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部系统深入、内容丰富的音韵学着作——评胡安顺教授的《汉语音韵学通论》(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关伟华[2](2021)在《《交泰韵》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泰韵》是明代万历年间河南籍学者吕坤研究汉语等韵学的着作。作者废除门法,志在以革新的反切来帮助读书人拼切字音、学习韵学。他认为河洛音即当时的中原雅音,书中记录了当时河洛地区官话的语音特征。对《交泰韵》的研究,可为中原官话语音的历时演变提供必要的文献参考,也可为明代官话语音研究提供详实的语音材料。本文利用反切系联法、归纳法、共时参证法、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计算统计法,对《交泰韵》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和吕坤的韵学思想进行论述,将《交泰韵》与相关韵书和现代河南方言语音材料比较,详尽解读《交泰韵》反映的语音特点和吕坤的韵学思想,从而准确定位《交泰韵》的音系性质。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交泰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评述目前学界对《交泰韵》的研究现状。介绍《交泰韵》现存版本情况和编排体例。第二章吕坤生平和经世思想。主要介绍吕坤的生平,阐述他的经世思想及其对《交泰韵》编写的影响。第三章吕坤韵学思想。从韵书传承角度说明《交泰韵》与相关韵书尤其是《洪武正韵》的关系。对《交泰韵》的序言、凡例所蕴含的韵学思想进行分析说明。第四章《交泰韵》的声母系统。主要介绍《交泰韵》的声母,比较《交泰韵》声母系统与同时代其他官话韵书声母系统的异同,重点分析全浊声母清化、知照组合流和零声母的扩大。第五章《交泰韵》的韵母系统。《交泰韵》的反切变革卓有成效,吕坤精心选择声介合母的反切上字,同韵母韵字往往用相同的零声母反切下字。一个韵组的反切上字也形成“入上去平”字组,上去声反切上字与韵组入声字声母、介音相同、主要元音相同。分析《交泰韵》的反切系统,可以发现韵字作反切上字时的又读音。联系内部分析法,说明《交泰韵》阳声韵、阴声韵、促声韵的分合情况,分析各韵部介音的发展变化,构拟《交泰韵》韵母的音位系统。重点讨论开口二等喉牙音字的介音问题、知庄章组及日母字的洪细问题、唇音字开合口问题、尤侯韵唇音字读为模韵、庄组模韵读为歌韵等语音现象。第六章《交泰韵》的声调系统。本章主要就《交泰韵》浊上不变完全去、入声存在和入声调类的演变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七章《交泰韵》音系性质。本章主要比较《交泰韵》与《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书文音义便考私编》《切字捷要》《文韵考衷》《等韵图经》《等韵精要》的关系,探讨《交泰韵》与其他官话韵书音系的异同及接近程度。《交泰韵》音系与《文韵考衷》《等韵精要》最为接近,这符合吕坤对中原雅音的定位,也说明《交泰韵》反映的是明代中后期的中原官话音系。通过对吕坤中原雅音观念的辨析以及对《交泰韵》与明代诸官话韵书音系的比较,可以明确明代官话曾以蓝青官话的形式存在。第八章为结语。简要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可能研究内容做了展望。
王玉莹[3](2021)在《《切音启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单鸿飞[4](2020)在《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方元音》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对《五方元音》的研究,不但能爬梳北方话发展的历史线索,还能厘清普通话语音的来源。纵观《五方元音》的研究,学者们无论是从文献方面还是从音韵方面都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但对于《五方元音》的增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游离在学界研究视野之外。其实自清代风靡至民国,自中国风靡至蒙古、日本甚至西方国家的《五方元音》并不都是樊腾凤的原本,流传于坊间的多是年希尧的增补本以及赵培梓的改订本。本文选取年希尧两次增补的《五方元音》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增补和改动的内容为切入点,从作者、韵图改动、韵书改动、增补本价值与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以此探索出年希尧两次增补本的具体改动,进而管窥年希尧增补本的价值和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绪论,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介绍选题缘起和研究现状。这一节首先介绍了选题缘起以及《五方元音》各个版本的现存数量,然后对《五方元音》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对诸般成果进行整体和系统的总结与评述,并尝试探察其中得失、未来研究的态势与方向。第二节介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年希尧增补本《五方元音》韵图、韵书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从编纂体例、编纂特点、收字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材料比对与客观描写相结合、材料列举与特征归纳相结合、描写现象与解释原因相结合的方法,对年希尧康熙四十九年与雍正五年的两次增补《五方元音》广泛流传的原因、国内国外的影响、韵书编纂和童蒙教育的价值进行细致地探讨。