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核糖体,蛋白,转基因,基因,茶树,番茄,活性。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薛亚杰,余亚军,侯佳佳,程柯,韩雅彭[1](2018)在《被子植物中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家族分子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34种具有全基因组数据的代表植物,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和分析不同植物类群基因组中RIPs基因家族的成员构成,推测其可能的扩增方式和功能分化,并探讨了该基因家族在植物中的总体进化趋势.采用BLAST和HMMsearch两种检索方法共鉴定出79个RIPs基因家族成员;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发现RIPs在单双子叶中存在双起源,RIPs在两者分化之前就已存在.它们可能为适应复杂的环境而出现在早期陆生植物中,随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生谱系的扩张和拷贝丢失,最后通过功能分化在不同植物中保留下来,其在被子植物进化的过程中有物种特异性的重复.(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孔茹[2](2017)在《叁角梅核糖体失活蛋白转基因番茄抗病虫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proteins,RI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防御性毒蛋白,通过RNAN-糖苷酶活性专一地水解核糖体第A4234位上的核糖与腺嘌呤碱基之间的糖苷键,进而破坏核糖体结构从而达到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目的。RIPs具有广泛的多态性及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在抗癌症、抗病毒等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尤为受到重视,同时RIPs抗植物病虫害的特性也广见报道。本研究以叁角梅为材料,根据文献报道的分布于地中海区域的叁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lis Willd)RIPs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厦门本地光叶艳紫叁角梅(B.glabraChoisy)cD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10条叁角梅RIPs同源目的基因片段并分别编号命名,其中一条Bou-J与本实验室前期已经扩增得到的目的片段在编码区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另一条Bou-K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红花叁角梅(BB.spectabilis Willd)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选取Bou-J和Bou-K这两条目的片段,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分别将目的基因片段Bou-J和Bou-K导入番茄植株,得到了 18株Bou-J和6株Bou-Kd阳性转基因番茄植株,对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抗病虫害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Bou-J及Bou-K转基因番茄植株均对蚜虫表现出了显着的抗性,并且Bou-J组抗性强于Bou-K组;Bou-J及Bou-K转基因植株同样表现出了对于灰霉菌的抗性,两组植株的抗性基本一致;Bou-K转基因植株对于烟草花叶病毒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而Bou-J植株组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性。本研究表明:通过对转基因再生番茄植株的抗性鉴定证实了叁角梅RIPs确实具有抗病虫特性,可以应用于植物的转基因抗病虫育种。同时叁角梅RIPs具有多抗性,为叁角梅RIPs在植物抗病虫基因资源以及培育多抗性植物新品种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本研究得到了多条RIPs同源基因片段,这与本实验室前期对叁角梅RIPs基因存在多态性的研究相符合。同时Bou-J和Bou-K转基因番茄的抗病虫特性存在差异,这说明叁角梅RIPs功能上也存在多态性。因此,我们在利用叁角梅RIPs进行植物的转基因抗病虫育种时要对目的基因进行筛选,得到抗性强且抗菌、抗虫谱广的转基因植株。(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郝文胜,孙亚卿,张少英[3](2015)在《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在植物抗立枯丝核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是一类主要出现在植物中并具有r RNA N-糖苷酶活性的蛋白质,大体上分为Ⅰ型和Ⅱ型2类。介绍了RIPs在抗真菌活性、毒性和免疫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抗立枯丝核菌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袁红雨,马宁,杨会敏,庞秋芬,谢素霞[4](2015)在《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1和CsRIP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1和CsRIP2,探讨CsRIP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假眼小绿叶蝉和机械伤害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Cs-Ev2(Gen Bank登录号:GH618807)为一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c DNA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CsRIP1(Gen Bank登录号:FJ648831)。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子叶中分离出一个新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c DNA序列,命名为CsRIP2(Gen Bank登录号:GU951535)。利用PCR技术克隆CsRIPs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利用Real-time qRT-PCR技术检测CsRIPs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在叶片中假眼小绿叶蝉和机械伤害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CsRIP1和CsRIP2的序列一致性为98%,都含有一个1 71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3'非翻译区。CsRIP1和CsRIP2由信号肽序列、1个RIP结构域、链接肽和2个RBL结构域组成。CsRIPs与其他Ⅱ型RIPs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Ⅱ型RIPs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包括构成A链N-糖苷酶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B链中形成寡糖链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形成链间和链内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以及RBL结构域中的Qx W基序,均出现在CsRIPs相应的位置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同一物种的Ⅱ型RIPs首先聚类合并,2个CsRIP与樟的Ⅱ型RIPs聚为一支。