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

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

一、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钥红[1](2021)在《不同BMI人群口服高脂负荷对血清瘦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人群口服高脂负荷试验,测定空腹及餐后血清瘦素的水平,探讨血清瘦素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25~65岁之间的志愿者。经常规体检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后,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145人,签订知情同意书,行口服高脂负荷试验。在试验前一周内进行普通饮食洗脱,于清晨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行口服脂肪耐量试验(oral fat tolerance test,OFTT),分别于空腹及高脂餐后2h、4h、6h抽取肘部静脉血并测定生化相关指标及瘦素。依据BMI将受试者分为三组:1)对照组(CON),18.5≤BMI<24;2)超重组(OW),24≤BMI<28;3)肥胖组(OB),BMI≥28。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及空腹血脂指标的比较:1)三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体重、腰围、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W组和OB组体重、腰围、BMI、FINS均高于CON组(P<0.05),OW组空腹血糖高于CON组(P=0.01),OB组体重、腰围、BMI、FINS均高于OW组(P<0.05)。2)三组间空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相比,OW组和OB组均高于CON组(P<0.05),而OW组和O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ON组、OW组和OB组间空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相比,OB组的HDL-C、Apo A1均低于OW和CON组(P<0.05),而OW组和CON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空腹非HDL-C相比,OB组非HDL-C高于CON组(P<0.05),而OW组和O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人群进食高脂餐后TG水平随时间均升高,CON组在餐后2h达到高峰,OW组TG水平在餐后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到餐后6h仍高于空腹水平(P<0.001)。OB组TG水平在餐后6h达到高峰。三组人群高脂餐后2h、4h、6h的TG水平均高于空腹TG水平(P<0.001)。3三组人群空腹的瘦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01),CON组的空腹瘦素水平最低,OB组的空腹瘦素水平最高。三组均显示餐后瘦素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CON组和OW组餐后2h、4h、6h瘦素水平均显着高于空腹水平,而OB组人群,餐后2h、4h、6h瘦素水平与空腹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相关性分析:空腹瘦素水平与BMI(r=0.725,P<0.001)、腰围(r=0.465,P<0.001)、空腹TG(r=0.188,P=0.024)、空腹胰岛素(r=0.542,P<0.001)呈显着正相关,与空腹HDL-C(r=-0.244,P=0.003)呈显着负相关。结论1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2肥胖人群高脂餐后瘦素分泌达到一定水平时,瘦素分泌不再随TG升高而升高。图 2 幅;表 5 个;参 186 篇。

王珊珊[2](2020)在《细菌纤维素制备及其对肥胖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由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等改变导致的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与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不平衡有关,调整饮食结构是实现肥胖预防或治疗的有效手段。膳食纤维素是人类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稳定肠道屏障与功能、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肠道营养吸收及废物排泄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整比例增加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已成为预防肥胖发生或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研究课题,备受关注的膳食纤维素主要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具有较好的发酵特性,可产生与肥胖调控相关的多种短链脂肪酸,如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等,但过度发酵存在致癌风险。在肥胖干预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具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素的诸多功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过,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素对肥胖的干预尚缺乏肥胖发生前和肥胖发生后的长期对比实验,尤其缺乏肠道微生物群落随时间变化的演替规律及其与肥胖的关系研究,这些微生物是否也可通过分泌某些代谢物干预肥胖进程尚不清楚。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选用纯度高、吸水能力强的细菌纤维素作为不可溶膳食纤维素研究材料,基于细菌纤维素合成周期长、产率低、膳食功效未见系统研究的背景,提出以下研究思路:筛选高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与功能基因注释,分析其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通过发酵动力学特征和碳源转化分析,探讨菌株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细菌纤维素的能力及其代谢通路,批量制备细菌纤维素。构建不同饮食结构,通过生理生化分析、组织切片观察、肥胖及炎症相关基因的q PCR分析和肠道微生物群落分析,系统考察小鼠肥胖发生及膳食纤维素调控的生理-肠道微生物耦合机制。构建肥胖模型小鼠,在生理生化、组织切片、基因扩增、肠道微生物群落和粪便代谢物等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研究细菌纤维素干预对肥胖缓解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如下:一、根据产纤维素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利用HS培养基获得了1株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分析了细菌纤维素的理化特性和合成机制。获得的产纤维素细菌菌株W1与K.europaeus进化关系最为接近,其合成的纤维素空间网络发达,以片层结构纵向堆叠。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直径大多数为40-60 nm,在2θ=14.5°、16.6°和22.7°处存在3个典型晶体衍射峰,分别对应(110)、(110)和(200)晶面,在2900、2300、1426、1335、1314、1160、1108、1054、1030和900 cm-1等光谱波长附近检测到多个与O-H、C-H、H-O-H、C-O-C、C-O-H、C-C、C-O和β-糖苷键相关的红外吸收峰,说明菌株W1合成的细菌纤维素以I型为主。全基因组测序与基因注释表明,菌株W1包含2条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基因操纵子和多个参与葡萄糖转化和细菌纤维素合成调控的游离基因。与葡萄糖转化、纤维素合成和纤维素合成调控相关的基因分别为glk、pgm和UPG2,bcs A、bcs B、bcs C、bcs D、bcs X和bcx Y以及cmcax、ccp Ax和bglx A。二、探讨了菌株产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过程及利用不同碳源底物合成细菌纤维素的效率和转化路径,并批量制备了细菌纤维素。菌株W1在HS培养基中呈不典型的S型曲线生长,细菌纤维素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2=0.88,p<0.001);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迅速降低,残留葡萄糖浓度与细菌纤维素产量呈显着负相关(r2=0.96,p<0.001)。菌株可有效利用果糖、葡萄糖、甘油和甘露醇产纤维素膜,最高产率和转化率分别为1.529 g L-1和7.65%,对乙酸、乙醇、乳糖和蔗糖利用能力较差。以上述各种物质为碳源底物均可合成细菌纤维素膜,纳米纤维素平均直径为40-50 nm。由底物果糖、葡萄糖、甘油和甘露醇合成的细菌纤维素在2θ=14.5°、16.6°和22.7°处存在3个典型的晶体衍射峰,晶面距离(d)相同,表观晶粒度(ACS)差异显着,晶体指数(CI)为0.64-0.89。不同碳源物质合成的细菌纤维素具有相似的官能团,以I型结晶纤维为主。KEGG注释表明,仅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和甘油等4种碳源存在典型的细菌纤维素合成通路。根据HS培养基和菌株生长特性,搭建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细菌纤维素批量制备平台。