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路复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路复用器,漏电流,低泄漏,德州仪器
多路复用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低漏电多路复用器在高阻抗PLC系统中是否重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位任职于领先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制造商的年轻工程师满怀热情,正在设计一个可接受来自高阻抗传感器输入的多通道24位模拟输入模块。他选择了德州仪器的24位Δ-Σ模数转换器(ADS125H02)、5-V基准电压和德州仪器的精密放大器(OPA192)。(本文来源于《世界电子元器件》期刊2019年10期)
朱少华[2](2019)在《用于温度传感的智能二极管多路复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电的地方就有热量,有热量的地方经常需要感应温度(最广泛感知的物理变量)。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我们对材料热能的测量,并且有许多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它,从非常低的成本和有限的范围到复杂和专业的单元。在某些情况下,决定使用哪种传感器是困难的,因为有很多可行的选择,而(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9-09-29)
谢宾,刘曦,林群,钱碧甫[3](2019)在《采用串行通信接口的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总线通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采用串行通信接口的同步时分多路复用的总线通信方法。物理连接上主机和从机的收、发数据线均分别与总线相连接,并详细阐述其独特的通讯方式。这种方法在绝大多数MCU均能应用,仅利用两根物理连线实现高可靠的差分连接,同时又能满足高速度的实时性要求,解决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内部模块的总线通信问题,实现通信实时性可控,减少硬件电路复杂程度,增强通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5期)
王佳文[4](2019)在《基于光子晶体多模谐振腔的双参量多路复用集成传感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晶体是一种由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材料周期性排列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常的控光特性,在集成电路、纳米器件和光纤网络等未来诸多领域展现出广阔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微腔结构的光子晶体传感器由于具有超紧凑、小尺寸、低损耗和易集成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折射率、温度、压力和生化等传感研究中。随着微纳传感技术的研究日益成熟,实现高集成度、多种参量同时传感的紧迫性也逐渐凸显。为了同时实现双参量检测和多传感通道复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多点双参量传感”的概念,旨在实现同一微纳光学片上的多个传感单元能同时实现温度和折射率双参量检测传感,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分析了利用光子晶体多模式谐振腔对温度和折射率同时进行传感的传感机理,总结了双参传感的可行性条件。利用同一个谐振腔产生的两个不同模式谐振峰(记为基模、一阶模),分别研究基模、一阶模各自的温度灵敏度和折射率灵敏度,并构造灵敏度矩阵SnT。通过计算Sn,T的秩来判断双参量传感的可行性。这种方法只需要1个谐振腔便有可能实现双参传感,将有效减小传感器件的大小,为实现多路复用提供了可能性。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晶格常数渐变型的一维光子晶体椭圆孔多模式纳米束双参量传感器(photonic crystal ellipical holes multimode nanobeam cavity dual-parameter sensor,PC-EDPS)。根据之前阐述的传感机理,在一维硅基光子晶体纳米束的基础上,引入晶格常数渐变型设计的椭圆孔,晶格常数从波导中心到两侧逐渐增加,构成多模式的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传感结构PC-EDPS。利用PC-EDPS基模和PC-EDPS 一阶模来实现对环境温度和折射率的双参量同时传感。PC-EDPS的结构尺寸仅仅为12μm×0.7μm×0.22μm(长度×宽度×高度)。第叁,提出了“多点双参量传感”的概念,提出了基于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设计的一种超紧凑、低串扰的双通道光子晶体传感阵列(photonic crystal dual-channel sensor array,DCSA),组成阵列的多模式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微腔的基模值可以达到1×106,一阶模的Q值可以达到1×105以上,阵列尺寸仅为26.5μm ×6.2μm × 0.22μm(宽度×长度×高度)。DCSA结构中的两个传感通道(EMNC-1和EMNC-2)都可以单独进行温度和折射率的双参量传感,实现了多通道、多传感单元同时的双参传感。这是本论文最主要的创新点。第四,提出了基于二维硅基平板光子晶体设计的集成复用二维平板光子晶体双参量传感阵列结构(photonic crystal multiplexing dual-parameter sensor array,MDPSA),组成阵列结构的多模式微腔单元基模Q值超过29000,一阶模Q值超过7000,两个传感单元(Sensor Unit#1和Sensor Unit#2)都可以单独进行温度和折射率的双参量传感,而MDPSA的尺寸仅为14.5μm× 18.6μm×0.22μm(宽度×长度×高度)。MDPSA的设计和实现将有助于未来片上光学传感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2)
管宇[5](2018)在《多路复用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观念中,一个信道只能传输一路信息才能保证不会相互干扰。但是如果运用了多路复用技术,就能在一条信道中同时传输多路信息,并且能保证信息间的独立性。采用了多路复用,在时间上或者在频率上区分了信号,让多个信号同时传递不会干扰。通过多路复用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多路复用系统的设计过程,理解多路复用技术对于提高信利用率,节约频谱资源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49期)
