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差光栅论文-林锑杭,张永爱,林婷,周雄图,郭太良

视差光栅论文-林锑杭,张永爱,林婷,周雄图,郭太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差光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立体显示,柱面透镜光栅,立体视区,光学设计

视差光栅论文文献综述

林锑杭,张永爱,林婷,周雄图,郭太良[1](2015)在《提高多视点立体显示运动视差连续性的光栅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多视点裸眼立体显示视区变换,提出一种利用压缩视点间距提高立体显示运动视差连续性的方法,实现只需人眼微小的空间位移就可获得立体图像的更换。以四视点柱面透镜光栅裸眼立体显示为例,对成像原理进行了研究,推导出视点间距压缩后立体显示系统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立体显示视区的周期性特征。采用TracePro光学软件进行仿真论证,结果表明,通过压缩视点间距,在没有引入新串扰度分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立体显示视点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李志敏,侯永宏,王宝亮,侯春萍,周圆[2](2013)在《基于光栅的手机自由立体显示视差调整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移动终端本身屏幕尺寸的限制,原有基于大屏幕显示的多视点立体视频显示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时立体视频会出现模糊、清晰度降低的现象。在分析移动终端上多视点立体视频模糊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立体视频与视差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视差调整方法。该方法以立体视频视差的适当减小来换取清晰度的提高,使立体视频观看效果更为清晰和舒适,从而保证了移动终端等小屏幕设备上立体视频显示整体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3年S1期)

孙国栋[3](2013)在《全视差光栅立体成像与全息立体图打印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叁维立体显示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立体显示技术往往只提供一维视差效果。有的立体显示技术还需要佩戴辅助工具(例如:偏振眼镜、互补色眼镜、液晶眼镜、立体头盔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只有一维视差的立体显示效果。近年来,全视差叁维成像技术研究在国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全视差立体成像方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基于正交柱透镜光栅的全视差立体成像方法与全视差全息立体图制作及打印系统设计。首先,对自由立体显示的基本方法与全息打印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分别对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其次,对3D物体视角图像的获取方法及全视差立体图合成方法进行了阐述。对采用3DMAX软件采集虚拟叁维场景视角图像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建模、贴图、目标摄像机约束路径采集图像等技术。分析了全视差正交柱透镜光栅成像与全视差全息图打印中立体图像的合成原理与方法,并阐述了视角图像采集后的图像预处理方法。第叁,根据光栅成像原理以及全视差理论基础,提出了采用正交柱透镜光栅代替微透镜阵列的成像功能,分析了正交柱透镜光栅的成像原理。阐述了柱透镜光栅参数测量的方法,并进行了全视差合成立体图与正交柱透镜光栅的节距参数匹配,获得了真彩色的全视差立体成像效果。第四,设计了基于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及高精度精缩镜头的全视差全息图打印硬件与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分区记录功能,可将经过全息编码的立体图逐区地自动加载至空间光调制器上,并控制二维载物平台移动全息干板的位置,将全息立体图自动记录在全息干板的对应分区上。详细论述了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对编码后的全息图进行了模拟再现及对比分析,并对系统的分辨率及缩微倍率进行了测定。(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3-02-26)

李小方,王琼华,李大海,王勤[4](2012)在《柱透镜光栅3D显示器的视差范围与立体观看视疲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大的视差取值是产生柱透镜光栅3D显示器立体观看视疲劳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人眼瞳孔直径随着立体观看视疲劳程度的增加而递增这一生理机理,本文建立了一个瞳孔直径的测量装置,可在观看者观看立体图像的同时记录观看者的瞳孔变化,从而客观评价观看者的立体观看视疲劳程度,并通过与观看者的主观评价相结合,得出不同视差大小下的立体观看视疲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当视差在-0.2°~0.2°范围内时,观看者没有明显的立体观看视疲劳,可将该范围确定为观看舒适的视差范围。(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2年05期)

郑鹤松[5](2005)在《线条光栅立体照像技术和视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照相采用线条光栅还原立体图像,在叁维显示技术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介绍了基于视差理论的线条光栅并像、分像作用和远、近景物的立体成像技术,以及立体图像的制作方法.这是一种目前较先进的立体照相方法,应用此方法可获得立体感强、图像清晰的立体图片.(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S2期)

视差光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移动终端本身屏幕尺寸的限制,原有基于大屏幕显示的多视点立体视频显示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时立体视频会出现模糊、清晰度降低的现象。在分析移动终端上多视点立体视频模糊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立体视频与视差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视差调整方法。该方法以立体视频视差的适当减小来换取清晰度的提高,使立体视频观看效果更为清晰和舒适,从而保证了移动终端等小屏幕设备上立体视频显示整体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差光栅论文参考文献

[1].林锑杭,张永爱,林婷,周雄图,郭太良.提高多视点立体显示运动视差连续性的光栅设计[J].光电子技术.2015

[2].李志敏,侯永宏,王宝亮,侯春萍,周圆.基于光栅的手机自由立体显示视差调整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

[3].孙国栋.全视差光栅立体成像与全息立体图打印系统设计[D].上海大学.2013

[4].李小方,王琼华,李大海,王勤.柱透镜光栅3D显示器的视差范围与立体观看视疲劳的关系[J].光电子.激光.2012

[5].郑鹤松.线条光栅立体照像技术和视差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标签:;  ;  ;  ;  

视差光栅论文-林锑杭,张永爱,林婷,周雄图,郭太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