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食管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然[1](2021)在《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近些年的发病逐渐升高,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RE的首选药物,它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RE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主要阐述RE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是临床疗效研究,验证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实验研究,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大鼠造模,从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探讨健脾降逆方治疗RE的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纳入131例中虚气逆型RE病例,其中对照组64例、治疗组67例。治疗组予健脾降逆方颗粒剂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20mg/每次,2次/每日。服药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安全性检查,对治疗组治疗前后MTL、VIP、Ghrelin进行对比,并分别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随访。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SD大鼠,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造模,于造模后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药液灌胃,中药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健脾降逆方灌胃,灌胃14天后进行取材,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IP、Ghrelin含量;PCR法检测下段食管组织中VIP、VPAC2、Ghrelin、GHSR、cAMP、PKA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测定下段食管组织中cAMP、PK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ROCK1、MLC阳性表达。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1)对于GerdQ量表评分而言,在服药8周后,健脾降逆方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降低总分,两者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6个月的远期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并且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之间未体现出明显差异,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2)根据GerdQ量表判断复发率,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与远期疗效对比的结果一致。(3)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主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并在远期疗效上显示出与GerdQ量表同样的趋势: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至停药12个月时,才出现明显的疗效下降,体现了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4)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次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的疗效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TL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胃底Ghrelin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实验研究部分:(1)造模后,假手术组大鼠在毛发光泽、行动、进食饮水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余5组。在手术后第7天,随机选择2只非假手术组大鼠取材,HE染色后观察食管大体及病理形态,验证造模成功。(2)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减少VIP及受体VPAC2mRNA表达;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增加Ghrelin及受体GHSR mRNA表达。(3)中药高、中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cAMP、PKA mRNA表达水平。(4)中药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增加ROCK1、MLC表达,中剂量组能显着增加ROCK1表达,但MLC的表达仅有升高趋势。结论在本次研究中,验证了健脾降逆方对于RE典型症状的短期疗效(8周内)与奥美拉唑相当,同时在缓解非典型症状上疗效显着,且对停药后的疗效维持具有明显优势,这与健脾降逆方益气健脾,和降胃气,治本顾标的功效相适应。在观察到健脾降逆方对于RE的临床疗效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健脾降逆方能够调节VIP、Ghrelin分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信号通路活性,增加下游蛋白ROCK1、MLC表达,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有关。
林舒婷[2](2021)在《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标准纳入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并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等作为观察指标,从而评价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有66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总脱落率为5.71%。2.基线资料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3.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4.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各单项积分方面,经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在改善反酸、烧心、胃脘胀满、肠鸣便溏上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嗳气、食欲不振、手足不温、口苦咽干改善效果两组并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RDQ积分方面,两组均能降低患者的RDQ积分(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一般生命体征、血常规、粪便常规+OB、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症状疗效评分及RDQ积分,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余良[3](2021)在《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柴胡宁心饮与兰索拉唑肠溶片对胃食管反流病(GE RD)患者反流性疾病问卷(RDQ)、中医临床症状、焦虑抑郁(SAS、S DS)状态的改善程度以及血液中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甘丙肽(galanin,GAL)的影响,客观评价柴胡宁心饮治疗GERD临床疗效,为柴胡宁心饮治疗GERD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服用柴胡宁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焦虑、抑郁(SAS、SDS)评分及血清5-HT、GAL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期间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比,中药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更高,疗效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血清5-HT、GAL方面,与治疗前相比,5-HT均较前升高,GAL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5-HT较西药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在GAL方面,两者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柴胡宁心饮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总疗效比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并对患者血清5-HT、GAL具有调节作用,使血清中5-HT表达升高,GAL降低。(2)柴胡宁心饮可能是通过升高患者血清5-HT同时降低GAL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脏腑机能,继而促进胃肠动力,加速胃排空或者降低内脏高敏状态,减轻反流从而实现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的作用。
