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娥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衡阳421009)摘要:以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护理实验实训课教学方式,注意学生情商的培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护理;教学改革;建设
一、护理专业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护理服务模式不断转变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竞争国际化的今天,人才市场的多样性及多变性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从功能制护理到责任制护理再到整体护理;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这就要求护理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用护理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更是缺乏。
2、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1)老龄社会呼唤养老护理专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对维护健康要求更高,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因此,社区、家庭对护士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目前,我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2)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居民疾病谱发生的变化,人群由以往的急慢性传染病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转变,60%以上的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无不突出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保健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健康保健、养生、疾病预防、心里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3)护理服务多元化
随着城乡医保的全面实施,及护士对外交流和输出以及国内外资医院数量的增加,都需要大批外语水平较高的护士。此外,电脑、网络等高新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需要护士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呈现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可见,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加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护理人才,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
根据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建立适应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三、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重点抓好6项改革,即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环节,改革落后的教学手段,改革封闭的教学途径。二是着力构建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简称一二三四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以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抓好两个突破(突破护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阶段的界限,突破原课程框架,重构新课程体系),坚持三不断线(坚持人文素质培养不断线,坚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实训不断线,坚持计算机和外语能力训练不断线),实现四个扩大(从对疾病的单纯护理扩大到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从功能制护理扩大到整体护理,从个人扩大到群体,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
2、突出综合能力培养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思路,我们将护理专业分为2大岗位群,即医院临床护理岗位群和社区医疗护理岗位群,根据岗位群构建了岗位10大能力模块和51种能力要素,10大综合能力模块包括基本素质、英语及计算机能力,护理程序应用能力、生活护理能力、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急危病人处理与配合抢救能力、预防保健能力、心理护理能力、观察与监护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并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需要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51种能力要素,培养学生的10大能力。
四、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按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及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护理专业的4大模块课程。新的课程加强了护理技能训练和人文科学知识,体现了以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条主线。课程的安排特点是突出护理、注重人文、体现社区、强化服务。
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将先基础后专业再实习的“三段式”模式,变成基础、专业课依次推进、实验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模式。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护理教学内容体现以人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基础课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专业课强化针对性、实用性,突出护理专业特色。并强调3个对接:基础知识与专业课对接,专业知识与临床岗位对接,实习实训与就业对接。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构造新的综合课程体系,并注重加强教材建设。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4个有利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我们注重了理论与实__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4、改革护理实验实训课教学方式。原则是减少演示性、试验性实验,增加与护理有关的综合性实验。将示教、模仿、练习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各步骤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5、注意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精神和良好的医疗道德,通过成立各种培训班和各种协会,培养学生的广泛爱好和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人才市场多样性及多变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6、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树立全面的考试观,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精神。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一是推行“双证书”制度(即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行业、医院和教学委员会全程参与教学与考试考核;二是全面开展评教评学;三是建立督学和督教制度。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顶岗培训,丰富临床实践经验,选派护理专职教师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聘请院外知名护理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以骨干教师为支撑的专兼结合的师资教学团队。
8、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紧密联系行业企业,院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一是大手笔投入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二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校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开发模拟病房、综合实训中心,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与合作单位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合作单位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综上所述,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是实现国家卫生工作改革目标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所以必须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合格护理人才。
(作者系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