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化硼纳米片,超临界流体,分散,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纳米片论文文献综述
王腾飞,孙长久,孔德玉,张得利,郭红革[1](2019)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制备和分散氮化硼纳米片及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氮化硼纳米片(BNNSs)是一种拥有优良导热、力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应用价值,其制备技术及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六方氮化硼(h-BN)为原料,利用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RESS)对氮化硼进行剥离,制备出氮化硼纳米片。同时,通过嵌入高分子基体法防止其重新聚集,将氮化硼纳米片分散入高分子基体中,得到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氮化硼/高分子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朱迪[2](2019)在《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片的高效球磨剥离及其抗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TMDC)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光电性质,在光电子、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二维TMDC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弱的范德华力结合,因而可以通过剥离的方法制备得到TMDC纳米片。当TMDC的厚度降低至几层甚至单层时,或者横向尺寸降到极小尺寸(<10 nm)时,TMDC材料的电子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并受到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小尺寸的TMDC纳米片以及TMDC纳米点具有高比表面积,大量不饱和位点,以及优异的催化能力、荧光淬灭能力、生物分子负载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催化产氢、生物传感、疾病诊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当前已有多种单层或少层的TMDC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插层、超声剥离、胶体化学等,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效率低、尺寸较大、条件苛刻等问题,阻碍了小尺寸TMDC纳米片和TMDC纳米点的研究与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发展了一种高分子辅助球磨法,实现小尺寸TMDC纳米片(<40 nm)的高效制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无机盐,发展了高分子-无机盐二元辅助球磨法,大幅提高了WSe_2纳米点(<10 nm)的产率,产率约为不加无机盐体系的四倍;最后,研究了尺寸与表面修饰对WSe_2纳米片抗菌活性的影响。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引入高分子增强球磨对TMDC的剥离效果,发展了高分子辅助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WSe_2纳米片,研究了高分子种类、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等实验条件对纳米片形貌与产率的影响,得到的WSe_2纳米片具有尺寸小(7-40 nm)、产率高(>60%)、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等特点。2.研究了高分子辅助球磨法的通用性,实现MoS_2、MoSe_2和WS_2等小尺寸TMDC纳米片的高效制备,并将其拓展到石墨和氮化硼等其它典型二维层状材料的剥离。3.为进一步提高TMDC纳米点的制备效率,在高分子辅助的基础上加入了无机盐,发展了高分子-无机盐二元辅助球磨技术,通过硬度较高的无机盐粉末增强磨球对TMDC纳米片的破碎,研究了无机盐种类和用量对球磨效果的影响,将WSe_2纳米点的产率提高四倍。4.研究了WSe_2纳米片的胶体稳定性、细胞毒性,探究了尺寸和高分子修饰对WSe_2纳米片抗菌活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冯莹莹,宋肖锴[3](2019)在《二维碳纳米片的设计合成及锂硫电池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类沸石咪唑酯骨架衍生二维碳纳米片,并将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测试电化学性能。产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N_2等温吸附脱附曲线、以及热重分析(TGA)进行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制得二维碳纳米片包覆适量钴纳米颗粒,实测的锂硫电池的性能最佳,在0.5 C倍率下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170 mAh·g~(-1),循环200圈后,比容量仍然有503.8 mAh·g~(-1)。因此,用该方法制备的二维硫/碳复合材料对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李健淋,闫理贺,司金海,侯洵[4](2019)在《新型二维材料碳化钛纳米片光限幅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类新型二维纳米材料,金属碳/氮化物纳米片(MXene)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电导率,以及组分、层数与厚度灵活可控的优点,在储能、催化、传感和光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研究了一种MXene材料碳化钛(Ti_3C_2T_X)纳米片分散液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及其响应机制。发现Ti_3C_2T_X纳米片分散液在532、1 064 nm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表现出优异的光限幅性能,其限幅阈值分别为0.14 J/cm~2和0.12 J/cm~2;通过测量非线性散射光强度随入射光功率密度的依赖关系,发现该材料光限幅响应机制主要起源于非线性光学散射效应。