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有机质论文_梁文健,秦礼萍,刘兆冰,唐建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解有机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机质,光谱,荧光,有机物,生物,引河,渤海。

溶解有机质论文文献综述

梁文健,秦礼萍,刘兆冰,唐建辉[1](2019)在《东黄渤海11-12月有色溶解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了2016年11-12月期间东、黄、渤海表、中、底海水样品,分析了海水中溶解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探讨了渤海和黄东海海域秋冬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分布特征、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渤海和黄东海,表、中、底层CDOM均呈现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征,渤海CDOM含量高于黄东海。吸收系数a_(355)和光谱斜率S_(275-295)呈显着负相关。结合CDOM的a_(355)分布和S_(275-295),表明CDOM受到陆源输入的显着影响。渤海海区黄河口海域由于黄河水的直接输入和在大风影响下黄河口的泥沙再悬浮作用,CDOM含量最高。12月渤海中心存在CDOM和DOC的低值区,位置和夏季渤海双中心冷水团一致。在黄东海海域,高盐度台湾暖流的导致了黄东海DOC低浓度区域的产生,但对CDOM的含量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渤海和黄东海,CDOM和DOC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卫丹丹,王映辉,许云平[2](2019)在《海水溶解有机质分离富集方法的发展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海洋DOM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是理解海洋碳、氮等重要生源要素环境行为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析技术为解析DOM分子组成与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多数陆地淡水DOM相比,海水DOM不仅具有浓度低、化学成分复杂的特征,而且伴随着很高的无机盐含量。光谱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和叁维荧光光谱可对过滤后的海水进行直接测定,但对质谱和核磁技术而言,只有对海水DOM进行分离和富集后才能满足高分辨率分析的要求。本文对常用的海水DOM分离富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反渗透电渗析(RO/ED)和超滤(UF)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海水DOM的分析发展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耿世雄,李振宇,李海斌,李国莲,岳先名[3](2019)在《合肥南淝河流域水体溶解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普通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叁维荧光光谱研究了合肥南淝河流域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OM)的荧光特性,考察了科学岛、董铺水库、植物园等各采样点水体DOM的荧光指数f_(450/500)、Flu_(340/430)和不同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值;利用叁维荧光光谱分析了类腐殖酸、类富里酸及类蛋白质在库区上游与下游水体中的来源、组成、分布及环境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科学岛2和植物园处的f_(450/500)值分别为1.574、1.573,代表了其陆源输入的特点;科学岛1、科学岛3、董铺水库、董铺水库站牌、逍遥津、大东门处f_(450/500)值维持在1.60~1.80左右,处于两个端源中间,表明这些地方可能受污水纳入影响或微生物活动活跃,DOM主要表现为陆源输入和内源生物来源共同组成;在四里河、亳州路桥、五里庙处f_(450/500)值在1.83~1.91左右,表明DOM主要由生物来源输入。叁维荧光光谱显示,多数水体的荧光图谱中不存在富里酸的荧光峰,而腐殖酸(峰B)和类蛋白(峰A)的荧光峰较为明显,说明合肥南淝河流域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城市生活污水或其他来源的污水污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郝蓉,徐召玉,沈祠福,伍玉鹏,宋艳暾[4](2019)在《消落带夏冬季土壤溶解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普遍存在于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在环境地球化学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落带独特的"干湿交替"使土壤有不同的季节特征,但有关不同季节土壤DOM的性质、组成及来源差异还未见报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叁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消落带表层土壤DOM在不同季节的组成、结构,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消落带土壤DOM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冬季土壤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浓度、土壤DOM的芳香性、缩合度、腐殖化程度、所含疏水性组分都高于夏季土壤,但参与光漂白的活性要低于夏季土壤。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表明该区土壤DOM的来源在不同季节都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且腐殖化程度和生物可利用性都不高,并未表现显着差异。该区土壤DOM存在两个主要的荧光峰:紫外光区类富里酸峰、可见光区类富里酸峰和类腐殖酸峰。研究提出消落带淹水期间产生的DOM对水环境有很大影响,以内源为主的库区在水质改善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内源物质的管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的水体修复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任东,陈芳,蒲红玉,张杨,李友平[5](2019)在《溶解有机质的光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解有机质(DOM)是环境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光化学活性物质,也是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纽带。