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设备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光学,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统计波动
设备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周媛媛,徐华彬,程康,王潋[1](2019)在《基于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量子密钥分配的性能,基于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提出了一种四强度诱骗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首先,利用光源的双模态特性和光子数标记技术来提升传输性能,推导了单光子对计数率下限和误码率上限的计算公式;然后,考虑统计波动,分析了数据长度有限对方案性能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在安全传输距离和密钥生成效率上都优于现有基于弱相干态光源和预报单光子源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在统计波动条件下,方案性能会随着数据长度的减少而降低,但即使数据长度减少到10~(10),基于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的最大传输损耗容忍度仍可达36 dB,优于现有的其他方案。(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思仁[2](2019)在《KSDPF系列传输设备电源分配列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1:一般常识KSDPF系列传输设备电源分配列柜,是一种精密智能列头配电柜(Precision intelligent column head distribution cabinet),俗称列头柜,该柜为成行排列或按功能区划分的机柜提供配电管理及网络布线传输服务的设备,一般位于一列机柜的端头而得名为"列头柜"。列头柜从字面意义上就知道是位于一列机柜端头的柜子,其实列头柜只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设备(本文来源于《电气工程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杜宝瑞,张杰,屈力刚,李亮[3](2019)在《基于MBD的检测设备资源分配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正逐步迈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基于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的生产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现阶段数字化检测模式下检测设备资源得不到合理规划与分配的问题,首先创建了以最短检测时间为目标的资源分配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了一种对检测程序任务和检测设备资源进行双层编码的遗传算法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对数学模型求解得到其最优分配结果。实际结果证明,与依靠人为经验选择检测设备的传统方式相比,提出的方法使检测设备的分配得到优化,提高了检测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缩短了成批次零件的整体检测时间,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宋佳珍[4](2019)在《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IP地址分配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普遍存在IP地址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当前IP地址分配方案未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管理分配,导致设备IP地址利用率低下,因不合理分配产生的损失较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IP地址分配方案,针对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针对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供应量超过设备需求量的情况,综合考虑设备IP地址分配效益、设备IP地址成本和安装调试花费,构建IP地址分配模型,给出模型约束条件.第二种针对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供应量低于设备需求量的情况,只考虑设备IP地址分配效益,构建IP地址分配模型,给出模型约束条件.通过粒子群算法求得构建的两个模型的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使设备IP地址利用率高,而且因不合理分配产生的损失较低.(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于昊[5](2018)在《I~2B网络下冷冻站并联设备供给量分配群体智能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冷机、水泵和冷却塔等大型设备构成的空调冷冻站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心脏”,也是建筑用能重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的日益匮乏,空调冷冻站运维的重点已由保障设备稳定、安全以及满足末端需求,转移到同时高效、节能、安全、稳定的运行。然而,当前冷冻站采用的集中式控制系统架构,在实际应用中普遍面临实用性差、通用性差、施工效率低下、控制效果差、升级改造困难、推广应用难等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引入了群智能建筑(Insect Intelligent Building,I2B)网络平台技术。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在I2B网络平台下冷冻站中的冷冻水泵、冷机、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等设备被嵌入一个智能计算单元(Computing Process Node,CPN)封装成具有标准化、统一接口的智能化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取代了现有集中式控制架构的监控点位组态过程。其中,每个智能设备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智能设备之间通过自组织、自识别的方式完成冷冻站整体优化任务。显然,I2B网络平台具有特殊的网络架构,因此,面向该架构的算法及运行机制与现有集中式控制架构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现有面向集中式架构的优化控制算法也不能直接在该I2B网络平台上运行,为此,亟需研究解决适于在I2B网络平台架构下冷冻站机电设备的优化控制问题。冷冻站的优化控制问题可以概括为设定值问题和供给量(供冷量、供水量)分配问题两类,其中,供给量分配问题是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即在满足总供冷量或总供水量的约束下如何确定一组冷机或水泵的运行组合模式,使其总能耗最低。