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多年生植物,是中国特有植物,也是阿拉善荒漠区的建群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属蒺藜科(Zygophyllaceae)植物,是中国特有孑遗植物。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居群的蒙古沙冬青和四合木野生个体叶片组织,利用DNA测序技术、SSR分子标记技术、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蒙古沙冬青、四合木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结合地理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叶绿体非编码片段psbC-trnS对蒙古沙冬青9个野生居群的cpDNA进行测序,排序后的序列总长度为1493~1545 bp,共计103个变异位点。根据序列变异位点共确定出12种单倍型,其中H2单倍型分布最广,推测其可能是祖先单倍型。物种水平上单倍型多样性(Hd)指数为0.29748,核苷酸多样性(π)指数为0.00166;居群水平上Hd指数介于0-0.81319之间。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309(0.0903)高于居群间基因多样性Hs为0.293(0.0784),基因交流大部分在居群内部。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NST=0.018小于GST=0.053(p>0.05),表明居群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性检验结果认为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沙冬青居群拒绝中性进化,群体历经扩张或者基因座位受到负选择作用。(2)基于ISSR分子标记对蒙古沙冬青9个居群的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0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83个条带,每条引物6-11个,平均8.3个;居群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46.85%;Nei’s 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 0.1643,Shannon 信息指数(Ⅰ)为 0.2449,蒙古沙冬青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118,居群间的遗传差异(31.18%),居群内的遗传差异(68.82%);基因流Nm=1.1034,居群间的基因流比较丰富;聚类分析表明9个蒙古沙冬青居群可分为三大类群。(3)基于SSR分子标记对中国特有种四合木6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3对SSR引物扩增发现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等位基因丰富度(AR)平均为9.7,Shannon指数(Ⅰ)平均为1.864,居群杂合子较高,居群处于随机交配状态;Fst平均值为0.055,一致度均值为0.7495,表明研究区的四合木居群间发生了很小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基因流平均值为5.171,存在广泛的基因流动;Structure、UPGMA、PCoA分析均表明居群分化不大,聚类不明显;13个位点的哈迪温伯格检验认为一半居群中存在不平衡现象,存在近交衰退的风险。(4)蒙古沙冬青的遗传参数与海拔具有一定相关性(0.436),但是与其他地理因子相关性很弱(-0.184);四合木的遗传参数与温度(-0.267)、降水(0.368)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与风速未表现出相关性(-0.021),因此温度、水分可能是四合木遗传结构形成的强有力驱动因子;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0.454)。(5)综合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DNA测序技术和微卫星标记技术都适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测序技术能在核苷酸水平挖掘物种单个或多个碱基的遗传突变,从而在遗传变异分析以及谱系地理学分析上发挥作用;而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以序列的长短变化作为依据,仍然是物种遗传图谱建立、遗传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对蒙古沙冬青和四合木的物种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关建议:针对蒙古沙冬青野生遗传资源,除了采取就地保护策略保障其原始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外,建议采用不同地区蒙古沙冬青种质资源以进行引种育种,保证基因的流动。针对四合木野生遗传资源,采取就地保护策略,保障其原始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环境因子可进行迁地保护。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沈奇
导师: 张银东,关潇
关键词: 蒙古沙冬青,四合木,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物种保护
来源: 海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海南大学
分类号: Q943
DOI: 10.27073/d.cnki.ghadu.2019.000329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5558K
下载量: 71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省部分有色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种子 2020(08)
- [2].人类遗传多样性探讨[J]. 科技风 2018(33)
- [3].遗传多样性影响人类思维[J]. 中国石油企业 2015(08)
- [4].浅谈生物遗传多样性[J]. 商业故事 2018(05)
- [5].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6].3种药用甘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9(02)
- [7].麋鹿的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J]. 野生动物学报 2019(04)
- [8].基于叶形态学的枇杷小种子植株遗传多样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8)
- [9].蓝藻遗传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土壤与作物 2015(04)
- [10].“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在昆明召开[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2(09)
- [11].努力推动中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遗传 2012(11)
- [12].中国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遗传 2012(11)
- [13].不同海拔高度的野古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14].商业养殖减少了鸡的遗传多样性[J]. 北方牧业 2008(21)
- [15].番茄种质资源主要植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02)
- [16].陕西省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05)
- [17].家兔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养兔 2015(04)
- [18].“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在昆明召开[J]. 遗传 2012(06)
- [19].藏系绵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杂志 2012(04)
- [20].“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在昆明召开[J]. 作物学报 2012(09)
- [21].遗传多样性与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现状和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10(06)
- [22].分散蜜蜂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蜂业 2010(09)
- [23].药用植物白术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23)
- [24].商业养殖减少了鸡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家禽 2008(21)
- [25].雄黄连木遗传多样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3)
- [26].大花序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4)
- [27].辽宁黄渤海沿岸长牡蛎遗传多样性分析[J]. 经济动物学报 2017(04)
- [28].青海引进玉米品种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4(04)
- [29].浙江柿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03)
- [30].广藿香生物活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热带生物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