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白矾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白矾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科430081

【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其中42例行宫腔镜病灶切除术,8例行腹腔镜病灶楔形切除术,收集病理蜡块采取病理制片,经显微镜观察,分析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首发症状为阴道出血。剖宫产瘢痕妊娠确诊42例(84.00%),其中20例经病理发现瘢痕部位子宫平滑肌组织缺损,无连续性且平滑肌各细胞间连接较为稀疏,肌层组织有狭长缝隙,缝隙中存在绒毛,其中外生型14例(46.67%),内生型6例(20.00%),外生型明显高于内生型(P<0.05)。结论:内生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病理特点与症状存在区别,平滑肌肌层存在缝隙是引起剖宫产瘢痕妊娠重要因素。

【关键词】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理特点

最近几年以来,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剖宫产发生率逐年上升,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胚胎、孕囊或者是受精卵于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着床,属于异位妊娠[1-2]。剖宫产瘢痕妊娠容易导致大出血或者是子宫破裂等症状,甚至会影响生育能力,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分析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与病理特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收集病例标本蜡块、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等临床资料。

1.2方法

分析本组病例资料,其中40例外生型,10例内生型,收集病理蜡块并切片5mm,采取HE染色以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并分析患者病理特点,术后,随访患者病情。术前3d,口服25mg米非司酮,每天2次,术前30min,将1枚卡孕栓塞入肛门,其中42例行宫腔镜病灶切除术,8例行腹腔镜病灶楔形切除术;术中发现子宫峡部有绒毛样组织、凝血块,11例病灶于剖宫产切口右侧,39例病灶于剖宫产切口左侧。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资料分析

本组50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年龄为27岁-34岁,平均为(29.78±6.87)岁;停经时间为39d-156d,平均为(55.34±7.86)d。上次剖宫产距本次妊娠时间为1年-14年,平均为(5.21±3.23)岁。患者首发症状为阴道出血,其中无痛性阴道出血18例,外院实施清宫术引起阴道出血14例,口服流产药物引发阴道出血12例,腹痛伴阴道出血6例。

2.2病理检查分析

本组共收集病理学标本30例,经显微镜检查发现,平滑肌肌层组织内有绒毛与缝隙,20例经病理发现瘢痕部位子宫平滑肌组织缺损,无连续性且平滑肌各细胞间连接较为稀疏,肌层组织有狭长缝隙,缝隙中存在绒毛,其中外生型14例(46.67%),内生型6例(20.00%),外生型明显高于内生型,χ2=4.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影像学检查分析

本组患者均采取B超检查,剖宫产瘢痕妊娠确诊42例,B超确诊率为84.00%,其他8例未确诊患者,均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

2.3术后随访分析

本组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降低至正常,其中外生型降低(22.25±6.09)d,内生型降低为(21.34±7.45)d。外生型包块吸收时间为(68.45±20.45)d,内生型包块吸收时间为(31.86±7.87)d。

3讨论

3.1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分析

临床中,剖宫产瘢痕妊娠主要分为内生型与外生型,内生性主要是指孕囊发展至宫腔方向,在妊娠中晚期,如果胎盘植入或者是胎盘前置会增加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危险性;外生型主要是指切口瘢痕缝隙绒毛组织植入较深,孕囊生长于子宫肌层,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风险较大。本组共收集病理学标本30例,经显微镜检查发现平滑肌肌层组织内有绒毛与缝隙,其中外生型14例(46.67%),内生型6例(20.00%),外生型明显高于内生型(P<0.05)。

3.2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年龄分析

相关研究发现,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8岁-33岁[3-4]。本组50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年龄为27岁-34岁,平均为(29.78±6.87)岁;停经时间为39d-156d,平均为(55.34±7.86)d。上次剖宫产距本次妊娠时间为1年-14年,平均为(5.21±3.23)岁。患者首发症状为阴道出血,其中无痛性阴道出血18例,外院实施清宫术引起阴道出血14例,口服流产药物引发阴道出血12例,腹痛伴阴道出血6例。部分患者存在腹痛症状,提示剖宫产妊娠同其他类型异位妊娠存在差别。

3.3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机制与治疗分析

目前,关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本组共收集病理学标本30例,经显微镜检查发现,平滑肌肌层组织内有绒毛与缝隙,20例经病理发现瘢痕部位子宫平滑肌组织缺损,无连续性且平滑肌各细胞间连接较为稀疏,肌层组织有狭长缝隙,缝隙中存在绒毛。出现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术后切口愈合差,未恢复正常组织结构,经剖宫产瘢痕肌层部位缝隙,受精卵发生着床,进而造成剖宫产瘢痕妊娠。所以,子宫肌层组织缺损为剖宫产瘢痕妊娠主要发生机制。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子宫动脉栓塞、微创手术、清宫术以及终止妊娠等方法。最近几年以来,宫腔镜手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属于微一种创手术,且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不会对患者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3.4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分析

B超检查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5-6]。超声诊断依据主要包含:孕囊、膀胱壁间子宫肌层组织缺损;孕囊于子宫前壁峡部生长发育;宫颈管、宫腔内无妊娠诊断依据。本组患者均采取B超检查,剖宫产瘢痕妊娠确诊42例,确诊率为84.00%。提示B超检查安全可行。除此之外,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是较为重要检查手段,对于超声检查无法确诊或者是存在疑问患者,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能对内生型、外生型进行准确区分,经磁共振成像能确定内生型妊娠囊发展至宫腔方向,植入子宫肌层并不深;外生型妊娠囊发展至浆膜方向,子宫肌层植入深,说明患者膀胱发生受压症状。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明确胎囊部位,同时能检查是否发生绒毛侵入以及子宫肌层厚度。所以,磁共振成像在术式选取、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总而言之,内生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病理特点与症状存在区别,平滑肌肌层存在缝隙是引起剖宫产瘢痕妊娠重要因素。做好避孕措施是减少发生剖宫产瘢痕妊娠重要方法,一旦发生剖宫产瘢痕妊娠,需采取科学处理方法,这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尹玲玲,代希娥.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5(01):39-40.

[2]黄卓敏,古衍,江曼茹,汤德民,姚吉龙,曹满瑞.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07(05):335-338.

[3]张宁宁,杨清.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05):458-461.

[4]蒯莉莉.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9(20):39-40.

[5]荆玉慧,龙红.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08):931-932.

[6]周燕艳.探讨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及病理特[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4(01):109-111.

第一作者简介:杨江华(1979-9-15)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妇产科

其他作者简介:张丹丹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科

高琴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科

白矾,女,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妇产

标签:;  ;  ;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白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