三、系统研究了细菌纤维素干预对小鼠肥胖发生的生理-肠道微生物耦合调控机制。经不同饲料配比喂养小鼠9周后,高脂组(H)诱导小鼠的体重、肝脏和脂肪组织重量、血清GLU、TG、TC和LDL-C以及肝脏TG和TC浓度均最高,血清HDL-C浓度最低。细菌纤维素(HBC)干预组小鼠体重比H组低14%,肝脏和附睾脂重量显着降低(1.54 vs.1.87 g,p<0.01;1.63 vs.2.21 g,p<0.01),普通纤维素(HHF)干预组介于二者之间。HBC组血清GLU、TG、TC、HLD-C和LDL-C浓度与H组差值分别为32%(p<0.01)、20%(p<0.001)、18%(p<0.01)、14%(p<0.05)和32%(p<0.01),HHF组介于二者之间。肝脏TG和TC浓度变化趋势与血清相同。组织切片观察表明,高脂饮食导致肝细胞变大、脂肪变性,肝小叶、肝索、肝血窦等结构破坏,并使回肠绒毛缩短、肠碱性磷酸酶复合物(IAP)消失。膳食纤维素干预使肝脏细胞结构恢复正常,肝巨噬细胞减少,脂滴少见,回肠结构和IAP含量也恢复正常。q PCR分析表明,H组肝脏脂肪酸合成基因Srebp-1c和Fas分别上调了7.7和5.9倍,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基因Occludin和ZO-1分别下调了58%和57%,肿瘤炎症因子TNF-α和白介素细胞因子IL-1β、IL-6分别上调8.4、5.2和3.0倍。细菌纤维素和普通纤维素干预均对上述基因表达的变化有显着影响,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可能与其较高的纯度和独特的结构特性有关。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高脂饮食使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可观测OTUs从817±115降至675±18(p<0.01),细菌纤维素干预使其恢复至779±19(p<0.05),普通纤维素干预效果介于二者之间。测序深度指数Good’s coverage在H组最高,Chao1指数和谱系多样性指数最低,膳食纤维素干预后的变化趋势与可观测OTUs相同。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各组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均最高,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次之。高脂饮食会显着提高有害肠道菌群厚壁菌门(F)和变形菌门(P)比例并降低有益肠道菌群拟杆菌门(B)比例((F+P)/B,2.09±0.34 vs.5.00±0.47,p<0.0001),细菌纤维素和普通纤维素干预均可降低该比值(3.32±0.21,p<0.01;2.57±0.82,p<0.001)。基于门、纲、目、科、属和OTUs水平的综合分析显示,厚壁菌门毛螺菌科NK4A136菌群(OTUs 1108、1294)、劳特氏菌属(OTU 1645)、粪球菌属1号菌群(OTU 1919)和未知属未知菌群(OTUs 1109、1115、1168、1600、1611、1888)、Hungateiclostridiaceae菌科瘤胃梭菌属(OTUs 1116、1206、1251)和优杆菌科优杆菌属产粪甾醇真细菌(OTU 1114)、变形菌门螺杆菌属(OTU 1330)和脱硫弧菌属(OTU 6)以及拟杆菌门拟杆菌科拟杆菌属(OTU 238)和未知属S24-7菌群(OTU1000)可能是介导肥胖发生的肠道有害菌;拟杆菌门拟普雷沃氏菌属(OTU 180)、普雷沃氏菌属UCG-001菌群(OTU 227)和未知属S24-7菌群(OTUs 221、234、403、766)以及厚壁菌门毛螺菌科未知属未知菌群(OTUs 1636、1638)和未知属NK4A136菌群(OTU 1861)可能是参与肥胖缓解的肠道有益菌。四、构建了小鼠肥胖模型,从生理生化、肠道微生物群落和粪便代谢物方面系统探讨了细菌纤维素对肥胖小鼠的干预治疗作用。在6周干预周期内,对照组(C)小鼠体重未见显着性增加,H组小鼠体重持续增加,HBC组介于二者之间,说明细菌纤维素干预可显着减缓肥胖进程。细菌纤维素干预可使小鼠肝重从2.33±0.34降至1.79±0.22 g(p<0.01),但附睾脂和肾周脂变化不显着。H组和HBC组小鼠血清GLU浓度分别为8.8和5.2 mmol L-1,差异显着(p<0.0001),血清TG、TC和HDL-C以及肝脏TG和TC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同。高脂诱导下,小鼠肝细胞和结构破坏,巨噬细胞显着增加,出现脂肪堆积现象,同时,小鼠回肠绒毛变短、IAP复合物消失。细菌纤维素干预有助于肝脏细胞和结构恢复正常,巨噬细胞和脂肪堆积减少,回肠绒毛结构和IAP复合物恢复效果也较显着。q PCR分析表明,细菌纤维素干预能够较好地抑制小鼠肝脏Srebp-1c和Fas基因的上调(4.5 vs.2.1倍和4.1 vs.1.5倍,p<0.0001)。同时,细菌纤维素干预显着提高了Occludin(p<0.01)和ZO-1基因表达量(p<0.05)并显着降低了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量(p<0.0001)。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C组OTUs为643±74,显着高于H组(443±27,p<0.0001),HBC组干预效果不显着(486±24)。高脂饮食会显着提高Good’s coverage指数并显着降低Chao1指数、谱系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细菌纤维素干预仅对谱系多样性指数产生显着效果(p<0.05)。各组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V)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原相对丰度较低的脱铁杆菌门(D)、螺旋体菌门(S)、软壁菌门(T)等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高脂饮食导致拟杆菌门显着下调并使放线菌门显着上调((F+P+A)/(B+V),4.82±1.23 vs.2.93±0.77,p<0.01);细菌纤维素干预使放线菌门大幅降低(p<0.0001)并使疣微菌门大幅增加(4.7 vs.16%,p<0.01)。基于门、纲、目、科、属和OTUs水平的综合分析显示,放线菌门红蝽杆菌科UCG-002菌群(OTU 443),厚壁菌门丹毒丝菌科未知属(OTU 63)和Faecalibaculum菌属(OTU 5)、毛螺菌科未知属(OTUs 516、751、767)、劳特氏菌属(OTU 755)、优杆菌属(OTU 929)、消化球菌科(OTU 34)、Romboutsia菌属(OTU 957)和Intestinimonas菌属(OTU 476),拟杆菌门拟杆菌属(OTU 93)以及变形菌门脱硫弧菌属(OTU 4)和螺杆菌属(OTU 750)细菌可能是介导肥胖发生的肠道有害菌;拟杆菌门拟杆菌属(OTUs 137、165)、未知属S24-7菌群(OTU 96)、Odoribacter菌属(OTU 195)和普雷沃氏菌属Ga6A1菌群(OTU193),厚壁菌门的毛螺菌科NK4A136菌群(OTU 456)、未知菌群(OTUs 462、778)、瘤胃梭菌属(OTUs 459、591)和Intestinimonas菌属(OTU 461)以及疣微菌门Akkermansia菌属(OTU 445)可能是参与肥胖缓解的肠道有益菌。除毛螺菌科未知属、劳特氏菌属、优杆菌属、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螺杆菌属、未知属S24-7菌群、普雷沃氏菌属和NK4A136菌群外,其余菌群在实验起点和终点时可能发生了显着的群落演替。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胆汁酸(牛磺鹅去氧胆酸)在HBC组中呈上调趋势(阴离子模式:2.19倍,p=0.083),与H组比差异显着(阳离子模式:3.13倍,p=0.033;阴离子模式:3.14倍,p=0.022)。胆汁酸(甘氨熊脱氧胆酸)在HBC组中显着下调(阴离子模式:0.32倍,p=0.012)。琥珀酸在HBC组呈下调趋势(阴离子模式:0.33倍,p=0.015),HBC组与H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0.12倍,p=0.034)。谷氨酰胺在H组显着上调(阴离子模式:1.92倍,p=0.048),HBC组中呈进一步上调趋势,二者无统计学差异。L-瓜氨酸在H组显着上调2.5倍(阴离子模式,p=0.026),细菌纤维素干预后出现了显着下调(0.44倍,p=0.02)。褪黑素在H组和HBC组均呈下调趋势(阳离子模式,H组:0.017倍,p=0.42;HBC组:0.017倍,p=0.046),二者之间无显着差异。胆汁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的变化可能与红蝽杆菌有关,琥珀酸的变化可能与拟杆菌和Odoribacter菌属等有关,其他物质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成功筛选到1株产细菌纤维素菌株K.europaeus W1,其合成的细菌纤维素空间网络发达,纤维素含典型的XRD衍射峰和FTIR官能团吸收峰,以I型纤维素为主,细菌纤维素的合成由2条bcs操纵子调控完成。菌株W1的生长与细菌纤维素合成符合I型发酵模型,以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和甘油为碳源底物时细菌纤维素产率较高,KEGG注释获得了相关转化和合成通路信息。发酵动力学奠定了塑料托盘法培养可批量制备细菌纤维素的基础,结合菌株碳源利用特性,实现了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细菌纤维素添加对肥胖发生前的干预和肥胖发生后的干预治疗影响显着,主要体现在体重、肝脏和脂肪质量减轻、脂肪酸合成和炎症因子表达下调和肠屏障功能基因上调、肠道有害菌群相对丰度下降和有益菌群升高以及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代谢物变化如胆汁酸增加、琥珀酸减少、谷氨酰胺增加和L-瓜氨酸减少等方面。小鼠肠道微生物在长期高脂饮食干预下会发生显着的群落演替现象。