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

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

刘俊[1]2003年在《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旅游协作是为适应旅游业新时期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其中基于政府层面的区域旅游业分工体系的构建是该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山东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及旅游业发展实际,着重研究了该地区旅游业分工体系的构建,希冀能够对地区旅游业分工发展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区域旅游业分工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区域旅游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旅游经济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区域个体的比较优势分析为依据,避免重复建设和近距离替代性竞争,在良性竞争观念的指导下,对区域旅游产业要素进行合理的分工布局。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在旅游业地域分工中的应用入手,探讨了区域旅游业比较优势的产生、体现和实现机制,初步构建了区域旅游业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在对山东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这一区域内狭义旅游产品,即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会展旅游和节庆旅游的分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最后探讨了以狭义旅游产品为核心的旅游业配套要素的分工问题,完成了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分工体系的构建。

刘俊[2]2004年在《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文中认为从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协作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区域节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分工问题。首先研究了节庆旅游主题选择的两个标准,以此作为比较研究的维度。在对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节庆旅游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狭义旅游产品分工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构建了该地区节庆旅游分工发展体系。

于水仙[3]2014年在《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的时序关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强等特点决定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的协调有序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更是带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和驱动力。因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实现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协调有序和互动共进。中国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禀赋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如何将优越的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这对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关联及作用机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关系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中国沿海11省市区相关指标数据,运用旅游产业结构系统熵值、相似系数和结构生产力分析对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测度和时序演化分析,采用酒店区位商、旅行社区位商、其他旅游企业区位商和旅游产业区位商对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和时序演化分析,研究发现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旅游产业结构与全国呈现趋异性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各异,变动较大,旅游产业结构发展尚未稳定;旅游产业集聚在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已经初具规模,但部分集聚程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单位根、协整、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等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时序关联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可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伴随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发展,旅游各行业会出现合理分工,形成区域旅游品牌,市场机制逐渐完善,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加速旅游产业结构转换。而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使得结构内部产业关联性增强,有效地促进了旅游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加剧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形成。最后,本文从优化产业结构以带动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旅游集聚效应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开发模式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协调发展叁个方面提出促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对策及路径,以期为促进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经济的动态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卢宁[4]2009年在《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海陆一体化是近年来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议题,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提出的时间较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沿海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不深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概念探讨阶段,着重于分析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内涵等问题,没有构建起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海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理念,缺乏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明确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晰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构建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绪论。从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明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依据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2、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融合等多个视角分析海陆一体化问题,明晰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论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论等理论在海陆一体化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应用范围。3、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在总结海陆经济联系的一般规律和各地海陆一体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海陆一体化的发生机理、海陆产业关联机制、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及空间布局、近海环境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机理等理论问题,构建海陆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框架。4、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论述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以指导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制定。5、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山东省海洋资源分布情况、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沿海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山东省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关联类型。6、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主导产业、陆域主导产业、海岸带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以及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策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7、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以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为例,分析沿海县(区)海陆一体化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并总结归纳出叁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山东省沿海县(区)制定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实地调研法。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多次赴山东省沿海地市和江苏、河北等周边省份调研海陆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地了解各地实施海陆联动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文献查阅法。查阅大量的海洋经济研究论文以及产业关联、区域发展等领域的论文和书籍,为论文的完成提供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3、理论分析法。从系统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结合沿海地区的建设实践构建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此外,论文研究过程中还用到投入产出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明晰了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即海陆一体化是海陆互动的沿海区域发展过程。从这个认识出发,从海陆产业关联、海岸带区域空间结构和近岸海域污染的一体化调控叁个方面构建了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2、在研究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和一些具体保障措施。3、分析了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叁个县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并总结叁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

王佳[5]2014年在《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统筹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热点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是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旅游业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海洋开发、海陆一体化与“新东部”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给沿海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旅游超载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现代“城市病”、海陆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因而如何提高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预防调控旅游超载或弱载问题、促进海陆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鉴于此,将预警理论引入到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领域,借鉴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主体功能区划等理论,在梳理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理论解析,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有助于弥补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不足,为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超负荷承载问题、推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理论基础。系统解析旅游环境承载力与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相关概念,详细阐述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方法,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内涵、构成(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旅游经济环境承载力和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四大预警子系统)、特征及运行机制(利用控制图方法划分弱载区、成长区、健康区、适载区和超载区5个预警区间)。(2)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包括经济实力、资源环境、政策制度,从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类型、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品体系等探讨旅游业发展现状,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土地环境、水体环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仿真模型。深入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内外部环境要素,建立由50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与标准,运用状态空间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定量测度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构建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确定系统目标及边界,绘制因果关系反馈图,确定8个状态变量、8个速率变量、66个辅助变量和113个常量,编写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方程,并通过基于历史数据检验方法的合理性检验。(4)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SD仿真分析。根据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仿真模型,针对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以2004年为基准年,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模拟仿真,确定警界区间,判断2004-2025年间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数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并设计4类调控方案,通过仿真比较,探讨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5)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管理。从构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法制管理体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优化系统内部环境和划分旅游主体功能区等方面提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管理措施,保障预警系统正常运行。

