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叁苯基环戊二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苯基,羰基,卡宾,机理,晶体,结构,分子结构。
叁苯基环戊二烯论文文献综述
马新雨,王志鹏[1](2018)在《螺旋浆形分子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合成与结构探究——国外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及相关问题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个国外的本科生实验,通过简单的羟醛缩合反应制备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在介绍羟醛缩合反应的同时探讨了这类不具有手性原子的分子的手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24期)
单元戎,梅秋月,任一飞,肖锟,阮志军[2](2017)在《连接位点对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共轭的影响及其还原产物的AIE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相对于传统的聚集诱导淬灭现象,其优异的固态发光性能极大的扩展了荧光染料的应用范围和实际应用价值。四苯基环戊二烯是一种典型的AIE分子,可以通过还原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制备。本研究通过碱催化的成环反应,制备了四苯基环戊二烯酮3,4-位和2,5-位苯环分别连接甲氧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研究了不同连接位点对分子共轭的影响。通过一步简单的还原反应得到了化合物1的还原产物化合物3,并且研究了化合物3的AIE性质。(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骁勇,师家乐,韩利民,索全伶[3](2016)在《3,4-双二茂铁-2,5-二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光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茂铁取代环戊二烯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差,在溶解状态下极易分解~(1,2)。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固态的化合物3,4-双二茂铁-2,5-二苯基环戊二烯酮(1)对光和空气较稳定,但是,溶解于CH_2Cl_2后,溶液变得极不稳定。将化合物1的溶液暴露于空气进行光照,溶液逐渐从蓝色变为棕红色,说明化合物1的分子结构己经发生变化。对光照后的棕色溶液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了两个新化合物3,4-二二茂铁基-2,5-二苯基-2-环戊烯酮(2)和4,5-二二茂铁基-3,6-二苯基-2-吡喃酮(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证实了化合物2和3的分子结构(Fig.1)。(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期刊2016-07-01)
李新成,贡卫涛,宁桂玲,林源[4](2004)在《叁苯基环戊二烯扩环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在高氯酸银作用下 ,叁苯基环戊二烯扩环氧化生成叁苯基取代吡喃盐的反应 ,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7期)
单继宏[5](2002)在《高氯酸银存在下多苯基环戊二烯碳-碳键断裂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苯基环戊二烯的碳-碳键断裂氧插入反应是金属有机化学中的一个新发现,这个发现不论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吡喃盐的合成,还是对丰富金属络合物催化氧化的基础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和1,2,3,4,5-五苯基环戊二烯与高氯酸银反应生成吡喃盐的基础上,用自行合成的1,2,4-叁苯基环戊二烯作为反应对象,研究这种碳-碳键断裂的反应机理和普遍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叁苯基吡喃盐单晶的合成与表征 以1,2,4-叁苯基环戊二烯和高氯酸银为反应物,用溶剂扩散法,通过对反应物一系列的配比实验,制备出了叁苯基吡喃盐单晶,并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制得的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以及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与四苯基吡喃盐和五苯基吡喃盐的分析数据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明确的分析结果并确定了吡喃盐的生成,说明多苯基环戊二烯与高氯酸银反应生成吡喃盐有较普遍的规律性。 2.多苯基环戊二烯生成吡喃盐的机理研究 为了揭示整个反应的机理,从反应物和外部反应条件等各方面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它们对反应进程的影响。为确定银离子和抗衡离子在反应中的作用,做了高氯酸和叁氟硫代乙酸银的对比实验。实验发现叁苯基环戊二烯与高氯酸反应很快就得到了吡喃盐晶体,而与叁氟硫代乙酸银反应没有得到晶体,但液相色谱分析表明,反应液中已有吡喃盐生成。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用于相关分析,本文又使用了普通的有机合成方法,合成出混合物粉末,用质谱、液相色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得知粉末中含有叁苯基吡喃盐和单质银。另外从反应物吸附水、空气溶解氧、溶剂、溶液酸碱性、配体取代基数目的角度进行了实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生成晶体反应的可能影响,为证明整个反应机理提供了依据。 3.液相色谱在吡喃盐晶体生成反应中的应用 研究反应初期的反应动态不仅可以获取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与可参照条件下的反应对比,预测生成晶体的可行性。利用液相色谱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的功能,可以实现对反应进程的动态跟踪。实验中建立了可操作的反相液相色谱条件,对已经过核磁、质谱、红外、紫外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的晶体和配体做了分析,得到了标准样品的色谱图,以此为基准定性判断各反应条件下的生成物,同时对反应液进行了分析,判断是否发生毗哺盐的生成反应。用外标法建立了晶体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对不同反应时间、反应条件的反应溶液做了定量分析,通过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并优化各反应条件。在对结晶前的生成物浓度变化跟踪时,作了生成物浓度-时间图象,直观地反映了反应的速度情况,为预测反应的结果提供数据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2-06-11)