与传统的光限幅材料C_(60)比较,该材料具有光限幅阈值低、响应波长范围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王亭亭,李巍,郑婵,陈文哲[5](2019)在《石墨烯纳米片/Si-Pb二元复合凝胶玻璃光限幅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醋酸铅为先驱体,将石墨烯纳米片(GNSs)引入二元无机凝胶网络中,成功制备了Si-Pb二元复合凝胶玻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开孔Z-扫描对GNSs/Si-Pb二元复合凝胶玻璃的形貌、结构、线性光学和非线性光限幅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先驱体的水解缩聚可将GNSs成功引入到Si-Pb二元凝胶玻璃中,所得复合凝胶玻璃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高透明性。GNSs在引入Si-Pb二元凝胶玻璃后非线性光限幅性能有所提高且可通过调整GNSs在玻璃中的浓度来优化复合凝胶玻璃的光限幅性能。以上结果为拓展GNSs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材料化及器件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丁德恭,金传洪[6](2019)在《单层MoS_2表面二维金属钼纳米片的原位电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石墨烯发现以来,二维材料因其在电学、光学、热学、力学和化学等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而被人们广泛关注。而原子层厚的石墨烯或者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是一种特别的基底用于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制备新的纳米结构。我们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观察了在单层二硫化钼表面形成二维金属钼纳米片的动态过程,单层的二硫化钼薄膜既作为二维钼纳米片的生长基底又作为提供金属钼的前驱体,整个生长过程是一种"自给"的生长方式。电镜表征结果发现,在高温下单层的二硫化钼形成了大量的反向晶畴,而钼原子主要吸附在反向晶界上或者晶界附近;其中,单个的钼原子吸附在二硫化钼的钼位点上;二维钼纳米片有两种原子构型,一种是占据二硫化钼六元环的中心,一种是同时吸附在钼和硫的位点上。本实验为在二维原子层厚的薄膜上制备新型的金属纳米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推进二维薄膜上新型金属纳米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乔晓鹏,刘海泉,赵勇,朱永恒[7](2019)在《基于叁氧化钨纳米片的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腐败食品中产生的丙酮气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受到日益重视,开发用于食品安全快检,具有高灵敏度,优异选择性,低检测浓度,高通量的气体传感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基于叁氧化钨纳米材料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WO_3纳米片具有稳定的结构与化学性能,可用于不同环境下的气体检测,对食品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监测。本文介绍了通过合成,构建基于WO_3纳米片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腐败食品中产生的微量丙酮气体。我们通过一步水热-凝胶法合成了WO_3纳米片。对材料进行丙酮气体和其他气体(乙醇,甲醛,甲醇)的响应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得出,利用本文方法合成的WO_3纳米片在350℃下,对100 ppm丙酮的最佳响应值为75.93,对100 ppm乙醇,甲醛,甲醇的响应值分别为6.43、5.37、8.88。结果说明,基于WO_3纳米片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对于丙酮的响应具有显着性优势,可以有效监测腐败食品中的低浓度丙酮,在对食品中有害气体的检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甘思平,李国华,翟佳欣,张雪明,朱萌萌[8](2019)在《氮化硼纳米片负载Pd(OAc)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微波辅助Heck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液相超声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为载体,通过表面羟基、氨基、席夫碱共价功能化后与Pd~(2+)配位,制备负载型催化剂Pd@BNNSs-Schiff,并将该催化剂应用于微波辅助的Heck反应.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元素分布分析(EDS mapping)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苯乙烯与碘苯摩尔比为1. 25∶1,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缚酸剂为叁乙胺,催化剂Pd用量为0. 08%(质量分数)时,以450 W功率微波辐射20 min收率最高为95. 6%;催化活性明显优于以相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Pd@GO-Schiff(78. 3%)(GO=氧化石墨烯); Pd@BNNSs-Schiff循环利用6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参照催化剂在循环3次后活性明显降低,7次后失活.(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靖,吴海波,王瑜,杨华美,宋明[9](2019)在《钨酸铋量子点和纳米片修饰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声-水热法、使用油酸钠辅助合成钨酸铋(Bi2WO6)量子点/纳米片修饰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Bi2WO6/g-C3N4)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N2吸附-脱附等技术手段获得Bi2WO6/g-C3N4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光吸收性能,分析合成机理。以罗丹明B(Rh B)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考察Bi2WO6/g-C3N4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g-C3N4和Bi2WO6的质量比为3∶7的Bi2WO6/g-C3N4-30具有最有效的异质界面,电化学阻抗和光电流测试结果显示该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传输速率快、复合率低,可见光照射120 min对Rh B的降解率达到95. 