彭淋[4](2021)在《泻热制酸饮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泻热制酸饮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晨起、晚睡前各1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泻热制酸饮(日1剂,3次/日,开水冲泡150ml,餐后温服),疗程皆为4周。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一般情况,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两研究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积分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临床分析比较。2.在总有效率上,从中医证候疗效评判:治疗组为94.59%,对照组为71.05%;从西医症状疗效评判:治疗组为86.49%,对照组为63.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在单项症状总积分上,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症状皆有改善(P<0.05),而在反酸、嘈杂、胁肋胀满、口干口苦症状改善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在复发率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有8名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62%;对照组有18名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7.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指标均正常。结论:泻热制酸饮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可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比单一使用泮托拉唑胶囊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张迎春[5](2021)在《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联合PPI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运用队列研究方法,研究中药汤剂联合糊剂治疗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纳入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中符合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51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30例、21例。2.治疗组予口服中药汤剂+糊剂+雷贝拉唑,中药方即在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基础上随证加减,早晚饭后1小时各一次,温服。糊剂服药方法为临睡前用参三七粉、白芨粉各3g加少量无糖藕粉调匀,热水煮沸,温服后保持卧位。PPI制剂根据内镜下分级差异降阶梯使用。对照组予口服雷贝拉唑1Omg早晚各一次共计8周,后4周按需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每4周进行一次复诊及记录,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心电图、血尿粪常规等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分级、症状改善积分、RDQ量表、焦虑抑郁量表等,治疗结束半年后根据RDQ量表主要症状情况进行1次随访。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样本数据具有可比性。2.内镜下炎症分级疗效结果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内镜下食管粘膜炎症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疗效相近。3.主要症状(RDQ量表)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总分组内比较,P<0.01,说明两组干预措施均有效;治疗后8周、12周的RDQ总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主要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时RDQ总分下降最明显。单项症状疗效上,治疗组在改善烧心、反酸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且反酸症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F组间=5.625,P=0.022)提示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反酸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两组在改善胸痛、反食症状疗效方面,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疗效相近。4.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8周、12周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时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最明显,与RDQ总分下降趋势相同。在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19%(P<0.05),表明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5.焦虑抑郁量表结果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焦虑情况改善方面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焦虑状态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在改善抑郁情况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6.远期疗效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期间症状变化的程度不同,对照组RDQ总分上升程度明显高于治疗组,一定程度上表明治疗组对于RE症状的远期疗效改善要优于对照组。7.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安全性良好。结论: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联合糊剂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优势明显,能够更快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远期复发率、减轻焦虑状态,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郑研艳[6](2020)在《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和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同样也可引起咽喉、气管等食管邻近组织的组织损害,从而出现食管外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升高。GERD虽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因其反复发作的症状、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及较多的并发症,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进步,新的内镜术式不断出现,逐渐弥补及部分替代传统的药物、外科及内镜手术治疗,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治疗手段。2013年令狐恩强教授首次发表的贲门缩窄术(Endoscopic cardial constriction ligation,ECCL)及 201 4 年日本 Haruhiro Inoue教授首次发明报道的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al resection,ARMS)利用术后瘢痕组织形成,使贲门口缩小,增加食管下扩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的压力,减少LES的一过性松弛,有效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了 ARMS和ECCL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二者的疗效差异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症状改善率、GERDQ评分,以及DeMeester评分,观察两者在GERD内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GERD内镜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目的对比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和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年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或贲门缩窄术治疗,并定期于我院复查的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例资料,其中20例行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组),28例行贲门缩窄术(ECCL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种术式完成率均为100%,术后均无发热、出血、穿孔、吞咽困难等事件发生。2.ARM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4.05±12.35min,其中ESD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4.80±7.60min,EMR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30±2.67min;ECCL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8.43±1.59min;ECCL 操作时间明显短于 ARMS(P<0.05)。3.术后2月,ECCL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ARMS组[89%(25/28)和60%(12/20)χ2=4.128 P=0.042],GERD Q 评分明显低于 ARMS 组[(6.24±1.22)分和(7.35±1.79)分t=-2.400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比ECCL组和ARMS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2%(23/28)和90%(18/20)]、GERD Q 评分[(8.1 1±1.89)分和(7.60±1.50)分]、DeMeester 评分[(20.28±3.94)分和(17.61±5.86)分],PH<4 时间[(8.47±1.28)%和(7.99±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复查显示贲门松弛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和贲门缩窄术均可有效地控制反流,改善患者症状,具体选择哪一种术式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本中心的技术水平来定。
