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拉毛青海省治多县民族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从三方面进行了研究:(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在教学中实施关爱、理解、宽容的教育;(3)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人格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品德教育关爱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8-0153-01
教学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探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下面笔者粗浅地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活动,思想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品德教育是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要以一定的内容作载体,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同。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师的天地就开阔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家庭教育、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形成了相应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形成身心健康的品德修养,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往以及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关爱、宽容和理解的教育
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师德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相信和关心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施以爱护、理解、宽容的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要充满信心和希望,给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即使学生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奋斗目标,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激励学生再奋斗、再努力,相信学生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和成功的前景,要多鼓励、少批评,因为鼓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行为和做法的肯定评价,其目的是使受鼓励的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不断巩固优点和发扬优点,所以教师鼓励学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全面时,教师要以宽容的表情和关切的话语做必要的引导或点拨,鼓励学生扩展思维,明确思考问题的方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要真诚地表示祝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最大能力给予帮助和解决,并不断鼓励学生:“困难只是暂时的,要克服困难,大胆地向前走”,这样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会充满信心;当教师跟学生谈心、交流时,要放下权威,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对话,让学生信任你、喜欢接近你,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还要在交心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热情的鼓励,增强对学生的信任感,用真诚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向学生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关爱、宽容和理解的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格品质教育
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教育可以理解为给学生言行举动的内在品德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和良好的品格教育学生形成毫不利己、助人为乐,为集体、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的层次因材施教,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地激发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终身学习的精神。实施人格品质教育,可以理解为进行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它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成功的人生理想,在学校教学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教会学生爱父母、爱家人、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只要有了健康的人格,学生就会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而努力学习,会终身探究科学文化知识并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