王锦毅[6](2018)在《适用于数字信号的多路复用器辅助并行乘法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可在信号处理期间所进行的乘法运算中,作为构造块适用于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字的新型多路复用器辅助并行乘法器(MAPM),.所提出的并行乘法器需要N/2级运算才能生成N/2个部分积,其随后可以使用华莱士树加法器(WTA)进行相加.在延迟和硬件要求方面,所提出的二进制乘法器的性能与华莱士树乘法器(WTM)、布斯乘法器(BM)和基于分离器的并行乘法器(SBPM)相当.但MAPM的计算时间仅分别约为WTM、BM和SBPM的66.9%、76.93%和92.13%;所提出的MAPM的主要优点在于仅使用4×1多路复用器和相加运算来计算乘法器乘积,而非执行乘法运算.(本文来源于《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闫龙飞[7](2018)在《基于AFE应用的多路复用前置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技术开始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医学微电子技术”这门新的交叉学科也在迅速发展。而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就是利用该学科的相关技术将微电子学与现代医疗相结合,实现在家中对患者的实时监护,既缓解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模拟前端电路作为处理生物电信号的第一级,在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生物电信号微弱,低频的特点切入,研究了一款用于采集生物电信号的多路复用模拟前端电路。本文首先介绍了模拟前端的研究背景与现状,接着详细的介绍了生物电信号与生物电极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采集过程中会遇到的噪声与干扰。然后对电路的所有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前置放大器的结构选用综合性能更好的电流反馈仪表放大器(CBIA),利用以负反馈形式连接的低通滤波器来消除低频噪声,并引入共模反馈(CMFB)电路来稳定共模输出。出于节省芯片面积的目的,增益级的设计由固定增益放大器与可变增益放大器组成,运放结构采用对称式OTA结构,通过改变可变增益级中开关电容的数量,可以获得不同的增益与带宽。复用器模块采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来完成选择性输出的功能。带隙基准源电路为模拟前端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与电流。辅助模块设计中右腿驱动电路用来消除人体工频干扰,提高共模抑制比。导联监测电路可以实时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最后我们对电路的输入阻抗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信号的精度。电路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电源电压1.8V,在Cadence下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中,前置放大器增益20dB,高通截止频率0.5Hz。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有5种增益可选,分别为20dB,50.8dB,54.7dB,56.5dB和58.6dB。带宽分别为1360Hz,348Hz,231Hz,189Hz和152Hz。复用器的仿真结果表明电路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可以正确选择输出。带隙基准源电路的仿真结果显示基准电压和电流的温度漂移系数分别为9.87ppm/°C与12ppm/°C,在0-100Hz内的卷积噪声值为32nV,噪声性能优秀。在100Hz以内,基准源电路的PSRR为-88dB。最后对模拟前端进行了整体仿真,结果显示其增益40.5dB,75.8dB,77.7dB,78.7dB可调,带宽171Hz,234Hz,347Hz,1210Hz可调,高通截止频率0.5Hz,输入参考噪声1.75μV,蒙特卡洛模拟仿真显示模拟前端的CMRR为91dB。输入阻抗在使用电容正反馈结构进行优化后,提高到了2.6GΩ,有效的提高了信号精度。综上,本文设计的用于生物电信号采集的模拟前端电路满足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胡晓兰,高兴[8](2018)在《一种降低功耗并提高通道密度的集成多路复用输入ADC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一代插接式光收发器模块和其他便携式系统需要高效率、小尺寸、低成本数据采集系统。AD7682/AD7689支持广泛的传感器接口,设计人员利用这些器件不仅能满足苛刻的用户要求,还能实现系统的差异化。这种高效率集成ADC解决方案能够应对空间受限应用的高电路密度和热功耗挑战,与现有LFCSP和竞争产品相比可节省60%以上的空间,对高低采样速率应用都很合适。(本文来源于《集成电路应用》期刊2018年03期)
杨佳一,刘天翔[9](2018)在《恶劣工作环境中的开关和多路复用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工程师在将模拟开关和多路复用器设计到恶劣环境下所用模块中时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一些一般解决方案建议,以供电路设计人员用来保护容易损坏的器件。另外,介绍了一些新款集成开关和多路复用器,这些器件在过压保护、防闩锁特性和故障保护上均有所改善,能够处理常见应力状况。(本文来源于《集成电路应用》期刊2018年02期)
胡俊杰,陈仕川[10](2017)在《基于FPGA的多路复用采样率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采样率变换理论,提出一种基于FPGA分时复用技术的多通道复用多相结构采样率变换器,并给出了具体的FPGA实现方案。该方案有效减少了多通道情况下的资源消耗,提高了硬件效率。(本文来源于《通信对抗》期刊2017年04期)
多路复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电的地方就有热量,有热量的地方经常需要感应温度(最广泛感知的物理变量)。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我们对材料热能的测量,并且有许多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它,从非常低的成本和有限的范围到复杂和专业的单元。在某些情况下,决定使用哪种传感器是困难的,因为有很多可行的选择,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路复用论文参考文献
[1]..低漏电多路复用器在高阻抗PLC系统中是否重要?[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9
[2].朱少华.用于温度传感的智能二极管多路复用[N].电子报.2019
[3].谢宾,刘曦,林群,钱碧甫.采用串行通信接口的同步时分多路复用总线通信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4].王佳文.基于光子晶体多模谐振腔的双参量多路复用集成传感结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管宇.多路复用技术的教学案例分析[J].智库时代.2018
[6].王锦毅.适用于数字信号的多路复用器辅助并行乘法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
[7].闫龙飞.基于AFE应用的多路复用前置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8].胡晓兰,高兴.一种降低功耗并提高通道密度的集成多路复用输入ADC方案[J].集成电路应用.2018
[9].杨佳一,刘天翔.恶劣工作环境中的开关和多路复用器设计[J].集成电路应用.2018
[10].胡俊杰,陈仕川.基于FPGA的多路复用采样率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J].通信对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