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液体注入量的探讨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液体注入量的探讨

史无花(江西万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335500)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最佳注入液体量。方法将38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8ml或12-30ml不等。观察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结果观察组病人导尿管自行脱出、漏尿和术后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在气囊内注入的最佳液体量对减少导尿管的自行脱出、尿道外口漏尿、减轻病人不适感均有明显的作用,应选择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

【关键词】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液体注入量气囊内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92-02

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固、刺激性小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当中,常因气囊内的液体量过多、过少导致导尿管自行脱落、尿道外口漏尿,病人明显不适感。为减少导尿管的自行滑脱及对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刺激,2010年1月-2010年11月我们对384例使用一次性气囊内注入液体量的多少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在我妇产科住院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384例,年龄在14-70岁,平均年龄43岁,手术病人术前导尿324例、尿潴留者36例、尿失禁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28例、对照组A128例、对照组B128例。三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导尿方法: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1]。导尿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导尿的目的意义,同时要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思想放松、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根据不同年龄选择适当气囊导尿管[2]。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术并留置,观察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对照组A注入1-8ml、对照组B注入12-30ml。轻拉导尿管无脱出,表示固定妥当。

1.2.2评价方法:①评价指标有1天内、2天内、三天及以上有无脱出者及尿道外口漏尿现象;②观察24h内病人不适感:0级:为完全无不适感、感觉自如;1级:为轻微不适,但能忍受;2级:中度不适,不能忍受,下腹憋胀,尿意感较明显;3级:为严重不适,即病人极度不能忍受,有严重下腹憋胀,尿急、尿痛、尿意感明显,不能忍受,甚至欲将尿管拔除。

1.2.3统计学方法:观察查获得的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两组自行脱出率及尿道外口漏尿比较

见表1。表1示,两组导尿管1天内自行脱出无明显差异P﹥0.05,2天内脱出及3天脱出及尿道外口漏尿,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两组自行脱出率及漏尿率比较(n)

组别n1天内脱出2天内脱出3天内脱出漏尿

对照组12818196

观察组A1281330

注:与对照组A比较P﹤0.05。

表2两组插管后不适感的比较

组别n0级1级2级3级

结照组B1288(6.25)6(4.69)8(6.25)10(7.81)

观察组12810(7.81)1(0.78)2(1.56)0(0.00)

从本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0级、1级共11例,占8.29%;2级、3级共2例,占1.56%;对照组B:0级、1级共14例,占10.94%;2级、3级共18例,占14.06%。两组不适感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将气囊内注入8-12ml液体可明显减轻病人留置尿管脱落及漏尿和24h内的不适感。可能原因:由于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12-30ml后,由于重力作用,气囊压迫尿道内口及膀胱三角区,刺激膀胱三角使病人出现憋胀、尿意及膀胱刺激征,而注入8-12ml,气囊比重较轻,在膀胱内被尿液浮起,减少或完全不刺激膀胱三角区,从而减轻了不适感,而注入1-8ml,因注入过少,在腹压增加、膀胱收缩时,球囊部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易致尿道外口溢尿或尿管脱出。

4结论

气囊内液体注入量要适中,以8-12ml为最佳,注入量过少(1-8ml),使球囊部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易致尿道外口溢尿或尿管脱出;注入量过多(12-30ml),使球囊失去了弹性,回缩不良,让病人感觉不适。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13、314、315.

[2]邓春燕,留置尿管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2):210、211.

[3]周秋凤,预见性护理在留置气夹尿管拨管困难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8(15).107.

标签:;  ;  ;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液体注入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