房成鑫[6]2005年在《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观光旅游分工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旅游产品雷同问题在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过程中较为严重。文章首先简要地分析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产品雷同问题,然后利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分析各地区观光旅游资源比较优势,进而建立观光旅游分工体系。

刘佳[7]2010年在《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认为滨海旅游业是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海省市的经济增长点,并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引擎。滨海旅游功能分区研究对于促进滨海旅游资源有序开发、产业发展与合理布局,以及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性滨海旅游区划工作尚未开展,已公布实施的《海洋功能区划》虽已确定重点海域的滨海旅游区及其主要旅游功能,还不足以解决滨海旅游功能分区本质问题。本文吸收“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和理念,进行旅游功能分区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主要对沿海城市的旅游发展进行专门分析和功能定位,以期为我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旅游功能区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本文研究空间范围覆盖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仑河口的沿海地区,包括辽、津、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1个沿海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其中作为滨海旅游业布局载体的53个沿海城市是功能分区研究的主体。这里分区研究以2007年为基期。滨海旅游功能分区是指以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兼顾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性旅游环境因素,统筹考虑海洋生态功能与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协调和功能优化,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沿海地区划分为不同旅游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域范围、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并提出具体的旅游开发方向与建设对策的过程。海洋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为滨海旅游功能分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而地域分异规律、旅游产业集群、旅游环境承载力、区域旅游空间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分区的基本理论依据。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及其开发布局已形成以沿海城市为依托的总体格局,加之旅游产业的关联性、集群性与区域管理的可操作性,故选择53个沿海城市作为分区基本地域单元,构建了由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综合开发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构成的分区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叁大分区指标指数,通过系统聚类与分级、叁维魔方图法,得到滨海旅游主体功能叁维魔方图与类型识别结果,并结合我国滨海旅游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与完善,最终确定12个沿海城市为滨海旅游优化开发区、17个沿海城市为滨海旅游重点开发区,其余的24个沿海城市为滨海旅游引导开发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矿山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类自然保护区划入滨海旅游适度开发区。同时,根据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旅游资源等地域差异,优化开发区又可划分为综合型和产业主导型两个亚类;重点开发区划分为资源驱动型、产业驱动型、经济驱动型叁个亚类;引导开发区划分为资源引导型、产业引导型、经济引导型叁个亚类。按照我国沿海地区环渤海、长叁角、泛珠叁角地区叁大区域格局,根据不同功能区类型的区域组合,分级划分旅游开发地域单元,其中环渤海地区由辽东半岛、环渤海西岸、山东半岛、长山群岛岛屿4个旅游区、9个旅游亚区构成:长叁角地区由北部滨海生态旅游区、中部滨海都市旅游区和南部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4个旅游区、6个旅游亚区构成;泛珠叁角地区由东部滨海休闲文化旅游区、滨海文化与都市旅游区、西部滨海生态与休闲旅游区、海南岛岛屿休闲度假旅游区4个旅游区、7个旅游亚区构成。根据我国滨海旅游功能区地域结构特点,以53个沿海旅游城市所构成的沿海城市带为主体,以11个省市为依托,以环渤海、长叁角、泛珠叁角为大框架,构建“一带、叁圈、多极”的滨海旅游产业总体空间格局。“一带”即由滨海高速公路、港口等主要交通枢纽为纽带,由53个沿海城市组成我国沿海旅游城市带;“叁圈”即切实构建环渤海滨海旅游圈、长叁角滨海旅游圈和泛珠叁角滨海旅游圈;“多极”则是由主要沿海旅游城市构成“滨海旅游增长极”。为了加强滨海旅游功能区建设,要稳定快速发展优化开发区,积极发展重点开发区,适时加快引导开发区的发展,确保适度开发区的有序地开发和建设;推动滨海旅游逐渐由“以点带面、点线结合”的资源开发阶段过渡到“集聚发展、全面带动”的产业快速发展阶段,促进“一带、叁圈、多极”不同层次问的旅游协调发展。文章通过构建交通、人才、法律、资金等保障体系,并制定分区管制、深化开放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市场开发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措施,促进我国滨海旅游功能区建设与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本文对滨海旅游功能分区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立了“类——亚类”分类系统和“区——亚区”分区分级系统相结合的我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方案;提出构建“一带、叁圈、多极”的滨海旅游产业总体空间格局,为我国滨海旅游整体开发与产业综合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孙希刚[8]2014年在《山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一轮的海洋开发浪潮的到来,世界沿海各国纷纷制定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增强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规划。我国作为环太平洋西岸的沿海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海洋贸易的发展,但是对其他类型的海洋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随着我国对海洋经济价值意识的逐渐增强,专门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海洋经济实力和海洋产业竞争力。我国14个沿海省市也纷纷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大环境下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促进本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规划和相应的扶持政策。山东省作为我国传统的海洋经济大省,也非常重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并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本文对国内外海洋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对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论文还阐述了山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和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山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论文从海洋资源竞争力、海洋环境竞争力、海洋人力资源竞争力、海洋科技竞争力、海洋经济竞争力和海洋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六个方面构建了海洋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初步得出山东省的海洋产业竞争力在全国是最强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山东省海洋产业在具体方面的竞争优劣势,再次运用对海洋产业竞争力评级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山东省在海洋资源、海洋人力资源、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在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方面处于相对劣势。最后论文从完善海洋管理体制、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六个方面来提高山东省的海洋产业竞争力。