比较CsRIPs的c 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发现它们的基因组序列不含内含子。CsRIP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CsRIP1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子叶中的表达水平最低,而CsRIP2在子叶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在叶片中,CsRIP1和CsRIP2的表达均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的强烈诱导,并且其表达水平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取食48 h后,它们的表达水平大约分别是对照的120和100倍。在叶片中,CsRIPs基因的表达也受机械伤害处理的诱导,CsRIP1的转录水平在处理后6 h达到最大值,CsRIP2在处理后6 h表达水平显着升高,12 h达到最大值。【结论】克隆茶树的2个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它们可能参与茶树的防卫反应,且已发生亚功能化。进一步分析这2个基因的启动子,可以加深对CsRIPs基因转录调控以及RIPs的生物学功能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花龙[5](2013)在《转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Luffin-a、Luffin-b水稻对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真菌病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高产、稳产。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不仅污染环境,更威胁到农民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培育出抗病新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随着抗病基因的不断发现与克隆,通过转基因手段获得抗病品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实验证明蔗糖合酶启动子pRSUS1是一类能驱动外源基因在水稻根、茎、叶中高效表达而在种子是不表达的组织特异型启动子。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是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一种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细胞死亡的毒蛋白,并且对病毒、真菌、和昆虫具有广谱抗性。本实验是选用具有转基因安全性的蔗糖合酶启动子pRSUS1和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Luffin a、Luffin b基因,通过构建pRSUS1分别与Luffin a、Luffin b的表达载体,由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水稻,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和RT-PCR检测、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病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调查,从而筛选出既具有抗病性又不影响水稻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株系,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依据。目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RSUS1-Luffin a、pRSUS1-Luffin b,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台北309中,对获得的T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最后筛选得到转pRSUS1-Luffin a阳性植株11个,转pRSUS1-Luffin b阳性植株24个。2.对T1代pRSUS1-Luffin a转基因株系进行PCR、RT-PCR以及纹枯病抗性检测,其中有8个转基因株系基本符合孟德尔自由分离3:1的规律,RT-PCR结果呈阳性,病斑长度方差分析表明,7个株系与TP309相比,表现出一定的抗性。3.对T2代pRSUS1-Luffin a转基因株系进行PCR、RT-PCR以及纹枯病抗性检测,PCR结果大部分呈阳性,病斑长度方差分析表明有4个株系与TP309相比,对纹枯病具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这4个株系RT-PCR结果呈阳性。T2代转基因株系A1-3/1-7接种18号稻瘟病菌,该株系平均表现为3级抗病。4.选取10个T0代pRSUS1-Luffin b转基因株系进行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5.对T1代pRSUS1-Luffin b种植的9个所有转基因植物进行PCR、RT-PCR以及纹枯病抗性检测,结果有5个株系PCR和RT-PCR结果为阳性,病斑长度方差分析表明这5个株系与TP309相比,对纹枯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对T1代转基因株系B4-2和B6-4接种18号稻瘟病菌,这两个株系平均表现为3级抗病。6.选取T2代pRSUS1-Luffin a和T1代pRSUS1-Luffin b各一个株系进行稻瘟病抗谱分析,与TP309相比转基因株系对转基因株系对10号、11号、13号、21号、44号、47号稻瘟菌小种感抗较为明显。7.对T2代pRSUS1-Luffin a和T1代pRSUS1-Luffin b部分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TP309的分蘖和株高都低于pRSUS1-Luffin a-、pRSUS1-Luffin b-和转基因阳性株系,其余农艺性状均接近,说明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并未受到影响。(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孙晓东,王燕,罗超,王珺,桑明[6](2013)在《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Luffin-a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Luffin-a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方法从Pubmed中查到Luffin-a的mRNA全序列,用RT-PCR的方法从未成熟的丝瓜种子中克隆Luffin-a基因,T-A克隆后鉴定核苷酸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15b(+)-Luffin-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Luffin-a表达产物。结果克隆出Luffin-a基因,IPTG诱导后大肠杆菌培养液和超声破碎的菌体沉淀中都有Luffin-a表达产物。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Luffin-a原核表达载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3年07期)
