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察隅)早中生代岩浆—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察隅)早中生代岩浆—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论文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察隅地区)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构造位置,具有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多条缝合带聚集、多地体拼合的复杂地质环境,同时该地区的研究程度又较低,致使各类岩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尚不清楚,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尚未建立,尤其是起着重要承上启下作用的早中生代岩浆和变质作用也少有研究,其相应岩石的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尚未解决,该地区在早中生代时期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亟需建立。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早中生代岩浆岩和变质岩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研究,揭示出该地区早中生代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岩石组合和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岩石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初步建立了该地区早中生代时期的构造格架和演化历史。青藏高原东南部在早中生代时期经历了三期岩浆事件:早三叠世(248–243Ma)、晚三叠世(216-206Ma)和早侏罗世(187 Ma)。早三叠世岩浆岩出露在北羌塘地体内类乌齐地区,岩石组合类型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碱性类岩石,既有I型也有S型,前者具有弧岩浆岩的特征。这些岩石中锆石的εHf(t)值在-3.4-+5.3之间,相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944-1498 Ma,表明其岩浆来源为中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该时期的岩浆岩是在龙木措-双湖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在羌塘地体之下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晚三叠世的岩浆岩出露在北羌塘地体内类乌齐地区和南拉萨地体内的察隅地区,岩石组合类型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属于过铝质的超钾至高钾钙碱性的S型花岗岩,具有碰撞型花岗岩的特征。这些岩石中的锆石具有低的εHf(t)值(-5.5--16.2)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427-1995 Ma),表明其岩浆来源可能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北羌塘地体的晚三叠世岩浆岩形成在龙木措-双湖古特提斯洋闭合导致同卡微陆块和羌塘地体碰撞的构造背景下;南拉萨地体的晚三叠世岩浆岩形成在松多古特提斯洋闭合而导致南、北拉萨地体碰撞的构造背景下。早侏罗世的岩浆岩出露在同卡-嘉裕桥微陆块内的同卡地区,岩石组合类型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属于超钾至高钾碱性-碱钙性岩石,花岗岩类型既有S型也有I型。岩石中的锆石具有低的εHf(t)值(-5.7--16.6)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420-2017 Ma),表明其岩浆来源为古老地壳(中元古代-古元古代)的部分熔融。该时期的花岗质岩石是形成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在同卡和嘉裕桥微陆块之下的构造背景下。青藏高原东南部经历了早中生代时期的两期变质事件:晚三叠世(209–198 Ma)和早侏罗世(178–176 Ma)。晚三叠世的变质岩出露在拉萨地体内,采自于南拉萨地体内的变泥质岩类型包括波密地区的片麻岩和察隅地区的片岩,采自于北拉萨地体的变质岩类型为察隅地区的片岩。南拉萨地体的变泥质岩经历了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伴随部分熔融,随后经历了降温降压退变质作用,推测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地温梯度在25–45°C/km之间,岩石形成在松多古特提斯洋闭合使南、北拉萨地体碰撞而导致的地壳加厚构造背景下。北拉萨地体的变泥质片岩具有和南拉萨地体变泥质岩相似的温度和较低的压力条件,可能处于相对较浅的位置。早侏罗世变质岩出露在同卡微陆块的同卡地区,岩石类型为泥质片岩(石榴石蓝晶石黑云母片岩和含石榴石二云母片岩)。该片岩经历了升温升压进变质过程和先等温降压、再等压降温的退变质过程,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岩石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高压麻粒岩相条件下的部分熔融,峰期温压条件为10.4–12.3 kbar和770–810°C,地温梯度小于17°C/km,形成在同卡微陆块俯冲到北羌塘地体之下的构造环境。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地体组成与属性,初步建立了早中生代时期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研究区从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羌塘地体、同卡微陆块、嘉裕桥微陆块、北拉萨地体、南拉萨地体五个地质单元,中间依次被丁青蛇绿岩带、同卡蛇绿岩带、八宿蛇绿岩带和波密蛇绿岩带隔开。在三叠世早期,龙木措-双湖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在北羌塘地体之下,此时的松多古特提斯洋也处于向北俯冲在拉萨地体之下的状态。至晚三叠世,龙木措-双湖古特提斯洋闭合,导致同卡微陆块和北羌塘地体碰撞拼合;松多古特提斯洋也在此时闭合,南、北拉萨地体碰撞;与此同时,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开始向两侧俯冲。到早侏罗世,同卡微陆块俯冲到北羌塘地体之下,随后嘉裕桥微陆块和同卡微陆块碰撞拼合,班公湖-怒江洋俯冲在二者之下。本文研究成果为再造早中生代时期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格架提供了重要信息。

论文目录

  •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羌塘地体-丁青蛇绿岩带
  •     1.2.2 同卡、嘉裕桥微陆块和同卡、八宿蛇绿岩带
  •     1.2.3 拉萨地体—波密蛇绿岩带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工作量和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主要地质特征
  •   2.2 青藏高原东南部(类乌齐-察隅)地质特征
  •     2.2.1 北羌塘地体
  •     2.2.2 同卡微陆块
  •     2.2.3 嘉裕桥微陆块
  •     2.2.4 拉萨地体
  •   2.3 样品采集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
  •   3.2 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
  •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早中生代岩浆作用
  •   4.1 早三叠世岩浆岩
  •     4.1.1 岩相学特征
  •     4.1.2 锆石U-Pb定年
  •     4.1.3 锆石Hf同位素
  •     4.1.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5 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     4.1.6 小结
  •   4.2 晚三叠世岩浆岩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锆石U-Pb定年
  •     4.2.3 锆石Hf同位素
  •     4.2.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5 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     4.2.6 小结
  •   4.3 早侏罗世岩浆岩
  •     4.3.1 岩相学特征
  •     4.3.2 锆石U-Pb定年
  •     4.3.3 锆石Hf同位素
  •     4.3.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5 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     4.3.6 小结
  • 第五章 早中生代变质作用
  •   5.1 晚三叠世变质作用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相平衡模拟与变质作用条件
  •     5.1.3 锆石U-Pb定年
  •     5.1.4 变质作用与P-T-t轨迹
  •     5.1.5 小结
  •   5.2 早侏罗世变质作用
  •     5.2.1 岩石学特征
  •     5.2.2 相平衡模拟与变质作用条件
  •     5.2.3 锆石U-Pb定年
  •     5.2.4 变质作用与P-T-t轨迹
  •     5.2.5 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波密)早中生代构造演化
  •   6.1 研究区北部类乌齐-同卡-八宿地区早三叠世-早侏罗世构造演化
  •   6.2 同卡、嘉裕桥微陆块构造属性
  •   6.3 研究区南部波密-察隅地区晚三叠世构造演化
  •   6.4 青藏高原东南部早中生代构造格局和演化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陈言飞

    导师: 张泽明,刘勇胜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部,早中生代,岩浆和变质作用,古特提斯洋,班公怒江特提斯洋,构造格局,演化历史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研究项目《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构造事件调查》(DD20160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41230205)

    分类号: P534.5;P588.3

    DOI: 10.27492/d.cnki.gzdzu.2019.000031

    总页数: 197

    文件大小: 27615K

    下载量: 89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察隅)早中生代岩浆—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