平平均位移在T<Troll时十分显著,可导致沉管+沉放驳系统在系泊等待的窗口周期时的系泊缆绳张力达到较大周期(T=2Troll)时的水平。在工程实际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同时,甲板上浪会引起沉管-沉放驳系统的垂向平均位移量的增大,T=Troll时下沉位移量突出,这会增高管节撞击海底等工程风险。2)沉放阶段,沉管-沉放驳系统的运动响应和动力响应的频域特征主要取决于系统耦合响应模态和入射波浪谱特征。系统耦合响应模态的固有频率与运动响应和动力响应的峰值频域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3)各响应模态中,系统耦合横摇共振的影响(即“横摇共振效应”)最为突出,该效应同时影响了系统的时、频域运动和动力响应。横摇共振效应在D/Dmax=0.80时最为显著:Tp=TRoll时沉管横摇和相对横摇可达Tp=1.25TRoll时的1.8倍,沉管纵摇可达1.6倍,吊缆张力可达1.2倍。此外,Tp=TRoll时沉管边角下沉量最大,撞击海底的风险最大。为规避横摇共振效应的影响,建议沉放作业时入射波浪周期小于D/Dmax=0时的系统耦合横摇的固有周期(Tp<TRoll(D/Dmax=0)),本试验系统中即Tp≤7s。4)沉管近底(沉深DD/max≥0.88)时,沉管的纵移、纵摇和回转三个运动分量会发生显著增大现象,即存在“近底效应”。D/Dmax=0.88时沉管回转可达D/Dmax=0.80时的5.1倍,沉管纵移可达3.0倍,沉管纵摇1.7倍。近底效应与入射波浪周期有关,建议定位准备时作业波浪周期小于D/Dmax=0.88时的系统耦合横摇的固有周期的0.5倍(Tp/TRoll(D/Dmax=0.88)<0.5),本试验系统中为Tp≤7s。5)沉放阶段,沉管和沉放驳之间的相对升沉和相对横摇变化分别是决定吊缆张力大小和总张力的分配的最直接因素:相对升沉控制了四根吊缆张力的总张力,而相对横摇决定了四根吊缆张力的同步离散度(张力分配)。相对沉放深度较小(D/Dmax=0.04)时,相对升沉对吊缆张力最大值起主要作用,而随沉放深度增大(D/Dmax=0.40~0.88),相对横摇对吊缆张力最大值的贡献更为突出。6)沉放初期的注水阶段,消除干舷(D=0m,η=0.0%)时,沉管几近失重状态,是整个系统的最不利时刻。此时,受沉管管节的甲板上水的影响,系统的相对升沉和相对横摇幅值突出,浮体间相互作用剧烈,极易引起吊缆的频繁松弛和突增。7)负浮力有正负双面效应,其正面效应在于可抑制系统横摇共振响应,特别是减小沉管和沉放驳之间相对运动及水平和垂向平均位移的幅度;负面效应在于增大了吊缆的初始张力水平。负浮力选择原则应在系统运动响应稳定性和吊缆绝对张力水平间取得平衡,试验认为获取该平衡的相对负浮力区间为1.3%~1.5%。8)沉放阶段,沉管-沉放驳系统的吊缆和系泊缆绳张力存在最不利沉放深度:中等沉放深度(试验中D/Dmax=0.40)对吊缆张力而言是最不利沉放深度;最小沉深(试验中D/Dmax=0.04)是沉管上系泊张力最不利沉深;近底沉深(试验中D/Dmax=0.88)是沉放驳上的系泊张力最不利沉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沉管隧道的应用概况及关键水动力问题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单浮体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概况
  •     1.3.2 多浮体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概况
  •     1.3.3 沉管沉放系统的动力响应问题研究概况
  •     1.3.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2 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   2.1 模拟对象及其主要参数
  •   2.2 试验设备和模型制作
  •     2.2.1 相似准则
  •     2.2.2 造波系统
  •     2.2.3 试验量测仪器
  •     2.2.4 模型比尺
  •     2.2.5 模型制作
  •   2.3 试验内容和试验组别
  •     2.3.1 动力要素模拟试验
  •     2.3.2 系泊浮体的动力参数测试试验
  •     2.3.3 系泊浮体动力响应试验(沉放等待阶段)
  •     2.3.4 多浮体耦合动力响应试验(沉放阶段)
  •   2.4 试验方法
  •     2.4.1 试验波浪的模拟
  •     2.4.2 静水衰减和系泊浮体动力响应试验方法