曾威,杨会敏,谢素霞,程琳,袁红雨[7](2012)在《茶树一个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N-糖苷酶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是一种RNA N-糖苷酶,作用于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28S rRNA上的一个高度保守的区域导致核糖体失活,抑制蛋白质合成。关于RIPs确切的生理功能,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尽管有文献指出RIPs可能参与植物的抗虫反应,但对RIPs抗虫机制缺少细致的分析。例如,目前尚未利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等手段分析RIPs的各种生化性质与抗虫作用的关系,尚未研究昆虫取食是如何激活RIPs基因表达的,以及RIPs对昆虫的毒性与核糖体脱嘌呤作H的关系等。文章从茶树的叶片中分离出一个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648831)和基因组DNA序列,命名为CsRIP。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ORF,编码一条由57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链。与其他已分离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冈一样,CsRIP有内含子,编码一条由信号肽、A链、连接肽和B链构成的前体分子。序列比对表明Ⅱ型RIPs所有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均出现在CsRIP相应的位置上,其中包括构成A链N-糖苷酶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和构成B链两个分离的寡糖链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残基。文章利用热不对称交错PCR克隆了CsRIP基冈编码区上游1 299bp的启动子序列。用CsRIP的编码区替换pBI121的gus编码区,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共获得15株表达CsRIP的转基因烟草。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5株转基因烟草的26S rRNA第3007位点的脱腺嘌呤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与未转基冈的对照植株相比,该位点的脱嘌呤水平提高了大约2.8倍,说明在烟草细胞中表达的茶树Ⅱ型核糖体蛋白具有N-糖苷酶活性,能够催化烟草26S rRNA的脱嘌呤作用。(本文来源于《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2-08-14)
张赛群,刘建军,刘铭,周涵韬[8](2011)在《叁角梅核糖体失活蛋白在转基因番茄中的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报道的叁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基因序列,以厦门本地艳紫叁角梅(B. glabra Choisy cv. Sanderiana)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到其RIP成熟蛋白的基因序列BouM并成功转化番茄.经检测,BouM转基因番茄对蚜虫、蚂蚁及番茄灰霉菌都有很好的抗性作用,显示了其在植物抗病抗虫中的应用前景.但是同时转基因番茄对小白鼠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利用时,其生物安全性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王鹏[9](2011)在《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豆中的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原产地中国,现在大豆的种植已经遍及整个世界。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的一种常见病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而且防治困难,对大豆生产的危害极大。这种病害可发生在大豆的各个生育时期,并且几乎可以侵染植株的各个部位,使植株死亡,降低产量。传统防治根腐病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工作量大,长期使用农药严重污染环境,根腐病菌可能产生抗药性,后期农药处理不好对人体也有危害。目前,传统的抗病育种手段周期长,效率低;而且抗性资源有限,抗性容易退化,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植物转基因技术为抗病新品种的培育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 RIPs)是一种能够杀死病毒、真菌和昆虫细胞的蛋白质,通过破坏外源细胞的核糖体,使蛋白质无法在细胞内合成,从而达到杀死细胞的目的。经过近一百五十年的探索和研究,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百余种核糖体失活蛋白,而且对其作用机理、酶学活性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些种类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已经被应用,开始为人类服务。启动子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影响很大,选择合适的启动子能够使外源基因的表达量明显提高。根部特异性启动子是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典型代表,它能够使外源基因只在根部表达,可以避免对植株基础物质的浪费。本实验利用PCR技术克隆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含有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ADH中,构建成以耐盐基因badh为筛选标记的安全型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ADH-RIP。为了目的基因可以大量的表达,将CaMV35S启动子和大豆根部特异性启动子分别插入RIP基因的上游,构建成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ADH-35S-RIP和pCAMBIA 1301-BADH-RSP-RI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RIP和badh双价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豆品种‘吉农28’子叶节中,用浓度为200mmol/L的NaCl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培养,对获得的抗性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以期选育出抗灰斑病转基因大豆新品系。结果表明从部分抗性植株中扩增出RIP基因,初步证明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RIP基因成功地转入到受体大豆品种中,获得了转基因阳性植株。两种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也获得相应的种子,经萌发长大后对其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从部分植株中扩增出RIP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成以抗旱耐盐基因badh为筛选标记的安全型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BADH-35S-RIP和pCAMBIA1301-BADH-RSP-RIP。