8%;通过活性物质捕捉实验获知光生空穴是光催化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分析异质界面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而提出光催化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璋,胡先标[10](2019)在《镍铁钴磷化物纳米片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法将镍、铁和钴的硝酸盐溶液在180℃条件下反应24 h,经过后续磷化反应,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镍铁钴磷化物纳米片阵列(NiFeCoP@NF).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镍铁钴磷化物纳米片阵列的析氧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 A/cm2时,需要的过电势仅为160 m V,并且在恒定电流密度下,过电势可保持24 h.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纳米结构的过渡金属磷化物电催化剂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纳米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TMDC)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光电性质,在光电子、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二维TMDC具有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弱的范德华力结合,因而可以通过剥离的方法制备得到TMDC纳米片。当TMDC的厚度降低至几层甚至单层时,或者横向尺寸降到极小尺寸(<10 nm)时,TMDC材料的电子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并受到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小尺寸的TMDC纳米片以及TMDC纳米点具有高比表面积,大量不饱和位点,以及优异的催化能力、荧光淬灭能力、生物分子负载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催化产氢、生物传感、疾病诊疗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当前已有多种单层或少层的TMDC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插层、超声剥离、胶体化学等,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效率低、尺寸较大、条件苛刻等问题,阻碍了小尺寸TMDC纳米片和TMDC纳米点的研究与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发展了一种高分子辅助球磨法,实现小尺寸TMDC纳米片(<40 nm)的高效制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无机盐,发展了高分子-无机盐二元辅助球磨法,大幅提高了WSe_2纳米点(<10 nm)的产率,产率约为不加无机盐体系的四倍;最后,研究了尺寸与表面修饰对WSe_2纳米片抗菌活性的影响。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引入高分子增强球磨对TMDC的剥离效果,发展了高分子辅助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WSe_2纳米片,研究了高分子种类、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等实验条件对纳米片形貌与产率的影响,得到的WSe_2纳米片具有尺寸小(7-40 nm)、产率高(>60%)、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等特点。2.研究了高分子辅助球磨法的通用性,实现MoS_2、MoSe_2和WS_2等小尺寸TMDC纳米片的高效制备,并将其拓展到石墨和氮化硼等其它典型二维层状材料的剥离。3.为进一步提高TMDC纳米点的制备效率,在高分子辅助的基础上加入了无机盐,发展了高分子-无机盐二元辅助球磨技术,通过硬度较高的无机盐粉末增强磨球对TMDC纳米片的破碎,研究了无机盐种类和用量对球磨效果的影响,将WSe_2纳米点的产率提高四倍。4.研究了WSe_2纳米片的胶体稳定性、细胞毒性,探究了尺寸和高分子修饰对WSe_2纳米片抗菌活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片论文参考文献
[1].王腾飞,孙长久,孔德玉,张得利,郭红革.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制备和分散氮化硼纳米片及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构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朱迪.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片的高效球磨剥离及其抗菌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9
[3].冯莹莹,宋肖锴.二维碳纳米片的设计合成及锂硫电池性能测试[J].广东化工.2019
[4].李健淋,闫理贺,司金海,侯洵.新型二维材料碳化钛纳米片光限幅特性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5].王亭亭,李巍,郑婵,陈文哲.石墨烯纳米片/Si-Pb二元复合凝胶玻璃光限幅性能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6].丁德恭,金传洪.单层MoS_2表面二维金属钼纳米片的原位电镜研究[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7].乔晓鹏,刘海泉,赵勇,朱永恒.基于叁氧化钨纳米片的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腐败食品中产生的丙酮气体[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8].甘思平,李国华,翟佳欣,张雪明,朱萌萌.氮化硼纳米片负载Pd(OAc)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微波辅助Heck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9].李靖,吴海波,王瑜,杨华美,宋明.钨酸铋量子点和纳米片修饰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增强[J].应用化学.2019
[10].张璋,胡先标.镍铁钴磷化物纳米片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