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与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的信息,可为细菌纤维素作为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肥胖发生、发展和干预治疗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王若丹[3](2020)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近年数据显示,肥胖已成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不良心血管代谢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不同于中心型肥胖,下肢皮下脂肪的增加可能是机体代谢的一个保护性因素,但身体成分组成和分布与T2DM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管理的相关性还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成人T2DM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身体各个部位脂肪含量和脂肪含量百分比、中心型脂肪分布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与方法:1.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T2DM住院病人4562人次,经过去除重复住院、不符合纳入条件及结局数据缺失的患者后,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287例。2.收集并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血压、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c,LDL-C)等。3.应用双能X线(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EA)骨密度仪测定上肢、下肢、躯干、android区域、gynoid区域以及全身的脂肪含量和脂肪含量百分比,计算中心型脂肪分布参数,主要包括躯干脂肪和下肢脂肪含量比值(truncal-to-leg fat ratio,T/G)、android脂肪和gynoid脂肪比值(android-to-gynoid fat ratio,A/G)。4.采用SPSS22.0软件,运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偏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身体各个部位脂肪含量、脂肪含量百分比及中心型脂肪含量与糖尿病管理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年龄、BMI、LDL-C≥2.6mmol/L人数比例、脂肪含量和脂肪含量百分比的平均数均高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中吸烟饮酒患者所占比例、中心型脂肪分布参数均显着低于男性患者。2.2型糖尿病患者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是否有医疗保险及吸烟、饮酒情况后,BMI、身体各个部位脂肪含量和脂肪含量百分比与Hb A1c呈负相关性,与收缩压、舒张压和LDL-C呈正相关性;中心型脂肪分布与Hb A1c、收缩压、舒张压和LDL-C呈正相关性。3.2型糖尿病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是否有医疗保险及吸烟、饮酒情况后,BM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血压不达标和未达到任何两个糖尿病管理指标的风险升高,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36和1.28,校正全身脂肪含量后,仍有统计学意义;BMI每增加一个SD,低密度脂蛋白和未到达任何一个糖尿病管理指标的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1.16和1.28,校正全身脂肪含量后,相关性减弱,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下肢脂肪含量及百分比、gyniod脂肪含量百分比每升高一个SD,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的风险降低,OR值范围为0.80-0.88,校正BMI后,仍有统计学意义;身体各个部位脂肪含量及百分比每增加一个SD,血压不达标的风险增加,OR值范围为1.26-1.46,校正BMI后,相关性减弱,仅躯干脂肪含量、android脂肪含量仍有统计学意义;除下肢脂肪含量及百分比外,身体其他部位脂肪含量及百分比每增加一个SD,低密度脂蛋白不达标的风险升高,OR值范围为1.13-1.36,校正BMI后,相关性减弱,仍有统计学意义。除下肢脂肪含量及百分比、gyniod脂肪含量及百分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含量及百分比每升高1个SD,未达到任何一个糖尿病管理指标的风险升高,OR值范围为1.20-1.36,校正BMI后,相关性减弱;身体各个部位脂肪含量及百分比每增加一个SD,未达到任何两个糖尿病管理指标发生的风险升高,OR值范围为1.13-1.41,校正BMI后,躯干脂肪含量及百分比、android脂肪含量及百分比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下肢脂肪含量及百分比、gyniod脂肪含量及百分比每增加一个SD,未达到任何两个糖尿病管理指标发生的风险降低,OR值范围为0.85-0.95;T/L、A/G每增加一个SD,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血压不达标、低密度脂蛋白不达标、未达到任何一个或两个糖尿病管理指标的风险升高,OR值范围为1.17-1.47,校正BMI后,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BMI是血压不达标和未达到任何两个糖尿病管理指标风险的独立于全身脂肪含量的危险因素。2.下肢脂肪含量及百分比、gyniod脂肪含量百分比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风险的独立于BMI的保护因素,T/L、A/G是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风险的独立于BMI的危险因素;躯干脂肪含量和android脂肪含量、T/L、A/G是血压不达标风险的独立于BMI的危险因素;躯干脂肪含量、android脂肪含量及百分比、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躯干脂肪含量百分比、上肢脂肪含量百分比、中心型脂肪分布参数是低密度脂蛋白不达标风险的独立于BMI的危险因素。3.T/L、A/G是未达到任何一个糖尿病管理指标风险的独立于BMI的危险因素;躯干脂肪含量、android脂肪含量、中心型脂肪分布参数是未达到任何两个糖尿病管理指标风险的独立于BMI的危险因素。

赵英利[4](2019)在《调脂降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调脂降糖片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脂、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腰围、胰岛素、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评价调脂降糖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一步扩展调脂降糖片的应用范围,为中医药干预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提供新的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运动、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脂降糖片,每日三次,每次五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脂、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腰围、胰岛素、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可改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改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两组对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尿酸均无明显改善(P>0.05)。4、对照组和治疗组IL-8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IL-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IL-6、IFN-γ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TNF-α、VEGF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别,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粪常规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调脂降糖片可以改善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2、调脂降糖片在本研究中未能发现可改善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围、体重、炎症因子。3、通过健康宣教、饮食管理、规律运动可对高血压相关临床指标有一定改善。4、调脂降糖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李竹青[5](2019)在《RDN对单纯肥胖大鼠AMPK-PGC-1α及其下游分子介导脂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对单纯肥胖大鼠行去肾交感神经术(RDN),通过一些相关指标的观察,探讨如下问题:1)探讨交感神经活性活性与脂代谢的关系,RDN能否实现对脂代谢的有效改善;2)观察RDN可否通过影响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表达,从而影响脂代谢变化;3)探讨RDN可否通过影响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脂代谢。方法:本实验肥胖造模期将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n=30)分为2组:正常饮食组(NCD组,n=8)、肥胖造模组(HFD组,n=22),NCD组大鼠采用普通饲料饲养,HFD组大鼠高脂诱导饲养8周进行单纯肥胖大鼠造模。将16只肥胖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8)与RDN组(n=8),SHAM组、RDN组大鼠分别进行假手术或双侧RDN治疗。