第三节介绍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这一节介绍本次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展示年希尧对《五方元音》的改动,并探索其进步之处,尝试解释其如何成为一本为书贩争相刻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广泛使用的一本汉语工具书,为后世韵书编纂提供一定的思路。第二个部分为第一章,这一章主要对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进行介绍,第一节介绍两次增补《五方元音》的作者年希尧,对其生平、大事件进行考察。第二节介绍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的写作背景,从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三方面入手进行考察。第三节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介绍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的写作意图。第三个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对康熙四十九年增补版《五方元音》进行研究,这一章通过和原本《五方元音》的对比,从编纂体例、韵图、韵书的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韵图用字的增补和改定原因、韵书增补字的来源,以及增补字大多为古籍常用字、异体字和动植物等名词的现象。第四个部分为第三章,主要对雍正五年增补版《五方元音》进行研究,这一章主要通过与前两个版本的《五方元音》进行对比,从编纂体例、韵图和韵书三方面来分析。雍正本《五方元音》的编纂体例改变不大,但韵图的增补和修改较多,多是因为韵书的改变而造成。韵书的部分,在收字方面,收字数量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异体字、动植物等名词的大量增补;在释义方面,异体字的释义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第五个部分为第四章,这一章对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的价值和影响进行介绍。肯定年希尧对传统韵书的继承与发展,分析其在童蒙教育和识字教学上的价值,最后介绍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对国外汉语教材及工具书编纂的重大影响。第六个部分是结语,这一部分对整个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清晰地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刘婧[5](2019)在《清代蒙古族诗人法式善近体诗用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式善诗歌以近体诗为主,本文对法式善2200余首近体诗的用韵情况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韵脚字逐一统计和分析,建立了18个韵部,整理出2种韵部混押的特殊情况,总结了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各韵部用韵特点和规律,发现其音系特点和规律与蒙古族用韵习惯、清代时音和方言有着紧密联系。在阴声韵中,微部不与其他任何韵部合韵,始终保持独立形式;幽侯已经走向合并;灰、咍、废三韵没有合并;虞模、鱼模、鱼虞三韵始终分立;肴、豪、宵、萧因介音-i的细微差别,保持分立。在阳声韵中,监廉部各韵部语音系统内部复杂灵活,出现多个变体,产生分立现象;东钟韵由于介音-u的差别,始终分立。入声韵中,入声-k尾、入声-p尾和入声-t尾内部合韵明显,但入声韵内部互相通押、混押机会逐渐减少。在方言特点方面,之蒸韵部与清代漳州、泉州等地的闽南方言内部音韵发展有关。将法式善近体诗用韵特点与《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两部权威官书以及同为清代乾嘉诗坛的汉族诗人张问陶近体诗用韵情况进行对比。一方面,他借鉴了两部官书的韵部体系,将发音方式、位置和体例相同或相近的韵部简化合并为同一韵部,符合清代中后期用韵习惯和语音演变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诗人入声韵与《洪武正韵》入声韵用韵相通,推断明清两代入声韵重新出现与蒙古族诗人用韵习惯、当地时音、方言有密切联系。
顾旖琳[6](2018)在《《四音定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音定切》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作者刘熙载。“四音”指“开齐合撮”四呼,刘熙载认为四音能统一切字音,故得书名。刘熙载对四呼的归类基于对介音的细致分析,其中平峭音理论尤能体现刘氏辨音之细,是其四音理论的独到之处,也是《四音定切》时音的重要表现。《四音定切》卷首和韵释提纲集中阐释了刘熙载的反切改良思想,本文将其与《音韵阐微》的反切改良相比较,探究《四音定切》反切改良对传统改良方法的继承与其独特的创新之处,明确其在反切改良史上的重要地位。《四音定切》保留了中古语音系统,有很强的保守性,本文通过审音法、共时参证法、内部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对《四音定切》的语音系统进行分析和探究,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归纳《四音定切》的音系特征,剥离出音系中的守旧成分与所反映的时音、方音成分。
