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细胞论文_陈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管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导管,生存率,栓塞,原发性,细胞,肝癌,动脉。

导管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1](201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PICC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护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PICC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出现穿刺点局部感染情况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资料46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46例患者中出现4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7例静脉炎、44例穿刺点局部感染。穿刺点局部感染患者44例中,院内感染率低于院外感染率,夏季感染率相较其他季节最高。结论应用PICC导管护理措施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可减少PICC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杜莉[2](2019)在《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特别重视深静脉导管护理;观察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显着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20.51%;观察组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显着,能够有效降低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5期)

雷倩,魏宝柱[3](2019)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4例。房颤复发定义为消融3个月后发生持续30 s以上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根据消融术前的MHR水平将患者分为MHR≤0.54组和MHR>0.54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房颤复发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7.7)月,期间共53例(32.3%)患者复发。MHR>0.54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为43.9%(36/82),而MHR≤0.54组患者为20.7%(1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HR水平与房颤病程、左房内径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HR(HR=1.62,95%CI:1.13~2.13;P<0.01)、左房内径(HR=1.40,95%CI:1.05~1.86;P=0.021)和早期复发(HR=2.13,95%CI:1.25~3.63;P<0.01)是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的MHR水平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房颤复发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浩峰,庞强[4](2019)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残留状态的增强CT与超声造影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通过微导管选择性插入至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后,栓塞动脉及注入化疗药物使肿瘤发生缺血坏死,从而发挥灭活肿瘤作用.有效的TACE治疗势必引起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改变,而超声造影能准确反映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过程,从而实现对TACE疗效的准确评估.目的探讨运用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 CECT)、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判定TACE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残留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09/2019-03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TA C E术治疗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5个病灶.所有患者TACE术后1 mo均行CEUS、CECT检查,以同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EUS与CECT在评估TAC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DSA发现病灶残留97个,无残留28个;CEUS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00%、96.91%、92.86%;CECT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88.00%、87.63%、89.29%; CEUS判定病灶残留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能显示TACE术后HCC病灶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在判定病灶残留方面优于CECT,可为临床评估TACE术后疗效提供新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吴玲玲,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5](2019)在《非小细胞肺癌胸导管夹闭对血脂影响的5年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胸导管夹闭术后血脂的变化。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月65例病理分期为Ⅰ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胸导管夹闭组34例,未夹闭组31例。分析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血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夹闭组术后TC明显低于术前和同时点未夹闭组,术后4年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5年与术前和未夹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夹闭组术后1年内TG明显低于术前和同时点未夹闭组(P <0. 05),1年之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间及手术前后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夹闭组术后LDL-C明显低于术前和同时点未夹闭组,至术后3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4、5年与术前和未夹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导管夹闭术可降低TC、LDL-C,部分降低TG,对HDL-C无明显影响。TC和LDL-C分别在术后5年和4年逐渐代偿。(本文来源于《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徐伟,王霞,武子英,孙继泽[6](2019)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在TACE上联合冷冻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 5%,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4.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疗效显着,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09期)

郭兵,杨小李,舒强,彭方毅,方程[7](2019)在《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BCLC 0–A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BCLC 0–A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BCLC 0–A期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TACE治疗分为术前TACE组和直接手术组。采用Kplan-Meier法比较2组间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前TACE是否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65例患者,其中直接手术组365例,术前TACE组10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3、5、10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在直接手术组分别为95.3%、83.5%、74.3%、56.8%和88.0%、63.8%、51.1%、36.4%,在术前TACE组分别为92.7%、72.9%、52.3%、35.3%和78.1%、54.2%、40.4%、31.2%;K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直接手术组总生存情况和无瘤生存情况均明显好于术前TACE组(P=0.009、P=0.03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ACE是BCLC 0–A期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89,95%CI(1.158,2.199),P=0.021]。结论对于BCLC 0–A期HCC患者,术前TACE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反而还有可能降低生存率,若无特殊情况应直接手术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葛爱敏,郝婷,韩方征,董唯一[8](2019)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不同情况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情况。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58例,根据是否伴有微小浸润分为A组(乳腺导管原位癌组,26例)和B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ER、PR、Her-2、Ki67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情况。结果两组ER、PR及Ki67比较,P均>0.05;两组Her-2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情况比较,P均<0.05。结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布密度与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国华[9](2019)在《“解毒灌肠方”灌肠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综合征的防治作用——附28例临床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解毒灌肠方灌肠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后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3例拟接受TAE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于TAE后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TAE前3h至术后第7天加用解毒灌肠方中药灌肠,每日1次。于术后第8日对2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腹胀症状进行评分,并做统计学比较;比较术前与术后第8日肝功能指标、卡氏(KPS)评分改变情况。结果:TAE后第8日,治疗组发热、肝区疼痛、腹胀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8日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8日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和对照组术后(P<0.01)。结论:解毒灌肠方灌肠对原发性肝细胞癌TAE后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占世雄,张顺,张璐,刘世国,王祖森[10](2019)在《SMAD4基因新突变体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SMAD4新突变体对胰腺导管腺癌(PDAC)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空白对照组(NC组)、野生型组(SMAD4wt组)、突变型组(SMAD4Y353C组)3组质粒用TransIntroTM EL转染试剂分别导入PDAC细胞PANC-1中,首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不同质粒对PDAC细胞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然后进行伤口愈合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研究不同质粒对PDAC细胞PANC-1伤口愈合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C组、SMAD4wt组、SMAD4Y353C组PDAC细胞PANC-1SMAD4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5.76、194.98,P<0.05),而且SMAD4Y353C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SMAD4wt组,高于NC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体外伤口愈合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NC组、SMAD4wt组和SMAD4Y353C组细胞的迁移面积和侵袭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741.15、299.12,P<0.05),SMAD4Y353C组细胞的迁移面积和侵袭能力明显大于SMAD4wt组细胞,小于NC组细胞,差异均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突变型SMAD4Y353C能抑制PANC-1细胞SMAD4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促进PANC-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为PDAC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精准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导管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先后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特别重视深静脉导管护理;观察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显着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20.51%;观察组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效果显着,能够有效降低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管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PICC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2].杜莉.干细胞移植后皮肤损伤Ⅳ级患儿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9

[3].雷倩,魏宝柱.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

[4].黄浩峰,庞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细胞癌残留状态的增强CT与超声造影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

[5].吴玲玲,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非小细胞肺癌胸导管夹闭对血脂影响的5年随访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

[6].徐伟,王霞,武子英,孙继泽.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7].郭兵,杨小李,舒强,彭方毅,方程.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BCLC0–A期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

[8].葛爱敏,郝婷,韩方征,董唯一.乳腺导管原位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

[9].韩国华.“解毒灌肠方”灌肠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综合征的防治作用——附28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9

[10].占世雄,张顺,张璐,刘世国,王祖森.SMAD4基因新突变体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J].精准医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γ-tubulin蛋白表达γ-tubul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S-P法...γ-tubul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无酶处理的导管细胞结构酶处理后导管细胞的结构×400,皮肌炎MCP-1导管细胞胞浆...

标签:;  ;  ;  ;  ;  ;  ;  

导管细胞论文_陈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