术后4周:1)生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及FFA水平;2)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E,肾动脉HE染色观察肾交感神经变化,判断手术成功性;3)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瘦素、脂联素含量;4)HE染色观察肝脏、骨骼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5)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AMPK-PGC-1α及其下游分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RDN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影响:1)诱导喂养8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相较于正常饮食组,体重(412.2±18.67vs326.2±5.22,P<0.01)、BMI(5.44±0.14vs6.58±0.33,P<0.01)、Lee’s指数(308.49±6.20vs281.88±3.83,P<0.01)均显着增高,提示肥胖造模成功;2)RDN术可降低肥胖大鼠体重、BMI、Lee’s指数,术后4周RDN与SHAM组比较,体重明显降低(476.8±10.08vs515.6±5.86 v,P<0.01)BMI明显降低(7.79±0.07 vs 8.45±0.11,P<0.01),Lee’s指数明显小于SHAM组(316.27±3.77vs 323.49±4.74,P<0.01);3)术后4周RDN组较SHAM组BG降低(8.67±0.58vs 9.96±0.42,P<0.01),TC、TG、LDL-C、FFA明显降低(P<0.01),HDL-C升高(0.66±0.09 vs 0.51±0.11,P<0.05)。2.RDN对肥胖大鼠脂肪因子影响:与NCD组比较,SHAM组血清瘦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RDN组和SHAM比较,血清瘦素含量降低(2.33±0.26 vs2.91±0.19,P<0.01);SHAM组和NCD组比较,血清脂联素含量降低(P<0.01),RDN组和SHAM比较,血清脂联素含量升高(1.74±0.21 vs 1.95±0.16,P<0.01)。3.RDN对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及下游分子影响:与NCD组相比,SHAM组骨骼肌AMPK、p AMPK、PGC-1α、CPT-1、UCP3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均<0.01),与SHAM组比较,RDN组骨骼肌AMPK蛋白(p<0.05)、p AMPK(p<0.01)、PGC-1α(p<0.01)、CPT-1(p<0.01)、UCP3(p<0.05)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1.RDN可改善单纯肥胖大鼠肥胖状态,改善血脂及异位脂肪沉积现象,改善脂代谢。2.RDN改善单纯肥胖大鼠脂代谢的机制与改善瘦素抵抗、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3.RDN可上调单纯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及其下游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改善单纯肥胖大鼠脂代谢紊乱。

李晓玲[6](2019)在《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轮廓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超重/肥胖及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血糖受试者不同的代谢轮廓,探讨肥胖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及糖尿病引发冠心病的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及体检的受试者共140例,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其中40例合并有冠心病;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34例;糖耐量正常(NGT)受试者32例。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液相-质谱联合分析法(LC-MS),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不同体重的糖尿病患者及是否合并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轮廓的差异。结果:1.临床指标显示,糖尿病较正常血糖人群有更多的代谢指标异常,合并更多的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2.糖尿病患者与糖耐量正常人群相比,代谢轮廓明显不同,且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体重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人群相比,代谢轮廓均有不同。3.合并冠心病与未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代谢轮廓显着不同。结论:与糖耐量正常的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代谢轮廓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分析显示,肥胖与非肥胖糖尿病,及有无合并冠心病的代谢轮廓均明显不同。目的:观察短期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于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体质指数(BMI)≥25kg/m2)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GLP-1RA组6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口服降糖药或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GLP-1R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0.6mg-1.2mg皮下注射,1次/日,治疗3个月。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腰围(Wc)、体脂含量、平均动脉压(M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2.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功能(HOMA-β及C肽曲线下面积)的影响。3.比较GLP-1RA组及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及其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4.采用Framingham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初发及再发心血管风险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比较显示,GLP-1RA组治疗后的体重、BMI、Wc、体脂含量、内脏脂肪含量及MBP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显着大于常规治疗组(体重变化:-5.9±3.7vs-0.9±1.8kg;BMI 变化:-1.9±1.0vs-0.2±0.9kg/m2;Wc 变化:-6.9±4.8vs-0.0±1.7cm;体脂含量变化:-3.0±2.4vs-0.6±0.8%;内脏脂肪含量变化:-2.6±2.5 vs-0.6±0.8%;MBP 变化:-11.0±9.5 vs-4.9±9.6 mmHg,P值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下降(P值均<0.01),但下降幅度组间比较未达统计学差异(-2.3±1.7vs-1.7±1.2%,P=0.14)。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敏感性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GLP-1RA组 HOMA-IR 明显下降(5.32±4.46vs4.80±3.02mmol/L*uU/ml,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 HOMA-IR 无明显变化(4.26±3.39 vs5.75±4.72 mmol/L*uU/ml,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HOMA-β无明显变化(P>0.05),病程<10年患者治疗后C肽曲线下面积明显上升(8.45±3.85vs9.05±3.51ng/ml,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与治疗前相比,GLP-1RA组瘦素及FGF21明显下降,脂联素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后脂联素变化与基线BMI、基线脂联素、治疗前后BMI变化及GLP-1RA治疗均相关(P分别=0.05,0.01,0.04及0.03);治疗前后瘦素的变化与基线瘦素、基线BMI、治疗前后身体脂肪含量变化及GLP-RA治疗相关(P分别=0.0008,0.0056,0.0019及0.0033);治疗前后FGF21的变化与基线FGF21、基线空腹C肽及GLP-RA治疗相关(P分别=0.0001,0.1184及0.0025)。4.两组患者治疗心血管风险变化:与治疗前相比,GLP-1RA组男性及女性治疗后FRS及10年内初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风险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GLP-1RA显着改善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包括减轻体重、体脂含量,降低血糖、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2.GLP-1RA通过改善患者的脂肪因子:降低瘦素,升高脂联素,及降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改善患者脂代谢紊乱。3.GLP-1RA通过改善心血管相关的代谢指标,降低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江瑶,王宁宁[7](2016)在《瘦素的多系统作用及其与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D)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主要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骨矿物质代谢紊乱(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MBD)、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其防治措施是影响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的蛋白质激素,通过调节人体食欲影响能量代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瘦素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如下丘脑、心脏、骨骼等,参与调节人体能量代谢、造

