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1]2003年在《“骨法用笔”与中国画的线性艺术》文中研究指明线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艺术处理中表达感受最直接了当的语言。尤其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家凭着对线的高度热情和对于线技术的谙熟,将中国画中的线推至了神奇的境界。中国画中线的语言从产生到今天,已经被世代画家注入了当时的技术和思想。无论从技法到理论都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看待中国绘画中线的处理,怎样看待线的独立性,怎样看待中国画这一完整体系,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继承与创造这一主题。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引言:中国画线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骨法用笔”是对中国绘画传统理论的总结,并确定了线条在绘画中所具有的美学意义。 第二章:中国绘画中线条的哲学意义。中国哲学的思想和精神指导促成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第叁章:中国画线性艺术的完善与发展 1.气韵生动是线条生命力的体现。 2.以书入画使中国画线条更具有美感。 第四章:现代中国绘画中线的地位。针对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历史与现状,结合已有的线的创新成就,提出中国画线艺术发展的可能方向。
谷中魁[2]2012年在《形神兼备—水墨画气韵与用笔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所创发的“六法精论”,不但是我国美术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石,而且是我国古代绘画经验的系统总结,具有“俯遗则于来叶”的理论价值。谢赫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着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叁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里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基本特点做出了明确阐释,同是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艺术准则和构成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要素做出了提出。“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影响深远的重要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正式提出,在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理论中被广泛应用。而衡量艺术品成功与否的尺度和准绳之一就是“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有无。“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所以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我们对“气韵”“骨法”诞生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美学趣味和理论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理论,从剖析中可以看出,“气韵”“骨法”范畴诞生在六朝时期并非偶然,是时代的“合力”催生了这一范畴。标志了“气”“骨”的概念从哲学上的宇宙生命本源意义转化到审美的艺术生命本体意义的完成,扩伸至有生命的艺术形象之整体动态结构以及其所显示的余味悠长的审美趣味。“气韵”“骨法”虽然是一个古代美学范畴,但是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对我们今天进行其整理和发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确立,二是对文艺活动主体审美自觉的提升。我们的社会追求的是创建和谐文化,在中国文艺作品中,希望“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可以使艺术作品实现对美的追求,发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国民精神的功用。
参考文献:
[1]. “骨法用笔”与中国画的线性艺术[D]. 王华. 四川大学. 2003
[2]. 形神兼备—水墨画气韵与用笔的再认识[D]. 谷中魁.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艺术论文; 国画论文; 文化论文; 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