  •     2.4.3 系泊等待阶段合理系泊方式探究试验方法
  •     2.4.4 沉放阶段沉管沉放系统的耦合响应试验方法
  •   2.5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2.6 本章总结
  • 3 沉放等待阶段系泊浮体的动力响应研究
  •   3.1 系泊浮体的固有周期和等效阻尼
  •   3.2 系泊浮体的RAO响应算子
  •     3.2.1 运动响应的RAO
  •     3.2.2 系泊缆力的RAO
  •   3.3 系泊浮体动力响应的时、频域特性
  •     3.3.1 系泊浮体动力响应的时域特征
  •     3.3.2 系泊浮体动力响应的频域特征
  •   3.4 系泊浮体水平和垂向平均位移及其工程意义
  •     3.4.1 水平平均位移的变化规律
  •     3.4.2 垂向平均位移的变化规律
  •     3.4.3 水平平均位移对系泊缆力的影响
  •   3.5 特定地形条件下沉管-浮驳系统合理系泊方式的探究
  •     3.5.1 缆绳长度和数量的影响
  •     3.5.2 系泊缆绳初张力的影响
  •     3.5.3 两侧缆绳张角变化的影响
  •   3.6 本章总结
  • 4 沉放阶段沉管-沉放驳系统的耦合运动响应研究
  •   4.1 运动响应模态的数值计算及分析
  •     4.1.1 运动响应耦合模态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2 运动响应耦合模态固有频率和特征向量计算结果
  •     4.1.3 运动响应模态的数值计算结果可靠性检验
  •   4.2 耦合运动响应基本特征
  •     4.2.1 沉管和沉放驳运动的时、频域特性
  •     4.2.2 沉管和沉放驳间相对运动的时、频域特征
  •   4.3 系统响应模态对运动响应频域特征影响
  •   4.4 负浮力和波浪要素对运动响应的联合影响
  •     4.4.1 谱峰周期和负浮力对运动响应的联合影响
  •     4.4.2 有效波高和负浮力对运动响应的联合影响
  •   4.5 沉放深度和谱峰周期对运动响应的联合影响
  •   4.6 系统模态时域效应
  •     4.6.1 横摇共振效应
  •     4.6.2 双沉放驳的反相位纵摇模态的时域效应
  •   4.7 沉管近底效应及触底风险分析
  •     4.7.1 沉管的近底效应
  •     4.7.2 沉管的触底风险分析
  •   4.8 本章总结
  • 5 沉放阶段吊缆和系泊缆张力研究
  •   5.1 吊缆和系泊缆张力的历时变化特性
  •     5.1.1 吊缆张力的历时过程
  •     5.1.2 系泊张力的历时过程
  •   5.2 系统响应模态和波浪周期对吊缆和系泊缆张力频域响应的影响
  •     5.2.1 系统耦合模态和波浪周期对吊缆张力谱的联合影响
  •     5.2.2 系统耦合模态和波浪周期对系泊缆张力谱的联合影响
  •   5.3 负浮力和波浪要素对吊缆张力和系泊缆力的联合影响
  •     5.3.1 谱峰周期和负浮力对吊缆力的联合影响
  •     5.3.2 有效波高和负浮力对吊缆力的联合影响
  •     5.3.3 谱峰周期和负浮力对系泊缆力的联合影响
  •     5.3.4 有效波高和负浮力对系泊缆力的联合影响
  •     5.3.5 负浮力的选择
  •   5.4 沉放深度和谱峰周期对吊缆张力的联合影响
  •     5.4.1 沉放深度和谱峰周期对单根吊缆张力的联合影响
  •     5.4.2 沉放深度和谱峰周期对吊缆总张力的联合影响
  •     5.4.3 沉放深度和谱峰周期对吊缆张力均衡性的联合影响
  •   5.5 沉放深度和谱峰周期对系泊缆绳张力的联合影响分析
  •   5.6 本章总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特别致谢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宋悦

    导师: 张宁川,黄国兴

    关键词: 沉管沉放驳系统,沉放阶段,波浪作用,动力响应,耦合作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分类号: P75

    总页数: 247

    文件大小: 24822K

    下载量: 15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波浪作用下沉管沉放系统的耦合动力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