江瑶[8](2016)在《瘦素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关系的临床研究及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CKD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贫血(anemia)、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等。CKD-MBD临床常表现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是内科治疗无效SHPT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成功的PTX能够纠正严重SHPT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改善其贫血和营养不良,减少CVD患病风险。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低瘦素水平可作为营养不良的生物标志物,据报道瘦素参与影响机体造血、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代谢过程。目前CKD患者体内瘦素水平的变化尚存在争议,在CKD-MBD患者中瘦素与贫血、营养不良以及CVD的关系仍不清楚。PTX对严重SHPT患者体内瘦素水平及与上述并发症关系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方法:第一部分:记录本院496例因严重SHPT行PTX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年龄分布与营养状态特点。第二部分:评估141例CKD 5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关系,并对其中36例行成功PTX的严重SHPT患者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患者HRV指标和血清瘦素水平分别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ELISA测定;瘦素水平采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校正后进行自然对数转化(lnleptin/BMI);将患者根据lnleptin/BMI四分位间距水平分组,比较各组HRV指标水平。第三部分:比较100例健康对照和209例CKD 5期患者,并随访其中因严重SHPT行PTX的患者40例(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记录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ELISA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经BMI校正后进行自然对数转化(lnleptin/BMI);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设不同人血清及不同浓度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刺激组,人血清刺激组分为健康对照、不伴严重SHPT的CKD患者组、严重SHPT患者PTX术前组、严重SHPT患者术后组、严重SHPT患者术后+LY294002[磷酸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oinositide 3 kine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抑制剂]组;钙、磷刺激浓度均分为2.5mM和3.5mM,PTH刺激浓度分为0.1nM和1.OnM;上清液leptin含量和细胞内leptin、磷酸化Akt和Akt蛋白表达分别使用ELISA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第一部分:纳入严重SHPT患者男性274例,女性222例,平均年龄(46.0±11.4)岁;致CKD病因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92.1%),糖尿病肾病占1.2%;患者平均透析龄为(7.7±3.6)年,血液透析者占总体92.9%;患者血钙水平为(2.6±0.2)mmol/L、血清磷水平为(2.2±0.5)mmol/L、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TH,iPTH)水平为 360.6(176.8-805.9)pg/ml,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为2134.1(1512.4-2964.2)u/L;各组患者血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低于参考值范围;各年龄层组患者血钙、ALP和iPTH水平不全相同,血磷水平无明显差异;60~70岁年龄层组患者lnALP水平分别低于年龄<18岁和18~30岁年龄层组患者。第二部分:纳入CKD 5期患者男性77例,女性64例,年龄(49.6±12.3)岁,透析龄(5.2±4.3)年。患者 lnleptin/BMI 和 lniPTH 水平分别为(5.5±1.4)和(6.3±1.3)。随着lnleptin/BMI水平递增(Q1到Q4),CKD患者血压和HRV呈非线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中leptin/BMI是CKD患者HRV指标低频与高频比的独立预测因子。严重SHPT患者行PTX后lnleptin/BMI和HRV指标水平均增加。与其他四分位间距组相比,SHPT患者PTX术后极低频指标水平在Q1组增加明显。第三部分:CKD 5期患者血清lnleptin/BMI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BMI<23 kg/m2的CKD患者比例高于健康对照;CKD患者lnleptin/BMI水平与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TX组患者lnleptin/BMI水平与iPTH水平呈负相关;成功的PTX术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白蛋白的增加与lnleptin/BMI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CKD血清刺激组上清液和胞浆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PTX刺激组,但后二组间无差异;相比PTX术前,术后患者血清刺激组上清液和胞浆中瘦素蛋白含量增多;高PTH(0.1nM,1.OnM)刺激能够减少胞外瘦素分泌、胞内瘦素合成和磷酸化Akt蛋白水平,而高钙或高磷(2.5mM,3.5mM)对瘦素产生无明显影响;相较于PTX术前,术后血清刺激组脂肪细胞内胞浆leptin和磷酸化Akt水平上调,加入LY294002后胞内磷酸化Akt和leptin蛋白水平、胞外瘦素分泌均明显减少。结论:1.严重SHPT患者以青中年的长期血透病人为主,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比例较低。严重SHPT患者常伴营养不良。2.调控血清瘦素水平可作为未来减少CKD-MBD患者CVD患病风险的新治疗靶点。3.CKD 5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差异,可能与低BMI的患者比例较高有关;CKD 5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糖脂代谢和造血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成功的PTX术后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得到改善,与术后血iPTH水平显着下降、脂肪细胞内Akt信号上调导致瘦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多有关。

石翠翠,张昕[9](2014)在《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1994年瘦素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白色脂肪组织的研究兴趣。脂肪组织是代谢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能产生重要的化学介质即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化学介质在炎症、厌食症、新陈代谢和心肌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为检测它们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新研究和理论奠定了基础。脂肪因子对机体内环境稳态有双重性,一方面保护心脏,促进内皮保护功能,血管生成及减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发生;相反也可促进高血压、心力衰竭发生等不利作用。现就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孙文锦,赵兴胜,苏秀兰[10](2013)在《瘦素与血压调节关系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摄食、能量代谢、内分泌、心血管、生殖、免疫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瘦素通过多种机制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瘦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将为防治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