谷文祥,王洪星,还振威[6](2001)在《二氯卡宾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脱氧反应产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二氯卡宾 (由一溴二氯苯基甲基汞产生 )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 (TPCP)脱氧反应产物的晶体与分子结构 ,并就其结构特征讨论了反应机理和产物的关系。二氯卡宾与TPCP脱氧反应的产物为偕二氯环戊二烯 (1,1 二氯四苯基环戊二烯 ) ,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点群为P2 12 12 1,晶胞参数a =0 .85 83(2 ) ,b =1.15 6 2(3) ,c =2 .2 5 6 5 (5 )nm ,v =2 .2 39(2 )nm3 ,Mr=430 .39,Dx =1.30g/cm3 。最终偏差因子R =0 .0 6 1,Rw =0 .0 6 5。该化合物晶体结构的确定和晶体分析为羰基叶立德的反应机理提供了佐证(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1年03期)
谷文祥,王洪星,还振威,程津培[7](2000)在《苯基叁卤甲基汞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反应特征及脱氧产物的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苯基叁卤甲基汞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TPCP)脱氧反应的特征及其产物——偕二卤环戊二烯的晶体结构.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二卤化物晶体的结构参数会随着卤原子半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时还发现脱氧反应产物的产率也与卤原子的半径有关. 这些结果印证了此前曾提出的这类卡宾反应的机理, 即中间体羰基叶立德对反应不同竞争途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该中间体的特定结构.(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0年16期)
胡世荣,孟繁艳,王建辉[8](1999)在《叁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新的化合物———叁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方法,叁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由二苯乙酮和丙酮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此化合物与ZrCl4或TiCl4反应得到2种新的金属茂催化剂[Ph3C5H3]2ZrCl2或[Ph3C5H3]TiCl2.这2种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空间构型及催化烯烃聚合的性能.叁苯基环戊二烯的结构经IR、1HNMR谱及元素分析所证实.(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程津培,王洪星,还振威,谭嫦娥,LandgrebeJohn[9](1997)在《卤代羰基叶立德:“推-拉”稳定作用对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与卡宾的脱氧反应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与叁溴甲基苯基汞(二溴卡宾的前体化合物)的卡宾反应,发现该反应可给出比通常有立体障碍的酮要高得多的脱氧(以脱CO的形式)产率.本文从羰基叶立德中间体的“推-拉”稳定作用以及该中间体的构象和电子分布的角度出发,并结合产物分析对这一反常现象进行了讨论,发现在潜芳香结构的羰基化合物与二卤卡宾的反应中,有可能由于“推-拉”作用形成具有芳香结构的羰基是中间体,该中间体由于正负电荷及以较好的分散以及其接近0°/90°型的构象,有效地阻碍了分子间环加成和分子内电环化这两个竞争反应的进行,从而使脱氧途径成为该反应的主渠道.本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些尚未被人了解的反应规律,合理地解释了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7年07期)
谷文祥,王洪星,潘荫明,还振威,程津培[10](1997)在《二氯卡宾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反应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氯卡宾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1)反应放出CO,并生成偕二卤化物(3)、二氯环氧乙烷(4)以及双键加成物(5).羰基叶立德的芳香性结构及其“中介型”构象决定了该反应以脱CO为主,电环化途径次之.(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叁苯基环戊二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相对于传统的聚集诱导淬灭现象,其优异的固态发光性能极大的扩展了荧光染料的应用范围和实际应用价值。四苯基环戊二烯是一种典型的AIE分子,可以通过还原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制备。本研究通过碱催化的成环反应,制备了四苯基环戊二烯酮3,4-位和2,5-位苯环分别连接甲氧基的化合物1和化合物2,研究了不同连接位点对分子共轭的影响。通过一步简单的还原反应得到了化合物1的还原产物化合物3,并且研究了化合物3的AIE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叁苯基环戊二烯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新雨,王志鹏.螺旋浆形分子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合成与结构探究——国外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及相关问题讨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2].单元戎,梅秋月,任一飞,肖锟,阮志军.连接位点对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共轭的影响及其还原产物的AIE性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
[3].张骁勇,师家乐,韩利民,索全伶.3,4-双二茂铁-2,5-二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光分解[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2016
[4].李新成,贡卫涛,宁桂玲,林源.叁苯基环戊二烯扩环反应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
[5].单继宏.高氯酸银存在下多苯基环戊二烯碳-碳键断裂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
[6].谷文祥,王洪星,还振威.二氯卡宾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脱氧反应产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
[7].谷文祥,王洪星,还振威,程津培.苯基叁卤甲基汞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的反应特征及脱氧产物的晶体结构[J].科学通报.2000
[8].胡世荣,孟繁艳,王建辉.叁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9].程津培,王洪星,还振威,谭嫦娥,LandgrebeJohn.卤代羰基叶立德:“推-拉”稳定作用对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与卡宾的脱氧反应的影响(英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
[10].谷文祥,王洪星,潘荫明,还振威,程津培.二氯卡宾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反应机理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