成耀帅[7](2018)在《《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回馆杂字》是明初编撰的一部汉语—波斯语分类字汇集,书中用汉字来音译波斯语。通过分析汉字音节与波斯语音素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可以研究明代汉语声母和韵母的一些特点。我们在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其波斯语拉丁转写,来考察对音汉字的一些基本情况。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叙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研究角度、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并对《回回馆杂字》的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和编写体例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主要叙述了波汉对音适用的范围及其局限性,列表对照了波斯字母、拉丁字母、国际音标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回回馆杂字》汉字对音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声母研究。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回回馆杂字》对音汉字中的见晓精组字、知庄章组字、日母字。第四部分为《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韵母研究。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回回馆杂字》对音汉字中的入声韵字和阳声韵字。第五部分为《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反映的明代汉语语音特征。该部分以明代初期兰茂《韵略易通》(1442年)中的声母韵母系统为参照,与《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所反映的声母韵母特点对照分析,从而探讨《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所反映的明代汉语语音特征。
鹿琼瑶[8](2016)在《《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1980-2014)》文中认为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科领域内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山西省社科院主办的中国当代语言学核心期刊之一《语文研究》从1980年至2014年所刊载的具有研究性价值的1687篇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对论文内容分布、论文作者、作者所在机构及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这几个指标作了统计,了解期刊都在哪些领域发文;分析作者,便于掌握本杂志稿源的质量,研究队伍的科研实力和分布地区;资金论文情况反映了语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便能够客观的评价这本杂志,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扩大影响范围。另外,对《语文研究》杂志所有论文分方言、语法、词汇、语音、述评、语言理论、汉字、社会语言学、辞典编纂、修辞、语文教学、(文艺、作家)作品语言和民族语文语言这十三个板块进行语言学定性分析,了解每个板块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特色,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了方向,有助于在熟悉语言研究发展历程的同时了解本杂志的发展轨迹,关注到当前语言研究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紧跟语言研究热点,不至于落后。为了方便读者和研究者,笔者把《语文研究》的语言学刊文作了分类索引,作为全文的附录。对《语文研究》作定量、定性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有:(1)自己建立小型的封闭式的语料库,并依照研究内容分类,便于后期统计,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2)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把文献计量研究方法运用到语言学科领域,尤其是对语言学核心刊物进行分析,是近年来研究的趋势;(3)归纳概括的分析方法,在对刊文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语文研究》语言学刊文的重点、特点、研究的不足等,能够更加客观评价杂志。本文创新之处是以《语文研究》刊发的所有语言学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语言学归类分析,从历时的角度看,有助于了解《语文研究》刊文轨迹,也了解了语音、词汇、方言等各个板块的研究对象、热点和趋势,全面了解本杂志概貌的基础上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起到一个文献索引的作用,便于读者迅速查找本杂志各领域发文,省时省力。在结语部分,笔者给出了本论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贡献、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语文研究》刊文情况反映了我国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刊文基本上是以大的语文事件、语文运动或语言学会议为背景的,紧跟当前争论的热点趋势,刊文质量较高。