DOM通常具有多种发色团,能吸收辐射至地表的太阳光发生光漂白和光矿化,生成如叁线态DOM(~3DOM~*)、H_2O_2、单线态氧(~1O_2)和羟基自由基(HO~·)等多种活性物质,进而对污染物环境转化过程、微生物生理活动和水环境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DOM的来源、组成、结构和性质极为复杂,这决定了其环境光化学行为及效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此的认识至今仍缺乏系统性,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鉴于此,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DOM光化学行为及其重要环境效应的研究,并提出拓宽DOM研究对象、建立DOM结构-光化学活性关系模型、考察环境因子影响DOM光化学效应及其机制等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姜德刚,李建华,徐金燕,张琳婷[6](2019)在《崇明岛富营养化河道溶解有机质的叁维荧光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掌握崇明岛典型富营养化河道—北横引河水体富营养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叁维荧光光谱技术与平行因子分析法,探究北横引河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荧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其富营养化进程中不同来源DOM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北横引河水体中营养盐水平较高,旱季和雨季营养状态指数(TSI_M)均值分别为(60.18±3.01)和(65.53±5.72),达到富营养状态和重富营养状态;水体中主要存在3个DOM荧光组分,包括2个类腐殖质组分(C1、C2)和1个类蛋白组分(C3);各组分含量都随着河道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微生物代谢降解来源C1组分比例的提升最为明显,雨季和旱季的C1组分占比分别由19.39%和25.70%提高至32.90%和34.40%;对DOM来源进行解析发现,旱季和雨季北横引河的腐殖化指数均值分别为(4.41±0.35)和(5.76±0.95),DOM荧光特征均以生物来源为主,且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提高,其生物来源特征逐渐增强。DOM组分与理化因子和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藻类的生长和降解过程与类腐殖质组分的生产和输入密切相关,腐殖质组分对营养状态变化的响应程度高于类蛋白组分;而河道中类蛋白组分的含量变化则主要受到了周边各类污水输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董德明,张影,花修艺,姜旭,梁大鹏[7](2019)在《溶解有机质对光照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H_2O_2生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 2种典型溶解有机质(DOM)成分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过氧化氢(H_2O_2)生成特征的影响,并研究了体系初始pH值、DOM浓度、溶解氧(DO)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DOM的存在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H_2O_2的生成有明显影响.光照能促使EPS产生H_2O_2,而EPS的存在对生物膜产生H_2O_2的直接影响不显着,EPS与生物膜共存体系中的H_2O_2由二者共同产生; EDTA本身不产生H_2O_2,且对H_2O_2分解影响很小,但会显着抑制生物膜产生H_2O_2,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体系pH值、DOM浓度和DO均能不同程度影响EPS产生H_2O_2及EDTA抑制生物膜产生H_2O_2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宁坤[8](2019)在《基于脂类生物标志物的金佛山地表河溶解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动力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表层岩溶系统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物质、能量的传递,碳元素得以在水-岩-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交换,碳酸盐岩的风化将CO_2以HCO_3~-的形式输送到海洋中,每年通过岩溶作用可以固定大约6亿t的碳,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但是岩溶作用产生的“碳汇效应”依然受到学者的质疑,近年来通过对生物光合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水生光合生物可以利用溶解无机碳,一部分转化为有机质,从而形成了内源有机碳,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考虑水-岩-气-生相互作用的碳酸盐风化碳汇新模式。其中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地球重要的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强岩溶地表河DOM的研究,更有助于深刻认识岩溶碳汇的稳定性。DOM自身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复杂的组分,但脂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演化过程中却能够保持原始生物组分的碳骨架,记录母源先质的基本信息,可以在有机质的演化过程中重现其输送途径和转化过程,因此常利用最稳定的正构烷烃和脂肪酸进行DOM的物源解析。本研究以重庆金佛山地表河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分析手段,以岩溶地表河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时空变化为研究主线,旨在研究重庆金佛山石钟河水体中DOM的含量、组成、来源及迁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石钟河正构烷烃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69~13719 ng·L~(-1),脂肪酸浓度的变化范围为2023~33773 ng·L~(-1),跨幅区间均较大,存在显着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差异。就时间变化而言,正构烷烃和脂肪酸浓度均呈现雨季高于旱季的变化特点,气温和降水是地表河DOM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变化上,旱季上下游河段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浓度差异均较小,雨季河段差异增大,下游浓度高于上游。DOM的含量积极响应强降雨天气的变化,高强度降水会造成正构烷烃和脂肪酸浓度的突升,对其进行源解析,发现原因多为高等植物和成熟有机质的大量输入。(2)石钟河各脂肪酸组分含量总体表现为:饱和直链脂肪酸(S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支链脂肪酸(BSFA)。各组分也出现时空变化,饱和直链脂肪酸比重最高,饱和支链脂肪酸比重最小,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季节变化最显着,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全年变幅最小。且各河段旱雨季变化特点明显,饱和直链脂肪酸和饱和支链脂肪酸的比重在雨季微降,单不饱和脂肪酸比重雨季上升,多不饱和脂肪酸中游微升,上游和下游微降。不同来源的DOM贡献不同组分的脂肪酸,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的贡献差异是引起DOM含量和组成不同的原因,季节变化和上下游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河水来源,进而影响河水DOM的含量和组成的变化。(3)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有机质的新鲜程度,整体上随着河流的运移,有机质出现吸附、分解和转化,自上而下呈降解作用,区别在于旱季作用稍强,雨季作用稍弱。旱季降水相对偏少,外源物质输入较少,对河流的扰动影响偏弱,自然运移表现为自上而下易降解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过程;雨季河流输入大量的新鲜有机质,外界环境对河流的影响阻碍河流自然运移的降解过程,弱化各河段的差异性。(4)利用特征参数对正构烷烃和脂肪酸指示的DOM进行来源解析,发现二者具有相似的物源指示。旱季全河段DOM受细菌和浮游植物控制明显,其中细菌源DOM比重超过50%,有机质成熟度偏低,来源种类单一,上下游差异较小。随着雨季到来,尤其是5月出现强降水天气后,高等植物输入增多,以下游区输入量最大,但整体上高等植物源DOM始终没有占据主导优势。雨季有机质的成熟度也出现增高,自上游至下游整体呈递增趋势,以人类工农业活动更频繁、水土流失现象更严重的下游区成熟度更高。雨季细菌源DOM虽受到降水稀释作用影响,各河段的细菌源比重出现下降,但仍占优势地位;浮游植物源DOM与高等植物源DOM类似,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贡献增多,但比重始终偏低;真菌源下游贡献的比例更高,土壤的侵蚀问题更严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6)

