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论文-杨经建,王蕾

韩少功论文-杨经建,王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韩少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韩少功,批判理性,批判现实主义

韩少功论文文献综述

杨经建,王蕾[1](2019)在《重识韩少功:以“新批判现实主义”的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少功在其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月兰》的后记中坦言,他的创作属于"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而在他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度杰出作家"的授奖辞则称:"……在这个精神日益挂空的时代,韩少功的努力,为人生、思想的落实探索了新的路径。"这种以"新的途径"去探索的"批判现实主义",就是我所要论述的"新批判现实主义"。毋庸讳言,对韩少功的创作施以新批判现实主义的指认,借用韩少功的话说也(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付筱娜[2](2019)在《守护自己顽强的表达——韩少功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不同文化视域下的文本各有其独特的语境和魅力,探讨文化背景多样性和差异性,是文化交流中无法逾越的重要维度。文化元素的差异性特质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交流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它也赋予了文学作品传播和交流属性。韩少功认为:"差异是交流的前提,否则就不需要什么交流。"①而正是这些差异乃至"对抗"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动力源泉。文(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罗秋香[3](2019)在《韩少功小说《爸爸爸》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性知识,始祖神话与祭祀仪式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符号。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因呈现这些元素,而具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价值。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韩少功持有明确的批判立场,揭示鸡头寨这个族群积淀的陋习,引发人们的思考。因此,从这几个角度来对《爸爸爸》进行文化人类学的阐释,拓宽了该文本的解释维度,赋予了这篇小说一种新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史欣博[4](2019)在《叙事学视角下的韩少功《蛮师傅》创作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少功的短篇小说《蛮师傅》用粗狂且带有浓郁乡野气息的笔墨,通过视角的变异与,为我们塑造出一群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且鲜活生动如在目前的乡野"蛮师傅"形象。本文试从叙事学视角,剖析韩少功小说《蛮师傅》的创作特色。(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0期)

武丽媛[5](2019)在《韩少功小说中的现代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少功的小说创作是20世纪80年代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发起的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探索,其中经历了创作思想的转变以及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思考。本文在重新认识韩少功小说创作与现代性之间联系的同时,意在指出韩少功小说创作与现代性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文学审美形式。(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0期)

冯健飞[6](2019)在《韩少功小说文化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年"寻根文学"的旗手,韩少功创作的立足点始终关注在他脚下的那片古老的土地及这片土地上与世隔绝的人们,以批判的态度、大胆的想象、丰富的文体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写生活在传统习俗、文化潮流以及政治生态里的形形色色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世态万象、芸芸众生及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现的淋淋尽致。他对古老文明中的惰性与遗毒对人的压迫、对人性的扭曲,对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中的"浮躁"与"喧嚣"所造成的群体性的自我迷失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强烈的批判。本文重点从"文化"角度对其代表性创作进行不同层面的挖掘、研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9期)

张明[7](2019)在《杭州会议与韩少功的寻根文学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杭州会议是1984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为期约一周的小说创作研讨会,尽管这次会议没有发布正式的会议消息,甚至没有留下完整的会议记录,但它与新时期寻根文学的生成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次研讨会不仅使得寻根文学有了理论上的指导,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文学实践的发展。韩少功作为这一时期寻根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也可以杭州会议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原帅[8](2019)在《韩少功与陈映真的通信、影响与互鉴》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少功与陈映真很相似:他们都被视为"思想型作家";他们后期创作的立场都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高扬共产主义理想;韩少功被批评为"思想进步,创作退步",陈映真出狱后被台湾文学界冷待。陈映真是王安忆笔下"叔叔的故事"中的一员,王安忆坦言受到陈映真的影响,但是在韩少功的文字记述中却从未出现过陈映真的名字。笔者在翻检材料时偶然发现了陈映真写给韩少功的两封信,在更多相关材料尚待发掘的情况下,这两封信成为笔者考察韩少功与陈映真交往、文学影响的线索。韩少(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胡军,严文倩[9](2019)在《韩少功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少功的文学理念和创作实践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内涵体现为:使新时期小说由传统载道走向现代审美,由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以及对传统小说时空观的突破。由此,表现出"后革命"文化宽容多元,重视审美愉悦性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杨经建[10](2019)在《“语言”的批判与“批判”的语言——韩少功创作的新批判现实主义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1981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少功的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月兰》的"后记"中韩少功坦言,他的创作属于"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的。的确,韩少功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现象级作家(有人提出"韩少功现象"),缘于其深厚的现实主义背景;另一方面或许更重要的是,韩少功的创作之所以具有现象级意义,是因为(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韩少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不同文化视域下的文本各有其独特的语境和魅力,探讨文化背景多样性和差异性,是文化交流中无法逾越的重要维度。文化元素的差异性特质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交流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它也赋予了文学作品传播和交流属性。韩少功认为:"差异是交流的前提,否则就不需要什么交流。"①而正是这些差异乃至"对抗"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动力源泉。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韩少功论文参考文献

[1].杨经建,王蕾.重识韩少功:以“新批判现实主义”的视域[J].当代作家评论.2019

[2].付筱娜.守护自己顽强的表达——韩少功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启示[J].当代作家评论.2019

[3].罗秋香.韩少功小说《爸爸爸》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北方文学.2019

[4].史欣博.叙事学视角下的韩少功《蛮师傅》创作特色[J].青年文学家.2019

[5].武丽媛.韩少功小说中的现代性叙事[J].北方文学.2019

[6].冯健飞.韩少功小说文化再解读[J].大众文艺.2019

[7].张明.杭州会议与韩少功的寻根文学创作[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8].原帅.韩少功与陈映真的通信、影响与互鉴[J].新文学评论.2019

[9].胡军,严文倩.韩少功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J].中国文艺家.2019

[10].杨经建.“语言”的批判与“批判”的语言——韩少功创作的新批判现实主义倾向[J].小说评论.2019

标签:;  ;  ;  

韩少功论文-杨经建,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