尹喜清[9](2015)在《曾运乾音韵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运乾是民国时期着名的语言学家。他尤其致力于音韵学的研究,在汉语上古声纽、韵部,中古声纽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对古音通转、韵之正变以及等韵门法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音韵学讲义》是曾运乾音韵学研究的结晶性着作。本文以《音韵学讲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分析曾运乾的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研究,探讨其音韵学思想和方法论,对曾运乾的音韵学成就及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并重新认识曾运乾对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研究表明,曾运乾研究古音兼用考古和审音两种方法,但从根本上说,他的音韵学研究是以《切韵》音系为研究起点,将入声完全独立,注意阴阳入三声之间的互配关系,注重音理的解释,因此他属于审音派古音学家。
冯蒸[10](2014)在《论音韵学辞典的编撰原则与创新——《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表分析》文中认为一、引言:《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总表及其重要意义汉语音韵学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这个学科并没有一部严格现代意义上的音韵学辞书。首次以辞书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1978年出版的《语言文字学名词解释》(又名《辞海·语言文字分册》)(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编,1978.4,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中的音韵学词条。该书共收有音韵学术语87条,加上人名,书名才158条,术语部分仅有8页,这
二、一部系统深入、内容丰富的音韵学着作——评胡安顺教授的《汉语音韵学通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部系统深入、内容丰富的音韵学着作——评胡安顺教授的《汉语音韵学通论》(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
一、为“述”而引 |
二、为“证”而引 |
三、寓“志”而引 |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
结语 |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交泰韵》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 |
第二章 吕坤的生平与经世思想 |
2.1 吕坤生平简介 |
2.2 吕坤的经世思想 |
2.2.1 秉承道统垂世立教 |
2.2.2 万物一体以民为本 |
2.2.3 崇真务实经时济世 |
2.3 吕坤经世思想与《交泰韵》的编撰 |
2.4 《交泰韵》的版本 |
2.5 《交泰韵》的体例 |
第三章 《交泰韵》的韵学思想 |
3.1 《交泰韵》对明代韵书的传承 |
3.1.1 《交泰韵》对《洪武正韵》编纂体例的借鉴 |
3.1.2 《交泰韵》与其他韵书间的相同之处 |
3.2 序言表现的韵学观 |
3.3 凡例表现的韵学观 |
3.3.1 韵书使用说明 |
3.3.2 韵部分合说明 |
3.3.3 相关韵学术语说明 |
3.3.4 吕坤对工具书的看法 |
3.3.5 吕坤对中原雅音的看法 |
第四章 《交泰韵》的声母系统 |
4.1 《交泰韵》声母系统的分析及拟音 |
4.2 声母演变具体分析 |
4.2.1 全浊声母清化 |
4.2.2 知庄章三组声母合流 |
4.2.3 影母、喻母、疑母、微母的分合关系 |
第五章 《交泰韵》的韵母系统 |
5.1 《交泰韵》反切上字的选择标准 |
5.1.1 阳声韵上去声反切上字的选择标准 |
5.1.2 阴声韵上去声反切上字的选择标准 |
5.1.3 反切用字规律在《交泰韵》音系研究中的价值 |
5.2 《交泰韵》韵母系统的分析及拟音 |
5.2.1 舒声韵的分析及拟音 |
5.2.2 促声韵的分析及拟音 |
5.3 《交泰韵》韵母系统几个问题的讨论 |
5.3.1 开口二等喉牙音的介音问题 |
5.3.2 知庄章组及日母韵字的洪细问题 |
5.3.3 唇音声母拼合韵母的开合问题 |
5.3.4 尤韵唇音读同模韵 |
5.3.5 蟹止摄合口三等轻唇音归于齐韵 |
5.3.6 庄组模韵字又读歌戈韵 |
5.3.7 三等韵的细音保留 |
第六章 《交泰韵》的声调系统 |
6.1 声调概述 |
6.2 《交泰韵》的上声调 |
6.3 《交泰韵》的入声调 |
第七章 《交泰韵》的音系性质 |
7.1 前人关于《交泰韵》音系性质的有关说明 |
7.2 《交泰韵》音系的河洛音特点 |
7.2.1 《交泰韵》与元明清韵书音系的比较 |
7.2.2 《交泰韵》与今中原官话音系的比较 |
7.3 《交泰韵》“中原雅音”辨析 |
7.3.1 《交泰韵》与《中原雅音》音系比较 |
7.3.2 《交泰韵》与《中原雅音》音系基础方言的区别 |
7.3.3 《交泰韵》“中原雅音”所指辨析 |
7.4 明代“中原雅音”所指分析 |
7.5 从普通话的确定过程看明清官话音的存在形式 |
7.6 从《交泰韵》的流传看其音系性质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现状 |
0.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0.3 研究价值及意义 |
0.3.1 全面系统研究年希尧《五方元音》增补本 |
0.3.2 重新审视年希尧《五方元音》增补本的重要价值 |
1 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概况 |
1.1 作者简介 |
1.2 写作背景 |
1.3 写作意图 |
2 康熙四十九年增补本《五方元音》研究 |
2.1 编纂体例 |
2.2 韵图用字增补与改定 |
2.2.1 韵图用字的增补 |
2.2.2 韵图用字的改定 |
2.3 韵书列字、收字及释义的增补与改定 |
2.3.1 增补字来源探讨 |
2.3.2 经典古籍常用字的增添 |
2.3.3 异体字的增添 |
2.3.4 药名、动植物名等名词的增添 |
2.4 小结 |
3 雍正五年重校增补本《五方元音》研究 |
3.1 编纂体例的小幅变化 |