二、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BMI人群口服高脂负荷对血清瘦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常规体检及血样采集
        1.1.3 高脂餐
        1.1.4 主要仪器
        1.1.5 主要试剂
        1.1.6 志愿者基本指标的采集
        1.1.7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1.1.8 瘦素的测定
        1.1.9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的比较
        1.2.2 空腹血脂指标比较
        1.2.3 三组人群高脂餐前后不同时间点TG水平的变化
        1.2.4 三组人群高脂餐前后不同时间点瘦素水平的变化
        1.2.5 空腹瘦素水平与有关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瘦素与肥胖及能量代谢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2.1 瘦素的概述
        2.1.1 瘦素分泌与主要功能
        2.1.2 瘦素分泌的影响因素
    2.2 瘦素与肥胖
        2.2.1 肥胖的流行病学与诊断
        2.2.2 瘦素与肥胖的相关研究
        2.2.3 瘦素与脂肪组织
    2.3 瘦素与其他疾病
        2.3.1 瘦素与心血管疾病
        2.3.2 瘦素与糖尿病
        2.3.3 瘦素与高血压
        2.3.4 瘦素与癌症
        2.3.5 瘦素与免疫性疾病
        2.3.6 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2.4 瘦素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
        2.4.1 瘦素治疗肥胖
        2.4.2 未来方向
    2.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细菌纤维素制备及其对肥胖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肥胖及其危害
        1.1 肥胖的定义及其现状
        1.2 肥胖的危害
        1.2.1 心血管系统疾病
        1.2.2 呼吸系统疾病
        1.2.3 神经系统疾病
        1.2.4 肝肠系统疾病
        1.2.5 肾脏、泌尿系统疾病
        1.2.6 生殖系统疾病
        1.2.7 关节系统疾病
        1.2.8 其他疾病
    二、肥胖的发生机制
        2.1 能量平衡机制
        2.1.1 能量摄入介导的平衡机制
        2.1.2 能量消耗介导的平衡机制
        2.2 遗传调控机制
        2.2.1 单基因肥胖
        2.2.2 多基因肥胖
        2.2.3 环境-基因协同机制
        2.2.4 肥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2.3 肠道微生物调控机制
        2.4 压力诱导机制
        2.5 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因素
    三、肥胖的防治措施
        3.1 肥胖的治疗
        3.1.1 饮食调节
        3.1.1.1 食物与能量介导的调控
        3.1.1.2 膳食纤维素调控
        3.1.2 微生物干预
        3.1.3 运动减肥
        3.1.4 药物治疗
        3.1.5 手术治疗
        3.1.6 公共政策措施
        3.2 肥胖的预防
    四、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4.1 细菌纤维素的发现
        4.2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4.2.1 产细菌纤维素菌种
        4.2.2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制
        4.2.3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学意义
        4.2.4 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因素
        4.2.5 细菌纤维素的性质
        4.3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4.3.1 细菌纤维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4.3.2 细菌纤维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4.3.3 细菌纤维素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五、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5.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纤维素功能的全基因组分析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
        1.2.2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2.3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与表征
        1.2.3.1 SEM表征
        1.2.3.2 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
        1.2.4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细菌纤维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
        2.1.1 菌株的菌落形态及微观形貌
        2.1.2 菌株W1 的分类学地位
        2.2 细菌纤维素的理化表征
        2.2.1 细菌纤维素的SEM表征
        2.2.2 细菌纤维素的XRD和 FTIR表征
        2.3 菌株W1 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Komagataeibacter europaeus W1 产细菌纤维素的碳源优化及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菌种
        1.1.2 实验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细菌纤维素发酵动力学的测定
        1.2.2 产细菌纤维素的碳源优化
        1.2.2.1 碳源优化实验
        1.2.2.2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与产率计算
        1.2.2.3 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1.2.3 碳源生物转化的信号通路分析
        1.2.4 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
        1.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生长、细菌纤维素合成和底物消耗动力学
        2.2 细菌纤维素产率、性能及碳源转化的代谢通路分析
        2.2.1 细菌纤维素产率
        2.2.1.1 纤维素膜的表观比较
        2.2.1.2 产量和转化率比较
        2.2.2 细菌纤维的SEM表征
        2.2.3 细菌纤维素的XRD表征
        2.2.4 细菌纤维素的FTIR表征
        2.2.5 不同碳源合成细菌纤维素的代谢通路分析
        2.3 细菌纤维素的批量制备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细菌纤维素干预下生理-肠道微生物耦合作用对小鼠肥胖发生的调控机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饲料及配比
        1.1.4 实验材料
        1.1.5 主要试剂
        1.1.6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小鼠的分组与喂养
        1.2.2 血液和肝脏生化检测
        1.2.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1.2.4 肝脏脂肪酸合成、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和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1.2.4.1 总RNA提取与cDNA链的RT-PCR合成
        1.2.4.2 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1.2.5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1.2.5.1 原始测序数据的拼接与质控