(2)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导入大豆,获得了T0代再生植株和转化籽粒,以及T1代转基因植株。(3)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T1代阳性植株18棵。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种子共438粒。(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黄如葵,罗海玲,黄玉辉,陈小凤,刘杏连[10](2011)在《不同基因型苦瓜种子发育过程中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累积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累积规律,为苦瓜RIPs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组群苦瓜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盐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3个苦瓜品种种子的盐溶性蛋白组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分子量为20.0~29.0kDa的蛋白质差异最为明显;29.0kDa分子量的蛋白质在长大果型材料MC1及密瘤小果型材料MC11中的表达量比野生型材料MC18略高。3个苦瓜材料的29.0kDa蛋白质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然而,在不同栽培季节其表达量差异显着。【结论】不同类型苦瓜材料种子中的RIPs含量变化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没有明显差异,而成熟种子具有产量高、易采收和贮藏等优点,是作为RIPs生产原材料采收的适宜时期;由于不同类型苦瓜的种子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因此,选择RIPs含量高且种子产量高的材料作为RIPs生产的品种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proteins,RI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防御性毒蛋白,通过RNAN-糖苷酶活性专一地水解核糖体第A4234位上的核糖与腺嘌呤碱基之间的糖苷键,进而破坏核糖体结构从而达到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目的。RIPs具有广泛的多态性及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在抗癌症、抗病毒等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尤为受到重视,同时RIPs抗植物病虫害的特性也广见报道。本研究以叁角梅为材料,根据文献报道的分布于地中海区域的叁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lis Willd)RIPs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厦门本地光叶艳紫叁角梅(B.glabraChoisy)cD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10条叁角梅RIPs同源目的基因片段并分别编号命名,其中一条Bou-J与本实验室前期已经扩增得到的目的片段在编码区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另一条Bou-K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红花叁角梅(BB.spectabilis Willd)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选取Bou-J和Bou-K这两条目的片段,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分别将目的基因片段Bou-J和Bou-K导入番茄植株,得到了 18株Bou-J和6株Bou-Kd阳性转基因番茄植株,对转基因番茄植株的抗病虫害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Bou-J及Bou-K转基因番茄植株均对蚜虫表现出了显着的抗性,并且Bou-J组抗性强于Bou-K组;Bou-J及Bou-K转基因植株同样表现出了对于灰霉菌的抗性,两组植株的抗性基本一致;Bou-K转基因植株对于烟草花叶病毒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而Bou-J植株组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性。本研究表明:通过对转基因再生番茄植株的抗性鉴定证实了叁角梅RIPs确实具有抗病虫特性,可以应用于植物的转基因抗病虫育种。同时叁角梅RIPs具有多抗性,为叁角梅RIPs在植物抗病虫基因资源以及培育多抗性植物新品种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本研究得到了多条RIPs同源基因片段,这与本实验室前期对叁角梅RIPs基因存在多态性的研究相符合。同时Bou-J和Bou-K转基因番茄的抗病虫特性存在差异,这说明叁角梅RIPs功能上也存在多态性。因此,我们在利用叁角梅RIPs进行植物的转基因抗病虫育种时要对目的基因进行筛选,得到抗性强且抗菌、抗虫谱广的转基因植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薛亚杰,余亚军,侯佳佳,程柯,韩雅彭.被子植物中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家族分子进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孔茹.叁角梅核糖体失活蛋白转基因番茄抗病虫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7
[3].郝文胜,孙亚卿,张少英.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在植物抗立枯丝核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5
[4].袁红雨,马宁,杨会敏,庞秋芬,谢素霞.茶树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CsRIP1和CsRIP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2015
[5].花龙.转丝瓜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Luffin-a、Luffin-b水稻对稻瘟病和纹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D].海南大学.2013
[6].孙晓东,王燕,罗超,王珺,桑明.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Luffin-a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13
[7].曾威,杨会敏,谢素霞,程琳,袁红雨.茶树一个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N-糖苷酶活性分析[C].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2012
[8].张赛群,刘建军,刘铭,周涵韬.叁角梅核糖体失活蛋白在转基因番茄中的功能[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王鹏.大麦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豆中的转化[D].吉林农业大学.2011
[10].黄如葵,罗海玲,黄玉辉,陈小凤,刘杏连.不同基因型苦瓜种子发育过程中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累积变化[J].南方农业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