因此,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现有集中式控制架构存在问题、简述I2B网络技术新进展及国内外关于空调冷冻站智能优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糊建模、群体智能优化等理论和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1)模型是研究优化问题的基础,由于现有建模方法中存在形式多样、难以通用、在线更新困难等问题,不适合应用于I2B网络平台,因此,本文引入了模糊建模方法,提出了以减法聚类模糊规则自动提取方法为核心的冷冻站设备在线模糊建模方法。通过仿真验证,验证了该建模方法具备动态更新和扩展模糊模型的能力,具有性能稳定、实现简单、泛化能力强的优点,适于在I2B网络平台应用。(2)针对如何在I2B网络下求解冷冻站并联设备供给量组合分配优化问题,首先,分析归纳了水泵、冷机和冷却塔等叁类并联设备的供给量分配优化问题的统一数学描述,引入群体智能优化方法,提出了适于I2B网络平台应用的冷冻站并联设备供给量有限状态机群体智能优化范式。进而将粒子群算法和人工鱼群算法与有限状态机群体智能优化范式相结合,分别提出了 I2B网络平台架构下的有限状态机分布式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Finite state machine distribut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FDPSO)和人工鱼群智能优化算法(Finite state machine distributed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FDAFSA)。(3)由于I2B网络平台的特殊性,难以在现有成熟的仿真平台上进行优化算法的仿真验证。因此,本文开发了虚拟CPN节点(VCPN)及I2B网络虚拟仿真平台,并在虚拟CPN组成的链状拓扑下对本文提出的FDPSO与FDAFSA算法进行仿真验证。(4)利用I2B网络虚拟仿真平台,将FDPSO与FDAFSA两种算法应用于并联冷机系统的供冷量分配优化问题,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从优化效果、求解稳定性及收敛速度叁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DPSO与FDAFSA算法均比常规并联冷机运行策略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同时在I2B架构下,针对该应用FDAFSA比FDPSO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5)在虚拟仿真平台下将FDPSO与FDAFSA两种算法应用于并联水泵系统的供水量分配优化问题中,并通过仿真对两者的优化效果和性能进行对比,结果同样表明FDPSO与FDAFSA算法均比常规并联水泵运行策略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同时针对该应用FDAFSA比FDPSO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10-19)
吴画斌,魏珂[6](2018)在《农业废弃物处理站选址及设备最优组合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农业废弃物有效循环利用,首先,利用改进的P-中值模型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站选址进行研究;其次,运用稀疏集合模型和指派模型对处理站设备先组合后再进行分配,使设备得到高效利用,降低了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成本。该研究结果为农业废弃物处理站选址和处理站设备配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08期)
顾英杰,胡伟[7](2018)在《大规模SDN设备共享IP资源管理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方法中存在的路径标识不明确和流量调度不合理等问题,采用SDN架构法对共享IP资源管理进行合理分配;依据SDN架构原理,结合MPLS格式对路径进行标识;采用流量调度方法解决标识过程中出现的交换信息过多问题,并设计流量任务调度表,以该表为依据,提出一种集中式IP资源分配方案;从物理角度出发,采用迭加网络结构设计理念,对流量传输情况进行分析,依据流量传输结果,实现逻辑状态下IP资源管理的合理分配;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采用SDN架构法对路径标识,精准度最高可达到85%,对于IP资源管理分配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8期)
胡博,王昕,郑益慧,金洋,张昕[8](2018)在《基于萤火虫优化算法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容量分配及配电网孤岛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发电设备大量接入到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设备在配电网故障情况下为接入位置负荷及周边重要负荷的供电研究日益引起关注。利用投入产出法确定负荷的失负荷价值,基于失负荷价值设定负荷权重。在接入位置和总容量确定的情况下,以总权值最大为目标,利用萤火虫优化算法讨论接入容量的最优分配以及故障条件下的孤岛运行范围。将该方法应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中,通过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13期)
姬一鸣,庄茂录,张贵新,陈爱萍,王丽[9](2018)在《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探测器死时间的影响,当信号发送速率超过探测器的最大计数率时,将导致光子到达时不能成功进行探测,造成较高的误码率,影响密钥的安全。文中以BB84协议为例,分析了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方案的安全性,并对最优传输速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考虑探测器死时间时,密钥筛选速率随着光子发送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考虑探测器死时间影响时,密钥筛选速率不再随着光子传输速率的增加而无限增加,筛选密钥曲线发生弯曲。在传输距离为100 km时,密钥的筛选速率和探测器死时间的关系接近2.1/10τ,最优传输速率与探测器死时间的关系接近3.3×10~5/τ。(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S1期)
王超[10](2018)在《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的实用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到个人隐私,大到政务,金融,以至于国防,都与其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信息存储与传输的安全,已然成为一个意义异常重大的课题。然而,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公钥密码体制基于复杂的数学问题,其安全性首先并未得到严格证明。而且随着二十世纪末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量子计算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对此类数学密码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新世纪的信息安全威胁,一种基于量子物理规律的新型密码学类型,量子密码学,由C.H.Bennet和G.Brassard于1984年提出,并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量子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即是在量子物理定律约束的条件下,利用量子态的特殊性质,合法通信方能够容忍、检测并剔除窃听者在传输信道中任意可能的窃听,解决了远距离通信方之间密钥分配的难题。