叶少情[7](2020)在《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研究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在临床症状、胃镜表现、近期复发率等方面对此病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符合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对就诊患者先按就诊顺序编号,然后参照随机数字表分组,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过程中剔除/脱落3例,纳入疗效评估共67例,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予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停药后比较两组病例症状疗效、内镜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痊愈及显效病例进行2月随访,以评价近期复发率。结果:(1)总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RDQ总积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总有效率: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为88.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愈显率为75.75%,对照组为44.1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DQ积分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为82.3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DQ积分愈显率为60.60%,对照组为26.4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为85.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痊愈率为81.81%,对照组为76.4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反酸、嗳气、胃脘隐痛、胃脘痞满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泛吐清涎、食少纳差、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主症痊愈时间:反酸痊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吐清涎、嗳气、胃脘隐痛主症两组比较,试验组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近期复发率:随访2月,试验组中医证候复发率为16.00%,对照组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与单用雷贝拉唑比较,能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近期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周宏剑[8](2020)在《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证素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这一炎癌转化模式已得到认可,而反流性食管炎是形成食管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导师团队前期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总属本虚标实。通过观察分析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证素分布特点,有利于补充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从而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经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证实,且具有临床症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慢性胃炎伴或不伴反流性食管炎,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组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伴反流性食管炎组。通过面对面问卷形式,对人群分布特点如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病程长短等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并进行四诊信息采集,运用证素辨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软件(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咨询系统)导出证素数据,得出CAG伴反流组与CNAG伴反流组的证素分布特点,分析CAG伴反流性食管炎与CNAG伴反流性食管炎证素之间的差异;得出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的证素分布特点,分析CAG伴反流性食管炎与CAG不伴反流性食管炎证素之间的差异;进而总结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证素分布特点。结果1.CAG伴反流性食管炎病位证素以胃、脾、肝为主,还涉及肺、胸膈、胆等;病性证素以气滞、湿、气虚、痰、阳虚为主,还涉及热、食积、阴虚、血瘀、血虚、寒、饮、阳亢等。2.CNAG伴反流性食管炎病位证素以肝、胃为主,还涉及胆、脾、胸膈等;病性证素以气滞、热、阴虚、湿、痰为主,还涉及阳亢、血瘀、气虚、食积等。3.CAG伴反流组与CNAG伴反流组在病位证素肝、脾的积分分级中均存在差异(P<0.05)。4.CAG伴反流组与CNAG伴反流组在病性证素气滞、湿、热的积分分级中均存在差异(P<0.05)。5.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在病位证素胃、脾的积分分级中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1.CAG伴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位证素有胃、脾、肝,病性虚实夹杂,实性证素以气滞、湿、痰为主,虚性证素以气虚、阳虚为主。2.CNAG伴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位证素有肝、胃,病性以实证为主,实性病性证素以气滞、热、湿为主,虚性证素以阴虚为主。
袁莉莉[9](2020)在《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和反流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受现代人们快工作生活节奏的影响呈逐年上升趋势。GERD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了反酸、胃灼热感、胸痛等典型食管症状,部分患者合并咳嗽、哮喘、咽异物感、喉痒、咽炎、鼻炎等食管外症状或以这些食管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研究认为GERD食管外症状的发生发展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加重或诱发因素,GERD引起食管外症状的潜在机制包括反流物直接刺激及神经介导等。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一直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其较强的抑酸作用可以减少患者食管酸暴露和促进黏膜愈合,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临床上仍有部分GERD患者对于PPI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此类难治性GERD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也深受国内外消化病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比较合并和不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和反流特点,以期探索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的可能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GERD患者,共计2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纳入患者均确诊为难治性GERD,且均进行一般资料和反流症状积分问卷填写,并完成24小时pH-阻抗监测和HRM检查。根据是否合并食管外症状分为食管症状组(食管组)共100例和合并食管外症状组(食管外组)共198例,食管外组根据症状类型进一步分为合并耳鼻喉症状组(耳鼻喉组)共99例和合并呼吸道症状组(呼吸道组)共99例。2.研究方法收集、整理食管组、耳鼻喉组和呼吸道组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24小时pH-阻抗监测和HRM检查结果相关数据,统计分析食管组和食管外组间、以及3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静息压和残余压、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静息压和残余压、腹腔内LES长度、LES-PIP距离、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无效收缩发生率、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定量资料两组设计,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两组设计,用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三组设计,呈正态分布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多组设计采用R*2列联表χ2检验。所有资料采用双侧检验,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298例患者,食管组100例,食管外组198例,其中耳鼻喉组和呼吸道组各99例。