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析[1](2009)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得以提出,成为世界发展的共识。1993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可持续景观”的概念。正是基于对可持续景观的思考,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思考才得以展开。近年来,观光农业以其现有自然环境为依托,得到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很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笔者查阅了大量生态观光农业园理论研究,针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农村政策等方面,而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规划层面,缺乏良好的具体设计方法研究。本文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经营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借鉴可持续景观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理论等,提出了针对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的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生物多样性保护、遵循场地自然过程、设计结合自然和文化、能源消耗最低化、局部补偿、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大众参与等八条基本原则,并划分出一般生态观光农业园所应具备的核心区、中心区、服务区、防护区等四个基本功能结构。并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伊恩·麦克哈格教授的“千层饼”模式,将生态观光农业园拆分为水体、地形、道路、建筑、非生产性植物、农业生产系统等六个层面,通过对每个层面的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具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
陈朝隆[2](2007)在《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文中指出全球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分工的深化,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易对象增加,交易频率上升,产业链环节的协调与整合问题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区域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研究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机制与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区域产业链的构建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论文首先界定了产业链概念,指出产业联系是产业链的本质,并讨论了产业链与价值链、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产业链构建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模式与战略,建立起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区域之间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效率。区域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受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制度、交易成本及分工水平等的影响,竞争力强的产业链通常是跨区域分布的,将产业链所有环节都纳入区内未必是最好的策略。本文还对产业链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讨论,认为产业集群实际属于产业链现象,是产业链条或链段在特定区域的集合,产业集群的多种特性都可以用产业链加以解释。论文从经济效应、产业关联、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区域产业链构建进行了经济分析,提出了基于产业链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根据产业链环节起源、链接关系和发展路径,总结出内生拓展、引进配套和环节嵌入等三种区域产业链构建模式,并提出特色型、文化主导型和创新主导型三种区域产业链模式构建的优化策略。论文强调了产业链经营的思想,并分别从类型选择、环节配置、节点集聚和环境优化等方面探讨了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战略。本文以珠三角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榄、石龙、狮岭三镇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三地产业链的形成机制与构建模式进行了概括与分类,指出当地自然资源对三地主要产业链的影响微弱。与公司“先销售后生产”的拓展模式不同,三地产业链发展表现出“先生产后销售”的环节延伸顺序,本文据此总结出了一种区域产业链环节拓展的一般模式。研究表明,区域产业链各链环节生产与“流”的规模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反映出区域经济边界的多孔特性和区域产业链结构的网络性特征。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三地产业链的产业增长率指数有明显差异,以石龙电子信息产业最高,而小榄食品饮料产业和狮岭皮革皮具业则较低;从产业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石龙电子信息产业链贡献最大,次为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链,而多链交汇的小榄则相对较小。狮岭镇的产业专业化程度虽明显高于小榄和石龙,但它的产业效率并不是最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新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即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家精神而不是市场集中度。根据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论文提出了三地产业链的调整与优化对策。
王建文[3](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田子玉,高峰,高明,蔡红梅[4](2004)在《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文中提出
二、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1.1.2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 |
1.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引发的思考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交叉学科研究法 |
1.3.3 "千层饼"模式研究法 |
1.3.4 实例研究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目标 |
2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
2.1 基本概念: |
2.1.1 可持续发展 |
2.1.2 可持续景观 |
2.1.3 景观生态学 |
2.1.4 生态农业 |
2.1.5 生态观光农业 |
2.1.6 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 |
2.2 国外生态观光农业园发展状况与经验借鉴 |
2.2.1 欧洲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
2.2.2 美国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状况 |
2.2.3 亚洲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
2.3 国内观光农业园发展状况 |
2.3.1 台湾省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发展状况 |
2.3.2 我国(大陆地区)生态观光农业园发展状况及问题 |
3 相关理论研究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3.1.1 极限意识的确立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基础 |
3.1.2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依托 |
3.2 可持续景观理论研究 |
3.2.1 国外可持续景观理论研究 |
3.2.2 国内可持续景观理论研究 |
3.3 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 |
3.3.1 景观生态学中一些重要理论 |
3.3.2 景观生态学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3.4 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3.4.1 台湾地区生态观光农业园设计经验 |
3.4.2 我国大陆地区对于生态观光农业园设计的研究 |
4 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4.1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的概述 |
4.1.1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的概念 |
4.1.2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
4.2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1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 |
4.2.2 提高生物多样性 |
4.2.3 遵循场地的自然过程 |
4.2.4 设计结合自然和文化 |
4.2.5 能源消耗最低化 |
4.2.6 局部补偿原则 |
4.2.7 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原则 |
4.2.8 大众参与原则 |
4.3 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基本功能结构 |