韩昱[9](2018)在《结合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揭示藻华中细菌对低分子溶解有机质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浮游植物贡献了全球约50%的固碳量,而大部分浮游植物产生的碳最终会被原核生物所利用转化,因此研究浮游植物和异养细菌在海洋中的碳循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营养盐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导致许多海湾和河口藻华的频繁爆发。本研究通过高通量二代Illumina和叁代Pacbio测序技术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岸一次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血红哈咔藻甲藻藻华进行了游离型和附着型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并通过蛋白质组和高通量代谢组(FT-ICR-MS、UHPLC-QTOF-MS和UHPLC-QQQ-MS)解析了主要细菌群落(如玫瑰杆菌、黄杆菌、海洋螺菌等)利用转化藻华中溶解有机质的微观过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藻华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玫瑰杆菌(Lentibacte、Planktomarina)、黄杆菌(Polaribacter、NS3amarinegroup)和海洋螺菌(Litoricola)有附着和游离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以增强其竞争优势。(2)不同的DOM代谢策略是叁种主导优势细菌类群可以在藻华中避免直接竞争且维持表面平衡的主要原因。黄杆菌表达了丰富的氨基酸代谢相关的蛋白,偏好利用蛋白质和极性脂类等DON含量较多的物质,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释放了 NH4+;海洋螺菌表达了较多的转运体、膜蛋白和双组分系统相关的蛋白,更倾向于利用中性脂、核酸类含CHO较多的物质,同时该细菌可以利用NH4+且会产生部分CHON类物质;而玫瑰杆菌蛋白上更趋向于表达更多的转运体且也产生了一定量的NH4+,利用则更加多元化,含N类物质是其利用转化的主要物质之一,同时该细菌还可以利用有机硫等物质如DMSP等。(3)叁种类群的细菌均偏好利用特异性物质,代谢产生出趋向相同类型的小分子物质,推测这些小分子物质可能更惰性化,也暗示了深海DOM特征趋同的可能原因。因此,低分子溶解有机质尤其是DON的转化利用循环才是控制和维系藻华中细菌群落演替和稳定的主要因素,而细菌通过对溶解有机质的转化,参与到藻华的碳氮硫等元素循环,从局部影响海洋储碳和气候变化。(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凌楠[10](2018)在《漳江河口—红树林系统溶解有机质动力学过程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叁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且储碳能力强,因此近年来红树林的碳循环过程研究逐渐成为蓝碳及海洋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领域。红树林溶解有机物(DOM)的横向传输过程是连接潮间带湿地与河口、近海两大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纽带,是海-陆界面碳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红树林DOM系统产生了极其显着的影响,大大改变了红树林DOM组成结构和源汇格局,但是目前关于此类的研究及报告还十分稀少。本文以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的漳江河口-红树林系统为研究体系,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叁维荧光光谱以及元素含量分析作为技术方法,对以下叁部分内容进行研究。(1)分析漳江河口和红树林潮沟内DOM组成的独特性、源汇过程以及季节性变化,(2)红树林潮沟内DOM对潮汐、人为活动的响应过程,(3)研究漳江河口和红树林潮沟内DOM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刺激因子,评估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在漳江河口,DOM主要来源为漳江径流、生物生产及周边滩涂。红树林潮沟内DOM主要来源于红树林释放。漳江河口以及潮沟内DOM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表现为丰水期较高,枯水期较低,漳江河口的生物生产力是控制河口 DOM变化的主要原因,降水也是引起河口大分子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丰度提高的重要因素。降水、凋落物以及壤中流强度的变化是潮沟内DOM季节性变化的控制因子。(2)漳江口红树林潮沟内DOM的含量及性质变化存在明显的潮周期变化特征,与涨潮过程相比较,退潮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浓度、CDOM丰度较高,同时具有高分子量、高芳香度以及高腐殖化程度等特点。壤中流、闸门污水、虾塘水以及外海海水是调控漳江口红树林潮沟内DOM的主要因素;基于不同来源DOM性质的显着差异,荧光组分C1(250,330/416 nm)与C3(240/424nm)比值可作为识别漳江口红树林潮沟内退潮阶段闸门污水的信号。(3)漳江河口 DOM生物可利用比例(BDOC%)平均为12.3%,受漳江径流因素影响,空间分布表现出上游低盐度最高(33.0%),高盐度海端(13.6%)居中,中盐度最低(1.3%)的“V”型特点。28 d培养实验后,短波类腐殖质C3组分丰度基本不变(1.4%),表明该组分基本不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CDOM(a350)、长波类腐殖质C1组分、C2组分(250,385/476 nm)丰度在培养28d后分别增加了 20.6%、22.8%、15.7%;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培养结束后类色氨酸C4组分(<240,280/344 nm)丰度也有近27.5%的增加,表明生物对与腐殖酸结构结合的类蛋白质组分降解能力有限,甚至是该组分的贡献者。整个生物培养实验过程中,DOM平均分子量增加(S275-295降低),表明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会将小分子DOM转化大分子DOM,荧光组分结构变化量随盐度升高而增加,表明海源微生物对陆源DOM改造能力强于陆源微生物。(4)潮沟内DOM的BDOC%平均值约为11.5%,高潮及低潮时高,高潮时BDOC的增加可能与海水DOM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物种改变有关,低潮时DOM生物可利用性较强表明壤中流所携带的DOM也能被生物吸收利用;培养实验后,潮沟内CDOM丰度增加了 12.4%,表明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对CDOM物质的贡献。C1、C2、C3和C4荧光组分丰度也表现为净生产,分别增加了 13.3%、7.3%、2.2%和12.1%。此外在潮沟内还发现了来源于污水或者凋落物的活泼DOM,这类DOM会增加生物对潮沟内惰性DOM的消耗。大多数现场海水培养之后DOM平均分子量增加,但荧光组分结构基本不变(<5%)。(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溶解有机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海洋DOM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是理解海洋碳、氮等重要生源要素环境行为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析技术为解析DOM分子组成与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多数陆地淡水DOM相比,海水DOM不仅具有浓度低、化学成分复杂的特征,而且伴随着很高的无机盐含量。光谱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和叁维荧光光谱可对过滤后的海水进行直接测定,但对质谱和核磁技术而言,只有对海水DOM进行分离和富集后才能满足高分辨率分析的要求。本文对常用的海水DOM分离富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SPE)、反渗透电渗析(RO/ED)和超滤(UF)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海水DOM的分析发展做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解有机质论文参考文献