耳鼻喉组表现为咽喉异物感者52例,咽干27例,咽痛12例,鼻炎症状24例,声音嘶哑15例,呼吸道组表现为咳嗽者38例,胸闷49例,哮喘8例,夜间憋醒13例。食管组、耳鼻喉组和呼吸道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HRM观察指标食管组和食管外组相比,其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LES-PIP距离、腹腔LES长度、DCI、无效收缩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食管组、耳鼻喉组、呼吸道组间LES静息压、LES残余压、UES静息压、UES残余压、LES-PIP距离、腹腔LES长度、DCI、无效收缩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24小时pH阻抗监测观察指标食管组和食管外组相比,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外组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108(54.5%)高于食管组39(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外组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41(20.7%)高于食管组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组、耳鼻喉组、呼吸道组三组相比,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耳鼻喉组弱酸反流异常发生率57(57.5%)高于食管组[39(39.0%)](P<0.05),食管组与呼吸道组[51(51.5%)]、耳鼻喉与呼吸道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组间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耳鼻喉组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22(22.2%)及呼吸道组非酸反流异常发生率19(19.1%)均高于食管组[9(9.0%)](P<0.05),耳鼻喉与呼吸道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不同临床表现类型的难治性GERD食管动力异常及酸暴露程度无明显差别。2.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较不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更易发生弱酸反流及非酸反流,弱酸及非酸反流可能是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
陈旭怡[10](2020)在《健脾清热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该研究主要与单纯西药组对比,评价健脾清热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湿热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肝病科符合纳入标准60例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湿热证)住院及门诊病人,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连服8周;治疗组予健脾清热饮汤剂口服治疗,连服8周。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28例患者中,痊愈者为3例,显效者为9例,有效者为13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29例患者中,痊愈者为1例,显效者为6例,有效者为17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为82.7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和改善餐后反酸、饱胀、胃脘灼痛、不欲饮食、大便溏滞等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临床综合疗效、胃镜疗效积分和改善胸闷不舒、身倦乏力效果与对照组相当(P>0.05)。且用药期间无毒副反应。结论:中药汤剂健脾清热饮可以明显减轻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食管粘膜的损伤,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二、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食管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食管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研究 |
2 病因与病机探究 |
3 中医治疗方法 |
4 中医预后与调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方法 |
5 治疗手段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入组病例一般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计算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
2 GerdQ量表结果 |
3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4 次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5 总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6 复发率对比 |
7 血清MTL、VIP结果 |
8 胃组织中Ghrelin表达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1 组方思路 |
2 脾、肝二脏与RE的关系 |
3 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治疗思路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MTL、VIP、Ghrelin与RE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健脾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脱落病理的处理 |
1.8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方法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不良反应评价 |
2.7 安全性评价 |
2.8 质量控制 |
2.9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基本资料分析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治疗前后RDQ总积分比较 |
3.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情况 |
3.5 治疗前后HAMA/HAMD积分比较 |
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1.1 GRED的发病机制 |
1.2 临床表现 |
1.3 西医药物治疗 |
1.4 非药物治疗 |
2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中医治疗 |
3 导师六经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3.1 病因病机 |
3.2 选方依据 |
4 结果分析 |
4.1 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分析 |
4.2 RDQ疗效分析 |
4.3 HAMA/HAMD评分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西医对GERD的研究进展 |
1.1 GERD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GERD发病机制 |
1.3 GERD与血清5-HT、GAL及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 |
1.4 GERD的治疗 |
2.中医对GERD的研究概况 |
2.1 GERD的中医病名 |
2.2 GERD的中医病因病机 |
2.3 GERD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知情同意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及疗程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机认识 |
2 柴胡宁心饮治疗肝胃郁热证GERD的机理探讨 |
2.1 柴胡宁心饮组方分析 |
2.2 柴胡宁心饮的由来及“气机、枢机互调”、“以枢调枢”的机理 |
2.3 柴胡宁心饮对焦虑抑郁和血清5-HT、GAL的影响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 |
3.3 两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5-HT、GAL浓度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医药治疗肝胃郁热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泻热制酸饮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1.病例分组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指标 |
4.疗效判定标准 |
5.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入组情况 |
2.一般情况 |
3.安全性指标 |
4.疗效指标 |
四、讨论 |
1.反流性食管炎的选题背景 |
2.肝胃郁热型RE的病因病机 |
3 泻热制酸饮的组方分析 |
4.中西医结合治肝胃郁热型RE的疗效性分析 |
5.中西医结合治肝胃郁热型RE的可行性 |
6.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一节:中医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
1.中医对其病名的探讨 |
2.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研究 |
3.辩证分型 |
4.辩证论治 |
5.讨论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西医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 |
1.流行病学 |
2.发病机制 |
3.诊断要点 |
4.治疗方案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试验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致谢 |