4.3.1 核心区 |
4.3.2 中心区 |
4.3.3 服务区 |
4.3.4 防护区 |
4.4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的系统"千层饼模式" |
4.5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中水系统的研究 |
4.5.1 地表径流水管理 |
4.5.2 建设区域的水管理 |
4.5.3 运用生态农业水管理技术 |
4.5.4 生态水体建设 |
4.6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中的地形设计研究 |
4.6.1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特征 |
4.6.2 通过地形塑造形成良好的地表自然排水 |
4.6.3 用地形改善小气候环境,为植物创造不同生境 |
4.6.4 通过地形的塑造形成多样的空间特征和感受 |
4.7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中的道路系统研究 |
4.7.1 合理组织非生产性道路系统 |
4.7.2 进行科学的道路选址 |
4.7.3 建立环保交通运输体系 |
4.7.4 道路的生态补偿设计 |
4.7.5 乡土化的生态道路设计 |
4.8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
4.8.1 生态观光农业园内原有乡村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 |
4.8.2 生态观光农业园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 |
4.9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中的非生产性植物系统研究 |
4.9.1 生态观光农业园原有非生产性植物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
4.9.2 生态观光农业园非生产性植物系统的设计 |
4.10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设计中的农业生产系统研究 |
4.10.1 物质循环利用生态模式 |
4.10.2 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模式 |
4.10.3 立体农业生态模式 |
5 以无锡环太湖生态林带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 |
5.1 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
5.2 现状条件分析 |
5.3 规划原则与定位 |
5.4 基本功能结构 |
5.4.1 中心区 |
5.4.2 服务区 |
5.4.3 防护区 |
5.5 无锡环太湖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景观设计技术 |
5.5.1 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
5.5.2 尽量利用现状灌溉体系与排水组织 |
5.5.3 加强排水沟内植物种植与果树行间生草 |
5.5.4 贯通水系,增强河道自净能力 |
5.5.5 采用生态软质驳岸 |
5.5.6 道路分级,降低车行道对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影响 |
5.5.7 注重场地与道路生态材料、乡土材料的选择 |
5.5.8 加强道路两侧联系及道路绿化 |
5.5.9 保留现状植物,尽量减少对原有植物群落的干扰 |
5.5.10 不同功能区的植物配置 |
5.5.11 尽量减少现状地形、地貌的改变 |
5.5.12 用地形营造小气候环境 |
5.5.13 用地形组织雨水收集 |
5.5.14 延续原有村落肌理 |
5.5.15 保留现状建筑,局部功能改造 |
5.5.16 利用太阳能和沼气能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
1.3 概念辨析:产业链与价值链、供应链 |
1.4 相关研究述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资料来源与评估 |
1.8 小结 |
第2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理论分析 |
2.1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 区域产业链的系统构建 |
2.3 区域产业链的动力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结构与空间分析 |
3.1 区域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
3.2 区域产业链环节的空间分析 |
3.3 产业链环节在区域空间的聚集——产业集群 |
3.4 小结 |
第4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经济分析 |
4.1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
4.2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产业关联效应 |
4.3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结构 |
4.4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空间布局 |
4.5 基于产业链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模式与优化策略 |
5.1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模式 |
5.2 区域产业链模式的优化策略 |
5.3 小结 |
第6章 区域产业链的构建战略 |
6.1 产业链经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
6.2 区域产业链的类型选择战略 |
6.3 区域产业链的环节配置战略 |
6.4 区域产业链的节点集聚战略——发展区域产业集群 |
6.5 区域产业链的环境优化战略 |
6.6 小结 |
第7章 区域产业链构建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 |
7.1 区域产业链的构建 |
7.2 区域产业链的结构与特征 |
7.3 区域产业链构建的经济评价 |
7.4 区域产业链的调整与优化探讨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产业链主题企业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
3.1 仰韶温暖期 |
3.1.1 华北地区 |
3.1.2 东北地区 |
3.1.3 西北地区 |
3.2 夏商周时期 |
3.2.1 华北地区 |
3.2.2 东北地区 |
3.2.3 西北地区 |
3.2.4 人工植树 |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
4.1 秦汉时期 |
4.1.1 华北地区 |
4.1.2 东北地区 |
4.1.3 西北地区 |
4.1.4 人工植树 |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4.2.1 华北地区 |
4.2.2 东北地区 |
4.2.3 西北地区 |
4.2.4 人工植树 |
4.3 隋唐五代时期 |
4.3.1 华北地区 |
4.3.2 东北地区 |
4.3.3 西北地区 |
4.3.4 人工植树 |
4.4 宋元时期 |
4.4.1 华北地区 |
4.4.2 东北地区 |
4.4.3 西北地区 |
4.4.4 人工植树 |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
5.1 华北地区 |
5.2 东北地区 |
5.3 西北地区 |
5.4 人工植树 |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
6.1 华北地区 |
6.2 东北地区 |
6.3 西北地区 |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
7.1 水灾 |
7.1.1 华北地区 |
7.1.2 东北地区 |
7.1.3 西北地区 |
7.2 旱灾 |
7.2.1 华北地区 |
7.2.2 东北地区 |
7.2.3 西北地区 |
7.3 河流的变化 |
7.3.1 华北地区 |
7.3.2 东北地区 |
7.3.3 西北地区 |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
7.4.1 湖泊 |
7.4.2 瀑布、泉水 |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
7.5.1 华北地区 |
7.5.2 东北地区 |
7.5.3 西北地区 |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
7.6.1 华北地区 |
7.6.2 东北地区 |
7.6.3 西北地区 |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
8.1 荒漠化 |
8.1.1 荒漠化现状 |
8.1.2 荒漠化历史 |
8.1.3 荒漠化成因 |
8.1.4 华北地区 |
8.1.5 东北地区 |
8.1.6 西北地区 |
8.2 沙尘暴 |
8.2.1 沙尘暴现状 |
8.2.2 沙尘暴历史 |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
结语 |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
1.3.1 自然因素 |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4)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优势 |
2 当前吉林省种桑养蚕存在的问题 |
2.1 认识不足 |
2.2 优良桑树品种少 |
2.3 张种平均产量低 |
2.4 养蚕基础设施条件差, 技术力量不足 |
3 发展壮大吉林省山区桑蚕产业的对策 |
3.1 大力宣传山区种桑养蚕的优势, 提高发展蚕桑产业的认识 |
3.2 抓好发展蚕桑产业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现有种 |
3.3 抓好科技队伍的建设 |
3.4 要创新企业运行机制 |
3.5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
四、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徐析.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2]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 ——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D]. 陈朝隆. 中山大学, 2007(03)
- [3]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4]对吉林省山区种桑养蚕的思考[J]. 田子玉,高峰,高明,蔡红梅. 蚕桑茶叶通讯,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