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储层预测,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重力流沉积体系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论文文献综述
武群虎,郝冉冉,周红科,刘少斌,李洋[1](2019)在《埕岛东坡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埕岛东坡东营组储层纵向分层和平面精细预测难的问题,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及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心、测井、录井及叁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关键界面的识别,将埕岛东坡东营组划分为3个叁级层序和14个准层序组,建立了东营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详细剖析了主要含油层段SQ2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中发育的碎屑流、浅水风浪改造的洪水重力流、深水洪水重力流、滩坝及风暴沉积等5种沉积相类型及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主力含油层段储层地质特征及预测难点,选择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约束下的储层精细预测,实现了单砂体纵向和横向分辨率的同时提高,经与已钻井验证,6口新钻井SQ2水进体系域顶部砂体预测厚度误差为2. 6 m,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为埕岛东坡的后续精细勘探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5期)
黄仁春,邢凤存,范小军,邹玉涛[2](2019)在《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及礁滩储集层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落实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迭统长兴组—下叁迭统飞仙关组超深层海相礁滩大气田沉积相带及储集层发育特征,通过井震互馈建立了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并揭示沉积相带展布和储集层发育明显与层序地层格架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台缘礁滩带的沉积相敏感性属性提取、反演及沉积相对应性分析,系统刻画了礁滩体的生长特征。钻井验证分析揭示,依据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预测的礁滩储集层发育特征与钻井揭示的情况吻合度高,有效地解释了多口井在礁滩发育相带试获超百万方高产工业气流的原因。刻画了元坝气田陆棚相、台缘斜坡相、台缘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及次级相包括生屑滩、台缘礁滩、台缘生物礁、鲕粒滩和滩间海的平面展布特征,为元坝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波[3](2016)在《黄河口凹陷中洼古近系渐新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地震资料、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开展了高精度的沉积体系研究,黄河口凹陷中洼古近系渐新统可划分为东二上层序、东二下层序、东叁层序和沙一二层序等四个叁级层序,且每个层序可细分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其中,沙一二层序、东叁层序和东二下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和扇叁角洲两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是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沙一二层序的水进体系域主要发育浅湖相细粒沉积,是研究区重要的烃源岩之一。(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魏钦廉,米慧慧,彭丽娜,赖生华,肖玲[4](2015)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本溪组—石盒子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消除人工划分地层层序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提高旋回划分、地层对比的精度和准确度,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地震时频和测井小波分析方法,对位于该盆地东南部延安地区的上古生界本溪组—石盒子组层序地层进行了识别。综合分析野外露头、不同地震频率及单井时频等资料后认为,等时地震反射同相轴具有非频变的特征,共识别出5个等时地震界面。采用不同频率的0°相位Ricker子波与反射系数褶积,建立起合成地震响应正演模型,其中30~50 Hz主频的地震数据能很好地反映长期层序基准面旋回。对测井曲线demy小波进行分析,结合岩心、露头界面及地震等时界面等分析资料,识别出层序地层长期、中期和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本溪组—石盒子组可以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进而以地震层序框架为约束,开展了井间层序对比分析,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为确定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目标和方向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5年12期)
王改卫,杜晓峰,加东辉,王启明,邓吉锋[5](2015)在《莱州湾凹陷沙叁中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叁中段发育典型的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本文基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叁维地震、主要钻井及取心、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对莱州湾凹陷沙叁中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展布进行精细研究。将沙叁中段整体划分为1个叁级层序,并根据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及高水位体系域域内叁角洲期次包络面的界定将沙叁中段进一步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3个体系域及6个四级层序。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研究区沙叁中段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沙叁中段低水位体系域西部斜坡带发育扇叁角洲沉积,北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湖侵体系域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发育4期辫状河叁角洲沉积、高水位体系域Ⅰ、Ⅱ期发育坡移浊积扇沉积。