        1.2.5.2 OTUs的聚类分析
        1.2.5.3 α多样性分析
        1.2.5.3.1 测序深度评估和样本充分性分析
        1.2.5.3.2 α多样性指数
        1.2.5.3.3 OTU分布分析
        1.2.5.4 β多样性分析
        1.2.5.5 物种注释
        1.2.5.6 多元统计分析
        1.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饲料喂养对小鼠体重和组织重量变化的影响
        2.2 不同饲料喂养对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变化的影响
        2.3 小鼠肝脏和回肠病理切片观察
        2.3.1 肝脏组织
        2.3.2 回肠组织
        2.4 不同饲料喂养对肝脏脂肪酸合成、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及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2.4.1 肝脏脂肪酸合成基因
        2.4.2 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基因
        2.4.3 附睾脂炎症基因
        2.5 不同饲料喂养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
        2.5.1 OTUs聚类分析
        2.5.2 α多样性分析
        2.5.2.1 测序深度和样本充分性分析
        2.5.2.2 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
        2.5.2.3 OTU分布情况
        2.5.3 β多样性分析
        2.5.4 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2.5.4.1 基于微生物分类学的物种组成分析
        2.5.4.2 基于聚类的样本群落组成与差异分析
        2.5.5 多元统计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理生化-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变化解析细菌纤维素对小鼠食源性肥胖的缓解作用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样品
        1.1.2 实验动物
        1.1.3 实验饲料
        1.1.4 实验材料
        1.1.5 主要试剂
        1.1.6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方法
        1.2.1 肥胖模型小鼠的挑选、分组与喂养
        1.2.2 血液和肝脏生化检测
        1.2.3 肝脏和回肠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1.2.4 肝脏脂肪酸合成、回肠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和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的q PCR分析
        1.2.5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高通量分析
        1.2.6 小鼠粪便的代谢组学分析
        1.2.6.1 代谢物提取
        1.2.6.2 LC-MS/MS分析
        1.2.6.3 数据分析
        1.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1 肥胖模型小鼠
        2.2 细菌纤维素干预下小鼠体重和组织重量的变化
        2.3 细菌纤维素干预对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的影响
        2.4 小鼠肝脏和回肠病理切片观察
        2.5 细菌纤维素干预对肝脏脂肪酸合成、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合成及附睾脂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2.6 细菌纤维素干预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
        2.6.1 OTUs聚类分析
        2.6.2 α多样性分析
        2.6.2.1 测序深度和样本充分性分析
        2.6.2.2 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
        2.6.2.3 OTU分布情况
        2.6.3 β多样性分析
        2.6.4 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2.6.4.1 基于微生物分类学的物种组成分析
        2.6.4.2 基于聚类的样本群落组成与差异分析
        2.6.5 多元统计分析
        2.7 小鼠粪便代谢物的组学解析
        2.7.1 数据可靠性分析
        2.7.2 代谢物分类和功能注释
        2.7.3 关键代谢物筛选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5.2.1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2.2 研究展望
附录1 缩写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筛选
    1.2 患者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
    1.3.纳入该研究分析的各项指标具体明细
    1.4.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 纳入 T2DM 受试者一般情况分析
    2.2 纳入研究患者身体各个部位脂肪含量与Hb A1c、收缩压、舒张压、LDL-C之间关系的偏相关分析
    2.3 T2DM患者身体组成成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1
    2.4 T2DM患者身体组成成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2
    2.5 未使用胰岛素 T2DM 患者身体组成成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 1
    2.6 未使用胰岛素T2DM患者身体组成成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2
    2.7 使用胰岛素T2DM患者身体组成成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1
    2.8 使用胰岛素T2DM患者身体组成成分与心血管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2
3.讨论
    3.1 纳入人群基本信息分析
    3.2 身体组成成分与血糖、血压和血脂之间关系的偏相关分析
    3.3 logistic 回归分析
    3.4 对文章整体结果分析
    3.5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结论
研究创新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肥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调脂降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中止和撤除临床试验的标准
    1.3 研究对象
        1.3.1 病例选择
        1.3.2 分组方法
    1.4 治疗方法及观察
        1.4.1 治疗方法
        1.4.2 药品来源
        1.4.3 合并治疗的规定
    1.5 疗效观察
        1.5.1 一般项目
        1.5.2 疗效观察指标
        1.5.3 安全性观察
    1.6 疗效标准
        1.6.1 高血压疗效参考标准
        1.6.2 代谢综合征疗效评定标准
    1.7 安全性评价标准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
    2.2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1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
        2.2.2 两组患者的年龄比较((?)±s)
        2.2.3 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分级比较
        2.2.4 两组患者伴存疾病比较
        2.2.5 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药物比较
    2.3 两组患者疗效指标比较
        2.3.1 治疗前后两组证候积分的变化
        2.3.2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的变化((?)±s)
        2.3.3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脂、尿酸、体重、BMI、空腹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腰围的变化
        2.3.4 治疗前后两组IL-6、IL-8、TNF-α、VEGF、IFN-γ的变化
    2.4 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
        2.4.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s)
        2.4.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s)
        2.4.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比较((?)±s)