宋立杰[9]2005年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下的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旅游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管理与发展两对相辅相成的矛盾。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全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过度利用、浪费、破坏、无序管理等行为不仅对旅游资源本身造成严重破坏,进而会动摇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话。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旅游业取得较为长足的进步,旅游资源的管理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然而,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影响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针对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开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分析原因,试图建立符合实际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全文共分为七部分:一、第一部分是综述,首先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二、论文的第二部分对海岸带、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海岸带综合管理等各种概念进行解释,并对海岸带旅游管理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然后介绍山东省东部海岸带的旅游资源赋存状况;最后从叁个侧面介绍近年来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资源发展状况;旅游环境改善状况;旅游管理部门发展状况。叁、论文的第叁部分指出旅游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外部性问题,产品雷同问题,政府失灵问题;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构建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管理模式提供依据。四、论文的第四部分分别从目标层次、制度层次和技术层次试图构建海岸带综合管理下的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可行性。目标层次为旅游管理模式的最高层次,指出旅游管理模式的战略目标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层次为旅游管理模式的中间层次,从行政体制和立法体系的改进两方面进行阐述;技术层次为旅游管理模式的最低层次。五、论文的第五部分从各地区旅游资源赋存出发,构建山东省东部海岸带地区旅游分工体系。六、论文的第六部分利用Mapinfo 软件建立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加强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监控。七、最后一部分为论文总结,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做简要的概括。

薛寒冰[10]2010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秦汉以来,中国就一直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变迁中,随着民族间的相互交融,众多民族融入历史的长河。现在的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55个民族人口熟练相对汉族而言很少,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绕中国的北方到西北及西南地区地区,呈现带状分布的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这些地区。由于历史、自然以及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于其他地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多次大规模推动民族地区建设,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央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可以分为叁个阶段:一是“一五”建设时期,二是“叁线”建设时期,叁是西部大开发时期。通过这叁个阶段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中国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却日益扩大。回顾中央政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依托中央政府的投资推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于中央政府的依赖。旅游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地位日益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日益增大,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通过对民族地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得出结论: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的发展制造业的新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旅游业不仅是民族地区普遍优势产业,而且其拉动性强的特点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全方位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赶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仅是民族地区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赶超意味着跨越,跨越意味着超常规的发展。但是超常规发展既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是海市蜃楼的遥不可及。跨越式发展不仅有严谨的理论研究基础,也有广泛的实践。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就是在当前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赶超发展战略。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内生式发展,以旅游业的跨越式为突破口,通过旅游业的综合拉动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发展的主体。民族地区的各族劳动者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主体,不仅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重要的利益主体。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历史机遇、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政府、企业、产业是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要素,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D]. 刘俊. 青岛大学. 2003

[2]. 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J]. 刘俊.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的时序关联机理研究[D]. 于水仙.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4].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卢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 王佳.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 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观光旅游分工体系研究[J]. 房成鑫.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

[7]. 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 刘佳.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8]. 山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D]. 孙希刚. 新疆大学. 2014

[9]. 海岸带综合管理下的山东省东部海岸带旅游管理模式研究[D]. 宋立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10].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D]. 薛寒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