结合已被证明理论上绝对安全的“一次一密”加密方案,则可以构建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系统。相较于数学密码,量子密码学建立在物理系统之上,其理论上的“绝对安全性”受限于实际材料、器件的非完美特性,以及制备、测量过程中的偏差等不可避免的现实因素,使得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实际安全性研究成为其实用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协议(MDIQKD),作为目前可实地部署的安全性最高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可以自然地抵御所有可能的针对测量端的攻击,避免了大部分实际安全隐患。所以自从提出以来,MDIQKD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由于MDIQKD协议对实验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实现稳定、高速的MDIQKD部署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第二,由于MDIQKD系统的安全性仍然要求完美的量子态制备,所以对系统的实际安全性,特别是光源安全性的研究便尤为重要。本文以MDIQKD的实用化为主要内容,针对以上两个方面,完成了包括测量设备无关类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实验研究,器件非完美性分析和真随机数研究等,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针对实际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测量端设备易受攻击以及通信双方编解码参考系需要时常校准的问题,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参考系测量设备双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系统。该系统在免疫针对探测端所有可能的攻击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通信者之间对参考系校准的要求,避免了在参考系校准过程中引入额外的系统开销或者安全隐患,有效提升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技术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可用性。2.针对编码光脉冲在实地光纤信道中的偏振敏感问题,我们在发送端增加主动扰偏装置,在测量端采用偏振态分离探测结构,设计并实验验证了环境鲁棒型测量设备无关方案。通过摒弃测量设备无关协议执行过程中的主要参考系校准过程,该方案同时消除了通信双方编码量子态相位漂移以及信道偏振扰动对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保障系统在复杂实地条件以及多用户网络环境下的鲁棒性,并且有效避免了参考系校准过程引入的潜在安全性漏洞,并进一步降低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的资源消耗,提高了多节点网络的部署效率。3.针对测量设备无关系统中的光源安全性问题,我们利用传统QKD系统中舍弃的基不匹配信息,实现了无需编码监测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实验系统。该方案可以在无需对编码态误差进行监测的前提下,有效估计量子态制备非完美情况下的窃听者信息量,从而避免了对量子态制备及其监测误差的估计。此外,该方案不对原始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系统进行更改,提高了系统的实际安全性,避免了额外的资源消耗,更加适用于真实使用环境。4.为了构建稳定、高效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Hong-Ou-Mandel干涉特性需要进行严格分析。针对该问题,我们构建了相关分析模型,对多种实际器件非完美特性进行综合考量,指出APD探测器的后脉冲效应将会对最终的干涉可见度有显着的作用,并将最终影响测量设备无关系统的性能表现。该工作为Hong-Ou-Mandel干涉的实际应用及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5.在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中,理想、可信的真随机源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据此,我们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量子真随机数发生器方案。该方案基于时间编码,无需后处理即能产生随机性优异的无偏二进制比特序列。此外,该方案免疫环境变化,性能稳定,适用于复杂环境,并且易于集成扩展,为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搭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设备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概述1:一般常识KSDPF系列传输设备电源分配列柜,是一种精密智能列头配电柜(Precision intelligent column head distribution cabinet),俗称列头柜,该柜为成行排列或按功能区划分的机柜提供配电管理及网络布线传输服务的设备,一般位于一列机柜的端头而得名为"列头柜"。列头柜从字面意义上就知道是位于一列机柜端头的柜子,其实列头柜只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设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设备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周媛媛,徐华彬,程康,王潋.基于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9
[2].张思仁.KSDPF系列传输设备电源分配列柜[J].电气工程应用.2019
[3].杜宝瑞,张杰,屈力刚,李亮.基于MBD的检测设备资源分配优化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
[4].宋佳珍.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IP地址分配方案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5].于昊.I~2B网络下冷冻站并联设备供给量分配群体智能优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8
[6].吴画斌,魏珂.农业废弃物处理站选址及设备最优组合分配[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7].顾英杰,胡伟.大规模SDN设备共享IP资源管理分配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8].胡博,王昕,郑益慧,金洋,张昕.基于萤火虫优化算法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容量分配及配电网孤岛划分[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9].姬一鸣,庄茂录,张贵新,陈爱萍,王丽.有限探测死时间的高速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10].王超.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的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标签:量子光学;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配; 标记配对相干态光源; 统计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