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民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识,公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纳税人,素养,综合素质。
公民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田川,喻佳雯,陈冰[1](2019)在《公民意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纳税人意识现状研究——基于江西六所高校的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让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理性平和法治的大写的人。以公民意识教育为视角,调查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纳税人意识,以期寻找到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抓手。在江西六所高校进行广泛调研和座谈后,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纳税人意识问题上存在认识浅、了解渠道少、对纳税服务和税收环境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目前这种现状是由"双创"推进、税收理念、税收制度、税法宣传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纳税人意识,就高校而言,一方面应当加强通识教育的改革和丰富,另一方面应当建设有利于纳税人意识培养的校园软环境。(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9期)
张春明[2](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抓好青年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大学生一般在大一时期自愿参加社团,社团有很强的价值凝聚功能,是价值观念整合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在社团中确立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大学四年甚至一生。高校社团涵盖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多个方面,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发展迅速等特点决定社团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职院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高校社团建设,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巧妙地融入到高校社团活动中,使高校社团焕发生命力;以社团为载体,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领当代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正确方向。(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8期)
吴琼[3](2019)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建构现代公民意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教学实例研究的方法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识民主意识、诚信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4期)
吕砚川[4](2019)在《中外历史教育与公民国家意识的培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不再是针对文化知识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强化人们的公民意识十分关键。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竞争。强化人的公民国家意识,也是实现人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2期)
兰照,韩德阳[5](2019)在《公民意识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作为我国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公民意识养成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民意识为视角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时代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契合了大学生法律课程的教学需要,是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法律教育体系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8期)
伊小红[6](2020)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的不足以及高中历史学科的特性,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增强自身认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来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20年01期)
郭晓明[7](2019)在《公民环保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林州市姚村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环保问题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当前情况下,大部分公民的环保意识仍是比较弱的,环保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林州市姚村镇为例,为了解公民环保意识现状,展开问卷调查。本文从多个方面来对公民环保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探索,并且提出了加强当地公民环保意识和整治当地环境问题的一些对策。(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6期)
沈云[8](2019)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公共领域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它极大地降低了公共参与的门槛,提升了公共生活的社会参与度,但也带来了"非马"意识形态泛滥、网络公共秩序缺失等问题,给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中,一方面,应当从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及属性出发,建构健康有序的网络公共秩序,培育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生态,另一方面,应当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方式和实践,发挥网络公共空间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作用。(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1期)
王剑[9](2019)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已经向突破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教学目标内容也有所转变,其中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也成为了社会和学校共同思考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凡意义。此文,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问题做了初步探索,从概念界定、内容、途径与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1期)
刘晗琦,胡苗忠[10](2019)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绍兴市几所高校随机抽查500名在校大学生为例,从权利意识、公共精神、法律意识和国家观念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权利与义务意识不对等以及注重强调自我为中心,亟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融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公民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抓好青年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大学生一般在大一时期自愿参加社团,社团有很强的价值凝聚功能,是价值观念整合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在社团中确立的价值观影响他们的大学四年甚至一生。高校社团涵盖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多个方面,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发展迅速等特点决定社团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职院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高校社团建设,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巧妙地融入到高校社团活动中,使高校社团焕发生命力;以社团为载体,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领当代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正确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民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田川,喻佳雯,陈冰.公民意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纳税人意识现状研究——基于江西六所高校的调查数据[J].智库时代.2019
[2].张春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
[3].吴琼.小学英语教学中建构现代公民意识初探[J].中华少年.2019
[4].吕砚川.中外历史教育与公民国家意识的培养探析[J].现代交际.2019
[5].兰照,韩德阳.公民意识视阈下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6].伊小红.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高考.2020
[7].郭晓明.公民环保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林州市姚村镇为例[J].智库时代.2019
[8].沈云.网络公共领域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9
[9].王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研究[J].科技风.2019
[10].刘晗琦,胡苗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