根据层序发育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沙叁中段低水位体系域扇叁角洲、湖侵体系域辫状河叁角洲、高水位体系域坡I和II期的坡移扇沉积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是下一步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优先目标。(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吴伟,林畅松,周心怀,赖维成,王军[6](2012)在《辽中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与沉积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辽中凹陷东营组碎屑岩地层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了沉积相研究,揭示了叁角洲、浊积扇等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辽中凹陷东营组地层可划分为3套叁级层序(Sqd1、Sqd2和Sqd3),在叁级层序Sqd2内部识别出一套易于追踪的水退界面,以此水退界面将Sqd2层序划分为2套四级层序。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刻画,在两套四级层序中识别出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浊积扇等沉积相,与叁角洲伴生的浊积扇富泥,而与湖相泥质沉积伴生的浊积扇富砂。通过提取地震属性识别沉积体边界,了解了四级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发现沉积体系展布受水系物源、古地形、相对湖平面变化及古气候控制。(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2年01期)
苗顺德,李秋芬,梁建设,陈艳鹏[7](2011)在《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分辨率叁维地震、钻井以及大量地质资料研究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将南堡凹陷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叁级层序。以初始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识别特征为依据,进一步将叁级层序划分出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发育位置分析,认为柳南次凹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构造、物源和湖平面变化。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南堡凹陷沉积充填背景研究,认为柳南次凹的沉积体系类型为冲积扇、扇叁角洲、水下扇、重力流及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及水下扇体系在低位体系域中发育,高位体系域中扇叁角洲体系和重力流发育,湖扩体系域中湖泊体系非常发育。(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1年S1期)
毛治国,樊太亮,凌宗发,孙伟,李小江[8](2010)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震沉积学应用——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应用地震沉积学方法,通过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处理,进行地震属性趋势和钻井综合分析,研究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区沉积岩岩性、沉积体系及其响应特征,确定沉积微相的边界与分布范围以及单砂体的体积、厚度与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河流相发育,以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河漫滩、河漫湖泊等微相为主;不同频率对地震数据的相位等特性有不同响应,刻画地质体的横向不连续性能力也有所不同,频率为20~25 Hz时对河道砂体最敏感,在地层切片上完整清晰地刻画出河道边界、宽度、延伸长度及其平面几何形态。(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黄传炎[9](2010)在《歧口凹陷第叁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油气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翔实的地质、岩芯、测井、试油数据以及覆盖研究区大面积的高分辨率叁维地震资料为工作基础,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层学、油气地质学等理论做指导,在新建立的全区古近系与新近系的层序地层格架下,从已知油气藏出发,统计、分析并总结油气藏在层序格架下的富聚特征,结合构造、沉积、油气地质分析,探讨油气藏富集规律成因,提炼油气藏在层序格架下的富聚规律,指出有利勘探层位和方向;在优选有利区带、理顺油气藏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以深湖中发育的某一目标地质体为刻画对象,探索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下(四级层序),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相结合,多手段多层次多角度精细刻画地质体、预测有利圈闭范围的研究方法,为歧口凹陷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并在对歧口凹陷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在层序格架下分析油气藏富聚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另一个视角、以不同的研究思路提炼分析油气藏富聚规律的研究思想。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总结了层序地层学、陆相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以及隐蔽油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根据歧口凹陷勘探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区地震、地质等资料情况,并结合层序地层学和隐蔽油气藏研究热点,提出了在高精度层序格架下分析讨论油气藏富聚规律、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精细刻画地质体、预测有利区带的研究思路,并论证了在歧口凹陷开展本次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根据拟定的研究思路,确立了本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总体上,以歧口凹陷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点、线、面、体、时”相结合的思路,在建立的全区第叁系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已知油气藏在层序格架中的富集特征,探讨富集因素,探索对目标地质体进行精细刻画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达到指导油气勘探的目的。