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正>孟加拉湾位于东北印度洋区,是亚洲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巨量侵蚀物质的输入在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浊积扇——孟加拉扇,构造运动活跃,季风气候显著,物质供应充足,陆海相互作用强烈,使得该区成为研究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之一。对本区沉积物样品进行系统的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测试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孟加拉湾沉积物"源-汇"过程、海陆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的区域性响应。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叶文星,刘升发,李景瑞,石学法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2019-04-19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分类号: P532;P736.21
页码: 624
总页数: 1
文件大小: 1168k
下载量: 28
相关论文文献
- [1].孟加拉湾明珠闪耀[J]. 小康 2020(13)
- [2].印度成功进行导弹拦截试验[J]. 兵器知识 2008(02)
- [3].孟加拉湾对流对广西秋季暴雨影响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4)
- [4].孟加拉湾:越来越被“军事化”?[J]. 世界知识 2013(21)
- [5].孟加拉湾旺盛对流作为广西连续暴雨的前兆信号特征分析[J]. 气象 2015(11)
- [6].孟加拉湾海域争端落幕[J]. 世界知识 2012(08)
- [7].日本全面渗透环孟加拉湾地区:现状、动力与影响[J]. 南亚研究季刊 2019(02)
- [8].孟加拉和缅甸在孟加拉湾的海域争端及其对中国南海问题的启示[J]. 战略决策研究 2018(05)
- [9].孟加拉湾东部夏季风爆发的定义及其年际变化[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
- [10].初夏孟加拉湾地区风暴活动与季风爆发早晚的关系及其前兆信号[J]. 热带气象学报 2020(02)
- [11].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的判断指标及其年际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11)
- [12].孟加拉湾,即将消失的岛屿[J]. 看世界 2019(04)
- [13].孟加拉湾地区反恐形势变化的特点、影响与对策[J]. 南亚研究季刊 2019(03)
- [14].孟加拉湾次区域:战略系统的互动与挑战[J]. 南亚研究季刊 2019(03)
- [15].中日应携手“照亮”环孟加拉湾地区[J]. 世界知识 2018(21)
- [16].初夏孟加拉湾东部降水异常对印度洋海温偶极子的触发作用[J]. 大气科学学报 2016(05)
- [17].春季孟加拉湾涡旋形成及其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激发作用[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1)
- [18].孟加拉湾南部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02)
- [19].孟加拉湾低压与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云南极端暴雨过程分析[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05)
- [20].孟加拉湾盆地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演化:来自卫星重力与地震资料的新认识[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10)
- [21].世界重要海湾拾粹[J]. 地理教育 2009(01)
- [22].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1)
- [23].孟加拉湾划界案对我国未来海域划界之启示[J]. 法学评论 2016(02)
- [24].海洋、身份和历史:从孟加拉湾到中国南海[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01)
- [25].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的比较[J]. 气象学报 2013(03)
- [26].大国博弈背景下孟加拉湾海上安全治理:新动力、困境与前景[J]. 南亚研究季刊 2019(02)
- [27].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经济合作倡议:转型与前景[J]. 南亚研究季刊 2019(03)
- [28].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11)
- [29].孟加拉湾东北路径登陆风暴结构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30].孟加拉湾东海岸某沿海电厂泥沙淤积问题[J]. 中国港湾建设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