3.2 韵图用字的增补与改良 |
3.2.1 韵图用字的增补 |
3.2.2 韵图用字的删改 |
3.3 韵书收字与释义的增补与改良 |
3.3.1 异体字的增补与释义形式的改变 |
3.3.1.1 古今字的释义形式,“同上,古字” |
3.3.1.2 本字的释义形式,“同上本字” |
3.3.1.3 俗字的释义形式,“同上俗字”、“俗X字” |
3.3.1.4 伪字的释义形式,“同上伪字” |
3.3.1.5 普通异体字的释义形式,“同上”或“并同上” |
3.3.2 动植物等各类名词的增补及释义方式 |
3.4 小结 |
4 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的价值和影响 |
4.1 对传统韵书的继承与发展 |
4.2 童蒙教育和识字教学的价值 |
4.3 对国外汉语教材及工具书编纂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清代蒙古族诗人法式善近体诗用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
一、法式善近体诗的韵部划分情况 |
(一)阴声韵韵部划分情况 |
(二)阳声韵韵部划分情况 |
(三)入声韵韵部划分情况 |
二、法式善近体诗各韵部用韵特点 |
(一)法式善近体诗阴声部用韵特点 |
(二)法式善近体诗阳声部用韵特点 |
(三)法式善近体诗入声部用韵特点 |
小结 |
三、法式善近体诗特殊用韵情况 |
(一)韵部混押特点 |
(二)入声韵在近体诗中出现的原因 |
四、法式善近体诗用韵特点与韵书以及清代汉族诗人张问陶近体诗的对比 |
(一)法式善近体诗用韵情况与《中原音韵》韵部系统之对比 |
(二)法式善近体诗用韵情况与《洪武正韵》韵部系统之对比 |
(三)法式善近体诗与清代汉族诗人张问陶近体诗用韵特点对比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法式善近体诗韵谱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四音定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四音定切》作者及成书时间简介 |
第二节 反切改良问题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一章 《四音定切》卷首所反映的四音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四音的评述 |
第二节 关于峭音的探究 |
第三节 关于合声图说 |
第四节 关于音转图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四音定切》韵释提纲所反映各卷韵释的思路 |
第一节 统韵四音和四音字母总目问题 |
第二节 利用字母清浊声统释 |
第三节 韵部标注式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四音定切》阴声韵的四音分析以及韵母构拟 |
第一节 支微齐泰灰 |
第二节 萧肴豪 |
第三节 歌麻 |
第四节 尤部 |
第四章 《四音定切》阳声韵的四音分析以及韵母构拟 |
第一节 东冬庚青蒸 |
第二节 江阳 |
第三节 真文元寒删先 |
第四节 侵 |
第五节 覃盐咸 |
第五章 《四音定切》入声韵的四音分析以及韵母构拟 |
第一节 屋沃陌职质物缉 |
第二节 觉药 |
第三节 质物月曷黠屑 |
第四节 缉 |
第五节 覃盐咸 |
第六章 《四音定切》与《音韵阐微》反切改良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四音定切》与《音韵阐微》“合声说”比较 |
第二节 《四音定切》音转图说与《音韵阐微》 |
第三节 反切上字的改良比较 |
第四节 反切下字的改良比较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总论 |
第一节 《四音定切》的主要贡献 |
第二节 《四音定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材料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回回馆杂字》的成书过程、版本及体例 |
第二章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对音概述 |
第二节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回回馆杂字》汉字对音的特点 |
第三章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声母研究 |
第一节 《回回馆杂字》见晓精组字波汉对音研究 |
第二节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知庄章三组字的演变 |
第三节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中古日母字的演变 |
第四章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韵母研究 |
第一节 《回回馆杂字》入声韵字对音研究 |
第二节 《回回馆杂字》阳声韵字波汉对音研究 |
第五章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反映的明代汉语语音特征 |
第一节 《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反映的明代汉语语音特征 |
第二节 《回回馆杂字》与《韵略易通》语音特点对比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研究对象是多种期刊 |
二、研究对象是单一期刊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一、《语文研究》简介 |
二、《语文研究》研究性论文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统计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内容分布计量分析 |
第二节 作者分布分析 |
一、论文作者的合着度 |
二、核心作者群分布分析 |
第三节 作者单位及地区分析 |