(5)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联合PPI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 反流性食管炎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下食管括约肌( LES)功能失调 |
2.2 食管清除(廓清)作用减弱 |
2.3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减弱 |
2.4 食管裂孔疝 |
2.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
2.6 精神心理因素 |
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4 治疗研究进展 |
(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对病名的认识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3.1 脏腑辨证 |
3.2 气血津液辨证 |
3.3 六经辨证 |
4 其它治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终止标准 |
1.6 伦理学与质量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3.2 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 |
3.3 主要症状(RDQ量表)疗效 |
3.4 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
3.5 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分析 |
3.6 远期疗效 |
3.7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治疗RE的探讨 |
1 立法依据 |
2 组方分析 |
3 方药分析与药理 |
4 作用机制相关研究 |
5 糊剂治疗RE分析 |
6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7 小结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表) |
附表2: 肝胃郁热证中医症状积分表 |
附表3: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表4: 抑郁自评量表(SD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和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和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案和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2.6 终止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3.1 分组情况 |
2.3.2 一般治疗 |
2.3.3 药物治疗 |
2.4 观察内容 |
2.4.1 一般项目观察指标 |
2.4.2 安全性观测指标 |
2.4.3 西医疗效观测指标 |
2.4.4 中医疗效观测指标 |
2.4.5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评估 |
2.4.6 不良事件处理原则 |
2.5 随访 |
2.6 统计分析 |
3.统计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疗效分析 |
3.3.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3.2 RDQ疗效分析 |
3.3.3 内镜疗效分析 |
3.4 不良反应评价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复发率分析 |
4.讨论 |
4.1 西医对RE的认识 |
4.1.1 流行病学 |
4.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4.1.4 治疗方法 |
4.2 中医对RE认识 |
4.2.1 历史源流 |
4.2.2 病因病机 |
4.2.3 治疗方法 |
4.3 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疗法的确立 |
4.3.1 病因病机探讨 |
4.3.2 中西医并用优势 |
4.3.3 方案确立 |
4.3.4 外台茯苓饮方解 |
4.3.5 药物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问题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1.经方结合西药 |
1.1 半夏厚朴汤 |
1.2 旋覆代赭石汤 |
1.3 四逆散 |
1.4 半夏泻心汤 |
1.5 小柴胡汤 |
1.6 小陷胸汤 |
2.自拟方结合西药 |
3.中成药口服结合西药 |
4.中医外治结合西药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反流疾病问卷(RDQ,耐信量表) |
附件2 中医证候疗效积分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8)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证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 |
1.2 证素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确定 |
2.2 病例资料收集 |
2.3 病例资料分组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基本资料 |
1.1 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
2 各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
2.1 CAG伴反流性食管炎证素分布 |
2.2 CNAG伴反流性食管炎证素分布 |
2.3 CAG伴反流组与CNAG伴反流组病位证素分布 |
2.4 CAG伴反流组与CNAG伴反流组病性证素分布 |
2.5 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病位证素分布 |
2.6 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病性证素分布 |
2.7 不同程度萎缩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证素对比 |
讨论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的理论认识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证素资料分析 |
3.1 CAG伴反流性食管炎病位、病性证素分布特点分析 |
3.2 CNAG伴反流性食管炎病位、病性证素分布特点分析 |
3.3 CAG伴反流组与CNAG伴反流组证素分析 |
3.4 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证素分析 |
3.5 不同程度萎缩CAG伴反流组与CAG不伴反流组证素分析 |
4 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英文缩略词 |
附录B:慢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标准、反流性食管炎胃镜诊断标准 |
附录C:证素辨证标准 |
附录D: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证素提取四诊信息采集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和反流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难治性GERD及与呼吸、耳鼻喉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健脾清热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病例一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5 疗效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7 治疗结果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思想研究 |
2 健脾清热饮方药分析 |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观察表 |
附录 B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食管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王炳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少阳太阴证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D]. 林舒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D]. 余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泻热制酸饮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D]. 彭淋.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左金丸合橘皮竹茹汤联合PPI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评价[D]. 张迎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和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对比[D]. 郑研艳. 郑州大学, 2020(02)
- [7]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D]. 叶少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证素特点研究[D]. 周宏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合并食管外症状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动力和反流特点分析[D]. 袁莉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健脾清热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旭怡.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反流性食管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医论文; 健康论文; barrett食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