第二章介绍了歧口凹陷的基本地质概况,歧口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部,是渐新世以来长期发育的断陷盆地,其凹陷东部为沙垒田隆起,西面为沧县隆起,南面为埕宁隆起,北面为燕山褶皱带前缘,东北面与南堡凹陷相邻,其勘探面积约为5,280 km2。歧口凹陷是大港油田未来勘探突破、增储上产的主要凹陷。就整个盆地结构而言,垂向上,自下而上一般由4个不同结构的构造层迭置而成,它们分别是:(1)前古近系盆地基底构造层;(2)由始新统孔店组—沙叁段组成的盆地下部构造层;(3)由渐新统沙一段—东营组组成的盆地中部构造层;(4)由新近系组成的盆地上部构造层。平面上,在凹陷边缘及内部发育了五个正向构造单元(埕北断阶带、南大港潜山构造带、北大港潜山构造带、滨海构造带、塘沽一新港潜山构造带)和五个负向构造单元(歧口主凹、北塘次凹、板桥次凹、歧北次凹、歧南次凹)。歧口凹陷作为黄骅坳陷内长期继承发育的凹陷,发育了巨厚的第叁系沉积,包括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受北部燕山物源、西北部沧县物源、南部埕宁隆起物源以及凹陷内部低隆起物源供给,主要发育扇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滨岸沉积以及湖盆中心的密度流,并发育了沙叁段、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下部多套烃源岩系。受凹陷发展阶段、区域构造特征以及物源区的控制,歧口凹陷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体。第叁章以Exxon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研究区钻井岩性、测井曲线形态变化,地震反射终止方式以及合成记录的标定,识别出层序界面。本次研究在全区3150km2的面积上选择了100单井进行了合成记录标定工作,将单井界面识别与地震剖面界面识别相结合,各自论证,相互验证,最终确定层序界面。并在全区内选取了11口单井(包括歧南次凹2口、歧北次凹2口、板桥次凹2口、歧口主凹5口)进行单井层序地层分析,并以板深35井单井为例进行单井层序地层详细分析。根据地震剖面解释与单井分析的分析,重新确定单井分层方案,在对各单井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连井剖面层序地层格架,精细刻画凹陷内主要构造带的同沉积断面图,开展构造-沉积-层序分析,分析层序内部特征和垂向演化特征,在全区内选取了10条连井剖面做连井剖面的分析,以NE02线为例做详细分析。并根据单井层序界面的判定,单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结合层序界面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终止现象,识别各级层序界面,确立层序划分方案,在全区连片叁维地震数据中,进行全区的追踪闭合,解释密度达到了800m×800m,局部达到了400m×400m,建立全区第叁系层序地层格架,并以北东走向的T2564线、东南走向的Line1968线为例对层序格架特征和内部结构做精细解释。根据以上多方法的运用,确立层序界面,系统划分和追踪闭合,在歧口凹陷第叁系地层中,共识别出了两个一级层序界面,四个二级层序,17个叁级层序界面,以及11个最大湖泛面(新近系没有识别最大湖泛面),建立了歧口凹陷古近系和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且研究发现盆地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多幕性。可以划分为断陷期和坳陷期,而断陷期可进一步划分为叁个断陷幕,每一个断陷幕对一个二级层序。第四章提出了本论文在层序地层格架下研究油气藏规律的研究思路,即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将歧口凹陷已发现的油气藏投影到已建立的全区层序地层格架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油气藏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沉积体系、成藏等方面分析,探讨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富集规律的成因,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和视野提出油气藏富集规律。本次研究对歧口凹陷1340口钻井进行筛选,选取研究区内厚度大于或等于3m的油层数据进行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同时选取层厚大于等于3m的油层和油水同层数据作为有利储集层分析。经过筛选,总共筛选了155口钻井、304层共计1836.2m的油层,筛选了207口钻井、384层油层与油水同层的有利储集层,共计2593.9m。分析发现:二级层序界面附近为油气主要富集带(Es1x占30.59%,Es2占14.47%,Ng占6.91%),所占比例高达52%,并且,离二级层序界面越近,油气藏越集中,即二级层序界面以上,油藏主要分布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EST+LST)中,而二级层序界面以下,油藏主要分布在层序内部最大湖泛面以上的高位体系域中,但总体上油气藏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EST+LST)中。平面上,根据凹陷边缘断层的剖面样式、平面组合以及成因,将歧口凹陷边缘划分为断裂陡坡带、多级断阶带、断阶陡坡带以及挠曲坡折带等坡折类型,盆缘坡折类型影响着层序样式和沉积体系以及砂分散体系的空间展布,进而影响油气藏在空间上的富集。本次研究,在平面上筛选了188口出油井,全部投影到平面上,根据坡折带划分区域,对各个区带钻井数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断控陡坡带富集了40%的油气藏,断阶陡坡带富集了28%的油气藏,多级断阶带富集了25%的油气藏,而在挠曲坡折带仅仅只富集了7%的油气藏,总体上,有利储层和油气藏主要集中于陡坡带(断控陡坡带40%+断阶陡坡带28%),虽然挠曲坡折带只富集了7%的已知油气藏,但据构造与沉积背景分析,其岩性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巨大。并结合构造、沉积、层序及成藏成果探讨了油气藏如此分布特征的成因,提出二级层序界面上下+相应叁级层序体系域+可类比的坡折带类型=油气勘探有利场所的“叁元联控”有利区带的思想,并据此预测歧口凹陷勘探有利区带。第五章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对特殊地质体进行精细刻画并指出有利区带,其总体思路: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本文总结提出的“叁元联控”控有利区带宏观思路作指导,在对有利区带进行优选的基础上,在高频层序格架下,对目标地质体进行进行精细刻画,采用单井识别与标定、地震识别与追踪(四级)、地震属性分析(叁级+四级)、连井分析(五级)、钻井约束反演,多层次多角度精细刻画地质体,结合构造-古地貌、沉积体系分析,开展地质体成因分析与空间展布规律研究,对比已知油气藏,预测有利区带和隐蔽油气藏。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开展地质体识别与对比,提高砂体横向对比准确性,避免砂体横向对比的穿时性,有利于正常理解储集层横向变化特征,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可靠性。此次精细刻画的目标地质体,此类地质体主要发育于湖泊中心,斜坡边缘、盆缘边界断层根部,地质体中发育的砂体具有上超,上倾尖灭(下超,下倾尖灭),或是双向上超,或是砂体一侧受断层控制,断层封堵,另一侧上超形成上倾尖灭。该类地质体一般直接发育于深湖-半深湖泥岩中,具备很好的上下封闭条件,并直接与优质烃源岩接触,有近水楼台优势,容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在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对比已知油气藏,精细预测目标地质体有利区带。