一、作者单位所属类型分布 |
二、作者单位所属地区分布 |
第四节 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
一、基金论文数量变化 |
二、基金资助项目分布 |
三、基金项目级别分布 |
第三章 分类分析的定性研究 |
第一节 方言论文 |
一、探讨研究方言的文章 |
二、山西方言论文 |
三、外省方言论文 |
第二节 语法论文 |
一、古代语法论文 |
二、现代语法论文 |
第三节 词汇论文 |
一、古代词汇论文 |
二、现代词汇论文 |
三、特殊词汇论文 |
四、汉语词典论文 |
第四节 语音论文 |
第五节 着作、词典述评论文 |
第六节 语言理论论文 |
一、20世纪 80——90年代 |
二、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
三、21世纪初——至今 |
第七节 汉字论文 |
第八节 社会语言学论文 |
一、语言应用研究 |
二、人名研究 |
三、语言文化研究 |
第九节 辞典编纂论文 |
一、讨论编写问题的论文 |
二、讨论词典内容的论文 |
三、其他 |
第十节 修辞论文 |
第十一节 语文教学论文 |
第十二节 (文艺、作家)作品语言论文 |
第十三节 民族语文论文 |
第四章 结语 |
附录:《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分类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曾运乾音韵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曾运乾年谱、着述、音韵学思想与方法论 |
第一节 曾运乾年谱 |
第二节 曾运乾的着述 |
第三节 曾运乾的音韵学思想与方法论 |
第二章 曾运乾的今音学研究 |
第一节 曾运乾对有关声母、韵母概念的分析 |
一、曾运乾对有关声母概念的分析 |
二、曾运乾对有关韵母概念的分析 |
第二节 曾运乾对《广韵》声类、韵类的研究 |
一、曾运乾对《广韵》声类的研究 |
二、曾运乾对《广韵》韵类的研究 |
第三章 曾运乾的古音学研究 |
第一节 曾运乾论上古音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曾运乾的古声研究 |
一、曾运乾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
二、曾运乾古声十九纽 |
三、曾运乾古声十九纽与黄侃古声十九纽、王力三十三纽之比较 |
第三节 曾运乾的古韵研究 |
一、曾运乾脂微分部说 |
二、曾运乾古韵三十部 |
三、曾运乾古韵三十部与黄侃古韵二十八部、王力古韵三十部之比较 |
四、曾运乾关于韵之正变的研究 |
第四节 曾运乾的古声调研究 |
第五节 曾运乾的音转说研究 |
一、曾运乾的古声通转说研究 |
二、曾运乾的古韵通转说研究 |
第四章 曾运乾的等韵学研究 |
第一节 曾运乾《等韵门法驳议》 |
第二节 曾运乾《广韵补谱》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曾运乾是审音派古音学家 |
第二节 曾运乾音韵学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一、曾运乾音韵学研究的贡献 |
二、曾运乾音韵学研究的不足 |
附录一:曾运乾古韵分部与诸家比较异同表 |
附录二:曾运乾传记二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论音韵学辞典的编撰原则与创新——《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总表及其重要意义 |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与《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总表 |
(一) 总论:研究范围及学科 (40条) |
(二) 音理篇 (297条) |
(三) 音史篇 (162条) |
(四) 资料篇 (249条) |
(五) 方法论 (30条) |
(六) 音韵学史篇 (45条) |
(七) 人物篇 (115条) |
(八) 着作篇 (185条) |
二、原则一:汉语音韵学学科框架体系是音韵学辞典编撰的灵魂 |
三、原则二:理论学说类条目占有较大比重是音韵学辞典创新性表现的重要标志之一 |
四、原则三:集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音变类条目是音韵学辞典的特色之一 |
五、原则四:音韵学辞典的编撰要兼容并收, 不主一家, 体现共识与创新并举的原则 |
六、原则五 :音韵学古籍的立目原则—— 亟应收录“音义书”和重视收录“亡佚书” |
七、当前音韵学辞书和准辞书编撰的现状与问题 |
四、一部系统深入、内容丰富的音韵学着作——评胡安顺教授的《汉语音韵学通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交泰韵》音系研究[D]. 关伟华. 山西大学, 2021
- [3]《切音启蒙》研究[D]. 王玉莹. 济南大学, 2021
- [4]年希尧增补《五方元音》研究[D]. 单鸿飞. 辽宁大学, 2020(01)
- [5]清代蒙古族诗人法式善近体诗用韵研究[D]. 刘婧.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6]《四音定切》研究[D]. 顾旖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回回馆杂字》波汉对音与明代汉语语音研究[D]. 成耀帅. 北方民族大学, 2018(02)
- [8]《语文研究》语言学论文刊文研究(1980-2014)[D]. 鹿琼瑶.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9]曾运乾音韵学研究[D]. 尹喜清.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1)
- [10]论音韵学辞典的编撰原则与创新——《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和《语言文字词典》音韵学词目表分析[J]. 冯蒸. 汉字文化,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