        2.4.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粪常规比较((?)±s)
    2.5 不良事件观察
3 讨论
    3.1 西医学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3.1.1 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
        3.1.2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3.2 中医学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3.2.1 中医学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3.2.2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3.3 方药
        3.3.1 处方来源
        3.3.2 方药组成
        3.3.3 药物分析
    3.4 治疗结果的讨论及分析
        3.4.1 中医证候疗效
        3.4.2 血压水平
        3.4.3 代谢指标
        3.4.4 炎症因子
4 不足与展望
    4.1 不足
    4.2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痰瘀互结证评分表
    附表2 规律运动
    附表3 DASH膳食
    综述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已发表文章

(5)RDN对单纯肥胖大鼠AMPK-PGC-1α及其下游分子介导脂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RDN对单纯肥胖大鼠形态学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饲料
        1.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1.1.4 实验造模及分组方法
        1.1.5 去肾交感神经术
        1.1.6 动物标本的采集
        1.1.7 相关指标检测
        1.1.8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造模期末各组大鼠体重、体长、BMI、Lee’s指数
        1.2.2 实验大鼠死亡率
        1.2.3 各组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比较
        1.2.4 肾动脉HE染色观察肾交感神经消融情况
        1.2.5 RDN 前后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
        1.2.6 RDN 对实验大鼠体长、BMI、Lee’s 指数影响
        1.2.7 RDN 对单纯肥胖大鼠血脂、血糖的影响
        1.2.8 RDN 对单纯肥胖大鼠血清 FFA 的影响
        1.2.9 RDN 对单纯肥胖大鼠内脏脂肪百分比的影响
        1.2.10 RDN 对单纯肥胖大鼠血清瘦素、脂联素的影响
    1.3 讨论
        1.3.1 单纯肥胖大鼠模型建立评价
        1.3.2 RDN对肥胖大鼠体重、BMI、Lee’s指数和内脏脂肪百分比的影响
        1.3.3 RDN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影响及机制探讨
    1.4 小结
二、RDN对单纯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及饲料(同实验一)
        2.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3 实验造模及分组方法(同实验一)
        2.1.4 去肾交感神经术(同实验一)
        2.1.5 动物组织标本采集
        2.1.6 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AMPK-PGC-1α通路相关蛋白含量
        2.1.7 统计学方法(同实验一)
    2.2 结果
        2.2.1 RDN 对单纯肥胖大鼠骨骼肌细胞 AMPK、p AMPK 蛋白表达影响
        2.2.2 RDN 对单纯肥胖大鼠骨骼肌细胞 PGC-1α蛋白表达影响
        2.2.3 RDN对单纯肥胖大鼠骨骼肌细胞CPT-1 蛋白表达影响
        2.2.4 RDN对单纯肥胖大鼠骨骼肌细胞UCP3 蛋白表达影响
        2.2.5 RDN后各组大鼠骨骼肌形态学观察
    2.3 讨论
        2.3.1 AMPK-PGC-1α通路与肥胖的关系
        2.3.2 RDN对肥胖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的影响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肥胖相关交感神经激活与脂代谢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轮廓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名词及缩写
第一部分 超重/肥胖及合并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的代谢轮廓分析
    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二. 方法与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二. 方法与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瘦素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关系的临床研究及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496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年龄分布与营养状态特点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部分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及调控3T3-L1脂肪细胞产生瘦素的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致谢

(9)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瘦素
2 脂联素
3 抵抗素
4 内脂素
5 网膜素
6 趋化素
7 结论

(10)瘦素与血压调节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瘦素、瘦素受体及信号转导通路
    1.1 瘦素
    1.2 瘦素受体
    1.3 瘦素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
        1.3.1 酪氨酸蛋白激酶 (JAK) /信号转录激活因子 (STAT) 通路
        1.3.2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 (SHP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通路
        1.3.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通路
        1.3.4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通路
2 瘦素与血压调节
    2.1 瘦素对血管的作用
    2.2 瘦素与交感神经系统
    2.3 慢性高瘦素血症和瘦素抵抗
    2.4 瘦素与肾脏的水钠平衡调节

四、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BMI人群口服高脂负荷对血清瘦素的影响[D]. 朱钥红.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细菌纤维素制备及其对肥胖小鼠生理机能和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D]. 王珊珊.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D]. 王若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调脂降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D]. 赵英利.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RDN对单纯肥胖大鼠AMPK-PGC-1α及其下游分子介导脂代谢的影响[D]. 李竹青.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轮廓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D]. 李晓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瘦素的多系统作用及其与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关系[J]. 江瑶,王宁宁.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6(09)
  • [8]瘦素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关系的临床研究及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影响[D]. 江瑶.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4)
  • [9]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石翠翠,张昕. 中国循环杂志, 2014(10)
  • [10]瘦素与血压调节关系的研究进展[J]. 孙文锦,赵兴胜,苏秀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03)

标签:;  ;  ;  ;  ;  

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