[1].梁文健,秦礼萍,刘兆冰,唐建辉.东黄渤海11-12月有色溶解有机质的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9

[2].卫丹丹,王映辉,许云平.海水溶解有机质分离富集方法的发展与比较[J].海洋环境科学.2019

[3].耿世雄,李振宇,李海斌,李国莲,岳先名.合肥南淝河流域水体溶解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9

[4].郝蓉,徐召玉,沈祠福,伍玉鹏,宋艳暾.消落带夏冬季土壤溶解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J].生态环境学报.2019

[5].任东,陈芳,蒲红玉,张杨,李友平.溶解有机质的光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效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6].姜德刚,李建华,徐金燕,张琳婷.崇明岛富营养化河道溶解有机质的叁维荧光光谱特征[J].水生态学杂志.2019

[7].董德明,张影,花修艺,姜旭,梁大鹏.溶解有机质对光照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H_2O_2生成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8].刘宁坤.基于脂类生物标志物的金佛山地表河溶解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D].西南大学.2019

[9].韩昱.结合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揭示藻华中细菌对低分子溶解有机质循环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8

[10].凌楠.漳江河口—红树林系统溶解有机质动力学过程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探究[D].厦门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扬子西北缘晚震旦世灯影期岩相古地理...溶解有机质叁维荧光光谱中Ex/E...释放的溶解有机质液相色谱...病毒和微生物环路.一个阐释病毒通过侵...阿哈湖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有机质

标签:;  ;  ;  ;  ;  ;  ;  

溶解有机质论文_梁文健,秦礼萍,刘兆冰,唐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