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
于生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造福人民。十七大报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终极价值就是实现、增进和保障人民的普遍幸福,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充分的自由。本文以青海省统计局2012年对人民群众幸福感专题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公民幸福感的价值考量和幸福感的心理指向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青海省城镇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公民幸福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一、公民幸福感的价值考量
专题调查主要包括居民总体幸福感程度和个人发展、生活质量、精神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公平、政府服务、生态环境、健康及对未来生活信心共十个方面的问题,涉及指标32个。公民幸福感的价值考量,主要是依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作为具体的社会实践目标而存在,具有操作性,为政府及社会提供参照体系。
1.家庭收入与幸福感成正相关。
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是提高公民幸福感的必经之路。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省城乡居民各收入段幸福指数中,家庭月收入在4000—6000元的居民感到幸福的达97.6%,其中很幸福的占37.8%,比较幸福的占31.7%,基本幸福的占28.1%,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居民感到幸福的占81.8%,其中很幸福的占21.5%,比较幸福的占25.8%,基本幸福的占34.5%。从数据看出,收入越低的居民中,在选择“幸福”的三个相关选项中,选择很幸福、比较幸福、基本幸福的比例是递增的。在中间递减的收入段中情况也是如此。数据表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是使人感到幸福的第一要素。这也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需要的五个层次中即马斯洛金字塔最底层是生理需要吻合。在其他有关经济收入与幸福感高低程度的研究中,很少有与此相反的结论,这就表明经济收入是满足人第一需要的前提,和幸福感是正相关关系。
2.不平等一定导致幸福感下降。
社会不平等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因素,如医疗、教育、就业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对就业情况不满意的人数占54.1%。目前社会中缺乏就业安全的保障,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无法通过个人力量而改变的不公平情况。就业作为人生存的第一保障,往往由于某些特殊阶层的干预或者通过非正当程序而受到干扰,同时,贫富差距使得某些制度缺乏公信力和透明度,在公众心理造成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社会中的人因此而产生了危机意识,无法形成最基本的价值观和信仰。对个人的财产、地位的极端保护甚至是扭曲保护使个体产生了自私心理,渴望暴富、仇富、不理智地骂党骂政府成为了社会主流和人们主要的心理诉求,久而久之,对生活满意度的降低侵蚀着社会根基和凝聚力,冲击着社会最根本的文化传统,对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发起了挑战。
3.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影响公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社会贫富差的加剧,种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以及由于制度不完善而产生各群体之间的矛盾,加上西方国家自由和民主文化的影响,公民呼唤公平和民主社会氛围的呼声越来越高。公民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以及对公共事务参与的诉求不断增加。调查数据显示,对民主决策参与程度,全省有43.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对政府工作效率,不满意的比例为44.4%;对诉求表达渠道,不满意的比例为41.4%;对政府的服务态度,不满意的比例为34.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改革是关键,群众参与是基础。因此,数据表明扩大公民参与范围,增加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和途径,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公众感到不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信息的不公开和程序的不透明,只有让权利公正、公开、透明,才能消解公众的社会紧张和戒备情绪。
二、公民幸福感的心理指向
幸福感在心理指向上表现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心态以及生活价值观念。幸福感不仅仅是有关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改革与实践的参考值,也是构建文明和文化社会的基本标准。
公民幸福感缺失,从心理状态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主义”盛行。眼下社会奉行“实用主义”,人对金钱、名誉和地位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与渴望。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人们急于求成地生活,将幸福看作是对欲望的满足,本身对幸福的错误定义就使得人们认为自己不幸福。“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只有对“幸福”有了客观的认识,才能感受幸福和找到使自己幸福的方法。2.缺乏精神信念和积极的心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膨胀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使人们失去了本该有的理想信念,渴望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伴随而来的是心理上的空虚失落。在网络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媒介和信息平台而兴起的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个人信息身份的隐藏性,有人在网上传播负面信息甚至编造假信息,在微博微信上引发他人转载,同样有些媒体的失实报道也逐渐削弱了人们的积极心态,逐渐消解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热爱向往的天性,在面对造假、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良好积极的心态,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的根源。同时,不相信不信任的心态已经造成了社会全面的信任危机。3.焦虑感的年轻化。就业、医疗、买房、养老,这些由于社会制度不完善而给人带来的烦恼造成了人们的焦虑,同事朋友之间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得当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为金钱、地位不断奋斗和忍受挫折渐渐淡化了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感知,焦虑感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不知足,人们对生活的奔走不再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快乐,而是满足对物质无休止的欲望。4.失去了奉献和互助的美德。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不会去帮助别人,斤斤计较和算计成了人常用的思维方式。2008年,英国政府的前瞻项目计划研究了世界各地400多名科学家的跨学科工作效果,试图建立一套有事实依据并可以增进幸福感的行为指南,项目报告《心智资本与幸福(MentalCapitalandWellbeing)》建议人们:1.留心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丽;2培养业余爱好、坚持适当运动;3.经常与他人联系,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4.乐于奉献,为他人和社区多奉献。综合以上建议,可见幸福感的建立并不难,只要保持人最本真的存在和意义。
在2011年的人大代表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公平,更加和谐。”这里所说的幸福,既是个人的幸福,也是普遍的社会中的幸福;既是物质的幸福,也是精神的幸福;既是道德的幸福,也是制度的幸福,因此幸福社会的建立,不仅靠政府的善治和全社会的和谐,也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以公民的身份实现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的普遍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