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精细刻画地质体,对歧口凹陷深湖和斜坡带普遍发育的砂泥薄互层的精细勘探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推广意义,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将为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取得新突破作出贡献。第六章回顾与对比前人提出的油气藏理论,提出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开展油气藏分布规律分析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区目标层建立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从已知油气藏出发,将已知油气藏厘定于层序地层格架中,分析总结油气藏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沉积、成岩、油气成藏等控制因素分析油气成藏成因,提炼油气成藏规律,结合实例进行佐证和修正,并预测和优选有利区带,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对目标地质体进行精细刻画,以达到精细预测功能。该思路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油气藏富集规律。而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数据统计和实例证明:首次提出二级层序界面或是构造转换面是油气富集的一个重要带,界面以上主要富集在最大湖泛面以下的湖扩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而界面以下主要富集在高位体系域中;在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在凹陷边缘断层控制的陡坡带附近,而凹陷内的挠曲坡折带主要富集岩性油气藏,且勘探潜力巨大。总结出“叁元联控”有利区带的思想:二级层序界面、相应的叁级层序内的体系域和可类比的坡折带类型,叁者共同控制油气空间分布特征!2.提出了在层序地层格架下分析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新思维:在对研究区目标层建立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将已知油气藏重新厘定在层序地层格架中,分析总结油气藏分布特征,结合构造、沉积、油气成藏等控制因素分析油气成藏成因,提炼油气成藏规律,结合实例进行佐证和修正,预测和优选有利区带,并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对目标地质体进行精细刻画,以达到精细预测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0-05-01)
辛仁臣,张翼,张春卉,郭涛,张雪辉[10](2008)在《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是松辽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习惯上称之为中部含油组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及古生物资料综合研究表明,中部含油组合由超层序SSQq-qn的高水位时期和湖泊萎缩时期形成的青山口组二叁段和SSQy-n的低水位时期和湖泊扩张时期形成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组成。中部含油组合内部的姚家组底界为超层序界面,其顶底分别为超层序SSQq-qn和SSQy-n的密集段。中央坳陷区中部含油组合发育的地层较全。青一段和泉头组四段顶部组成1个叁级层序,包含2个四级层序;青二叁段由3个叁级层序构成,又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姚家组由2个叁级层序组成,并分别对应1个四级层序;嫩江组一段相当于1个叁级层序,其中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不同级别的层序在古生物、岩性—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上都有特征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进一步落实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迭统长兴组—下叁迭统飞仙关组超深层海相礁滩大气田沉积相带及储集层发育特征,通过井震互馈建立了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并揭示沉积相带展布和储集层发育明显与层序地层格架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针对台缘礁滩带的沉积相敏感性属性提取、反演及沉积相对应性分析,系统刻画了礁滩体的生长特征。钻井验证分析揭示,依据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预测的礁滩储集层发育特征与钻井揭示的情况吻合度高,有效地解释了多口井在礁滩发育相带试获超百万方高产工业气流的原因。刻画了元坝气田陆棚相、台缘斜坡相、台缘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及次级相包括生屑滩、台缘礁滩、台缘生物礁、鲕粒滩和滩间海的平面展布特征,为元坝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论文参考文献
[1].武群虎,郝冉冉,周红科,刘少斌,李洋.埕岛东坡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J].特种油气藏.2019
[2].黄仁春,邢凤存,范小军,邹玉涛.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及礁滩储集层预测[J].古地理学报.2019
[3].王波.黄河口凹陷中洼古近系渐新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4].魏钦廉,米慧慧,彭丽娜,赖生华,肖玲.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本溪组—石盒子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5
[5].王改卫,杜晓峰,加东辉,王启明,邓吉锋.莱州湾凹陷沙叁中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5
[6].吴伟,林畅松,周心怀,赖维成,王军.辽中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与沉积相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
[7].苗顺德,李秋芬,梁建设,陈艳鹏.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
[8].毛治国,樊太亮,凌宗发,孙伟,李小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震沉积学应用——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区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黄传炎.歧口凹陷第叁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油气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0
[10].辛仁臣,张翼,张春卉,郭涛,张雪辉.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J].地层学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